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部编版语文二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
识字1《场景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生词,能正确的书写生字和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达到“情由景生”的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生词,能正确的书写生字和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学习本课生字、生词,能正确的书写生字和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法:读、思、说滚动推进。学法:自主、合作、探究。课型课时:新授课 2课时 教学准备及手段: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海鸥、海边、船、牧场、稻田、小溪的照片。师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看屏幕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并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凭借情境,自主构建
1、课件出示,学生“开火车”认读。
2、指名学生认读生字。
3、学生识知字形。
三、拓展情境,达标训练
1、教师范写生字。
2、学生书写生字。
3、通过查工具书。找生字解释,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学生用生字造句。
4、通过用词语说话或词语搭配引导学生运用新词。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学生字,词语的基础上将课文读正确通顺。
四、聚焦情境,评价反思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背诵课文。教法:读、思、说滚动推进。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及手段: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听写生字。
2、指名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第一课时的学习,从整体上对量词有一个总印象
二、凭借情境,自主构建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学生自己质疑,先小嘴间讨论,解决,不懂的再全班交流。(2)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3)你以前学过那些量词?学生交流。
2、师生共议小结。
3、出示课件中量词“只、片、艘、条、座、缕、顶、块、方、道、孔、丛、所、面、把、群、阵”
4、学生朗读量词,并照样子说一说。
三、拓展情境,达标训练
1、选择给课文第一节、第二节第四节中的一节配上插图。
2、选用所说的数量词和事物写一句话。
四、聚焦情境,评价反思
学完这篇课文,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快总结一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识字2《树之歌》
教学目标:
:
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11种树木,了解这些树木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读、说、背等学习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认识各种树木,并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法:引导、以读促悟、情境学习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
2、板书课题。
二、凭借情境,自主构建
1、初学儿歌,学习检查生字。
2、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读顺,3、指名读儿歌,相机帮助正音。
4、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在小组内互相考查。
5、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梧
桐
掌
枫
松 柏
装
桦
耐
守 疆
银
杉
化
桂
6、读一读,记一记
泡桐 白桦 云杉 翠柏 桂花 枫叶 松子 白果
7、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2)“木”字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边范写边讲解(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指名读树之歌
二、凭借情境,自主构建
1、全班齐读儿歌。
2、你读懂了什么呢?
3、结合课件,边读句子边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认识树木。
4、指导背诵。
5、课后理解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句意: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因此,这句话寓意着国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续、繁衍、传承。古人云:江山代有后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样人类才能永续繁衍、生生不息。(2)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意思是: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终还是要回归故土。(3)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意思是:就是人要立志,没有志向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三、拓展情境,达标训练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1、儿歌讲了几种树木,用“—”画出。
2、“梧桐树叶像手掌”,用“手掌”比喻梧桐的()?“松柏四季披绿装”,用“绿装”来比喻松柏的()?
四、聚焦情境,评价反思
学习了课文之后,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识字3《拍手歌》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利用拍手歌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儿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能读准12个新字,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激发孩子们喜欢动物的情感,产生保护动物的愿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法:朗读、表演、创设情境 学 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听儿歌。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儿歌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儿歌。请听歌曲,一边听一边想: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
2、播放《幸福拍手歌》。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凭借情境,自主构建
1、引导学生自由读儿歌,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会认字和会写字,然后反复拼读。
师:同学们,老师已经布置你们圈出课文中会认和会写的字,你们都做好了吗?(出示课件:课文生字。)
师:请同学们合作读生字,看看你们同桌都会读了没有?如果你的同桌读不准或读不对,请你帮他纠正,好吗?
生:汇报读字情况,教师纠正。
3、同桌之间互读儿歌,互相正音。
4、检查读文情况。
5、再次学习生字。
(1)儿歌中的生字宝宝又跑出来和我们见面了,大家还认识吗?(出示课件:带拼音的会写字。)
(2)学生齐读带拼音的生字。
(3)采用多种形式读生字。
a、领读。
b、小组读。
c、开火车读。
6、认清字形。
(1)请学生观察字形,想办法识记字形。
(2)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7、理解字义。
联系儿歌、图片和动作,理解“掰苞谷、闯进、把门闩”这几个生字词。
8、生字开花:看谁组的词最多。
师:同学们真能干,会组很多词!
