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摇篮曲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小摇篮曲实习教案”。
《小小摇篮曲》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摇篮曲的节奏特点,感受摇篮曲的风格。能力目标:使学生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小摇篮曲》,体会歌曲所表现的甜美、宁静的情绪;
情感目标:使学生能感悟到母亲对孩子真挚的爱,真正理解“爱”的意义。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倾听,了解“摇篮曲”的特性。
2、学会用轻柔、甜美的声音演唱《小小摇篮曲》。教学难点:
1、歌曲《小小摇篮曲》的第8、9小节旋律的音准。
2、在学习过程中,对孩子爱的传递、对音乐美的感悟。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创设“宁静的夜晚”的美妙情境——(出示星空图)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图,看了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这幅图给你怎样的感觉呢?
(晚上、静静的、轻轻的……)师:在这静静的夜空下,有一位妈妈正在哄小宝宝睡觉呢,现在请你跟她一起来摇晃她的小宝宝好不好?
(引导用摇摆的动作)
(师要求:注意节奏,一定要用轻轻的、小心地哄)2、节奏、速度体验——跟着老师的歌声、节奏晃动身体
跟着老师的歌声一起来摇晃小宝宝睡觉好不好?看看同学们是不是能够跟上我的节奏呢?生边听边顺着老师的手势进行摇摆。师: 1):你知道老师刚刚唱的是什么吗?
(摇篮曲)
2): 摇篮曲是用来做什么用的?
(摇篮曲是母亲哄小宝宝睡觉的乐曲)3):摇篮曲是在什么时候唱的呢?
生回答(晚上哄小宝宝睡觉的时候…)
4、回忆小时候——激发情感
师:是的,摇篮曲是母亲在晚上哄着孩子入睡时唱的歌曲。优美的旋律,唱出了妈妈的爱!摇篮孕育了一个又一个可爱的孩子,你们,也是在摇篮中慢慢长大的。小时候,你们的妈妈也是像这样慢慢的摇着你们入睡的。此时此刻,你们感到温馨不温馨啊?(温馨)
5、难点提前,模唱 重点旋律:
师:在摇篮中的孩子多么美啊,我现在都要情不自禁地哼上几句了,请大家跟我一起来好不好?
(注意嘴唇轻轻闭起来、放松,用气息顶出来),(用mu哼唱)。继续模唱 1)“2.3 11 2”、“2.3 55 5”。(及时提醒学生对音高的把握)2)“2.3 3 2.”、“3.6 1 2.”。(及时评价)
二、寓教于乐
1、初次聆听
孩子们,摇着摇着,一首首恬静的摇篮曲诞生了。接下来,我们来感受一首很美的歌——《小小摇篮曲》!它是很多摇篮曲中的一小点,就像音乐大世界中一只小小的摇篮。我们一起来带着问题听一听。
2、谈体会:你有怎样的感受? 歌曲的情绪怎样? 速度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预设:
提到优美温柔安静:是啊,仿佛躺在妈妈的怀里,那样安详,那样恬静。提 到 缓 慢: 缓慢的节奏能帮助宝宝更快地进入梦乡。提 到 熟 悉: 原来,早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已经感觉到妈妈的心跳,听到妈妈那美丽的旋律。
3、学唱歌词——学习节奏 为学唱歌曲做铺垫
师:歌词美不美啊?多美的歌词呀,让我们有节奏地来读一读吧。一句句领读。“也罗罗也”唱,其余地方是读。第一段领读,第二段试着轻声齐读。
2、师:小星星和月亮到底在说什么悄悄话呢?请你们再听一遍歌曲
生自由讲述:(讲童话,布娃娃„„)多美的歌词呀,让我们有节奏地来读一读吧。
3、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三、学唱歌曲(边学边处理歌曲)
1、复听歌曲,——听情绪,聆听式学唱
2、弹琴学唱第一段:
现在,请钢琴来帮助我们学唱歌曲。
师:现在来跟老师的琴声轻轻地学一学宝宝唱的《小小摇篮曲》,老师有个要求:就是老师在唱到绿色字体“吔啰啰吔”时,小朋友们就摇动起来,其它时候不用摇。能做到吗?
师:指导每一句吔啰啰吔的音高。
师:指导每一句末尾字的唱法:要短促、轻。
3、学唱歌词第二段以及结束句
对比体验情绪:教师用两种不同的情绪演唱歌曲,请学生说说哪种好?为什么?
