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期发现与创新教案(修改版)_发现与创新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15:50:2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四年级下期发现与创新教案(修改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发现与创新教案”。

第一单元:用鸡蛋做游戏 第一课

辨别生熟鸡蛋

课 题:辨别生熟鸡蛋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 教学目的:

1、了解鸡蛋的构造,知道其各部分的名称。

2、能用不同的方法分辨出生熟鸡蛋。

3、能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鸡蛋的构造,知道其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分辨出生熟鸡蛋。教学准备:生熟鸡蛋各2个,玻璃杯2个,热茶一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见过鸡蛋,对鸡蛋也特别熟悉吧!如果给你一堆鸡蛋,在不弄坏鸡蛋的情况下,你能把它们区分开来吗?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辨别生熟鸡蛋的方法。板书课题

二、鸡蛋里有什么

1、同学们,你知道鸡蛋里有什么吗?

2、让我们拿真正的鸡蛋,敲开蛋壳看一看,对照书中第1页的图看一看,你就知道鸡蛋的构造了。

3、鸡蛋的构造和我们想象的一样吗?

三、辨别生熟鸡蛋

1、老师现在有一盆鸡蛋,不小心把生熟鸡蛋给混在一起了,你能想办法给老师把它们区分开来吗?

2、请小组讨论区分方法,再试一试你的方法行不行。

3、你在动手过程中有什么发现?请你把它记录下来。

4、小结,通过把鸡蛋竖起来转动的方法,可以区分出生熟鸡蛋,因为熟鸡蛋里面的蛋白和蛋黄已经凝固成固态,内外成了一体,因此能竖起来转动。

四、小实验

1、把生鸡蛋和熟鸡蛋分别装入两个玻璃杯中,然后往两个杯中倒入热茶,放置30分钟左右,你有什么了现呢?(注意:要用头道茶做实验哟)

2、你观察到的现象是怎样的?

3、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五、下课强调学生注意安全

第一单元:用鸡蛋做游戏 第二课

鸡蛋可以做什么

课 题:鸡蛋可以做什么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 教学目的:

1、了解鸡蛋的烹饪方法,能用鸡蛋烹饪出2-3处菜品。

2、能用鸡蛋壳做成一个漂亮的装饰品。

3、能用科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4、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在生活中善于应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应用蛋壳做一个工艺品和不倒翁。教学难点:能用科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教学准备:两个完整的鸡蛋壳,彩色卡纸、沙子、颜料、画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都知道鸡蛋的营养价值很高,你们喜欢吃蛋类食品吗?你们会烹饪哪些以鸡蛋为原料的菜品呢?

你知道鸡蛋除了吃以外还能做什么吗?今天我们来学习鸡蛋可以做什么?板书课题

二、鸡蛋的烹饪方法

你们会用鸡蛋进行烹饪吗?你能烹饪出那些美味佳肴呢?(请学生举例回答,并简单介绍一下制作过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学习一下几种家常的用鸡蛋作原料烹饪出来菜肴,好吗?

(通过课件播放介绍鸡蛋羹、番茄鸡蛋汤、番茄炒鸡蛋、鸡蛋煎饼、蛋炒饭等菜肴所需的原料和制作方法。)

请你回家后找时间也做一顿鸡蛋菜肴给你的家人尝尝,让他们也见识一下你的厨艺吧。

三、做个工艺品

让学生欣赏用鸡蛋壳制作的各种工艺作品。你从这些作品中发现些什么呢?

让我们也动手试试,把蛋壳当作画布,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尽情的画出山水、人物、脸谱等图案吧!

四、用鸡蛋做实验

1、探索鸡蛋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不倒翁上轻下重,而且是以鸡蛋的大头着地,小头在上,所以不会倒。)

学习制作不倒翁的方法。

2、用科学课上学的知识解释鸡蛋在两杯液体中一个沉一个浮的现象。

五、课外拓展

1、做一做瓶口吞蛋实验。

2、把鸡蛋放在醋里浸泡3-5天,取出鸡蛋看大小有什么变化?

