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教案)(公开课徐伟杰)_庖丁解牛优质课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14:07:5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庖丁解牛(教案)(公开课徐伟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庖丁解牛优质课教案”。

《庖丁解牛》教案

集贤县第四中学 徐伟杰

指导思想

设计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来实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主研读,讨论交流中学习课文,体悟人生。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的研读,使学生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就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从而做到“踌躇满志”地为人处事。

2、发掘本文的内涵,结合现实生活领会文本的深刻的含义,从中领悟出为人处事的道理。同时体会寓言的多义性。教学方法:朗读与讨论并重。

教学用具:多媒体(或录音机)投影等。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初步理解课文。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和一个人对话,这个人是很神秘的。有人说,他极大,如展翅鲲鹏,击水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遨游于碧海长空,不慕恋滚滚红尘;有人说,他极小,小如翩翩蝴蝶,款款而飞,悠游

自在,不知是自己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变为自己?今天让我们翻开书本和庄子展开一场对话吧。

三、课堂活动过程

(一)读课文

师:上节课,根据大家的疑问,我们基本疏通的字词,现在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其它同学点评一下他读的怎么样。

生1:读一遍 同学举手评论。

师:请另一名同学再读一遍,注意刚才提及的问题。生2:读一遍

(同学评论:从句读清晰,姿态从容,音乐美,抑扬顿挫,用感情等方面评论)

齐读:请同学们齐读文章。

(二)品课文

1.之前,老师要求大家用纸条提出自己的疑问,根据同学们提出的疑问,老师归纳出这么几个问题。(投影展示同学提出的问题如下)

(1)《庖丁解牛》标题中的“解”该如何理解?

(2)文惠君话语中的有两次“善哉”,分别出现在第几段?他们的含义有什么区别?

(3)庖丁说:“臣之所好者,道也”中的“道”是指什么? 2.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1)标题中的“解”该如何理解?

生:是“解剖”,分解(剖开、分割)的意思。师:为什么不理解成宰或杀?

生:如果是“杀”那就是结束生命,庖丁解牛文章中大部分是展示庖丁分割牛的技术高,是切中他分解的技术高,而不是在结束牛的生命的技术上。

(2)总结:这位同学分析的非常准确。解牛,是指把牛的肉和骨头,骨头和骨头,分解开。

3.请看第二个问题 ——文惠君话语中的两次“善哉”含义是否相同?

3.1(1)师引导:请大家由词语本意出发,联系上下文,思考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我们先来看第一处“善哉”,出现在文章哪里? 生:第二自然段,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2)师:对,那这句是什么意思?(请你翻译下这个句子)文惠君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赞叹?

生1:这句是对庖丁技术的赞美,我觉得含义是“真好啊” “真厉害啊”

生2: 翻译为 啊!好啊!技术怎么会到这样(出神入化)的境界?

师:这个善哉 是一种赞叹,赞庖丁解牛的技术高超。师板书:善——(赞)技

(3)师:庖丁解牛的技艺是如何出神入化?竟会引起文惠君这

么大的赞叹?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庖丁解牛动作的语句,并朗读。

生1: 读第一段。

生2(点评): 庖丁解牛动作有音乐美,合于音律。师:请找到文章中的相应文句说明

生读3: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前面分别用拟声词体现庖丁解牛时的声音,“砉然向然”“ 騞然”,最后一句用了夸张的手法,互文句“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解牛变成了艺术。

(4)师:还有哪些句子表现庖丁技术出神入化? 生1:“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 生2:运用了动词 “触”“ 倚”“ 履”“ 踦”分别是“接触 靠 踏 支撑”来表现庖丁解牛技术高超。

(5)师:你能演示一下这一套动作吗?并说说这点证明庖丁解牛的动作有什么特点?

生: 动作是连贯、麻利、熟练。

师总结:宰牛本是血污之事,在这里变成了富有美感的艺术,牛成为了庖丁的作品。不由的文惠君发出“嘻,善哉!”的赞叹,“啊,真是太好了!”

师板书: 善——(赞)技——动作娴熟 音韵优美

3.2(1)师:那么我们再来看第二个“善哉”又是在什么情况下

发出的赞叹?

生1:第4段,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这里的善哉,是文惠君听了庖丁回答“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之后,发出的一种感叹。不同于先前的赞技,而是因为得道,是赞道!

(2)师:我们能不能换一个字来体现“善”的含义,这个“道”是怎么得来的?

生2:悟!

