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小学音乐第一册荧屏乐声《雪绒花》精品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音乐雪绒花教案”。
新教材小学音乐第一册荧屏乐声《雪绒花》精品教案 [教材分析] 电影歌曲是新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中安排的主要学习内容。在这节课中把重点放在《雪绒花》的欣赏与学唱上,同时浏览性的欣赏另外三首作品,使学生对电影歌曲及音乐产生兴趣,巩固学生对电影歌曲的了解,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能主动思考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乐于参与探讨电影音乐的特点。让学生能在学唱与欣赏中有所感悟。同时还可以结合学生喜欢的电影选择其音乐歌曲加以介绍,使教学更具时代感。
[学生分析] 学生在欣赏和演唱他们喜爱的歌曲时,只是大概的知道一些歌曲曾经在某部电影中出现过,而对于这些歌曲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和电影音乐的特点则一无所知。因此,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让他们通过自己所熟悉的歌曲对电影音乐有一个大概地了解,并能够对电影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在学唱和欣赏中有所感悟,乐于参与探讨电影音乐的特点。
[教学目标]
一、学唱《雪绒花》第一声部,体验、感受歌曲的情感,能以对祖国满怀深情的歌声背唱歌曲。引导学生认真倾听音乐,积极思考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
二、本单元所学唱的电影歌曲及所欣赏的电影音乐产生兴趣,并能了解探讨电影音乐的特点。能体验领会并用自己的语言解释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信息。
[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实录]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 生:喜欢!
师:你们注意到电影里出现过的那些歌曲吗?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喜欢的电影歌曲都有哪些呢?
生:《闪闪的红星》中的《红星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游击队歌》等等。
[教学设计:以讨论的方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新课的学习。]
二、寓教于乐
1、自主感受
(1)
教师先用英文演唱一遍《雪绒花》。并提出问题:歌名是什么,选自哪部电影? 生回答。
师:讲解电影《音乐之声》的故事内容,欣赏上校在电影中第一次的演唱录像。(边放电影画面边介绍)
音乐剧《音乐之声》,创作于1959年,1965年改编成同名电影,同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关于奥斯卡金像奖的情况,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以上网去查寻。
这部电影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奥地利萨尔茨堡的故事。在萨尔茨堡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生性活泼、热爱生活、喜欢唱歌。后来,玛丽亚到特拉普上校家担任家庭教师,玛丽亚用爱心和歌声与几个失去母爱的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上校离家期间玛丽亚和孩子们排练了合唱。孩子们用甜美、和谐的歌声迎接上校回家,上校被孩子们的歌声惊呆了,他情不自禁地拿起六弦琴,唱起了这首《雪绒花》。
生:欣赏上校在家中演唱的录像,引导学生随着上校的歌声做一些简单的律动。
师:同学们认为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利用多媒体出示问题)
生:抒情、优美。
师:说的很好,这首歌曲带有浓郁的奥地利民歌风格,旋律优美,朴实感人。(多媒体出示总结)
(2)聆听教师范唱。
(要求学生轻轻打着拍子,为歌曲伴奏,注意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师:通过再一次对歌曲的欣赏,你们认为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讨论回答)
生:这首歌曲通过对雪绒花的喜爱和赞美,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教学设计:以不同的方式多次欣赏这首歌曲不同形式的演唱,让学生自主感受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并在无意识的记忆中熟悉了歌曲的旋律。通过身体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
2、自主学唱
(1)学生用“lu”音随着钢琴模唱歌曲的旋律,指出歌曲中出现的相同旋律。
(2)学生随范唱录音,自由学唱歌谱、填唱歌词,生生进行交流、合作,师巡视指导。
(3)师重点教唱学生难掌握、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教学设计: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发现难点并及时解决难点,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形成自主发展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既建立了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相互交流的教学氛围,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课学习实践中。]
3、演唱体验
师生可共同讨论歌曲由几部分组成?歌曲的速度、力度及歌曲的体裁风格,根据歌曲的内容确定用什么样的情绪速度、力度来表现歌曲。(利用多媒体出示问题)师生讨论并回答。
生:乐曲由A、B两部分组成。
师:每部分表现的内容和情绪是否一样?
