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程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案地方课程”。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2.18晏子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晏子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2.25
一、阅读人物剪影。
1、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欣赏晏子《晏子春秋》,体会晏子的性格特点。
3、教师讲解。
4、同学们说说自己对晏子的看法或评价。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晏子甫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晏子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
2、有感情的朗读《晏子春秋》
3、了解杜甫草堂。
4、查阅资料,了解晏子诗歌的主要特点。
四、搜集有关晏子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第二课时3.4
一、导入新课
二、齐读课文。
三、学习晏子的名言。
1、生自己读晏子的名言,借助译文理解意思。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探讨。
3、熟练朗读晏子的名言,试着背诵。
4、为能背诵晏子名言的同学画星星。
四、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晏子的故事。
五、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课堂上,同学们学习兴趣高涨,对晏子使楚的故事非常感兴趣,并且了解了晏子的优秀品质,学习了他为人处世的道理。
2.26孔融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孔融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3.11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欣赏孔融的品质,体会孔融的性格特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融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孔融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
4、查阅资料,了解孔融的主要特点。
四、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孔融的故事,准备讲给同学听。
第二课时3.18
一、导入新课。
二、齐读《临终告白书》
三、说说自己对孔融的看法或评价。
四、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孔融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五、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了孔融的品质及性格特点,通过搜集资料和故事,进一步了解了孔融的为人。
第三单元
名胜佳境
黄河 3.18黄河胜景
教学目标:
1.熟读《浪淘沙九首》(其一),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2.了解作者、作品、朝代。3.了解黄河名胜。4.背诵。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 教学措施:自读自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3.25 1.导入
黄河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河,了解我们的母亲河吧!
2.师范读《浪淘沙九首》(其一)
3.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通顺、流利 4.检查自读情况
5.结合译文,看懂这首诗了吗? 6.读“温馨点击”,了解有关黄河的一些知识。7.熟读成诵。8.拓展:
欣赏两幅黄河名胜,课下查出它们的名字。9.课堂总结:谈谈你的收获。
10.课后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诗歌、故事或传说,下节课讲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4.11、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黄河,先齐背《浪淘沙九首》(其一)。
2、上节课那两幅黄河名胜同学们查出它们的名字了吗?
3、指名说一说,4、你还了解了哪些黄河名胜?
5、指名介绍。
6、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小组长总结自己小组的情况,准备集体汇报。
7、学生交流、总结,师巡视。
8、集体汇报小组活动情况。
9、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课堂学习中,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较好,能熟读《浪淘沙九首》(其一),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3.27黄河号子
教学目标:
1.把《黄河船工号子》
(一)(二)读通顺 2.结合课文把它读懂
3.了解历史名人诸葛亮、周瑜 4.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
教学措施:自读自悟为主,老师点拨为辅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4.8 1.师简介“黄河号子”的形成 2.范读诗歌
(一)(二)3.生试读
4.指名读,看读通顺、读正确了吗? 5.结合译文,理解大意。
6.小组讨论不懂的地方,还不明白的等待集体交流。7.集体质疑释疑。
8.有哪位同学知道诸葛亮和周瑜是什么样的人物?指名介绍。9.布置作业:
查找有关黄河号子的资料。10.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4.15 1.欣赏温馨点击,积累知识。2.查资料
①你还查阅到还有哪些黄河号子吗? ②哪几组黄河大桥在山东境内? 3.先小组交流。4.集体交流。
5.熟读成诵并适当检查 6.课堂总结:学生谈收获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了黄河号子的来历,通过查找资料,锻炼了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还有部分同学当堂背诵了黄河号子。
4.10黄河精神4.22 教学目标:
1.结合图画,把《公元渡河》读正确、读流利; 2.结合译文理解诗句意思; 3.了解“龙门”的传说; 4.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理解内容,熟读成诵 教学措施:自读自悟 教学过程:
1.导入“龙门”的传说,生自读P54 2.师范读《公元渡河》 3.生试读
4.检查学生读的效果
5.结合译文,理解诗歌大意 6.欣赏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7.学生读——背 8.课堂总结:谈收获 9.作业:
4.20黄河颂歌4.29 教学目标:
1.欣赏五句黄河赞美诗,了解其作者、朝代; 2.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3.积累黄河文化; 4.熟读成诵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增加对母亲河的认识。教学措施:了解诗句,熟读成诵,自读自悟。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诗是描写黄河景色的?指生交流。2.自读P55给出的五句诗,了解作者及出处。3.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大意。4.检查学生读的情况。5.再读诗句——背诵。6.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7.当堂检测:
现在我们的母亲河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请假设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保护母亲河。8.作业:
五岳独尊——泰山
4.28泰山美景5.6 教学目标:
1.了解泰山的景象,欣赏祖国山河之美。2.背诵杜甫《望岳》
3.了解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积累中华民族精华、财富。4.积累泰山文化。情感目标:
理解诗句,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积累中华文化之情。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杜甫的诗《望岳》吗?哪位同学能背诵? 2.结合课文,理解诗句大意。
3.欣赏泰山美景,了解泰山的古迹名胜。4.再读诗句——背诵
5.温馨点击,了解山东名胜的精华“一山一水一圣人” 6.读读这首赞美泰山美景的古诗《泰山石》 7.当堂检测
同桌之间互背《望岳》,如果背过了,就在你的成长袋里画一颗背诵星吧!8.作业:
泰山有很多古迹名胜,比如玉皇顶、经石峪、孔子登临处、普照寺等,去搜集有关图片,办一个泰山景点图片展吧!
5.5泰山日出5.13 教学目标:
1.熟读《登泰山日观峰》,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2.根据诗文、图片,欣赏泰山日出的美丽。
3.了解和背诵更多描写泰山日出的诗文,体会诗文中的意境。4.能用自己的话谈谈日出的过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
欣赏古往今来泰山日出的赞歌,领悟中华文化意蕴及感受泰山观日出之美。教学措施:结合图文来欣赏、领悟。教学过程:
1.师出示泰山日出的图景 2.范读《登泰山日观峰》,结合译文,领略意境 3.学生交流更多关于泰山日出的诗句 4.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5.当堂检测: 学习《登泰山记》,对照图片写写日出的过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5.13登山抒怀5.20 教学目标:
1.熟读《登泰山》【明】杨继盛,结合译文,领略登山抒怀,欲小天下之气势。2.理解登泰山而抒怀的诗句,并从中感受登山之情怀。3.了解泰山石刻的由来并欣赏其诗句。
4.树立正确的旅游观,看护游点景物,做文明公民。教学措施:讨论交流、自读自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自读自悟《登泰山》,结合译文、图片,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志向和诗人的抒怀感慨。2.领读其他登泰山而抒怀的诗词。
3,师讲解泰山石刻的由来,石刻遂成为泰山的一大特色。4.当堂检测:
现在好多人登山后,模仿古人在各个景点刻字,比如“某某到此一游”等等,他们的做法对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5.奖励:在与同学的讨论中你表现怎样?如果你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就在成长袋里画一颗思想星。
5.20泰山典故5.27 教学目标:
1.熟读《泰山》李梦阳,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2.根据诗文、图片,欣赏泰山的美丽。
3.了解和背诵更多描写泰山的诗文,体会诗文中的意境。4.能用自己的话讲讲泰山的典故,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
欣赏古往今来泰山的诗句及典故,领悟中华文化意蕴。教学措施:
结合图文来欣赏、领悟。教学过程:
1.师出示帝王、文人来泰山朝拜的图景 2.范读《泰山》,结合译文,领略意境 3.学生交流更多关于泰山的诗句 4.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5.活动广角:了解关于泰山的典故 当堂检测:学习《泰山》,说说泰山的典故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拒绝白色污染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自行调查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知道了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有效地预防“白色污染”的产生。从中获得了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体......
2014--2015东门里小学地方课程教案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地方课程教案——垃圾一、教学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第一章 山晋名人录 三晋大地,人杰地灵,两千多年来,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著名的人物。他们之中,有著名的君主晋文公,我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
地方课程教案——可怕的火灾一、课名:可怕的火灾二、类别:地方课程三、探究性地方课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探索性的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质疑、探疑、解疑的能力。2、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