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三单元
同在一片蓝天下
第一课
战争的苦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战争中儿童的悲惨遭遇以及人类近代史上的几次重大战争的情况。
2、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萌发痛恨战争、热爱和平的情感。
3、通过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战争引发的多种灾难和影响。教学难点:
1、如何拉近战争与儿童生活的距离,让儿童感悟战争带来的灾难。
2、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整理资料,探究性解决问题。
四、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关于近代战争的资料以及战争中儿童的故事。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感,引发共鸣
1、同学们,童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终身难忘的记忆。可是,你知道吗?这样安定的生活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今天的伊拉克儿童,他们美丽的童年正被无情的炮火演化为一场场噩梦。在战争中,儿童的生命权利毫无保障,他们在侵略者的屠刀下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2、观看图片1,产生共鸣。
3、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战争中儿童的故事,让我们走近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痛苦与悲伤。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走近战争中的儿童
1、(出示课本图片)请你选择一副图配上解说词。图片1照片中的这个孩子为什么这样伤心难过?
图片2 战争也让伊拉克人民的家园变成了废墟,曾经朝夕相处的乐土只能在梦中回忆,这些背井离乡的孩子,他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2、利用自己收集的资料加以补充。
3.在炮火的轰炸和摧残下,他们对这个世界只有恐惧。因为战争他们失去了------,因为战争---------…… 战争究竟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痛苦和灾难呢?让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板书课题:《战争的苦难》
三、本课小结:师生交流。第二课时
一、导入:
说到战争,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同学们知道近百年来世界上发生过哪些重大战争?
二、教学活动:
活动二:直面战争带来的伤害
(一)财产损失
1、尤其是上个世纪的前50年,竟然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至今人们还心有余悸。战争造成了什么
样的灾难和影响?请同学们结合课本51页的历史资料,小组合作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格。
2、从表格里的这几组(红色)数据中,你发现世界大战的影响范围有多大?你有什么感想?
3、这两次世界大战战争费用分别是多少?造成了多大的财产损失?(教师出示条形统计图)也许这些抽象的数字,还不能让我们明白战争对人类财产的破坏和损失有多大,可下面的这些图片资料,就是历史的最有力的证据——(出示二战期间上海、伦敦、斯大林格勒、华沙等地被轰炸为废墟的一组图片,教师简短介绍)
4、学生资料补充说明。
5、联系实际说伊拉克战争已经让美国耗费了500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相当于一个普通非洲国家十多年的全部工农业生产总值。孩子们,假如没有战争,你最希望把这些费用改可以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情?
6、看了这一组历史照片和自己收集的资料,你有什么感想?
总结:一次战争就意味着城市的毁灭以及众多的百姓无家可归。刚才的统计数据和这些历史图片资料足以证明战争对财产的破坏让人触目惊心。
三、本课小结: 师生交流。第三课时
一、导入:
战争带来的伤害仅仅是财产的损失吗?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三:生命的摧残
1、《南京大屠杀》的资料片断
2、看了刚才的资料片段,最让你震撼的是什么?
师小结:战争就这样夺走众多无辜百姓的幸福和欢乐。无论是战争的发动国,还是受害国,无论是正义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都同样的残酷而惨烈,每场战争都轻而易举地夺走了双方士兵的生命,最大的受害者始终是无辜的人民群众。
4、今天伊拉克仍是战火纷飞,可即使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们,也同样会受到战争的影响和伤害。我们一起来听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播放信件内容录音片段)
师小结: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可战争却无情地摧残着生命,这是人类的灾难和悲哀。
三、本课小结: 师生交流。第四课时
一、导入:
战争所造成的物质损失,也许可以通过重建来补回,但战争带给人们心灵的创伤,却久久难以平复。
二、教学活动:
活动
四、心灵的创伤(板)
1、学生自由选择一类人说说战争对人们造成的精神的伤害。(如:儿童、老人、士兵……)
2、教师出示美国士兵回国后的一些情况的资料。这是战争留给我们人类的后遗症。活动
五、环境的污染 文明的毁灭
战争还会留下哪些严重的后遗症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看一看海湾战争、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和圆明园的毁灭,结合你课前收集的资料, 进行交流。意图:学生在教师由扶到牵最后放的引领下,学会整理资料,并合理利用进行探究性学习。
活动
六、和平的心声
1、总结战争带来的苦难,呼吁和平的到来。
三、本课小结: 师生交流。四、课后延伸活动
收集关于战争中苦难儿童遭遇的材料,编一份以“远离战争”为主题的小报,准备在班级展示。
第二课
放飞和平鸽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联合国、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的不懈努力。
2、了解的和平鸽的故事,萌发爱好和平的情感。
3、学会搜集资料。
二、重点难点: 了解联合国、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的贡献,增强爱和平意识。
四、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联合国、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的不懈努力及和平鸽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战争的苦难》,回想所学内容,说说你最企盼什么?
