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一二单元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语文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数一数
课题一:数一数(A)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交流等方式初步了解学生认数、数数的意义和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生学习,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教具、学具准备:挂图、10以内的数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就能增长本领,会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学好数学?
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二、看图数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彩图。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
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2、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小到大数图中的数量。)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数字“2”的教学与上面过程相似。)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配合学生的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4—5页上的各图片及对应的数字卡片。)
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一数,全班学生判断是否数对了。
三、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四、数身边的实物。
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五、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数了美丽的小学校里面的红旗、花、树木和格子等许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的门、窗、铅笔等事物。下课后,小朋友们还可以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事物,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好不好?
六、板书设计:
数一数
七、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比一比
课题一:比多少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练习一的第1—4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等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教学难点: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将第6——7页的主题图。学具:学生准备学具卡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多媒体出示小猪、小兔盖房的动画课件。
师:小朋友们爱听故事吗?谁能根据我们看到的动画片,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呢?(给学生留出3分钟的思考时间。)
2、讲故事。
生1:小兔子的房子被大雨冲倒了,要重新盖房子,小猪来帮忙。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他们终于盖好了新房子!
师:你怎么知道小兔在盖房子? 生1:从房子上面的兔子头像知道的。生2:小兔还给小猪准备了好吃的呢!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3:水中的小鱼也在为他们加油呢!
师:同学们讲得真好,小猪、小兔互相帮助,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把观察到的讲成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这个动画片你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说一说吗?厦门我们可以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二、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
贯彻动画片,组内交流。
2、小组交流。
生1:我知道有4只兔子,3只小猪。生2:有3个苹果,4个萝卜。生3:有4个板凳,4根木头。
生4:我发现1只兔子搬1块砖,没有剩下的砖。
师:说得很好,兔子和砖都没有多余的,这时我们可以说兔子和砖同样多。你们记住了吗?看看,动画片中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生1:1只小猪吃1个苹果,小猪和苹果同样多。生2:1只兔子吃1个萝卜,小兔和萝卜同样多。生3:老师,我发现1只小猪扛1根木头,还剩1根木头。师:你发现谁多谁少? 生3:木头多,小猪少。师:很好,还可以怎么说? 生1:木头比小猪多。生2:小猪比木头少。
师:同学们真聪明,刚才同学们讲的,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板书课题:比多少)
3、同桌互相说。
动画片中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什么比什么多?什么比什么少? 生(略)
三、应用拓展:
1、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A、一个同学摆,同桌摆的和他同样多。B、同桌合作,一个摆得多,一个摆得少。
(教师巡视,发现多数一个摆在上面,一个摆在下面。)
师:同桌合作得真好,想一想,怎样摆,老师一眼就看出谁摆得多,谁摆得少,或同样多? 生1:数一数,标上数。
生2:对齐摆,长的少,短的少,一样长的同样多。
师:他们的方法都很好,同学们听到了吗?我们应该在学习上善于观察和动脑,讲究方法。
2、说出你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生1:我班男生比女生多。生2:校园里的杨树比柳树少。
生3:我的铅笔和同桌的铅笔同样多。„„
师:同学们说得这么多,这么好,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比比谁聪明。
A、教师拿出一串红、黄相间的珠子,让学生判断哪种颜色的珠子多。先让学生在组内说说。B、小组交流。
1组:用数的方法:数出红珠子有几个,黄珠子有几个,再比较。
2组:这种方法太麻烦,我们组是找朋友:一个红珠子和一个黄珠子是一对朋友,最后剩下哪种颜色的珠子,那种颜色的珠子就多。
3组:我们组还有一种方法:如果开始第一个珠子是红色,最后一个也是红色,那就是红珠子多;如果开始第一个珠子是红色,最后一个是黄色,那就是两种珠子同样多。
四、总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比多少
和 同样多; 比 多 比 少
六、教学反思:
课题二:比长短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的第5、6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教学难点: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教具、学具准备: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起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A、问:你发现了什么? B、小组交流。C、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枝铅笔:一枝是红色,一枝是白色,一枝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蓝色;一把是白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D、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板书:长短)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学生可能说出: A、看出来的。
B、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C、两头都都不对齐。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三、反馈练习:
1、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四、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练习一的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习一的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五、整理学具:
教师提出要求:
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六、全课小结
师:小朋友,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七、板书设计:
长 短
比 长 比 短
八、教学反思:
课题三:教学高矮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及练习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小组活动探讨对比高矮的不同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通过小组活动探讨对比高矮的不同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小组活动探讨对比高矮的不同方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所用的实物图。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在黑板上贴一朵红花,下方贴一朵红花。问:谁愿意将黑板上的红花摘下来?请一名学生上台摘红花。
学生拿到了下方贴的一朵红花。怎么也拿不到黑板上方贴的红花。这时,教师轻松地将红花拿下来。问:陈老师为什么能拿到这朵红花? 生:因为陈老师个子比这个小朋友高。师:这位小朋友为什么没能拿到这朵红花呢? 生:因为小朋友个子矮。指出:下面我们共同研究比高矮
二、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1、引入研究内容。
师:谁愿意和这位小朋友比一比高矮?
(请一位和他高矮差不多的学生上台,并让两人分开站在讲台的左右两边)师:大家能看出谁高谁矮吗? 生:不容易看出来。
2、请各组同学讨论比高矮的方法。
3、小组汇报、交流。
得出结论:脚跟并拢,站直,背靠背,就能比出来了。
还可以靠墙作几号,比一比谁高。
三、反馈练习:
1、独立完成第12页第7题。
2、排队游戏。
师:请第三小组同学从1报数„„请这7位小朋友上台按高矮排成一排。(师观察,学生在站位置时,都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有个别的同学两个高矮不相上下,学生也注意从鞋底的厚薄、鞋跟的高低来区别。)
四、总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比高矮
怎样比高矮:脚跟并拢,站直,背靠背,就能比出来了。还可以靠墙作几号,比一比谁高。
六、教学反思:
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澄江县高西小学:张从华教材分析:本文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一单元“春光无限”中的第一篇课文。本组所选的五篇文章 ,反映了春天的无限美好,让学生在感受春景的......
1、《海上日出》教学要求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烂......
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教学目标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2.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
期中复习卷1、(12天津卷9) 2011年,美国苹果公司董事长乔布斯——一位非凡的创新者,带着他的梦想和传奇辞世。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创造了那个魔器般的“苹果”,更在于......
一二单元测试题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经常跟试题打交道,借助试题可以检验考试者是否已经具备获得某种资格的基本能力。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