4、边学边处理歌曲:
孩子们,怎样唱会更好呢!让我们轻摇怀中的宝宝,一起来体会。
一起交流:孩子们,当我们带着真情去唱,感觉真的是妈妈在摇你,当你真的变成了妈妈,而不是假的在模仿。惟有真情,才能使我们的歌声更动情。
5、一起演唱歌曲《小小摇篮曲》。
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气太急,要平和些。再问:“准备好了没?”情绪准备好了吗?
6、展示:
齐唱、表演唱。师引导做动作。情感,音色。(独唱:表演唱:)
四、拓展欣赏《摇篮曲》
师:其实摇篮曲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全世界的许多妈妈都会唱摇篮曲,老师带来了几首《摇篮曲》,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吧。可以随着音乐轻轻摆动。
1、舒伯特《摇篮曲》
2、勃拉姆斯《摇篮曲》
五、谈摇篮曲的内容及情感表达。
总结特点: 生做选择题:(及时鼓励)
六、谈话环节——你想对你妈妈说什么?
老师啊也是一个大孩子,也有自己的妈妈。我很爱我的妈妈,每周末我都去看望她,跟她说说话,说说想念她。我相信,同学们也跟老师一样,爱自己的妈妈。也有话想对妈妈说。一分钟时间准备想对妈妈说的话。谈母亲——感情升华(配乐)
七、总结课堂 音乐中下课
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让我们再次唱起《小小摇篮曲》,感受母爱的伟大吧!
《小小摇篮曲》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引领教学
教学中,我用优美的语言、音乐和教室环境为学生创设了“宁静的夜晚”的美妙情境。首先聆听音乐,在音乐中让学生进入一个安静优美的氛围。不光是听觉,而且学生从教室环境布置的视觉角度进行综合的艺术体验,拓宽了学生的感知方式,令他们的体验更丰富、更完整,在轻松美好的氛围中顺利参与了音乐活动。
然后以亲切、动听的语言,情真意切的语感,把学生带入到小的时候,回忆起那甜甜的,温暖的怀抱,抓住这份感觉从学生感兴趣的律动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学生轻轻的摇晃身体或者做出自编的动作,感受静静的夜,回忆的翅膀也越飞越远。
2、多次聆听,感受引领
多种方式聆听,启发深层体验。音乐艺术离不开听觉,离开了听觉思维,音乐就失去了意义。于是吸引学生去聆听、培养聆听时的习惯、在聆听中启发深层的体验,成了要解决的重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激起学生聆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还可能会收到学生们充满创意的回答。还有种方法便是反复聆听,如果每次聆听都没有新的主题和要求的话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只有不断挖掘提升才能引发深层的体验,能让学生体会歌曲情绪、速度、旋律等音乐元素,使歌曲学唱变得事半功倍。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多种不同方式的聆听,听音乐回忆、听音乐律动、听教师范唱等等,让学生不仅一直沉浸在安静的“夜”中,让学生怀抱布娃娃做一次小爸爸和小妈妈,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从音乐和语言中感受到甜甜的、温暖的怀抱。最后让学生拓展欣赏课外的摇篮曲,以聆听为钥匙,引导学生打开世界音乐之门。
3、情感渗透,动情引领。
音乐课要让孩子动起来——从生理到心理,从内容到形式,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从教学要求到教学组织——通过一系列充满关爱的教学活动,调动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使孩子的思维动起来、身体动起来、情感动起来。没有学生思维的活跃、兴趣的投入、精力的倾注、情感的升华和音乐审美经验的形成,就决不是一节优秀的音乐课。因此,唱歌、欣赏,等音乐教学活动一定要强调学生的“动”——“动情”。而“动情”的关键是要找准音乐的动情点,唤起学生对美的感受及对爱的体验。那么,要使学生动情,先得教师动情。教师要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感动学生,就先得感动自己。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处处动情——动情的语态,动情的示范,动情的鼓励„„学生只有在充满情感的环境中才能得到深切的情感体验,得到丰富的审美感受。如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动情的对唱,以及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和教师有感情的朗诵中,让师生之间的“情”得以体现,得到升华。孩子们的人格在音乐情感的渗透中,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逐步的提高和完善。
当然,在本课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与学生互动的环节,低年级的纪律问题、没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更多地展示。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慢慢地探索,力求争取做得更好!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小小摇篮曲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小小摇篮曲教案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小摇篮曲教案,仅供参考,欢......
《小小摇篮曲》教学设计西北营小学孙轶昆教学内容:聆听《天鹅》、表演《小小摇篮曲》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小摇篮曲》,在音乐活动的体......
《摇篮曲》教案题《摇篮曲》教学目标、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2、认识体会摇篮曲的体裁及音乐特点3、认识、了解作曲家舒伯特 教学重点有感情......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摇篮曲》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