六、课堂小结

七、下课强调学生注意安全

第一单元:用鸡蛋做游戏 第三课

摔不破的鸡蛋

课 题:摔不破的鸡蛋 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 教学目的:

1、在实验中不怕失败,敢于克服困难。

2、在操作中能与同伴协商,共同配合解决操作中的困难。

3、能积极开动脑筋设计使鸡蛋摔不破的包装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探索包装鸡蛋的方法。能使自己包装的鸡蛋具有防震和固定的作用。教学准备:

1、与学生共同收集的材料:纸盒、塑料盒、泡沫塑料、米菠萝、棉花、报纸、硬纸板。

2、熟鸡蛋、皮筋、透明胶带、曲别针、剪刀、毛线、粘钉、橡皮。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教师:前几天小朋友共同搜集了许多包装盒,通过观察小朋友发现了包装对东西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把东西固定住,再垫上一些比较软的材料,就不易摔碎了。

出示溜溜球包装盒,共同观察分析包装盒的作用。讨论:生活中,人类有那些自我保护措施呢?

二、提出问题:今天请小朋友当运输鸡蛋的工人,包装鸡蛋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思考:怎样保护鸡蛋,让它摔不坏?

三、动手试试:

师:你们两人一组商量一下包装鸡蛋需要什么材料?怎么包装? 师:你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咱们试一试,看用哪种方法包装摔不破鸡蛋。

四、实验验证并记录结果: 重点指导:

(1)容器不能太小,要有足够的空间填充软的材料。

(2)鸡蛋要放在中间,使鸡蛋的上下和四周都要有软的材料保护好。(3)填充物要充满容器,使鸡蛋固定。教师在活动中注重引导学生大胆尝试。

五、交流与总结:你的实验和猜想一样吗?为什么?

六、活动延伸:站在更高的地方去试一试。如:站在椅子上举起来让鸡蛋掉下去能不能摔破。

七、下课强调学生注意安全

第二单元 建筑设计师 第一课 制作建筑模型

课 题:制作建筑模型 教学内容:教材第9-11页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实践,使学生了解建筑模型的各种造型,掌握模型组合的过程,充分发挥空间想象力、审美能力,领会集体创作成就感。教学重、难点:模型拼插、环境造型美观。工 具:小剪刀、尺子、笔

材 料:建筑模型展开图、硬纸板、双面胶、橡皮泥、装饰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建筑模型

二、引入课题

工人叔叔用钢筋混凝土修建一座座高楼,我们也要做好“造房子”的准备

三、思考

1.选用什么材料制作建筑模型? 2.我们小组的制作方案

四、建筑模型拼插过程

1、打开包装袋

2、轻轻揭去多余边、槽口

3、手折整形,注意正折与反折的方向关系,轻重适宜

4、根据展开图拼插成立体建筑物

五、动手试试

1、把拼插建筑物3—4人一组将建筑模型粘贴在纸板上

2、美化设计、装饰环境,写出建筑模型名称(有专人负责)

六、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七、反馈

1、学生作品的展示,作品交流(各组选送一名代表发言)

2、表扬优秀作品,指出改进之处

八、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九、下课强调学生注意安全

第二单元 建筑设计师 第二课 我喜欢的建筑

课 题:我喜欢的建筑 教学内容:教材第12-14页 教学目的:

1、欣赏中外不同风格的建筑的造型美,了解其历史背景以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2、感受建筑艺术的多样性,萌发对身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欣赏中外不同风格的建筑的造型美,了解其历史背景以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教学过程:

一、出示教学挂图《我们的首都--北京》引导学生观察、欣赏。

提问:这是什么建筑?是哪个国家的?建在什么地方?**城楼主要是什么颜色的?看起来有什么感觉?(宏伟、庄重。)**城楼上有什么?屋檐象什么?把正面的**图片对折,中间有一条线,你会发现什么?(左右对称。)这样的建筑给人什么感觉?(浑厚、稳固。)

小结:**城楼是中国古代最壮丽的城楼之一。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二、出示教育挂图《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引导学生欣赏。

提问:这建筑象什么?在哪个国家?建在什么地方?叫什么名称?

