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三《苏州园林》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沪教版初三数学教案”。
《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品味“苏州园林”之美(图画美)
2.分析《苏州园林》之美(文章的结构美、语言美)3.掌握说明文语言的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法,理解课文内容
2.圈画法,掌握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3.温故知新法,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
1.学会欣赏我国的园林艺术,学会欣赏美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教学难点:分析《苏州园林》的总分的文章结构和说明文相关知识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一
一.导入(3分钟)
说道北京的特色建筑我们会想到“胡同”,说道上海的特色建筑我们会谈到“石库门”,说道敦煌我们会提到“莫高窟”,说道草原文化我们会提到“蒙古包”,那么当提到苏州,你会联想到哪一种特色建筑呢?江南水乡的地理环境,人文气息营造了园林这样一种建筑,而苏州的园林更是一绝,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传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叶圣陶笔下的《苏州园林》,感受一下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同时学习一下叶圣陶这样一位文学大家对于文章的独到把握。
二.作家介绍(3分钟)
叶圣陶,江苏苏州人,原名叶绍钧,作家、出版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写作意图:应香港的风光画报出版之邀,为画册《苏州园林》作的序文。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明确字词读音(5分钟)2.整体把握课文(5分钟)
(1)苏州园林给作者的总的印象是什么?
明确: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2)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他们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共同点)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四.细读课文,结合图画,领略苏州园林之美(8分钟)
1.自读课文,以“苏州园林美在__________”为模板,感知苏州园林之美。为了构成整体的图画美
(1)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3)(2)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4)(3)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5)(4)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6)
为了构成细节的图画美
()注意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7)(2)注意门窗的图案美(8)(3)注意色彩搭配的协调美(9)
2.逐段朗读,结合图片,品味苏州园林各部分的美(10分钟)第3节:不对称的美,自然之趣
第4节:假山的堆叠,池沼周围景色的配置 第5节:栽树和修剪树着眼于画意
第6节: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花墙和廊子
第7节:书带草、爬山虎、蔷薇木香、竹子、芭蕉 第8节:雕镂琢磨的门窗
第9节:水磨方砖、广漆,水磨方砖
四. 探究文章结构特征
感受完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之后,我们来进一步感受一下叶圣陶这篇文章《苏州园林》的结构特征,品味一下它的结构美。
1.这篇文章总共10小节,那么要怎么进行段落划分呢?结合我们刚才所说的文章内容,给文章划分一下段落。
第一部分:第1节(对苏州园林总的评价)第二部分:第2—9节(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第2节: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图画美)
第3——9节:从布局、景物处理、花木、乃至墙、廊、门窗等方面分说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节(指出对于苏州园林,可以介绍的远不止所写的这些,引人回味)
2. 总结:所以说这是一个总说—分说—小结的文章结构。
3.这是一篇说明文,那么这样一个总分的结构,在说明文中,我们说这是一种怎样的说明顺序?请同学课后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样一种说明顺序还有怎样的特征?
作业:1.再读《苏州园林》,注意字词书写
2.完成课本p4 阅读第二题(在书上划出相关语句)3.背诵并自默写《饮湖上初晴后雨》、《钱塘湖春行》
课时二
一。复习导入
复习巩固上节课的文章结构,从而引出本文的说明顺序 二.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由总到分,由主要到次要,由局部到细部的特点。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初中阶段学过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晋祠》
三.说明方法的掌握 1.复习巩固
初中阶段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引用、下定义、画图表等
2.本文中出现的说明方法 分类别:
(1)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2)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 作比较:
(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是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将就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2)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举例子:
(1)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2)阶砌旁边栽几从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列数字: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四.说明文语言的特征
1.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精炼的特点在这篇文章中是怎么体现的?有哪些词语可以体现这一特点。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主要表现在:
(1)表示时间、范围、程度、推测、频率、数量等有关修饰限制词语要准确无误,如“基本”、“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主要”等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
(2)约数和确数。无论使用的是约数还是确数,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表明资料来源的词语:据说、据调查、据统计、据专家估计、据资料显示等。(4)关联词语的使用,可使语言表达更连贯、更严密。
表时间——已经、早已、一直、渐渐、当时、刚刚、迄今……
表程度——仅、最、比较、几乎、相当、很、尤其、稍微、更加、格外…… 表范围——一切、部分、全部、都、大多数、少 数、之
一、总共…… 表数量——多、有余、很少、许多……
表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上下、可算、也许…… 表频率——经常、常常、屡次、总是、有时、往往、通常……
表明资料来源的词语——据调查、据统计、据专家估计、据资料显示、据说……
理解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基本题型 1.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2.某词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3.加点词语有何作用?
4.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的角度分析句子。5.关联词语在表意准确性上的特殊作用。
(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所处„ 明确: “据说”是留有余地的说法
(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电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明确:强调了图画美的特点
(3)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明确:范围上作出的限制,(4)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明确:范围上作出限制
(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明确:数量上加以限制
五.揣摩语句,理解语句丰富的内涵
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明确: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用这个词非常简练地说明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各地园林的广泛影响。
2.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明确: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明确: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四、总结
苏州园林的特点:图画美
《苏州园林》的结构特点:总分的结构 《苏州园林》的语言特点:准确精炼
作业:1.在作业本上完成p4“表达”的练习
沪教初三化学课件沪教初三化学课件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九种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2.初步学习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与......
《苏州园林》教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征。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事物特征的能力和准确表达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苏州园林教学案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并学习应用。2、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严谨的说明结构。3、初步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严谨的说明结构。......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沪教版初三下化学教学计划,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沪教版初三下学期化学教学计划,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