师:为了制止战争,实现和维护人类和平,人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谁来说说课前你收集到的人类为维和所做的努力?学生交流
二、新授
活动
一、联合国维和贡献
1、阅读54——55,了解联合国维和贡献。
2、生交流学习所得。
(1)联合国诞生日 1945、10、24《联合国宪章》生效,1945、10、24成为联合国诞生日。(2)联合国会徽图案象征意义及表达的愿望
联合国会徽含义:从地球的北极方向勾勒世界地图的形象,经纬线由8条直线和五个同心圆组成,标志着联合国是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两根橄榄枝衬托着地球,象征着联合国的根本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3)联合国安理会组成
(4)圆桌会议形式表明联合国在国际事物上的态度
(5)国际和平日 国际和平日定于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二举行。这个节日恰逢联合国大会在纽约举行的常会开幕。2001、9、7,联合国通过决议,决定从2002年开始,每年的9、21为国际和平日。每年这一天为全球停火和非暴力日,所有国家和人民要停止敌对行动。
(6)教师补充联合国维和贡献
三、本课小结: 师生交流。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全世界的人们都在为和平积极作出努力,我们中国做了那些贡献了呢?
二、教学活动:
活动
二、中国为世界和平做贡献
1、自学56——57,了解中国为世界和平做的贡献
2、生交流学习所得
(1)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我国政府赠送和平少女纪念像(3)我国维和战士维和贡献
3、教师补充中国为维和所做的贡献
在目前进行的由联合国主导的维和行动中,我国是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兵最多的国家。据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 “中国军人对世界和平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在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中牺牲的我维和人员中,有的是在驻地国家执行任务中不幸身亡,有的是在空袭中遇难,有的是在任务区染病去世。
1988年参加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是我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开端。从此,作为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军人开始积极参与一系列联合国维和行动,忠实履行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使命:1990年,第一次向中东地区派遣了军事观察员;1992年,正式组建维和部队,前往柬埔寨执行维和任务;2001年,参加了联合国维和待命机制;2003年,向刚果(金)派出首批维和部队;2003年底,向利比里亚分3批派出维和部队共558名官兵,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2006年,首次向中东地区派出一个维和工兵营,这是我国首次派出营规模维和部队……
为积极为维护世界和平做贡献,我国正逐步加大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力度和规模。16年来,我国已先后派出维和人员5000多人次,目前仍有1489名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在目前进行的由联合国主导的维和行动中,我国是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兵最多的国家。2005年5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纪念“国际维和人员日”的书面讲话中,对中国在参与维和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给予了积极评价。
截至到2007年10月底,中国累计派出维和官兵8883人次。目前,中国共有1648名维和官兵在联合国维和部和10个任务区执行任务。其中,10支维和分队1546人,分别在位于刚果(金)、利比里亚、苏丹、黎巴嫩的4个联合国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102名军事观察员和参谋军官在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等10个任务区和联合国维和部执行维和任务。
自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我维和部队累计新建、修复道路7300多公里、桥梁200多座,排除地雷及各类未爆炸物7600多枚;运送人员12万多次,物资26万多吨,运输总里程410多万公里;接诊病人36000多人次。参谋军官和军事观察员圆满完成了司令部工作以及巡逻、观察、监督、联络、谈判、调查等任务,为促进和平解决争端,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快有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4、欣赏《维和工兵之歌》
三、本课小结: 师生交流。第三课时
一、导入:
世界大家庭的人们都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你说呢?
二、教学活动: 活动
三、我们爱和平
1、阅读58——59,了解不同历史条件下,人们表达对和平热爱的不同方式。
2、谈了解到的人们表达对和平热爱的不同方式。
3、教师介绍有关和平鸽的资料。
1949年,巴黎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的海报上,画着一只形象生动的白鸽,那只白鸽随海报很快翱翔于欧洲各大城市。看到矫健飞翔的白鸽,人们祈愿它象征的和平也能平安地降临。1952年12月12日,毕加索把新作和平鸽献给世界和平大会。为祝贺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人民和平大会,法国名画家毕加索又献出了一幅新的作品一只和平鸽。它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象征,表示出全世界人民争取和平的斗争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现在的这只鸽子,翅膀展开得更大了,羽毛更丰满了,它正向着更高的地方飞去。这只鸽子的整个形象,使我们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它更加年青,生命力无限充沛。它有力地表示着:在世界和平运动不断进展和已得胜利的基础上,经过这次世界人民和平大会,世界人民争取与保卫和平的运动将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取得新的伟大胜利。这只和平鸽今后必然要在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支持下,更勇敢地、更高更高地到处飞翔起来。
1940年8月的一天,希特勒法西斯攻占了巴黎,西班牙籍大画家毕加索正忧郁地坐在画室里。突然,邻居米什老人捧着一只死鸽子,闯进来哭诉:“我的孙子正在饲养鸽子,被一群法西斯活活打死,鸽子也全部掐死。毕加索先生,我求你画只鸽子纪念我那惨死的小孙子。”毕加索想米什老人的灾难代表着全世界千千万万善良人的灾难,他惨死的孙子和鸽子,也代表着世界无辜被法西斯残杀的善良的孩子和鸽子。
毕加索一面抚慰米什老人,一面悲痛地挥笔画了一只鸽子。后来,他把《鸽子》献给巴黎和平大会,这样鸽子便成为和平的象征。
1950年11月,为纪念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毕加索欣然挥笔画了一只昂首展翅的鸽子。当时,著名智利诗人聂鲁达把它叫做“和平鸽”。从此,“和平鸽”被世界认为和平的象征。
4、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和平的热爱
三、课堂总结 学生谈学习所得。
第三课
我们手拉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各国走的越来越近。
2、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世界各国间紧密的联系。
3、培养学生热爱和平,世界一家人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了解世界各国走的越来越近,感受世界各国间紧密的联系。
四、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及最近各国发生的大事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师生问好,你能用另外的方式向身后的老师问个好吗?
