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诗鉴赏专题复习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羁旅诗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备课组
【典例导引】(08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日暮倚杖水边 金
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唯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注:此诗是王寂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问】: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解析】“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是漂泊的旅思,谪官的愁思,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年华易逝的伤感,宦海浮沉的厌倦。
特点: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的景色引发诗人纷乱的思绪,以“羁绪”引领全篇。归纳:
一、什么是羁旅诗
羁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的旅途寂寞、艰辛,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如: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张说《蜀遭后期》)
(借抱怨秋风,抒发不能归的烦恼,含蓄委婉)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盂浩然《宿建德江》)
(即景抒情,表现了在旅途中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写远在异乡,深秋景色,旅愁归思,即景点染。)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的《征人怨》。【鉴赏应注意】
(1)要明确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鉴赏时要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展开想象和联想,在脑海中复活诗歌意境。
(2)熟悉羁旅诗常见意象: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耐,时空的永恒,思乡思亲;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寒蝉:悲凉;猿猴:哀伤;落花: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沙鸥:飘零,伤感;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3)了解羁旅诗常见主题:①文人失意。②漂泊哀伤。③思念亲人。④生活潦倒。⑤互勉互慰。⑥孤傲不群。⑦珍爱友谊。
(4)挖掘关键信息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这些都是鉴赏的切入点。2004年全国卷Ⅲ晏几道的《鹧鸪天》,词中的“不如归”就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试题第二问)的关键;再如2005年广东卷阅读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标题中的“怀归”就是解读诗歌的钥匙。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和高适的《除夜作》,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2006年江苏卷元代词人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写于妻子的生日。(5)注意两种手法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①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②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妻子写得娇美动人,也衬托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动人。另外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从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高考羁旅诗的设题特点】
(一)写的什么(内容)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变式①:某一联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提问变式②: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菩萨蛮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游子思归乡:
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
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辛,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二)、这类诗在感情的抒发上有什么特点?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解析:[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
(三)、诗中常用意象有哪些?
《[双调]清江引 • 秋 怀》(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诗中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怎样的感情?
解析:本诗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乡思情。然而这种乡思情有多深有多浓?作者没有直接外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从而衬自己浓浓的乡思情!
小结: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间接抒情)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
(四)这类诗的常见表现手法有哪些?
古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在表现手法上,有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相映、烘托(衬托:正衬,反衬)、联想和想象等;此外还有修辞方法的运用。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解析: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2)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解析: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小提示:炼字题答题要点:①留心该字在句中是否活用,理解其在句中的意思;②体会该字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和塑造的形象;③分析该字传达的感情;④组织答案时,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强调其妙处,如“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传神”等等。)
小结:★古诗鉴赏表达技巧的格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附:羁旅诗常见节令:人日:正月初七日。古代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想友的感情。上元:即元宵,正月
十五日。古代在元宵日张灯结彩,所以元宵又称为灯节。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前后,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这是春社;而立秋后第五戊曰,称为秋社。古人多借这个节日集会竞技,开展难得的娱乐活动。寒食:清明前二日,此日禁火吃冷食。清明: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上巳(阴历三月三日):此日人们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后来演变为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端午:五月初五日。七夕:七月七日,传说此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在古诗中多借七夕表达爱情。中秋: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月色最好,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重阳: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冬至:是节气中的起点,相当于一日中的子时,古人认为阴极阳生之时。除夕:一年中最后一天晚上。“除”意为除旧布新)。
课后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06四川)夜
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 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设题:“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
[唐•李王旬]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问 ①这首词所要表现的主旨是__________。(2分)②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③“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2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采 桑 子 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1)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有关内容作具体说明。
答:
(2)这首词所运用的比喻手法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答:
4.比较阅读下列两首曲,然后回答问题。【越调】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挂绝壁松枝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如果从作品的意境及作者表现的情感角度出发,你更喜欢这两首中的哪一首?为什么?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
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羁旅思乡诗鉴赏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羁旅思乡诗鉴赏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羁旅行役类诗歌的常见命题角度。2、了解羁旅行役类诗歌的表达技巧(常用哪些意象表达愁思之情)3、结合具体作品把握羁旅愁思之情的几种具......
羁旅思乡诗鉴赏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羁旅行役类诗歌的常见命题角度。2、了解羁旅行役类诗歌的表达技巧(常用哪些意象表达愁思之情) 3、结合具体作品把握羁旅愁思之情的几种具体......
羁旅思乡诗鉴赏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
羁旅诗鉴赏指导引言: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到唐代,羁旅诗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