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上)各族儿女手拉手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各族儿女手拉手教案”。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上)各族儿
女手拉手教案
教学目标:、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2、了解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相互理解与尊重,共同维护着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
3、知道我国政府为了保护民族文化,促进和发展少数民族的繁荣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
教学重点:
(1)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2)了解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相互理解与尊重,共同维护着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
教学难点:知道我国政府为了保护民族文化,促进和发展少数民族的繁荣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整理中华历史上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劳动结晶,杰出人物的成果、事迹等,可以是图片、实物、文字、音像等。
2、了解各级人民政府采取的各种民族政策。
3、收集民族友好往来的故事。
4、分小组以调查访问、阅读书报、上网查阅、收看新闻等渠道了解各级人民政府采取的各种民族政策,写成调查报告的形式准备交流。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活动主题:共同创建我们的祖国
二、活动过程:
(一)“劳动结晶”展示
导语: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各族儿女在相互交流与融合中共同创造的,每个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今天,我们一起分享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感受中华大家庭的团结。
1、吃穿用的:问:我们现在吃穿用的实物,有哪些是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结晶?
(1)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
(2)教师补充。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4、85页了解。
2、文学作品:有哪些民族儿女曾经在文学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1)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
(2)教师补充。
3、音乐绘画:有哪些民族儿女曾经在音乐绘画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1)现在我们使用的哪些乐器是由少数民族乐器演变来的?
(2)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4、你还知道哪些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
分小组上台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实物、文字、音像资料等,根据需要边展示边介绍。
过渡:各族人民不仅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而且在不同时期在不同战线上也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二)各族儿女的贡献
1、祖国成立时期:
2、祖国发展时期:(1)采用学生介绍与教师介绍和阅读教材相结合。
(2)学生课后进一步去调查了解类似事例。
第二课时
活动主题:优秀的中华儿女
活动准备:(1)分小组收集查找“民族之星”及他们的光辉业绩。
(2)整理成果资料。
(3)准备好交流方式。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在我们祖国大家庭里,有着许许多多优秀的中华儿女,有英雄豪杰、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地质学家……,他们取得过许多光辉业绩,如:诗歌、小说、歌曲等。今天,让我们在这里尽情地歌颂这些“民族之星”,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热爱和崇敬吧!
二、分小组以各种方式交流。
(1)展示照片并介绍。
(2)简介文学作品。
(3)演唱歌曲歌颂。
(4)小品表演赞颂。
(5)诗歌朗诵赞颂。
(6)手抄报展示并介绍。
(7)播放他们的影片片段。
……
三、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是啊,我们的祖国辉煌灿烂,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离不开这一个个优秀儿女的奋斗,离不开他们创造的成绩,让我们再一次展开歌喉高声赞颂他们吧!
全班唱歌结束。
第三课时
活动主题:“民族团结”故事会
活动准备:收集民族友好往来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千百年来,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始终致力于名族见的相互理解,共同维护着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民族友好交往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开个故事会,讲一讲民族团结的故事。
二、四人小组各自讲述自己了解的故事。
三、各小组代表上台讲故事。
四、阅读教材资料介绍。
五、学生谈感受。
听了这一个个真实动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六、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是啊,在我们祖国大家庭,各民族儿女是亲密的一家人,大家手拉手、心连心,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创造着、建设着美好的家园!
齐唱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第四课时
活动主题:尊重·关爱
活动准备:
1、分小组以调查访问、阅读书报、上网查阅、收看新闻等渠道了解各级人民政府采取的各种民族政策。
2、写成调查报告的形式准备交流。
活动过程:
一、课前谈话。
为了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保障少数民族与汉族享有同样的参政议政的权利,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今天,我们一起了解。
二、师生观看“了望台”
三、展示交流自己的调查报告。
1、小组内交流展示。
2、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
四、小论坛:
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加大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力度?今后如何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1、小组讨论。
2、全班汇报。
五、课外延伸。
1、小组同学之间相互磋商,把自己认为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待改进和发展的问题写出来,整理成切实可行的建议。
2、课后反映给相关部门。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上)教案十一--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生活着许多华人,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
2、知道海外华人虽身在异乡却有着割不断的中国情节,他们时刻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并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各个国家里的中国城资料和海外华人的故事。
2、教师准备相关音乐,制作;指导排练相关节目。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教学。
1、同学们,我给大家推荐一首传唱多年的歌,来,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2、听着音乐你想到了哪些人,歌曲表达了他们怎样的心声?
3、揭示课题:是啊,每当听到《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我们就会自然地想起那些生活在海外的华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中国城——华人的“家”。
1、理解中国城
(1)由来: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炎黄子孙的足迹已随着祖国的强大而遍布世界各国,在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独立的华人区,著名的有意大利的“中国城”、美国的“唐人街”等等。(展示)
(2)、解释中国城:所谓“中国城”、“唐人街”,是指一些颇具规模的商业中心——以经营中国产品、中国饮食为主,以中国式建筑为格调的城区。
2、展示交流中国城资料
(1)、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展示关于中国城的资料,师巡视发现有特色的资料(图片、文字资料、影碟、录像等)。
(2)、抽生在班内交流。
3、小结:风格各异的中国城,充分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中国城就是华人温暖的“家”。
三、中国城——中国心!