讨论:为什么建筑设计师要把它设计成象帆船、贝壳一样的形状?(引导学生感受建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

小结:悉尼歌剧院的外形犹如即将乘风出海的白色风帆,与周围海景相映成趣。它位于澳大利亚。这座综合性的艺术中心,在现代建筑史上被认为是巨型雕塑式的典型作品,也是澳大利亚的象征性标志。

三、引导学生发现**和悉尼歌剧院这两种建筑的不同之处:

建筑结构的不同:对称与不对称。

建筑材料的不同:木头、砖头与钢精、混凝土。

建筑风格的不同:古典美与现代美。

四、引导学生欣赏其他中外建筑(如中国的长城、日本的浅草寺和法国的凯旋门等)。

五、讨论:你喜欢哪一种建筑?为什么?

六、引导学生欣赏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这是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它建于1951年,是山城建筑艺术的瑰宝,是重庆市的标志性建筑。

七、动手试试

考察家乡的建筑,设计一张建筑观光导游图。

八、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九、下课强调学生注意安全

第二单元 建筑设计师 第三课 设计“未来家园”

课 题:设计“未来家园” 教学内容:教材第15-16页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了解,画出想象中的房子,并进行美化装饰。

2、培养幼儿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心与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了解,画出想象中的房子,并进行美化装饰。教学过程:

一、欣赏讨论

1、出示学生作品

提问:小画家把未来的家园想象成什么样子的?

你如果是小画家,你想把未来的家园设计成一幅怎样的美景图呢?为什么?

提示:家应该是幸福、温馨、安全、快乐的。

2、讨论:最适合人类生活的“未来家园”是什么样的呢?

(1).我想在太空建座橡皮城,去做太空公民。

(2).我住在“球”形的别墅里,可以看到更多的风景。

(3).我想设计一所“三栖”学校,建在我家的附近。

二、创作要求

你们把心目中未来的家园画下来,并让老师和其他小朋友都知道你设计的未来的家园是什么样子的,好吗

三、动手试试:

展开想象的翅膀,绘制一幅梦想中“未来家园”的美景画。

1、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敢于尝试。

2、提醒学生把画纸画满。

3、指导学生大胆画。

四、引导评价

1、你设计的未来家园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这样设计?

2、思考:

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他们并不满足一种想法。许多孩子都希望未来的家园有多种多样的,可以有火箭的家,同时也希望有森林的家、水果的家等等。

孩子们在想象的同时,他们对画画的表达表现方式也在相应地得到提高。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六、下课强调学生注意安全

第三单元 神奇的力量 第一课 石头怎么变轻了

课 题:石头怎么变轻了 教学内容:教材第17-18页 教学目的:

1、通过现象观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根据科学程序进行探究的能力

2、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通过现象观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根据科学程序进行探究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游泳吗?喜欢游泳的小朋友一定喜欢在水中的那种逍遥自在的感觉。我们在水中畅游的时候,常常会萌发出许许多多的疑问。比如:当我们在水中搬运一块石头的时候,为什么会觉得比在岸上搬动同样的石头要轻松许多?是什么原因呢?是水在帮忙吗?

2、揭示课题: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吧《石头怎么变轻了》

二、实验:石头为什么会变轻?

1、制定实验方案

“石头为什么会变轻”实验方案

(一)实验需要的材料

(二)实验步骤

(三)实验现象

(四)我们的解释

三、讨论:

在一次航行中,轮船遇难沉入了海底,船上10个人纷纷跳上了救生艇。可是救生艇最多只能容纳9个人,怎么办?船长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让所有的人都得救了。想一想如果你是船长,你会想什么办法?

四、思考:

“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故事。你认为曹冲是利用了什么原理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的?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六、下课强调学生注意安全

第三单元 神奇的力量 第二课 山下的石头“滚”上坡

课 题:山下的石头“滚”上坡 教学内容:教材第19-20页 教学目的:

1、通过现象观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根据科学程序进行探究的能力

2、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通过现象观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根据科学程序进行探究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

同学们,你们说石头是往上坡滚呢还是下坡滚呢?你们有听说过石头往上坡滚的吗?都是说山上的石头滚下坡,可从来不曾听说山下的石头会“滚”上坡。可这大千世界里就是有石头“滚”上坡的怪事!同学们你们相信吗?

