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第二课时 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童趣教案教学设计”。
《童趣》第二课时教案
一、诗歌导入激趣:(幻灯片出示)
《长干行》(节选)
·李白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译文:郎君总是跨着竹竿当马骑来,手持青梅绕着交椅争夺紧追。长期来我俩一起住在长干里,咱俩天真无邪相互从不猜疑。)
设疑:“竹马”是什么意思?
析疑:“竹马”竹竿,小孩子当马儿来骑的。体现了他们的童真和丰富的想象力。导入:孩子们,相信你们的童年都是丰富多彩,趣味多多,至今记忆犹新,下面请欣赏几幅“儿童嬉戏图。图一:丢铜钱
图二:躲猫猫 图三:观金鱼
图四:斗蛐蛐 图五:遛鸟
利用第五幅图相机导入本课课题《童趣》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感知作品(幻灯片出示)
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清代文学家,工诗画、散文,江苏苏州人。代表作品《浮生六记》。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浮生六记》共六卷,包括《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三、复习重点字读音(幻灯片出示)
生读,师纠正读音,检查掌握情况
童稚.(.zhì)
藐.小(miǎo)
项为之强.
(jiānɡ)
鹤唳云端(lì)怡然称快(yí)凹凸(āo tū).....土砾.(lì)
壑.(hâ)
庞.然大物
(pánɡ)癞虾蟆(lài há ma)...
四、品读说趣(幻灯片出示)
1、文章围绕哪句话写的?请找个词语概括。(生各抒己见,师引导归纳答案)
答:文章第一句,“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归纳:物外之趣)
2、小组讨论作者围绕“物外之趣”写了那几件趣事?从文章中找出来读一读,用简练的词语概括。(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师相机指导并写板书,播放幻灯片)
答:第一件:观蚊成“鹤”
第二件:神游“山”“林”
第三件:鞭打虾蟆
3、讨论三件趣事之“物外之趣”是怎样得到的?(生讨论,师归纳总结,板书:明察、细察、奇特的想象)
答:“物外之趣”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丰富的想像,才会得到。
4、小组讨论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生小组自由讨论,小组选代表发言,师相机归纳总结)
答:不可以。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
5、讨论开头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生讨论总结发言,师指导归纳)
答:总领全文
五、研讨练习(幻灯片出示)
1、多义词
察
明察秋毫
(看到,看清)
必细察其纹理(观察)
神
定神细视(精神,注意力)
神游其中(感受、想象)
时
余忆童稚时(时候)
故时有物外之趣(经常)
其必细察其纹理(代词,指代藐小之物)蹲其身(代词,指自己)观
做青云白鹤观(景象)
昂首观之(看)
2、文言虚词
之
见藐小之物(助词的)
物外之趣(助词的)
心之所向(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使之冲烟而飞鸣(代词,它,指蚊子)
驱之别院(代词,它,指蛤蟆)
为
以虫蚁为兽(作为、当作)
为之怡然称快(介词,因为)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动格式,被)
以
以丛草为林(把)
徐喷以烟(用)
3、通假字
强
项为之强(jiānɡ):“强”通“僵”,僵硬。
4、意义相对、相反的字词
藐小之物—庞然大物
凹—凸
5、成语
明察秋毫: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夏蚊成雷: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声跟雷声一样。
6、特殊句式
判断句: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盖一癩虾蟆
“盖……”表判断
省略句:蹲其身,使与台齐
“使”后省略宾语“之” 被动句: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在这句话中解释为“被” 倒装句:“舞于空中”就是“于空中舞”
“留蚊于素帐中”就是“于素帐中留蚊”
“徐喷以烟”就是“以烟徐喷”
六、小结:孩子们,《童趣》是一篇饶有兴味的文章。作者的奇思妙想引发了我们很多美丽的联想和想象。其实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明,都是在联想、想象甚至在幻想中产生的。你们有着天生的好奇心,我们应当把它充分开发出来,使我们的生活,学习更加多姿多彩。同时希望你们能逐渐产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多积累文言词汇,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好基础。
七、作业 :小练笔
童年有许多趣事,请你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用优美的语言将它描述出来,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课 时 教 学 设 计年级: 初一 学科: 语 文 设计时间: 2011 年 9 月 4 日 设计人: 程 瑶 课题: 童趣 课时:第 2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一、课程分析:《童趣》本文生动地描述了作者儿童时......
第二课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温故互查】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请二人小组完成温故互【自学检测】查内容。要求:二人小组互讲,组员给组长复述,组......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谈话:上节课我们共同观看了神舟六号发射升空的录象,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关注有关神舟六号飞行的情况。你能读出神舟六号飞越兰州和高雄上空的时......
、愚公移山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课文复习情况二、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第一段:极言太行、王屋两座山的高大,交代它们的位置。 第二段:具体写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段:......
《童趣》两课时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2、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教学重点】1、掌握文言词句。2、感悟物外之趣。【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