9、开火车读词语。并能用所组的词语说一句话。
师:谁能用你喜欢的词语来说一句话呢?
例:谷,稻谷:妈妈去田里收稻谷。
三、拓展情境,达标训练
1、学生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生:我用加一加,例如:扌+白=拍;天+虫=蚕。
生:我用顺口溜,例如:一人一口便是“合”。
2、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师:请同学们注意字的起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拍、蚕、匹。
(1)师:出示这几个字的笔画顺序。
(2)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3)学生描红,书写。
4、展示学生作业并点评。
5、小结。
四、聚焦情境,评价反思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生字课件),学生齐读。
2、齐读儿歌一遍。
二、凭借情境,自主构建
1、引导学生接力读课文。
(1)师生接力读课文。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来读一读,老师读前一句,同学们读后一句。
例如:老师读:你拍一,我拍一,学生读:人靠大树好休息。
(2)男生读前一句,女生读后一句。
(3)全班同学拍手齐读。
2、小组比赛读。
3、读完了儿歌,聪明的你发现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
4、教师进行补充:利用字理教学学习“拍”“谷”字。
5、教师小结。
6、拓展说字。
师:你还认识哪些带有“扌”旁的字?
7、玩“你来说,我来猜”的游戏。
三、拓展情境,达标训练
1、齐读儿歌。
2、学生小组交流编儿歌。
3、教师范读新编儿歌。
4、学生汇报。
5、师生评议。
6、师小结。
四、聚焦情境,评价反思
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识字4《田家四季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借助拼音读准“春、夏、秋、冬、”4个生字的字音。
2、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并为这4个字组词。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4、能在田字格中描写“春,秋,冬”。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巩固所学习的生字。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春、夏、秋、冬四季之美。了解农民在不同的季节里的劳动内容,体会农民的辛苦和快乐,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认识1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准确、熟练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春、夏、秋、冬四季之美,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引导,讲解,鼓励,启动,合作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学习,讨论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四季歌》。激发情感:小朋友,刚才的那首歌好听吗?想不想知道那首歌的名称呢?那首歌就叫《四季歌》,那是日本的一首民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儿歌,它的名字也叫《四季歌》,谁来拼一拼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凭借情境,自主构建
(一)学习字词,诵读儿歌
1、小朋友,一年有四个季节,你知道是哪四个季节吗?
2、叫号游戏。(巩固四个生字)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叫号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们了,来,请出小老师!
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第一个季节是春天,春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夏天)夏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秋天)秋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冬天)冬天过去了,又是第二年的春天来到了。就这样,四季在轮回。
3、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1)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儿歌里讲了四季中的哪几样景物?你能不能边听边把它们圈出来?
生听课文录音。
师:儿歌里每个季节都提到了一样景物,你听到的是什么呢?根据生答板书:花儿、蝉儿、枫叶、雪花
三、朗读儿歌,理解内容:
4、跟录音读课文。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把这些景物都找出来了。
下面让我们跟着录音读读课文吧。小朋友读得轻些,注意听清楚录音里的字音和停顿。
5、指名读。
6、比赛读。
(二)理解儿歌:
1、师:小朋友,你们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色。你最喜欢哪个,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2、春天花儿笑。(板书:笑)师:笑的反义词是什么?“花儿笑”是什么意思呢?(“笑”字形象生动,把花儿当人来写,在“笑”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3、夏天蝉儿叫。(板书:叫)师:蝉儿的叫声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一听。蝉儿还有一个名字叫“知了”。听着蝉儿的叫声,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夏日的炎热。
4、秋天枫叶红。(板书:红)师:红是一种颜色,红色彩明丽,代表着秋天的丰收。
5、冬天雪花飘。(板书:飘)师:“飘”字写出了雪花的轻盈。冬天下雪了,我们可以干什么?
