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集体备课语文第一单元”。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课
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认真观察图画,懂得“不懂就问”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知道在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地方,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课外阅读材料,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二、指导观察课本第一页插图。、读题:“不懂就问”
2、指导学生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
(1)、第1幅图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2)、第2幅图是在哪里?从哪里看出来?图上有哪些人?分别在干什么?
(3)、第3、4幅表现的是哪里在?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三、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问”?、看完4幅图后,你明白了什么?
(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地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园里,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问解说员,问本班同学,问其他班的同学……一句话问所有懂的人。
(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也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问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
(5)留心处处皆学问。
2、讨论: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么样?
3、请学生说说今后的打算?
四、总结:
同学们“不懂就要问”,只要留心,处处皆学问,课本晨、自然界的一切,只要自己有疑问,都可以向别人请教;只自己动了脑筋不能解答,随时随地都可以问(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相互之间都可以成为老师,谁能解答问题,他就是老师。其实“不懂就要问”,就是“多问”,这是与“勤学”联系在一起的,平时我们常说“勤学多问”就是这个道理呀!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课
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收集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
重点难点
掌握勤于收集的常用方法;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课外阅读材料,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想写一篇介绍我们家乡的。你们说老师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2、老师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
(收集有关资料等等。)
3、引导学生说说收集资料的好处。
4、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二、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第二页插图。
(1)三幅图上学生分别在哪儿?在干什么?
(他们都在收集资料。)
2、收集资料有很方法,我们看第三页插图,想一想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
交流:(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访问来收集资料)
你还有哪些收集资料的方式?(讨论后再交流)
3、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方法呢?
观察第二页的图片。
交流并归纳:
(1)做摘抄笔记。即认为有价值、有意义、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最好分类摘抄,这样便于查阅)。
(2)制作资料卡片。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
(3)拍照片。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来积累。
(4)编辑剪报。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积累。
(5)引导学生了解:还有录像、录音、复印等收集资料的方法。
三、引导学生观察第三页下面的图片,让学生畅谈学习的收获。
(学生向老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汇报收集资料的心得。……)
四、作业
在今后要养成收集资料的习惯,开始收集各种资料。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课
题、我们爱你啊,中国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
重点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具准备
VcD《我爱你,中国》,课文朗读光盘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简单说歌曲内容。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
板书课题:
1、我们爱你啊,中国
3、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作上记号。
(3)、指名分节朗读,纠正。要求读通顺。
3、默读全诗,想想课文讲述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小结:
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物产丰富
文化灿烂
民族伟大
奋发开拓
4、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提示: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1)学生读文,分小组讨论。
(2)交流。
第一段:写祖国幅员辽阔,总起全诗。
第二段:以“我们爱你”作为起句,从不同角度,歌颂赞美可爱的祖国。
第三段:总结全文。回顾过去,骄傲自豪;展望未来,奋发开拓。
5、朗读全诗,体味祖国的可爱。
三、学习第一段、齐读。理解:“碧波”、“群星闪烁”、“银装素裹”、“洋溢”、“盎然”。
2、思考:
(1)这一段是从什么角度写祖国幅员辽阔的?(季节差)
(2)“啊,我们爱你,中国!”这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总领全诗,是全诗的主旋律)
3、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作业、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抄写词语。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课
题、我们爱你啊,中国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颂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理解诗歌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光盘、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朗读全诗,说说你知道了祖国哪些可爱的地方。
二、学习第二段、学习第2节。
(1)朗读第2节。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3)默读体会,第2节表现了什么?(祖国山河的雄浑壮丽)
(4)有感情朗读第2节。
(5)除了诗里写的,你还知道哪些祖国的美丽风景。
(6)朗读、背诵。
(7)小结学法:(出示)
朗读诗句,理解词语。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联系积累,丰富画面。感情朗读,联系背诵。
2、运用学法,自学3~6节。再交流讨论。
第3节:介绍祖国名产。
理解:醇美
光洁
绚丽
巧夺天工
第4节: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风物。
简介: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吐鲁番、戈壁滩。
理解“巍峨”。
