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案_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14:57:3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案”。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实验教案

实 习 名 称: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执 笔 人: 苏

成 修(制)订日期: 2013.03

济南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导 言

结合当今社会和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形势,为了满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需求,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对公共建筑设计的总体环境布局、功能关系特性、建筑造型艺术、技术经济问题、空间等进行综合分析。另外,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除增加一些新的实例外,并编制了光盘随书发行,以利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阅读与赏析。在实例选编中依然保留图文并茂:有利于形象教学,简介评析;有利于加深理解,色彩生动;有利于观赏兴趣等编辑方针,最终试图达到能够帮助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学生明晰公共建筑设计的创作思路,掌握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技巧和方法。此外,在实例选项中还编排了其他形式的建筑插图,借以增强对具体建筑性格及深度的理解。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并公共建筑设计当中原理性知识的全面介绍。课程内容包括公共建筑的环境设计、总体布局、空间组合、造型艺术、技术经济以及常见的公共建筑设计等多个方面,使学生了解公共建筑设计的一般特点,掌握关于公共建筑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并最终具有独立处理功能、技术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提高建筑设计能力。

本教案是为济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城乡规划与设计方向(2010级)的本科生编写。重在训练该专业学生的独立处理功能、技术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提高建筑设计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建筑设计初步的基本

知识和表现技法,围绕建筑设计主线,进行空间创作和方案推敲。学生应该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设计相结合、建筑设计与人类生存环境相结合、空间创造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几个方面的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贯穿始终,相互渗透,在反复训练中实现从专业技能到思维理念的逐步升华。

本教案由苏晓成老师编写,城市管理系主任刘展宏老师与实验中心主任王晓军老师审定。由于编者水平有限,请各位老师与同学批评指正。

编 者 2012.03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实验教案

——Design Practice:Principles of Public Architecture Design

01 目的意义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为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主要研究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的特点、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法的工程技术型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已有房屋建筑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常见公共建筑的设计要求的了解,提高学生公共建筑的设计能力,并为毕业设计和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02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培养教学要求与计划

(一)、教学基本培养规格

学生必须具备建筑设计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具有一定人文科学素养、社会交往能力及外语综合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的精神,初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学生学完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后,应达到下列要求:

1、了解公共建筑的一般设计步骤及重点。掌握常见的公共建筑的功能特点及空间组成;

2、了解其流线组织及室内外空间组合的一般原则,进一步提高中小型公共建筑的设计能力。

(二)、实践性环节的内容和要求

为了巩固所学的理论及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设计、表达

等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安排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业。 作业内容应结合学生情况与教学进度进行安排,主要包括:

1、调查作业: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对已建成使用的公共建筑进行调研,分析其建筑功能、空间组成、交通流线组织以及室外环境等;并以文字与图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比较与总结,完成调查报告。

2、设计作业:要求根据所给定的条件(地形、建筑面积、空间组成及使用空间面积等),完成一个小型公共建筑设计,绘制建筑的平、立、剖面图及总平面图,并作简要设计说明。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时应注意

1.扎实掌握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和方法,注意该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

2.注意培养从公共建筑空间设计的构思能力。

3.养成良好习惯,不断提高查阅设计资料以及标准的能力。4.掌握空间形体分析方法,通过一系列的绘图实践,多看多想多画,提高独立分析能力和解决空间设计问题能力。

5.自觉完成作业,逐步提高绘图的速度、精度和技能。多运用计算机绘图,不断提高用绘图软件辅助设计的能力。

6.要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7.利用网络和其他专业期刊、书籍不断补充知识,提高自学能力。稳扎稳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本次设计选题定为旅馆设计。通过本次设计,学生必须达到以下最基

本的要求:

1)旅馆设计要求

1、旅游建筑设计概念

旅游作为一产业的产品特征应能达到满足人们的物质与高层次精神的需求。这就需要有赏心悦目的旅游资源以及舒适的旅游设施和便利的交通,以使人们在领赂绚丽的山川佳色、了解各地的民情习俗、参观宝贵的文化遗产、欣赏灿烂的文化艺术以及浏览现代社会建筑成就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传播友谊。围绕这一目的而开发就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把大自然的景观、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通过设计策划开发成为旅游景点,点缀建筑使人们在舒适、方便的条件下游憩,并做到维系生态、保护古迹、美化环境,这也正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具体要求。旅游建筑设计是围绕服务于游客而作的,因而设计要把握现代社会的人们希望在旅游中贴近自然、追求野趣、增长知识的心态进行策划,挖掘自然的奇持.把人类创造的精华融合于旅游建筑综合开发之中,使人们在旅途休闲中获得精神与物质的满足才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