1、探究活动:海外华人为什么要建中国城?过中国节?
(1)、四人小组内探讨,各选两人分别负责记录、发言,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想法又多又合理。
(2)、汇报探究结果,师相机给予适当的点评。引导学生感受海外华人的浓浓的思乡情结,理解海外华人的一颗中国心。
2、小结激情:欣赏中国风格的建筑,感受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品尝中国风味的饭菜,用汉语谈笑聊天……在中国城里,华人们仿佛回到祖国温暖的怀抱。
3、想象中国城的幸福生活
(1)、假如你是一位久居异国的华人,当你走进中国城,你会有什么感受?可能想到什么说些什么?
(2)、生自由发言,师给予适当的追问、点评,再次引导学生感受海外华人浓浓的思乡情结,理解海外华人的一颗中国心,明白中国城——华人的“家”的真正含义。
四、你在他乡还好吗?
1、过渡引入:海外华人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他们在异国他乡生活过得怎样,始终是我们难舍的牵挂,有一首歌曲表达了我们的心声。
2、播放音乐《你在他乡还好吗》,学生欣赏完后说说自己对这首歌的体会和感受。
3、介绍了解到的海外华人的生活情况,体会他们在海外生活的酸甜苦辣,进一步体会他们的思乡情结。
4、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引入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华人们虽然身上穿着洋装,但是心依然是中国心,他们也时刻牵挂着祖国。
二、主题活动:我们的大中华。
活动一:情系中华,为国争光。
1、华人的故事演讲会:学生讲华人的故事。
2、图片展示会: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并作介绍。
3、情景表演:表演海外华人的生活片段。
4、教师展示重大活动的场面,(北京申奥、香港澳门回归、赈灾募捐等)并配音解说。
5、谈感受:体会华人生活的艰辛,感受华人对祖**亲的一片赤诚和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的拳拳之心。
活动二:美好的祝愿。
1、引导学生选择切合实际的方式表达对海外华人的美好祝愿。如:网上传情、一封书信一幅字画寄深情、电话传音、祖国连着你我他……
2、在音乐《同一首歌》中展示课前已准备好的字画、书信等。
活动三:归国华侨与我们在一起
1、过渡引入:今天已经有许多海外学子回国创业,他们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回祖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跟大家一起分享。
2、学生介绍海外学子回国创业的事迹。
三、升华中国情
无论是身在他乡的华人,还是长期生活在国内的我们,咱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有着相同的血脉、相同的根,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大中华。来,让我一起歌唱《大中华》。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期末试题
一、填空。
1、写出你知道的两句诚信格言。
2、我国陆地面积约有,在世界居
位,我国有、、、四大海。我国共有
个省级行政单位。
3、一个好的班队干部应该是这样的:
4、少先队代表大会是队组织实施
和的具体体现。
5、集体讨论的时候,我们有积极发表自己意见的和,经过民主决策定出的,我们也有遵照。
6、村(居)民委员会是村民进行、、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是由村民们
产生的。
7、黄山的四绝是:、、、。
8、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竞赛项目有花炮、、木球、、、、、、、、武术、、马术等。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我国的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成都平原。()
2、台湾鸟是我国最大的海岛。
()
3、广州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城市。()
4、选干部时“你投我一票吧,我也投你一票。”()
5、在祖国的西南边陲,云南省的南部,有一片号称“热带植物园”的地方,那就是美丽的西双版纳,它是藏族生活的主要地方。()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横线上。
1、_______是中国的第一大河。
A.黄河
B.长江
c.大渡河
2、_______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人们称它是“世界屋脊”。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3、______,被人们称为“马背上的民族”。A.藏族
B.回族
c.蒙古族
4、人跳歌庄舞,的孔雀舞,人爱对歌,人拉马头琴。
A、傣族
B、蒙古族
c、藏族
D、壮族
5、_____是我国最大的平原。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辩析。刘宁得知好朋友王萍有一本新书,便向她借,王萍痛快地答应明天就带来。可是第二天王萍忘了,刘宁询问时,她不高兴地说:“追问什么哪,晚一天不行吗?”王萍做的对吗?
五、简答。
1、说一说我国有多少个民族?说一说你是什么民族?并写出五个以上的少数民族名称。
2、请你设计一张“诚信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各族儿女手拉手活动准备:1、师生共同收集、整理中华历史上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劳动结晶,杰出人物的成果、事迹等,可以是图片、实物、文字、......
《各族儿女手拉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2、了解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相互理解与尊重,共同维护着国家的安定和民族......
《各族儿女手拉手》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2、了解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相互理解与尊重,共同维护着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
《各族儿女手拉手》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了解其他各民族,树立理解、尊重、友爱的民族情感。 能力:学习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培养问题思考和探究的习惯。知识:知......
《各族儿女手拉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各族儿女手拉手一、本节课我才用三个活动来展示 活动一共同创造中华文明首先请学生说说自己课前收集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