第5节:古老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的成就。介绍战国编钟。
第6节:伟大的民族精神。理解:“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刚强不屈、纯洁高尚、胸襟博大、气魄恢弘)举个例子说说这些精神。
3、朗读第2~6节,进一步体会祖国的可爱。练习背诵。
4、学习第2~6节的写法。
三、学习第三段、朗读第七节,说说“骄傲、自豪”是针对什么说的,“奋发、开拓”又是针对什么说的。
2、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在全诗中的作用。(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升华主题)
3、有感情朗读,表现豪迈之气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
四、朗读、背诵全诗、学生采用各种方法练习背诵。
2、背诵比赛。
五、作业、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课
题
2、郑成功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
重点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光盘、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揭题导入。、揭题。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仁人志士、民族英雄。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是介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
2、板书课题:
2、郑成功
3、简介郑成功。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郑成功》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
2、检查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
⑵、指名读课文。
⑶、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课文主要记叙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建设海军,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大力发展生产,建设台湾的历史事件。
⑷、根据提示理清脉络。
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郑成功的主要功业是什么吗?(一是收复台湾,二是建设台湾)
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课文第四至六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第七至八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是怎么建设台湾的。)
三、学习课文第1-3小节。、指名读,思考:第1-3小节主要写什么?(台湾人民痛恨侵略者,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2、默读,思考:那些词句写出了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痛恨?那些词句写出了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强占、残酷地奴役、恨透了、慷慨激昂绝不允许)
3、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了,想象一下郑成功“慷慨激昂”说话的样子,有感情朗读郑成功的语言。
4、分角色朗读第1-3小节。
四、作业布置:、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2、练读课文。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课
题
2、郑成功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光盘、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想一想: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
2、有感情朗读读第1-3小节。
二、学习课文第4-6小节。
过渡: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呢?他为什么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呢?、自由读课文第4-6小节,找找他们胜利的原因,划出相关语句,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后板书。
准备工作充分: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
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庞大舰队绵延几十里风帆蔽日战旗招展纪律严明军容整肃
官兵的勇猛善战:冒着驾着团团围住钩住敌舰跳了上去
3、胜利属于正义之师,侵略者的下场只能是失败。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侵略者的狼狈相和可耻下场的?(负隅顽抗惊恐万状乱作一团举手投降)
4、地朗读第第4-5小节,要读出郑军的威武气势。
5、指名读课文第6小节。
①郑成功的军队受到了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找出描写台湾同胞的喜悦心情词句。(喜出望外送来慰劳也送来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载歌载舞欢庆胜利)
②生自由练读。
③全班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7-8小节。、默读,思考:郑成功是怎样建设台湾的?
学生交流后概括: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
2、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9小节。、齐读。
2、说说人们为什么永远也不会忘记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
3、说说这一小节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五、总结全文。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台湾永远属于中华民族,台湾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像李登辉、陈水扁这些民族的败类,想把台湾从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我们决不答应。
六、作业布置:、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2、复述课文。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课
题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
重点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光盘、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揭示课题、你了解我国哪些音乐家?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一位外国音乐家故事的课文。
板书: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二、初读指导
.自由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2.检查自读情况。、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2)、指名试读课文,看是否流利,了解部分词语掌握情况。
雾霭、疾驰、催人奋起、呐喊、亡国、消逝、肺结核病、3、默读课文,思考揭题时提出的问题答案各在文中哪一部分。
4、指导分段
三、精读指导、回答:“我”是谁?哪一部分告诉我们的?
补充介绍:
肖邦,6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入华沙英语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2.默读第一段,思考:你还知道什么?
交流:肖邦为什么离开自己的祖国‘
指读有关语句。
①在世界地图上找出欧洲、波兰及俄国。
②帮助理解:瓜分、深渊。
(结合列强侵略时,百姓被欺凌、被压迫的悲惨遭遇来帮助理解)
3.指导朗读。
正当这个富有才华的音乐家为祖国和人民施展他的音乐才能时,他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该是多么——悲愤!