2、掌握旅馆设计的基本原理,妥善解决各部分的功能关系,满足其使用要求。

3、建筑按《旅馆建筑设计规范》所规定的三级标准进行设计,各部分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4、充分结合地形,密切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在平面布局和建筑形体

设计时,充分考虑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5、处理好新老建筑的结合,做好室内外环境设计,安排好建筑与场地,道路交通方面的关系,布置一定数量的停车位及绿化面积。

2)设计依据

1.《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2001年局部修订)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5.《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2-90)6.《建筑设计资料集》

7.《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张文忠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公共建筑设计基础》 鲍家声 杜顺宝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公共建筑设计图集》 李德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房屋建筑学》 同济大学出版社

11.《建筑师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建筑学报、世界建筑、建筑技术等相关建筑学类杂志 13.《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建筑工业出版社

14.《建筑空间组合论》 彭一刚主编 建筑工业出版社

15.《旅馆建筑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6.主要相关标准和规范

03 设计任务

一、建设地点及拟建基地平面图

本建筑位于中国北方某城市,由市规划局批准拟建一旅馆,基地平面见附图。

二、建筑规模

拟建建筑面积15000m;建筑层数≤7层,建筑高度<24m。

三、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四.任务要求

1.用地概况:

2本基地位于市区内,南为本市交通性主干道(道路红线70m),东为生活性次干道(道路红线50m),西为城市支路,北为城市居住区。可建用地面积约2公顷。用地内设300m2自行车棚、适量机动车停车位及绿化小品。建筑后退道路红线及建筑退界详见基地平面图。2.要求:

集住宿、会议、娱乐为一体,功能合理,流线简捷、通畅。

五.建筑组成1.客房部分:

客房250间,其中标准间占80%,套间占10%,单间占10%。每套客房配有三件卫具的卫生间,每层或隔层设服务用房。

2.公共部分:

包括休息厅、商务中心、总台、康乐设施、多功能厅、餐饮等。其中餐饮包括中餐和西餐的厨房、备餐、餐厅,以及咖啡酒吧间、食品储藏室、职工餐厅。

3.行政后勤部分:

行政办公:不少于6间 消防控制室:1间,15m2 配电室:1间,20m2

洗衣房:100m2 职工更衣:2间,30 m2/间 职工休息:1间,30m2

4.辅助部分:门厅:50~150m2 楼、电梯:按规范要求自定 厕所:按规范要求自定

六.图纸要求

1.建筑设计说明(简要说明建筑概况、设计构思及经济技术指标);

2.总平面图(比例1:500);

3.首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平面图中应注明轴线及分间尺寸,标注各房间名称。比例1:200); 4.立面图至少两个(比例1:200); 5.剖面图至少一个(比例1:200);

6.标准间布置图(比例1:50); 7.彩色透视图(表现手法自定); 8.以上内容绘制于2张A1图纸内。

本设计共48学时,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次草图阶段:共

16学时

阶段之初,将进行旅馆设计讲课,随后着手进行设计,本阶段设计的主要工作有两项,即:正确理解旅馆设计要求,分析任务书给予的条件;进行方案构思,作出初步方案。

1、了解房间内部空间的使用情况,所需面积,各空间之间的关系;

2、分析地段条件,确定出入口的位置,朝向;

3、建筑物的性格分析;

4、对设计对象进行功能分区;

5、合理地组织人流流线;

6、建筑形象符合建筑性格和地段要求,建筑物的体量组合符合功能要求,主次关系不违反基本构图规律。

该阶段应集中精力抓住方案性问题,其他细节问题可暂不顾及。可先作小比例方案两、三个,经分析比较,选出较优良者作进一步设计。一草应画出总图,平面及初步立面,比例尺可比正式图小,但要求完整反映其设计构思,并有一定表现力。