6、师生合作读。师:一年四季的景色那么有特色,又那么美,老师情不自禁地想来读读课文了,你们愿意和我合作一下吗?(师生配乐读儿歌)这样,你们还能和老师合作吗?
三、拓展情境,达标训练
1、师:小朋友学得真好。下面老师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
(1)一年四季,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可以用儿歌里的句子回答,也可以自己组织句子回答。
(2)读一读,想一想,什么季节开什么花?
(3)想想下列词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2、师:小朋友真棒!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儿歌。这是老师学着课文的样,编的一首秋季歌。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编一首冬季歌啊?
3、师:一年四季的景物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来看看图,说说还有什么景物,好吗?可以说图上的,也可以说图上没有的。但是要求学着课文的样子说,你行吗?(生合作完成一首四季歌)
4、请你读一读:
春季里,春风吹,花开草长蝴蝶飞。麦苗儿多嫩,桑叶儿正肥。
夏季里,农事忙,才了蚕桑又插秧。早起勤耕作,归来带月光。
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身上虽辛苦,心里却安康。
冬季里,雪初晴,新做棉衣轻又轻,一年农事了,大家笑盈盈。
5、游戏:拍手歌
四、聚焦情境,评价反思
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景色是多么优美,每个季节又有着特殊的景物。我们的大自然可真奇妙!希望我们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能发现周围的美。那么你也一定可以和课文的作者一样,写出大家喜欢的儿歌的。回家去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一首属于你自己的季节歌或者四季歌。
语文园地二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4、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准备字典。(学生)
教学方法:引导,讲解,鼓励,启动,合作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学习,讨论学习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读儿歌:
葡萄架,高又高,上边挂着紫葡萄。狐狸看见往上跳,跳哇跳,够不着。
够不着,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
2、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有不认识的字我们怎么办呢?
3、提示新课:查字典。
二、凭借情境,自主构建 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1、学生自由读查字典四步法,巡视。
2、请同学汇报用部首查字法的四个步骤。
3、老师把字典放在平台上作示范,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字典中找出“部首检字表”页码上的“部首目录”、“检字表”、“正文”,告诉学生应怎样看正文中的注音及解释,让学生明白,查字典必须按一定步骤进行,才能查到要查的字。
三、拓展情境,达标训练
1、(1)查一查下面的部首在“检字表”的哪一页。艹()糸()犭()酉()(2)数一数下面的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葡()紫()狸()笨()酸()
2、实践操作: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
3、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4、老师小结,布置作业。
四、聚焦情境,评价反思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孩子们会说对联吗?你都知道哪些对联?
2、请部分同学来分享自己了解的对联。
3、提示新课,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对联。
二、凭借情境,自主构建
(一)日积月累
1、出示26页3副对联,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2、教师用课件出示对联中难读的生字。
3、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
4、学生逐句读对联,直到读通顺,读熟为止。
5、师指导朗读对联,感受对联所表现的意境。
6、生再次试读对联,直到读得流利,有感情。(互读,小组合作读,全班齐读)
7、师逐句讲解每副对联的大致意思。
8、生带着情感,小组合作试背。
9、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二)我爱阅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十二月花名歌”,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2、老师用课件出示儿歌中难读的生字。
3、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生逐句读,直到读通顺,读熟悉为止。
5、学生再次自由读,并用横线勾画出每个月开的花名。
6、全班交流汇报。
三、拓展情境,达标训练
1、查字典练习。
2、拓展:你还知道哪些花是什么月份开的?举例说一说。
四、聚焦情境,评价反思
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识字 1.场景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生词,能正确的书写生字和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达到“情......
第二单元 识字 1.场景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生词,能正确的书写生字和有生字组成的词语。过程与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达到“情由......
单元学习目标一、教材分析第二组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为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和“语文园地二”组成,是一组陶冶情操......
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能手,懂得应该保护青蛙。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蝌蚪、脑袋、快活、鲤鱼、捉食、......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分析本单元是本册的第一个集中识字单元,由《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四篇课文组成,本单元旨在通过集中识字的形式,完成识字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