体会肖邦当时的悲愤之情。
朗读时要求语调低沉、激愤,语速稍缓,重读“不得不”。
范读、指名读、齐读。
四、作业布置:、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2、练读课文。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课
题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要通过小组讨论、感情朗读等方法带领学生质疑、理解体会。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光盘、教学。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读了课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读第一段。
二、继续精读训练
.学习第二段。
默读第二段,弄清文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
交流: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
自由读对这三个场景的描写,看看哪儿特别感动你,为什么。
交流并指导朗读。
想象师生咏唱送别曲时,是怎样的神情。
指名读有关语句,体会深厚的师生之情。、思考: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朗读体会埃斯内尔的深情。
朗读全段,体会师生间真挚深厚的情感。
2.学习第三段。
指名读第3自然段,出示:悲愤欲绝
说说词语的意思:悲痛愤怒到了极点。
引读: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愤欲绝?肖邦是怎样做的?
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写了什么。
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小结:这一段写什么?
三、继续精读训练第四段、指名朗读第四段。、什么叫“弥留之际”?、想象肖邦此时在想什么?
2.引读第6自然段。
出示“与世长辞”:理解意思
交流,小结:
两组中的第二句话突出了肖邦的悲愤之情,亡国之恨。
5.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齐读第6自然段,四、总结课文,朗读全文
“把心脏带回祖国”,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是他灵魂深处的呐喊,是他爱国情怀至极的表现。
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
五、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课
题
4、古诗两首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了解诗的内容和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2、通过学习,体会诗意,并能从内容想开去。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前查阅收集有关杜甫的资料,教学。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揭题。、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位爱国诗人杜甫写的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板书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3、解题:闻:听
二、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资料。
三、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四、检查自学情况。、检查生字读音。
2、指名读诗,正音。Ì
五、再读诗,理解诗意。、自由读,借助字典、结合书上的注释,同桌互相合作,说说诗句的意思。
2、汇报交流。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理解:初:刚
闻:听
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衣裳。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理解:却看
妻子漫卷
回过头来看看夫人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忧愁?胡乱卷起诗书,我高兴得快要发狂。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理解:放歌、纵酒、青春
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好回到自己的家乡。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即:就
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一路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洛阳。
学生口述句意,教师出示作点评和补充。
3、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1)读了这首诗,你感到诗人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原因是什么呢?
(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
4、引导学生从诗中想开去。
(1)如果当时流漓在外的人是你,你听到这种好消息,你会怎样表达你的心情?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联系诗的内容说说你的体会。
5、配音,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六、欣赏杜甫的其他诗。
出示《春夜喜雨》、《春望》,指名朗读。
七、布置作业。、背诵默写古诗
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课
题
4、古诗两首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学习《示儿》,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陶治爱美情趣,受到爱国主义精神影响。
2、通过学习,体会诗意,并能从内容想开去。
重点难点
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课题:、引导学生回忆李白写的一首思念牵挂故乡的诗-----《静夜思》。
过渡:今天我们学习宋代诗人陆游写的一首牵挂祖国的诗。(板题)
2、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并自主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师点拨。
(以旧引新自然,自主确定目标民主。)
二、提示诗题,介绍背景。、读题质疑。示:告知,告诉。
引发思考:谁告诉儿子?告诉了儿子什么?为什么要告诉?
2、结合搜集的材料,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三、初读全诗,整体感知。、试读,要求正确流利。
2、让学生结合注释,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四、细读体会,理解内容。
运用掌握的学诗方法:读查连疑,弄清诗句内容,体会诗句的文字美。
五、想象画面,吟诵玩味。
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充分练读;想象诗人临危时,遗憾之至,叮嘱儿子时的情景,教师可通过放音乐,用语言描绘,启发学生闭目想象,深悟诗情。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课堂练习。、默写《示儿》,互相检查。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想象的画面及人物的语言。
七、布置作业。、背诵默写古诗
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课
题
练习一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认识轻声这一注音方法。能区别同一词语是否轻声在词义上的区别。会运用轻声的注音方法。
2、熟读并背诵《爱我中华》,体会歌词中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熟读并背诵《爱我中华》。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教学第一部分:语文与生活
(一)学习第一题。
1、学生读题,要求学生自读这部分内容,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
2、讨论:古诗中“妻子”该怎么读?
