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虎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虎戏教案”。
《说虎》 ——明·刘基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译文:
老虎的力气,比人的力气不止大一倍。老虎有锋利的爪牙,但是人没有,又使力气比人大几倍。那么人被老虎吃掉,就不奇怪了。
然而老虎吃人不常见,而老虎的皮常被人拿来做坐卧的物品,为什么呢?老虎使用力气,人运用智慧;老虎只能使用它自身的爪子、牙齿,但是人能利用工具。所以力气的作用是一,但是智慧的作用是百;爪子、牙齿的作用各自是一,但是工具的作用是一百。用一对抗一百,即使凶猛也一定不能取胜。
所以,人被老虎吃掉,是因为有智慧和工具而不能利用。因此世界上那些只用力气却不用智慧,和(只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不借助别人的人,都跟老虎一样。他们像老虎被别人捕捉到(杀死)而坐卧在他们的皮上,有什么值得奇怪呢?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说虎》导学案
主备人:九年级组 李 淼 时间:2011年12月8日 【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说虎》是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性灵愚慧这一单元主题下的一篇自主阅读课文,前两个单元分别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善恶、体会生命的意义,而本单元是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智慧的伟大及人性的复杂。《说虎》是本单元也是本册的最后一篇课文,虽是一篇自主阅读课文,在地位上比不上前面的必学课文,但它属于议论文体的文章,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而这种议论文体的文章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自学起来困难很大,所以我采取教学的形式,让他们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体会课文主旨、学习做人的一些好的方法、并初步了解议论文的一些写法。为以后学习这一类的的课文打下个良好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
①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能翻译重点文言句子。(2)过程和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懂得“用力而不用智”、“自用而不用人”的人必然失败的道理。知道如何学习、如何更好地做人。
二、教学重点:
(1)疏通文章,理清结构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能翻译重点文言句子。
(2)整体把握内容,明确课文主旨。
学习本文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理解运用比喻的方式进行说理,即借虎喻人。②整体把握内容,明确课文主旨。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提示:
1、搜集关于“虎”的成语,并弄懂其意义。
2、查找资料,了解“说”、作者刘基的相关文学常识。(补充在课下注释上)
3、熟读课文,不会的字词借助字词典解决有疑问的字词,同时注意句读。
4、借助课下注释,自己翻译课文,不会的字词画下来以备课堂上小组合作时解决。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请学生说几个与虎有关的成语,并说明其意义,从而明确本文就是针对虎的力气大于人,又有锋利的爪牙,最后反而被人捕获杀害的事实发表议论。
三、预习检测:
1、请一小组的代表介绍“说”及作者的文学常识,其他同学听记、补充。“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它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似。
刘基,明初文学家、政治家。字伯温;晚号:犁眉公;谥号:文成。博学,通天文,兵法。辅佐朱元章创立明朝,谋划策略,建立制度,官至御史中丞,封诚意伯。《郁离子》一书是刘基在元代末年隐居青田山时写的,包括《千里马》、《鲁般》等18篇,195条,后收入《诚意伯文集》。其中文章都很短小,有些是议论,有些是先举史实,然后评论,还有些是先叙寓言,然后评论,主旨都在发表作者对社会上各种事物的看法。
2、⑴ 请一小组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并指出这组同学是否有读错的字或停顿有误的句子,如有,请帮他指正。
指导学生积累词语:啻 恒 寝 是故
⑵ 请同学自由地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先自己想办法解决,实在不会的,可以问老师、问同学。
三、合作交流
1、疏通字词
根据提示(见幻灯片)及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不懂的字词提出来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时提出解决。
(1)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其他同学举手抢答,师生评议。(2)、检测效果(幻灯片出示字词及句子,学生抢答)
2、了解内容
学生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每段内容。
3、理解课文寓意,了解本文的写法。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列问题,然后师生评议.(幻灯片显示问题)(1)、《说虎》将人与虎相比,有两个字是最关键的,你能把这两个字指出来吗?(2)、在虎与人的斗争中,虎与人各凭借的是什么?(3)、作者用老虎与人的关系作比喻,欲说明什么问题?(4)、本文阐明的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4、梳理内容主旨:
主题思想:本文借虎喻人,说明不懂得运用智慧,不会凭借外界的力量,只凭自己的力量一味蛮干,就必然招致失败的道理。
四、比较探究
用本文的观点分别解说《童区寄传》、《李寄》、《狼》的内容。先在组内交流,再在班中交流。
五、巩固练习
1、文学知识填空: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它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本文选自《郁离子》。作者刘基,明初文学家、政治家。字伯温;晚号:犁眉公;谥号:文成。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啻()寝()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 ..(2)则人之食于虎也 ..(3)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 ..(4)虽猛必不胜 .(5)故人之为虎食者 ..(6)以一敌百 .
3、翻译下列句子:
(1)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2)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
(3)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4)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
4、用下列的几个词写一段话,表现一个竞技场面,词的顺序不限。自恃 挑衅 喝采 逞强好胜 稳操胜券 恼羞成怒 手疾眼快
六、提优补标:
整理本文的重点字词。例:故力之用一 .. 故:所以。之:结构助词,的。
七、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虎 用力↓ 人 用智说 自用爪牙
用 物 虎
明 刘 基
----→ 失 败 ↓----→ 成 功
(对比)
到底是虎吃的人多,还是人猎的虎众?很简单,只要看看世上那屈指可数的几只兽中之王就知道答案了。牙尖爪利的猛虎为何斗不过人呢?刘基先生说得很明白:“用力而不用智!"古往今来,......
《说虎》读后感到底是虎吃的人多,还是人猎的虎众?很简单,只要看看世上那屈指可数的几只兽中之王就知道答案了。牙尖爪利的猛虎为何斗不过人呢?刘基先生说得很明白:“用力而不用......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说虎》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 说虎》说课稿陈户中学 张晓玲【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说虎》是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性灵愚慧这一单元主题下的一篇自主阅读课文,前两个单元分别让学......
说虎阅读答案导语:语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现代文学习需要扎实的基础,尤其是现代文阅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说虎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