2、哦?你怎么会想到用这个方式呢?
3、是呀,外国人的语言,外国人的礼仪,在我们现代人说来,做来,绝对不会遭到周围人的质疑,而觉得非常正常。家人聊天,朋友聚会,不经意间YES、HEIIO、THANK就脱口而出了。
4、大街上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比比皆是。那你觉得他们是来做什么的呢?
二、新授
活动
一、商品无国界
A、合资企业、独资企业为祖国各地经济做出了贡献
1、有外国人参与管理和投资的企业,我们称之为合资企业。这些企业为为祖国各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你知道咱们当地有哪些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
2、你觉得这些企业有何优势?
3、这些企业从某种程度上来,代表着质量、技术和管理。政府也为此开设了一系列绿色通道。这样的企业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比比皆是。
B、介绍当地市场上销售的外国品牌食品的调查情况
1、不仅仅是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在当地很多,而且外国的很多物品在当地市场上也很多。课前同学们还对当地市场上外国品牌的食品进行调查,谁能把你的调查告诉大家。(学生汇报,师随机点评)
2、一不留神,这些外国品牌的食品就成为我们的美餐了!C、介绍当地市场上销售的外国品牌商品的调查情况。
1、除了食品,还有很多外国的商品,哪个小组也能来汇报一下。学生说洗衣粉、奶粉、手机等。
汽车、教师出示某单位车子的统计情况。(某集团共计车子25辆,其中外国品牌21辆,占%,国产车子4辆,占%,)
家用电器:(松下、索尼、LG等)服装(啊迪达斯、巴布豆、史奴比……)
我国是个服装生产大国,自己的产品就非常棒,相对穿外国牌子的服装就较少了。D、简介外国文化、体育对中国的影响。
1、其实外国的文化和体育对我们中国的笑话也很大,哪个组是调查这个方面的?外国电影《狮子王》、《哈利波特》、《佳菲猫》《蜡笔小新》……
2、宝宝爱看《天线宝宝》也是外国的动画片。
3、所有的外国的体育、文化不断在影响我们,比如刚才,见面了,我们就用HELLO、HOW NICE TO YOU!
4、节日(愚人节,圣诞节……)
5、大街上的头发也改变颜色了,变成——
6、外国的商品每时每刻都在影响我们。(图片展示:街头服装、化妆品、汽车、……)
7、揭题:大量国外的文化、商品进入当地,那我们整个中国也是如此。E、讨论,外国产品大量进入我国,对我国的发展是有利还是有弊
接下来,我们分四人小组来讨论一下,外国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对我国的发展是有利还是有弊?
教师讲解:利是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提高了生产力,提高了审美观……弊是外国的品牌涌入,侵占了中国的市场,国人大部分信任外国的品牌,使国货销售不利。但是,我们不开放行不行?因为中国发展需要世界!——中国需要世界
三、本课小结: 师生交流。第二课时
一、导入:
现如今,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请看课本64-65页的有关内容。
二、教学活动: 活动
二、携手合作
1、学生阅读64——65,了解世界各国携手合作的事例
2、学生交流学习收获。
3、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4、教师总结:是呀,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里,遇到问题时各国总能通力合作,联手研究、解决问题,我们的距离的确是越来越近了。
三、本课小结: 师生交流。第三课时
一、导入:
我们学过课文《瑞恩的井》吧,我们来探究一下其思想内涵吧。
二、教学活动: 活动
三、关爱世界
1、师生同议语文中学过的课文《瑞恩的井》,请生谈感受。
2、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国际新闻,并说说你打算怎样做。
三、课堂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
四、课外延伸 多关注国内外事,像瑞恩那样做有益的事。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7、有你,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教学目标:1、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2、能自觉地珍惜劳动者的劳动......
第三单元 只有一个地球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要求学生了解了解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了解地球面临的大气污染、水污染、荒漠化、温室效应、资源匮乏等环境问题......
第三单元 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1、伟大的先人一、教学目标:了解孔子等在中国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了解一些他们的思想与事迹,学习他 们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了解孔子等......
鲁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一、填空7、工业生产需要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8、加强人工林建设既可以为农业提......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复习题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一、填空题。1、我们的()和()离不开交通。()不仅方便了我们出行,而且它的发展也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甚至改变着()。2、交通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