师板书 善——(悟)道

(3)师 :那么文惠君说 “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请大家朗读“庖丁之言”(第3段),让我们一起来“悟道”。生:齐读3段。

4.师:由庖丁之言,我们又悟出什么“道”(请举出文章中的具体句子来说说感悟)

生1:“依乎天理,披大郤,导大窽,因其固然” 根据牛的天然生理结构进行解牛。这个是庖丁之道,他说明了道是一种规律,在解牛的过程中,庖丁根据牛体的天然结构,进行分解,这反映到事物上就是规律。

总结:按照规律,顺应规律,这就是道之所存 师板书——存道

生2:十九年,刀刃如新发于硎

用了十九年 刀刃象刚从磨刀石上磨过的那么新,说明刀刃的新是庖丁履行道的结果,也是体现了庖丁躲避主要骨节,才能保持刀刃

不受磨损。

师总结:刀刃的描写是庖丁之道非常重要的一个细节,从这个细节表现出庖丁对其解牛之器的珍惜。一是避开骨节处,二是善刀而藏之,这个是要善于积道。

板书——积道

生3:“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这个是在行道中要很小心,越到最后部分,越要小心谨慎。

师:这个是行道中要保持的一种心态

生:得道者要对“道”要保持一种敬畏的心态。师板书—— 敬道

生4:“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这个说明行道的一种方式,要以无厚的刀刃进入有间之骨节间,刀刃的游走必然绰绰有余。

师:这个就是依道 或者是循道 板书——循道

师总结:庄子短短的几句话,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庖丁出神入化的解牛之技,更让我们体悟到了掌握道的方法:存道、积道、敬道、循道。庄子对道做了充分的阐发,仅仅200多字,就有如此的文化含量,让我们不仅仅是喜欢庄子,更应该尊敬庄子。

文惠君从庖丁的一席话中悟出养生之道,那更是他个人的内化。举一反三:

师:同学们,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庖丁解牛又给了你怎样的启

示?

生1:庖丁是利用了牛体的那些间隙去解牛,而没有像平常的屠夫那般硬碰硬地去砍,去切,最终导致了两败俱伤的地步:伤了牛的筋骨,断了牛的脉络,同时也伤了自己的刀。每个人都寻求的是两全其美的境界,而不是两败俱伤的结果,所以梁惠王看见了庖丁用自己的睿智去解牛,顺应了天理。而这种顺应了天理确是一种不争的境界,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情,这是养生的最好办法

生2:世间万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只要你在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摸索,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事情就会做得十分漂亮。它是从一种社会文化的角度,告诉我们一个人在这一生中,应该如何去对待人生。

生:一篇文章,初读的时候往往只可能得其大意,这就像庖丁所说的“所见无非牛者”。在读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如果你能细读善思的话,就能理清文章的思路,发现表情达意的精妙,并理解作者独运的匠心。这时候,也就“未尝见全牛”了。

生3:我觉得庖丁解牛的三个阶段很类似王国维读书的三境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三句话。

第一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第一境界,可以和庖丁‘所见无非牛者’相比;

第二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二境界,可和‘未尝见全牛也’相比;

第三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是第三境界,可和‘官知止而神欲行’相比„„”

生4:这也类似我练琴的过程„„ 课堂小结:

2300多年前,甲骨文中的主,字型下面是灯盏,上面是灯火,就是后来的“炷”。养生主就是点亮我们生命的火柱。

2300年后的今天,这灯盏丝毫没有犹豫岁月的流逝而黯淡,相反,它却支撑着我们的生存,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涵养了我们的生命。

作业布置:写一篇感悟。不少于300字。板书设计:善——(赞)技——动作娴熟 音韵优美 善——(悟)道

以无厚入有间

依道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存道

十九年,刀刃如新发于硎

积道 视为止,行为迟

敬道

庖丁解牛(教学反思)集贤四中徐伟杰

《庖丁解牛》教学反思集贤县第四中学 徐伟杰文言文学两相顾,文眼文脉入堂来一、文与言的结合日常教学,很多文言文的课堂学习成了“字字落实”“句句翻译”,有些老师,出于短见,认......

庖丁解牛公开课教案

庖丁解牛公开课教案......

庖丁解牛公开课教案(通用8篇)

庖丁解牛公开课教案(通用8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

庖丁解牛公开课教案(优质19篇)

教案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编写教案时如何考虑学生的评价和反馈,以及教师的自我评估?小编为您准备了一系列的教案案例,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启发。......

庖丁解牛公开课教案(通用18篇)

教案是教师在备课阶段制定的详细指导教学的教学计划。要注意语言的简练明确,逻辑清晰,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在阅读这些教案范文时,大家可以参考其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

下载庖丁解牛(教案)(公开课徐伟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庖丁解牛(教案)(公开课徐伟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