2.揭示课题: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山下的石头“滚”上坡》

二、动手试试:

若是说有什么东西能向上滚动,这的确是很不寻常,简直是不可能的!我们下面要做的,不是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的,而是使它看起来像是可能的。1.剪下两个圆形硬纸片,粘在一起做一个双锥体。

2.再剪下两个梯形硬纸片和两个长方形硬纸片,粘在一起做一个“坡“

3.将制作的“双锥体”放在“坡”的底部,观察会发生什么情况。

三、观察思考:

1.仔细观察滚动的双锥体,你有什么发现?

2.把你认为双锥体向“上”滚动的原因记录下来,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四、奇闻搜索:世界怪坡集萃

1.台湾“怪坡” 2.乌拉圭“怪坡” 3.韩国“怪坡” 4.美国“怪坡”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六、下课强调学生注意安全

第三单元 神奇的力量 第三课 水能往高处流吗

课 题:水能往高处流吗 教学内容:教材第21-22页 教学目的:

1、通过现象观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根据科学程序进行探究的能力

2、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通过现象观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根据科学程序进行探究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水吗?水是怎样流的? 小结:生活中我们见过的水一般是从高处向低处流的。

2、师配乐表演魔术:(两个玻璃片放在有颜色的水中,水徐徐上升),通过烘托神秘的魔术气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讨论: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是,只要我们想办法,水也可以往高处流!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把低处的水弄到高处呢?

1.我可以把水提上去!2.我用抽水机把水抽上去!

二、实验:

1、认识实验材料。

师:为了探索水往高处走的秘密,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实验盒,快来看看实验盒里有哪些实验材料?哪些你认识?哪些不认识?

2、学生实验 注意:

(1)瓶塞一定要紧!(2)点火时小心别烧着手了!

3、和同学讨论讨论,低处的水为什么会向高处流?

四、思考:

穿过公路的水为什么会向上流?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六、下课强调学生注意安全

第三单元 神奇的力量 第四课 自制宝盒

课 题:自制宝盒 教学内容:教材第23-24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宝盒的作用,知道宝盒制作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手工制作的兴趣。

2、给宝盒穿上美丽的外套。能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宝盒。

3、将废旧的盒子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学生感受到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宝盒的作用,知道宝盒制作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手工制作的兴趣。

材料准备:松紧带、绳子、一个重物、一个罐头盒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老师表演制作的宝盒引起学生兴趣。2.揭示课题:自制宝盒

二、动手试试:

1.需要的材料:

0.75米长的松紧带、一小段绳子、一个重物、一个罐头盒。2.制作方法介绍:

A、在罐头盒的顶部和底部各打两个小孔。B、像图中那样把松紧带穿进小孔中。

C、在松紧带中间交叉的地方用绳子吊上螺丝帽。D、在把盖子盖好。3.装饰: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装饰,让它变得非常漂亮。

三、试一试,怎样玩?

1.自己自由的玩宝盒。

(注意:玩宝盒的时候,不要让盒子滚得太快!)2.思考下面的问题:

A、嘿,这盒子真是奇怪!为什么会自己滚回来呢? B、为什么盒子滚快来就不行了? 3.小组讨论:

是什么力量让盒子回来呢?把小组的意见记录下来。

四、展示汇报

1.请几个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制作的宝盒。2.说说小组的研究结果。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六、下课强调学生注意安全

第三单元 神奇的力量 第五课 制作喷气船

课 题:制作喷气船 教学内容:教材第25-26页 教学目的: 1.通过喷气船的制作和试航过程,使学生初步感受反作用力的存在,知道什么是反作用力。

2.通过制作、试航、调试、再试航、再调试的实践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反复实验和调试中,使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培养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4.在活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喷气船的制作和试航过程,使学生初步感受反作用力的存在,知道什么是反作用力。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引入:

自从发明了船,人类就可以通过江海去旅行了。让我们来制作一艘奇妙的喷气船吧!

