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之“亲有疾”教案_弟子规亲有疾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16:10:3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弟子规》之“亲有疾”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弟子规亲有疾”。

第4课 《弟子规》之“亲有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入则孝”之“亲有疾”及“出则弟”之“兄道友”。

2、学会在生活中关爱父母、照顾父母。

3、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兄弟姐妹之间要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会指读、会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领悟意义,能在生活中照顾父母,与同学相处做到团结友爱,与兄弟姐妹和睦相处。

教学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情感。教学准备:《弟子规》动画视频,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背诵“总叙”和“入则孝”之“父母呼”及“亲所好”。(1)指名背。(2)齐背。

二、学习“入则孝”之“亲有疾”

1、诵读

(1)听泛读“入则孝”之“亲有疾”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2)教师领读,学生指读。(3)学生试读。(4)指名读。(5)齐读,分行读。(6)同桌练习背诵。(7)小组竞赛背诵。

2、了解意思。

(1)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当父母生病的时候,为人子女应该怎么样来侍奉汤药。我们晓得在过去,这个药几乎都是水药,刚煮起来的汤药一定非常的烫。我们要端给父母吃、端给长辈吃的话,我们要特别注意它的温度是不是太高了,太高了唯恐烫到父母。所以在古者,他往往会倒一点点,然后喝喝看,这个一瓢,一小瓢试试看,它是不是温度太高,或者太低。所以古人对父母的侍奉,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我们现在医药发达,吃的药多是药片、颗粒,这个你可不能随便尝,以免药物中毒,不过,父母生病时可以提醒父母按时服药。(2)丧三年,常悲咽,居处辨,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如果不幸父母走完了人生最终点站之后,这时候如果办丧事,我们也要特别的一定要尽孝,尽到为人子女所应该尽的这些礼节。

3、讲故事,明事理。(1)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2)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4、联系实际讨论。

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父母生病时应该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你是怎样做的?

三、学习“出则弟”之“兄道友”

1、诵读: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教学方法同“入则孝”之“亲有疾”。

2、了解意思。

(1)什么叫“出则弟”?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2)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兄道友”,“友”就是友爱,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

“兄弟睦,孝在中”。如果兄弟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处,这就是孝道。举例:父母看到孩子打架,不友好,会是什么心情?(3)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不能感觉钱财非常的重要,就不会产生怨恨了。说话时忍让一点儿,气愤就会消失。

3、联系实际讨论:

同学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四、整体配乐吟诵《弟子规》第四课“亲有疾”.(小组比赛,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有韵味。)

五、教学神奇汉字——“先”的甲骨文字形。

师在黑板上范写“先”的骨文字形,边写边说意义:下面是一个人,人上面是一只脚,说明走到人家的前头去,领先了。

六、诗歌赏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生指读、吟诵)

七、作业:

1、熟读、背诵《弟子规》第四课“亲有疾”.2、说说自己在父母生病时你是怎样做的?

3、照顾一下比自己小的孩子.构建家庭教育中的人文心态

程利国教授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比学校更大。倘若亲子沟通出了问题,家长是主导。家长的问题在于心态,心态决定状态。在我们的生命中没有什么利益比教育孩子成功更为重要。孩子的健康成长会令家长觉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值得。

既然孩子的教育如此重要,那么家长应该具有怎样的心态?程利国教授认为,家长要与孩子分享生命过程的快乐。家庭教育心态有功利性和非功利性之分,前者与单项短期目标有关,而后者更关注孩子能够享受生命的快乐。

程利国教授认为,对待孩子的成绩,父母应该关注三个问题:孩子错在哪?为什么错?以后如何纠正?对孩子的学习,父母要多激励,而不是单纯注重其结果。

程利国教授讲了一个故事:儿子极不情愿地拿出倒数第3的试卷给父亲看时,父亲并没有指责他,而是带儿子外出散心,并且对儿子说出了 “我很欣赏你!因为你屡战屡败却百折不挠„„”程利国教授以此提醒家长,家长要与孩子共建幸福成长愿景,构建人文心态。

树立科学的亲子观和教育观

程利国教授还讲述了一个智慧妈妈的教育故事:老师向妈妈告状,说她的儿子偷了同学的玩具变形金刚。儿子回到家里,妈妈不经意问:“你今天是不是借同学的变形金刚忘记还了?”原本忐忑不安的儿子言“是”。妈妈说:“那你要记得还给同学。你很喜欢变形金刚是吗?那明天妈妈也给你买一个„„”

这个智慧妈妈的教育故事令现在已经28岁的儿子感慨不已。程利国教授说,10-14岁的孩子所有权关系淡薄,因此,智慧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孩子的发展具有年龄阶段性,他们是在主客体互动的过程中自主成长的,我们不要剥夺孩子的成长空间。

程利国教授还提醒:别用家长的标准要求孩子,对孩子要多激励、少批评。生命比成绩重要,学习兴趣比分数重要。成绩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成才的途径是多样化的。专制型亲子关系没有民主,孩子的独立意识被扼杀;放任型亲子关系没有规矩;民主型亲子关系人格平等,尊重孩子,不以势压人,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孩子,换位思考。而换位思考是亲子沟通中最重要的环节。

教育还应适合孩子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并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兴趣。没有独立自主性的孩子,人格是不健全的,要引导孩子把成功建立在自我超越的基础上。

让孩子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程利国教授建议: 要赏识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力。面对那些认为自己是失败者的孩子,不妨拿出一张纸,写出孩子具体的优点,比如学习认真、礼貌孝顺„„任何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非常有价值的人,激发孩子自我成长的力量,给孩子信心。

要善待挫折,培养孩子的反省力。比如,考不好什么原因?是努力不够还是方法有问题,引导孩子改进方法,切忌用“猪脑”这类注入心理病毒的语言责难、伤害孩子。

要关注过程,培养孩子智力活动的兴趣。不要把失败看得过于严重。曾有家长在中考前向孩子灌输 “一分等于3万元”,这样的观念输入后,孩子考试心态就不可能平稳。

要面对现实,培养孩子的学习责任感。要让孩子明确学习是自己的责任,不是为家长学习。

要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培养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会协作、学会构建社会支持体系,拥有良好的人际人脉关系。

弟子规之亲仁的读后感

弟子规之亲仁的读后感《弟子规·亲仁》告诉我们我们想到这一生每一个人都希望他所结交的朋友都是非常好的,所交往往来的朋友当中,都希望是仁慈、有品德、道德涵养都很高......

弟子规之亲仁的读后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弟子规之亲仁的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弟子规亲仁

《弟子规亲仁》国旗下演讲稿奇台六小 五(4)班《弟子规》第七个部分叫“亲仁”,要亲近仁义道德、要亲近讲仁义的人。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亲仁......

孝亲弟子规

孝亲弟子规学《弟子规》,做孝亲少年,那么大家之如何学习《弟子规》?弟子规尊师孝亲的故事一、芦衣顺母原文: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

弟子规孝亲篇

弟子规孝亲篇......

下载《弟子规》之“亲有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弟子规》之“亲有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