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教案_蜡烛教案1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13:22:2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蜡烛》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蜡烛教案1”。

教材分析: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是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西为他堆的,她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老妇人对一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教学目标: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思想感情。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词语积累

(1)烧灼:烧、烫,使受伤(2)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3)穿越:通过;穿过。(4)目睹:亲眼看到。(5)拂晓:天快亮的时候。(6)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7)地窖: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8)匍匐:爬行。(9)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竭,尽。(10)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11)耸立:高高地直立。(12)柔和:温和而不强烈。(13)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14)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15)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16)肃穆:严肃安静。(17)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业、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主要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俄罗斯问题》,诗集《友与敌》,长篇小说《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等。1949年访问中国,并于次年出版了描写中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的《战斗的中国》一书。

三、探究质疑

1、整体把握

——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7段):写苏联红军要偷袭桥头堡时,有一位战士牺牲了。第二部分(8—13段):写老妇人育乞西亲眼目睹这位战士牺牲的经过。

第三部分(14~31段):详写老妇人育乞西置生死于度外,安葬红军烈士,还在坟堆上点上藏了45年的结婚喜烛。

第四部分(32~44段):写苏联红军寻找战士尸体时,却发现坟堆、老妇人和烛光。

《蜡烛》教案

《蜡烛》教案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蜡烛》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蜡烛》......

《蜡烛》教案

《蜡烛》教案 【知识目标】1.积累“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词语,把握其读音、词义。 2.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3.了解战地通讯的特点。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作......

《蜡烛》教案

《蜡烛》教案课型:新授课时:2知识目标: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能力目标: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教育目标:让学生体会追求和......

《蜡烛》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蜡烛》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蜡烛》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蜡烛》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蜡烛》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蜡烛》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