2.揭示课题:制作喷气船

二、动手试试:

1.需要的材料: 不漏的肥皂盒、小空铁罐、几根铁丝、一小段蜡烛。2.制作方法介绍:

A、在铁罐底部靠边的地方打个小洞。B、用铁丝把铁罐固定在肥皂盒上。

C、在铁罐里装一些热水,在肥皂盒里立上一段蜡烛,把喷气船放在水里。

3.装饰: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装饰,让它变得非常漂亮。4.点燃蜡烛,当水蒸气从铁罐里冲出的时候,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三、思考:

1.喷气船为什么能向前开? 2.是什么力量让喷气船前进的呢? 3.小组讨论:

四、展示汇报

1.请几个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制作的喷气船。2.说说小组的讨论结果。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六、下课强调学生注意安全

第三单元 神奇的力量 第六课 足弓的秘密

课 题:足弓的秘密 教学内容:教材第27-30页 教学目的:

1、学生能认识脚足弓部位,了解脚足弓在运动中的作用。

2、让学生亲身参与自主学习和实践,从而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3、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认识脚足弓部位,了解脚足弓在运动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引入:

2.揭示课题:足弓的秘密

二、不一样的足弓: 和同学们一起到运动场上去运动,同时交流运动时的感受。

三、动手试试:

1.让我们用手去摸摸自己的足心,看有什么变化? 2.观察其他同学的足心,看看有什么不同?

3.用水将自己的脚底打湿,然后踩在地板上,观察自己的脚印。比较其他同学的脚印,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4.讨论: A、我们的脚印为什么不一样呢?

B、具有哪一种脚印的同学跑步时轻松一些呢?

四、实验:做一做足弓模型实验

找一张卡纸,试一试平着放和弓着放时,它分别可以承受多少重量。从中你会有什么发现?

五、讨论:神奇的构造

生活中有些构造非常科学,还可以“分解”呢。找一找生活中这样的构造,从中你会有什么发现!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七、下课强调学生注意安全

第五单元 创意设计 第一课 架桥滚球比赛

课 题:架桥滚球比赛 教学内容:教材第41-42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架桥滚球,知道架桥滚球的趣味性。

2、学生能设计架桥方案,完成架桥滚球比赛。

3、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设计架桥方案,完成架桥滚球比赛。材料准备:书、吸管、牙签、橡皮泥和胶带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引入:

2.揭示课题:架桥滚球比赛

二、实验: 同学们,今天我们用规定的材料来架设一座能滚过乒乓球的桥,你们有兴趣吗?

1.材料准备: 2.桥梁设计:

三、动手试试:

1.定时架桥比赛

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老师作裁判长,每个小组选出一名裁判,交叉测量计分。

比赛规则:

(1)用于架桥的时间只有15分钟。

(2)桥架在几本书之间,中间不能碰到其他物体。

(3)桥的长度每1厘米得10分,视桥梁制作的创造性加1-10分。2.滚球比赛 比赛规则:

(1)赛前完成桥梁调试,作好起点记号。

(2)滚球时,任何人不能用手去接触桥或移动桥墩。

(3)当桥断开触及桌面、球停止或落下时,以此时球在桥上滚出的距离记分。

四、讨论:

我们合作架桥中出现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六、下课强调学生注意安全

第五单元 创意设计 第二课 设计制作多功能架

课 题:设计制作多功能架 教学内容:教材第43-45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多功能架。

2、学生能设计制作多功能架。

3、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学生能设计制作多功能架。

材料准备:白纸2张、吸管10根、弯管10根、牙签10根、透明胶和双面胶。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引入:

2.揭示课题:设计制作多功能架

二、动手试试: 1.先根据材料制定一个计划。

(1)材料:白纸2张、吸管10根、弯管10根、牙签10根、透明胶和双面胶。

(2)工具:剪刀、小刀、铅笔、彩色笔、直尺。2.多功能机是指有三种以上的功能。

三、开展制作比赛: 1.制作要求:

(1)必须用统一规定的材料。(2)制作的多功能机至少有三种功能。(3)为你的作品写好使用说明书。2.评分标准:

(1)功能得分:每种功能5分。(2)制作水平:1-10分(牢固、精细)(3)使用说明书:1-10分(真实、清楚)(4)创意加分:5-10分。

四、我们的广告设计:

1.每个小组要制作精彩的广告,推销自己的得意之作。2.广告设计:

五、展示交流: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七、下课强调学生注意安全

第五单元 创意设计 第三课 制作乐器

课 题:制作乐器 教学内容:教材第46-48页 教学目的:

1、学生会自己设计制作乐器。

2、让学生亲身参与自主学习和实践,体验变废为宝美化我们的生活,从而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3、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设计制作乐器,体验变废为宝美化我们的生活。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引入: 2.揭示课题:制作乐器

二、讨论:设计自己最喜欢的乐器

1.我们的设计创意: 2.所需要的材料: 3.我的设计简图:

三、动手试试:

1.用塑料瓶做吉他 制作方法:

(1)用小刀在塑料瓶的中下部开一个圆洞。(2)在塑料瓶的盖子和底部两处各插3颗图钉。(3)在塑料瓶上部横着粘贴一截筷子。(4)在图钉上挂上橡皮圈。2.用空胶卷制作笛子 制作方法:

(1)用剪刀在空胶卷边缘上剪一个切口。

(2)用一根扁口吸管对着空胶卷筒的切口,上下移动寻找发音位置。(3)找到发音位置后,用透明胶带固定吸管。

四、展示交流:

我们合作架桥中出现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六、下课强调学生注意安全

第五单元 创意设计 第四课 有趣的回飞镖

课 题:有趣的回飞镖 教学内容:教材第49-51页 教学目的:

2、让学生了解回飞镖,知道回飞镖的趣味性。

2、学生能设计制作回飞镖。

3、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学生能设计制作回飞镖。

材料准备:19厘米×19厘米正方形厚纸板两张,笔、直尺、剪刀、裁纸刀、乳白胶。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引入:

2.揭示课题:有趣的回飞镖

二、动手试试: 1.材料及工具:19厘米×19厘米正方形厚纸板两张,笔、直尺、剪刀、裁纸刀、乳白胶。2.制作方法:

(1)把两块厚纸板分别剪成如图所示的两个十字架。(2)用乳白胶把两个十字架粘合起来。

(3)等乳白胶干后,在十字露出的交叉部位竖着剪个切口,然后把翅膀剪成圆形。

(4)用刀横着划下折痕,再向下折,然后用水彩笔着色,回飞镖就做好了。

三、实验:

1.玩回飞镖的诀窍

手拿着翅膀尖端,稍微向外倾斜或笔直向前甩。甩的诀窍是,在甩的一瞬间,将自己弯曲的手腕迅速往前挥出去。

2.玩耍中我的发现和感受

四、讨论:

设计其他样式的回飞镖?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六、下课强调学生注意安全

四年级上期发现与创新教案(修改版)

第一单元 智慧之光 第一课 摆方阵课 题:摆方阵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 教学目的:1、学习摆方阵的方法,知道怎样才能摆出符合要求的方阵。2、让学生亲身参与自主学习和实践,从而在......

发现与创新

发现与创新发现与创新人因发现与创新而不断充实,生活因发现与创新而不断完善,民族因发现与创新而走向繁荣。道尔顿发现自己的色觉异常,通过不断的研究,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色盲症......

四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

四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下册)第一课:对称一、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研究,了解对称和对称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2、初步掌握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3、培养学生主动......

发现与创新作文

发现与创新作文人因发现与创新而不断充实,生活因发现与创新而不断完善,民族因发现与创新而走向繁荣。道尔顿发现自己的色觉异常,通过不断的研究,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色盲症空白:安......

发现与创新高考作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10篇发现与创新高考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四年级下期发现与创新教案(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下期发现与创新教案(修改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