3、教师小结:
“妻子”一词的意思是妻子和子女,应该读作“qīzǐ”,“一个词尾如果是‘子’、‘儿’、‘头’,就应该读轻声”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二)学习第二题。
1、出示题目、学生自读第二题。
2、学生比较,交流。弄清里面词语的意思。
老子:(lǎoz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老聃。
老子:是口语中的父亲,或者是骄傲人的自称。
地道:是指在地面下掘成的交通坑道。
。1真正是有名产地出产的;2真正的;3指工作等够标准,实在。
照应:配合,呼应。
照料。
东西:指“东”和“西”两个方向。
有两种理解:1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2特指人或动物(多指厌恶或喜爱的感情)
兄弟:“兄”和“弟”。
三种理解:1弟弟;2称呼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3男子跟辈分相同的人或对众人说话时的谦称。
对头:三种解释:1正确,合适;2正常;3合得来。
有两种解释:1仇敌,敌对方面;2对手。
3、学生再次齐读这些词语。
4、教师小结
(三)学习第三题。
1、学生读句子,想一想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讨论选择。
2、全班交流。
3、学生再读体味这些词语的意思。
二、教学第二部分:诵读与欣赏
1、自由读歌词。
2、指名读,正音。
3、讨论理解。
4、欣赏歌曲
5、教师小结
三、总结,布置作业
唱会《爱我中华》。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课
题
练习一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写好钢笔字
描红古诗《示儿》,注意行款整齐,字体工整。
2、写好毛笔字
学写毛笔字“陪”“将”,注意字形左窄右宽。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
把上节课的“语文与生活”中的句子复习一遍,指生读。
二、教学第三部分:写好钢笔字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这段话。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些钢笔字的特点,揣摩运笔方法。
(3)让学生说说写钢笔行楷的注意点。(要从每个字的整体去观察,不要看一笔描一笔,要一气呵成)
(4)以“死”,“州”等字为例指导学生体会运笔特点。
(5)教师强调行款布局和整体章法。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在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纠正强化练习。(学生书写时教师要注意巡视观察,反馈时注意评点、纠正)
三、教学第五部分:写好毛笔字
1、学生观察课本中的两个字“陪”“将”。
(1)字形特点
(2)笔画特点
2、教师示范书写,讲解要点
3、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4、评讲书写作业
5、学生再次练写。
四、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布置下一节课需要准备的东西。
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反映各民族文化特色的资料,制成小卡片。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课
题
练习一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通过查资料,了解一种以上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
2、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
重点难点
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
教具准备
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一种少数民族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民族吗?
2、学生们畅所欲言。
过渡:各民族的文化生活真是别具一格,你们想走进他们吗?
二、创设情境,走进民族
1、出示四幅民族图,说说分别讲的是那些民族?
2、小组探究:
根据搜集来的资料,判断图上是哪几个民族,说说你是从什么地方判断的。
要求:小组长要让组员都有发言的机会,要互相倾听他人意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小组选代表发言,必要的地方演一演
过渡: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真实丰富多采,你能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家庭成员向大家介绍吗?
三、自组小组,自选介绍
1、出示各民族的照片,展示各民族的风采。
2、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成小组,练习导演。
(学生根据自己爱好自由组成旅游团体,自导自演,展开研究,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度,让学生主体实践和亲身体验。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交往活动中,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教师更多的是提供帮助、指导,甚至协作研究,与学生一起讨论。)
3、畅所欲言的介绍会,师生共同评议。
4、谈谈这次旅游的感受。
四、发展思维,内化积累。
1、出示一些典型的民族照片,让学生判断是哪个民族,并说说这个民族的代表性节气、风俗。
2、出示一张中国地图,指导学生找出各民族的聚居地区。
3、观看mTV《爱我中华》,你想对祖国说些什么?你打算怎样为祖国贡献力量?
拓展延伸:
全班共同努力,多种渠道搜集资料,把反映各民族的生活资料,整理成一本民族集锦。
教后记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茂兰完小 李国梅1《文言文两则》教学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3.能......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年级:六学科:语文授课人:xxx课题9、小草和大树课型新授课时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年级:六学科:语文授课人:xxx课题5、青海高原一株柳课型新授课时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2017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第一单元课题 1 观潮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xx 备课时间20xx年下期日 第1课时 学习目标1、会认读7个生字:罩 屹 鼎沸 贯崩 恢,会......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3-8-12 10:37:19 阅读:762次【单元教材简析】本组教材围绕“多彩的秋天”来编排,共选入六篇课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