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教学设计 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亚洲封建国家建立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基本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简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2)通过学习,了解亚洲主要封建国家——东亚日本、西亚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特点。
二、过程方法
(1)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讲解法:解述大化改新的背景、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等。(3)探究讨论法:组织讨论中日交流和伊斯兰教产生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 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启示我们要善于学习吸收其他国家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2)通过了解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学习他不畏困难得坚强意志和为阿拉伯民族统一与幸福而奋斗的远大抱负。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伊斯兰教的创立;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教学难点
(1)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2)正确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日本,,阿拉伯
教学过程 导入
思考:公元6世纪的唐王朝曾经出现过哪些盛世?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同时期的日本与阿拉伯半岛的状况是怎样的呢?
活动一:通过网络了解日本的概况(国歌、国旗、国徽、国服、国花)和民族性格?
善于模仿的民族心理日本有“心灵禁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阅读第一节,思考回答问题:
日本出现奴隶制国家的时间及统一的过程。①公元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②后来,大和兴起,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 ③公元6世纪下半叶开始,大和国出现统治危机 阅读史料:
材料一: 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材料二:初唐时期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假设你是当时大和国遣唐使,面对当时两国的社会状况,归国后你会怎么办?
①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根本原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催化因素)
中臣镰足,出身于贵族家庭,父亲及祖辈是朝中世袭的祭祀官,属于朝廷重臣。中臣镰足继承父亲的官职不久,即辞官退隐。
当时,日本有很多人从中国的唐朝学习归来,在日本各地讲学。
中臣镰足向这些人学习中国的儒、佛等多家学说,吸收新知识,产生了要改造日本社会的思想。他对当时的权臣苏我入鹿父子等人擅权专政的做法非常不满。要想改造日本社会,只有除掉苏我父子。要求改革的中大兄皇子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刺杀了把持中央政权的旧贵族苏我入鹿,拥立孝德天皇,改元大化。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7世纪中期
标志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大化改新孝德天皇 合作探究:想一想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
古代历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拜认了第二位老师)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摘自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合作与探究:
1、在古代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是谁?那时两国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2、在近代(拜认了第二位老师),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了哪些侵略战争?
3、从上述材料中我们能获得哪些启示?
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求新,与时俱进。展示幻灯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六七世纪阿拉伯半岛面临哪些矛盾?在这种形势下阿拉伯人民内心有什么渴望?但在思想领域有什么因素阻碍这种渴望?
严格的一神教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种一神教的信仰,反映了阿拉伯贵族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
穆罕默德〔570—632年〕出身于麦加城古莱西部落哈希姆氏族的一个没落的商人贵族家庭,6岁丧亲,由祖父和叔父抚养长大。穆罕默德当过牧童,后来受雇于一个富商寡妇卡狄加,25岁时和这个女雇主结婚。穆罕默德在为卡狄加服务期间和结婚后的一个时期里,曾到过巴勒斯坦、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等许多地方,使他有机会接触各阶层人物,看到过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传教士关于救世济民的宣传,从而启迪他致力于新宗教的研究。
610年,穆罕默德40岁,决定到深山和沙漠中去修行。相传,当他在麦加城郊希拉山的山洞时,安拉派天使向他传达“启示”使之“受命为圣”。此后,他宣称接受了真主给予的“使命”,便开始了历时23年的传播伊斯兰教的活动。
课堂小结 一.大化改新
1.大和的兴起与统一:
1世纪前后,日本岛开始出现____________,后来大和不断征服扩张_________统一了日本。
2.大化改新的背景及时间:
六七世纪时,日本的__________________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混乱,改革势在必行。__________孝德天皇颁布革新诏书,____________开始了。3.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①政治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经济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大化改新的影响:
大化改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标志。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的背景:
六世纪末七世纪初,____________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种形势下,____________创立的____________应运而生。2.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①创教: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社会混论,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____________创立的____________应运而生。
②建国:______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在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_______的国家。
③征服:为实现最终目标,____________多次率兵攻打________。630年,他再次兵临麦加城下,最后双方达成协议。从此______成为____________。④统一:征服_________,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____________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__________________建立起来。
课后习题
1.日本大化改新是仿效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的改革,其中主要内容有 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②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③向农民收取赋税④实行有条件土地分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大化改新的实质变化是指 A.引进中国先进制度 B.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C.天皇掌握国家实权
D.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3.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 A.耶稣
B.老子 C.默罕默德
D.乔达摩·悉达多 4.伊斯兰教的圣地是
A.麦加
B.麦地那 C.雅典
D.耶路撒冷
5、下列事件在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过程中起了加速作用的是 A.出走麦地那
B.确定伊斯兰教历 C.征服麦加
D.穆罕默德病逝
6.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汉书·地理志》是我国最早对日本有确切记载的历史书籍;《隋书·倭国转》记载:公元607年倭国派小野妹子使隋;《新唐书·日本转》也记载:倭国遣使入唐,此时倭国已“稍习夏言(汉语),恶倭名,更号日本”。请回答:
①从材料中看出中日之间交往最早开始于哪一朝代?中国史书多次出现有关日本的记录说明了什么?
②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是仿效中国什么时期的制度?其名称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板书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梁妍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叙述亚洲封建国家日本和阿拉伯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日本统治阶级内部的有识之士仿效中国隋......
※※※※※※※※※ ※参评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梁园区谢集镇第二中学 徐 晖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大化......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能描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2、能力目标:①通过描述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及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培养学......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清水九年制学校 靳埃光学习目标:了解中国同其他亚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关系掌握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 认识大化改新是日本从......
《世界历史》 八年级 上册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 教学设计文登市界石中学 宋晓晨 高文芳 于昌霞【课程标准】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