生:第一部分表现的是对雪绒花的喜爱和赞美,该用抒情、柔和的声音来演唱;第二部分是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该用激动、热情的声音来演唱,力度也要相对强一些。(1)师调动学生根据分析,用自己的声音表现音乐形象、表现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生用英文演唱歌曲的第一乐段,注意s、t的发音要收在第三拍的结束音上。
[教学设计: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声音表现歌曲,提高了学生的声音表现能力。用英文演唱歌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借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创造表现
(1)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互相讨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例如:诗歌、器乐、舞蹈、合唱等形式。(让学生自由组合)
(2)老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歌曲。[教学设计: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己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拓展延伸 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1)欣赏特拉普上校家庭合唱团在音乐节上的演唱。(播放电影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另一种电影情境中欣赏这首歌曲。)
随着剧情的发展,歌曲《雪绒花》在电影中也以不同的形式出现。玛丽亚在上校家赢得了孩子们的心,上校向玛丽亚求婚了,在他们外出度蜜月,回到萨尔茨堡时,德国法西斯侵占了上校的祖国,并要求他到海军去服军役,上校深爱着自己的祖国,他不肯为敌人工作,他决定带领全家逃亡瑞士。在他们整装逃跑之际,被敌人发现了,上校伪装是去参加音乐节的演出。在敌人的严密监视之下,特拉普上校家庭合唱团镇定自若地唱起了这首《雪绒花》。
(欣赏上校的演唱时,达到了高潮,提示学生跟着一起齐声高唱。)
(2)师:讨论,《雪绒花》在电影中一共出现了两次,两次给人的感觉一样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多媒体出示问题)
生:演唱场合不同,第一次是在家里,气氛温馨愉悦,唱得亲切、柔和;第二次是在即将逃离祖国的音乐节上,即有对敌人的憎恨,又有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心情激动复杂。演唱形式发生了变化,第一次是独唱和二重唱,第二次是领唱和观众的齐声高唱,情绪变得激昂,振奋人心。
师:正是因为出现的场合不同,演唱形式的改变,使这首原本柔和、抒情的歌曲情绪发生了重大变化,当这首象征祖国的歌曲回荡在大厅时,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人们齐声高唱起来,把歌曲的情感推向了高潮。由此可见,音乐所具有的巨大感染力,从这里,我们也体会到,音乐在电影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它推动了剧情的发展,突出了电影的主题,那就是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3)欣赏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一段画面,无配乐。师:讨论没有音乐的画面会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展开想象,为这段画面配乐,情绪、速度,或选择合适的乐曲。
(4)欣赏《红星歌》。师:讨论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生:抒发感情、突出主题。
(5)欣赏动画片《哪吒传奇》的片尾曲,讨论音乐的情绪、速度,内容,对刻画哪吒的形象所起的作用。
[教学设计:播放电影《音乐之声》片段,让生在电影情境中欣赏这首歌曲,生随着电影情节激情演唱,并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通过欣赏无配乐的电影画面,并让学生创造性的为电影选择合适音乐,从中体会音乐在电影中突出主题、推动剧情发展、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五、完美结课
电影音乐从20世纪出现以来,已经成为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也领略了电影音乐的无穷魅力,希望同学们喜欢电影音乐,并有兴趣关注探讨电影音乐艺术。
[评析] 本节唱歌课比较成功,教师能以音乐为主线,合理拓展电影艺术,灵活的运用教学模式,做到有模式但又不拘泥于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电影音乐的特点,主动思考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突出了教学实践,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本课上得栩栩如声、惟妙惟肖,给人以美的享受。
杨老师执教的荧屏乐声——《雪绒花》这节课,我听了多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与收获。杨老师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及不同的授课地点、教学设备等灵活设计教学环节、充分运用课改新理念,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充分体现了杨老师有较强的音乐教学应变能力、课堂驾驭能力以及音乐专业技能,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做了很好的铺垫。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唱《雪绒花》第一声部,体验、感受歌曲的情感,让学生欣赏影视音乐,了解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
首先教师以讨论的方式创设情境,导入课题,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新课的学习。
在学习新歌自主感受这一环节,教师以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多次欣赏这首歌曲不同形式的演唱,如:教师用英文演唱歌曲、中文范唱歌曲、观看电影画面、欣赏上校第一次在家中演唱的录像、学生随歌曲律动等形式,让学生自主感受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并在无意识的记忆中熟悉了歌曲的旋律。通过身体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学唱歌曲时,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发现难点并及时解决难点,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演唱体验这一环节,教师注重挖掘了歌曲的情感、声音的表现,让学生讨论歌曲的结构、情绪速度、力度,并用英文演唱歌曲,进一步体验、感受音乐形象,挖掘歌曲的内涵。
让学生自由组合交流、讨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学生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歌曲,教师也饶有兴趣的参与其中,这样,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己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拓展延伸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让学生欣赏电影《音乐之声》主人翁的第二次演唱——他在剧院面对纳粹和同胞演唱。这时教师采用对比式的教学方法,提出问题,让学生对比两次演唱有何不同?如:情节、情绪、歌唱形式、音乐的速度、力度、伴奏方面等方面的对比。使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真、善、美”,同时,也体会到音乐在电影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它推动了剧情的发展,突出了电影的主题。通过欣赏无配乐的电影画面,并让学生创造性的为电影选择合适音乐,这时,学生们的兴致极高,思维也活跃起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教师还特意选取了学生们熟悉和喜爱的电影音乐,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轻松、自然地融入影视音乐之中。
这节课教师穿插运用了互动式、讨论式、启发诱导式、对比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音乐与影视的密切关系,在潜移默化中认识、感悟音乐,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雪绒花》教案山东省济南泉城中学 孙秀梅教材分析:《雪绒花》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格调幽雅恬静,旋律非常优美。随着电影的播放,其舒缓、轻柔的风格深深抓住了......
《荧屏乐声》教学设计-中学音乐教案《荧屏乐声》教学设计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丽萍课题: 《荧屏乐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第13册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
《荧屏乐声》教案教材分析 音乐剧《音乐之声》是美国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和剧作家奥斯卡.哈默斯坦第二于1959年完成的,1965年改编成同名电影。同年,影片获奥斯卡金像奖。《音......
《雪绒花》小学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喜爱多元的音乐文化,树立宽容待人、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过程与方法】体会歌曲中人民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和......
初中音乐“同课异构”比较式课例教案《雪绒花》与《荧屏乐声》教学设计比对
初中音乐“同课异构”比较式课例教案-《雪绒花》与《荧屏乐声》教学设计比对教案一《雪绒花》教学设计瓜沥二中韩毓课题: 《雪绒花》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