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2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
预习案: 词语解释: *纷繁芜杂:纷繁:多而杂乱;芜杂:杂乱,没有条理(多指文章)。芜:•乱草丛生。
*豁然开朗:一下子出现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领悟某种道理。豁:huò开通敞亮。*卓有成效:有卓越的成绩、效果。卓: 卓越、突出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选择典型事例作论据,饱含感情地进行议论的写法;
2.体会本文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特点及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了解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贡献,学习马克思为无产阶级事业崐奋斗终生的革命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的长句和层递式结构(二部分并列结构)。
2.难点: 议论中饱含着强烈的感情。一解题:
马克思: 1818.5.5生于德国的特利尔城,1841年大学毕业。从1842年担任《莱茵报》主编起,到1883.3.14在伦敦的书桌旁逝世,•他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了41年,成为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人类作出了不朽的贡献。1844年,恩格斯在巴黎跟马克思首次相见,从此后,“这两位朋友的毕生工作,就成了他们的共同事业。”著名的《共产党宣言》就是他们两人合著的。1870年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同住在伦敦,“他们两人始终过着充满紧张工作的共同的精神生活”(列宁)。马克思逝世的第三天,在伦敦海格特公墓安葬马克思,恩格斯在墓前发表了这个讲话,讲话共一千一百多字,高度地概括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对马克思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悼念。二朗读课文问题:文章题材? 明确: 本文是一篇悼词。三课文赏析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概述马克思的逝世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损失。
◇第1自然段(引论)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问题1作者在开头为什么详细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
问题2描述马克思“停止思想了”、“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
问题3 赏析文章第2段划线语句
这个人的逝世,①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②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的逝世以后所形成的③空白,④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明确:
★第二部分(3─7自然段)论述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第一层(3─5自然段)论述了马克思在科学理论方面的杰出贡献──着重说明马克思的两个重要发现
◇关于第3自然段,问题1 马克思在科学理论方面的杰出贡献是什么? 明确: 问题2在描述马克思杰出贡献方面,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 问题3 判断分析第3段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 明确:
◇关于第4自然段
问题4 马克思在科学理论方面的杰出贡献是什么? 明确:
问题5 “不仅如此”作用? 明确: 问题6 赏析划线句子: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评论家所做的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明确:
◇关于第5自然段
问题7 本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
◇第二层(6─7自然段)论述马克思在革命实践方面的卓越成就。问题8 第6段在全文结构中有何作用? 明确:
问题9 作为一名革命家,马克思有哪些贡献? 明确: 问题10 怎样理解“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一句在稳重的地位和作用? 明确:
第三部分(8─9自然段)论述马克思的无比巨大的革命影响,表示深切悼念。
问题1 各国政府资产者和无产阶级对待马克思有着 怎样不同的态度?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 问题2 关于: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人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划线的两个词语能否调换?(见P8)明确: 问题3 见第8段,诽谤和诅咒能否颠倒? 明确: 问题4 在马克思眼里,敌人的行为为什么如“蛛丝”,能否用“灰尘”替换? 明确: 问题5 “万不得已时”应指什么时候? 明确: 问题6 作者说马克思“可能有过许多敌人”,又说“未必有一个私敌”是否矛盾?为什么用“大胆”一词? 明确: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与前段互相照应。四合作探究
探究:课文中,恩科斯对马克思的称谓变了多次,说说这样表达的作用?(见P4)明确: 五写作特点:
一、以议论为主,与叙述、抒情完美结合: 就全篇来看,介绍马克思逝世的情况和他的革命实践活动,采用叙述的方法;对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及其评论,采取议论的方法,而抒情贯穿在整篇文章之中。特别是一、三两部分,如8自然段,先叙述敌对阶级对马克思的仇恨、•诽谤的事实,再抒发革命者对他的爱戴和悼念的深厚感情,最后直接议论,三者结合很完美。
二、内容高度概括,逻辑严密:
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内容极其丰富,革命实践活动的范围极其广泛,但恩格斯却用短小的篇幅(1100多字)表现出来,既全面,又有重点,概括性很强。如:讲马克思的两个发现,几句话就作了精辟论述;对于马克思的实践活动,只选取了马克思从事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而这两方面,又仅举他办的刊物和创建领导的第一国际,内容高度概括,语言十分精炼。
在论述上,逻辑非常严密。本文的论述中心是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贡献,而主要是通过“思想家”和“革命家”两个方面来论述的。前者表现在创建无产阶级理论,后者表现在参加伟大的革命实践,而这两个重点,又是紧扣第一部分第二自然段中的“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中的两个“对于”来阐发的。
逻辑严密还表现在各个部分、各个段落的紧密联系上,就全文来说,有的地方用了过渡段(2自然段),就段与段来说,都用了总括上文,•引起下文的承递性语句。段落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内容重点突出,层次井然。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下列加点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悼(dào)念 诅(zǚ)咒 肤(fū)浅 豁(huò)然开朗 ....B.嫉(jí)恨 立即(jí)驱逐(zhú)卓(zhuó)有成效 ....C.诽(fěi)谤 勒(lè)令 估量(liàng)意识(shí)形态 ....D.闭塞(sè)空(kōng)白 忠(zhōng)心 纷繁芜(wǘ)杂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他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似乎从没有见过他的音容笑貌。....B.他俨然像个大款,头上冠冕堂皇,身上大衣笔挺,脚上皮鞋锃亮。....C.走出峡谷,眼前便豁然开朗。D.他慷慨激昂地把多年的积蓄捐献给希望工程。........3.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应填入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的研究。
A.虽然 但是 以至 而且 B.虽然 可是 甚至 并且 C.即使 可是 甚至 并且 D.即使 但是 甚至 而且 4.写出你对下列加点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含义的理解(1)这位巨人逝世以后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章第2~6段,完成文后各题
5.第2段中先提“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后提“对于历史科学”的原因是()A.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B.他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C.欧洲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源地。D.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需要更迫切。6.从全文看,文章先写马克思在历史科学方面的发现,后写他对革命实践的贡献,原因是()A.他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B.先提马克思贡献最大的方面。
C.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内容层层深入。D.这样写可以充分表现作者对马克思的崇敬之情。7.概括的说“两个发现”是什么
第一个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8个字)第二个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4个字)8.“一生中能有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这两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6段中,“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对于加点词注释正确的一项...是()
A.“这样”和“这”指代的是同一内容。B.“这样”指代他的两个发现以及许多领域的深刻研究。“这”代“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C.“这样”指上段中“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的研究。”
“这”指“他作为科学家”。D.“这”指代“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10.第6段中,“感到衷心喜悦”与“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两种喜悦程度的差别说明()A.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相比,马克思更看重应用科学。
B.马克思主要从人类社会的进步,从革命的角度注视科学的发展。
C.马克思认为应用科学是立竿见影的,只有应用科学才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D.马克思认为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在马克思墓前讲话教案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在马克思墓前讲话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教学目的1. 把握全文,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所作的巨大贡献。2. 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平实的语言饱含的深情。重点和难点揣摩在特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