(二)第二次草图阶段:共

16学时

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修改并确定方案进行细部设计。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分析和教师的意见,弄清一草方案的优缺点,通过听课学习有关资料,扩大眼界、丰富知识、吸取其中有益经验,修改并确定方案,修改一般宜在原方案基础上进行,不得再作重大改变。方案确定后,即应将比例放大,进行细节设计,使方案日趋完善,要求如下:

1、进行总图细节设计,考虑室外台阶、铺地、绿化及小品布置;

2、根据功能和美观要求处理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的细节,如妥善处理视线设计等各种问题;

3、确定结构布置方式,根据功能及技术要求确定开间和进深尺寸,通过设计了解建筑设计与结构布置关系;

4、研究建筑造型,推敲立面细部,根据具体环境适当表现建筑的个性特点;

5、对室内空间家具布置进行充分的设计。

在该过程中,能经常草拟局部室内外透视草图,随时掌握室内外建筑形象,进行较为完善的深入设计,计算房间使用面积和建筑总面积。

(三)调整、上板阶段:共

16学时

由于第二次草图设计的时间有限,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缺点,不能充分满足各项要求,学生应通过自己的分析、教师辅导、小组集体评图、弄清设计的优缺点、修改设计、使设计正图务必正确表达设计内容,无平立剖不符之处,要求细致地绘制线条图,达到一定的制图表现效果。更加完善、其要求与第二次草图相仿,但应更加深入,较妥善地解决各项问题,满足教学要求。

04 成果要求

1、总平面图

1)画出服务楼屋顶平面,并标注层数及屋顶和室外场地标高。2)注明建筑的性质和出入口位置

3)画出较详细的室外环境布置(包括道路,绿化,小品)

2、各层平面图

1)底层各入口要画出踏步、花池、台阶等。

2)外部尺寸标注三道,即 总尺寸:(外包尺寸)表明总长和总进深轴线尺寸 门窗洞口及墙段尺寸

3)确定门窗位置、大小及门的开启方向。

4)楼梯要按比例尺寸画出梯段、平台及踏步,并标出上下行箭头。5)标出剖面线及编号。6)注明房间名称。7)注明图名及比例。

3、立面图

1)外轮廓线画中粗线,地坪线画粗实线,其余画细实线。

2)注明立面名称(用立面的边轴线编号表示)及比例。

4、剖面图

1)剖切部分用粗实线,看见部分用细实线;地坪为粗实线,并表示出室内外地坪高差。

2)尺寸标两道,即各层层高及建筑总高。3)标高:标注各层标高,室内外标高。4)注明图名及比例。

05 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的设计创意是否具有新意,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功能的组织情况,图面的整体效果(包括排版是否美观、图面是否整洁、整体效果是否统一等内容)以及所绘制的线条是否流畅、色彩是否美观和谐等方面进行考核。每个实验项目的成绩以5分制进行评定。具体成果评判标准:

⑴ 制图准确,工作量符合成果要求; ⑵ 满足功能要求,空间布局合理; ⑶ 设计有特色,构思有创意; ⑷ 设计表达完善全面并有特点。

(一)图纸质量标准:

1、平时成绩 15%

2、功能关系 25%

3、建筑造型 20%

4、空间环境 25%

5、图面表现 15%

(二)成绩评定

考核内容主要含设计态度、纪律、出勤(10%)和设计成果(90%)两方面的内容。

最终成绩的评定划分为五个等级: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06 教师联系 苏晓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适用班级:建筑学15本;建筑工程技术17 专辅导教材:《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刘云月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一、本课程的地位......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公 共 建 设 原 筑 计 理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 建筑一、建筑及建筑的范畴 二、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一)建筑的分类1.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分类 生产性建筑: ①工业建筑 ②农业建筑 非生......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读后感

优秀建筑的要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读后感在本学期我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老师推荐的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有感而写下这篇读后感。近二十年来, 随着现代化科技和建筑艺术的进......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感想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之感想摘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一般总是面对着三种建筑现象:真实的、图像的和意像的,建筑空间的认识对我们在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涉及到许多方面,可以说建筑设计既......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结

第一章 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1.公共建筑的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2.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

下载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