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节气小寒教案大全(16篇)

教案模板 时间:2023-12-14 18:11:3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教案可以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在编写教案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教学评价的方法,及时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教学调整和改进。这些教案范文中的教学活动和教学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变通性和可操作性。

幼儿园节气小寒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联系听信号变换速度四散跑,体会冬季活动的乐趣,不怕寒冷。

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主要形式:

集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30分钟。

重点难点重点:

感受游戏的快乐难点:掌握游戏的玩法。

活动准备:

一块平坦的场地,游戏前学会儿歌。

活动玩法:

请幼儿扮做“小雪花”,教师做东婆婆一起说儿歌,冬婆婆发出指令:“下大雪了!”小雪花在场地内四散快跑;冬婆婆发出指令“太阳公公出来了”小雪花在场地上慢跑;冬婆婆发出指令“太阳公公出来了”小雪花在原地蹲下。游戏随老师口令反复进行。

建议:

当幼儿熟悉儿歌后,教师可增加指令如:“雪花飘到滑梯上,飘到……”请幼儿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还可以把“雪花”分成几组,“落”在不同的地方!

幼儿园节气小寒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观察下雪的场影和雪花的特征,感受下雪的乐趣。

2、了解雪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下雪视频、雪景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雪景的照片,问幼儿图片里是什么天气,下雪了,你们有没有见过下雪啊?下雪是非常好玩的,也会非常冷,我们来看看下雪我们可以做些做游戏(出示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摔跤)。

2、下雪这么好玩,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看一看下雪的场影啊?播放下雪视频。

4、你们想不想看一下真的雪花啊?拿出瓶子装的'雪花,让每个幼儿亲手摸一摸,问幼儿有什么感觉?(颜色、温度等)。

5、一段时间后,请幼儿观察雪花有没有融化现象,提醒幼儿注意到当雪花不见时会有水产生,最后全部融化,变成了透明的水。

总结:当温度升高时,雪花会融化成水慢慢的消失了。

幼儿园节气小寒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冰的特点,无色无味、遇热融化。

2、迁移已有经验,探索冰中取宝的方法。

3、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功感。

活动准备:

1、16份冰有礼物的冰块,8条毛巾,一盒木头、一个热水袋、四根吸管、一盆温水。

2、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冰的特点。

1、出示礼物。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老师出示礼物,拆礼物)。

2、教师:看,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冰是什么样子的?

3、引导幼儿用手摸摸冰,感觉怎样?(滑滑的,很冷)。拿在手里用鼻子闻一闻,有什么气味?用嘴尝一尝是什么味道的?(无味)。看一看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1:冷冷的。

幼儿2:滑滑的。

幼儿3:白色的。

小结:冰是无色无味,摸上去冷冷的、滑滑的。

4、教师:小朋友看,老师手上怎么会有水?(幼儿)原来冰遇热会变成水呢!

二、探索活动“冰中取宝”

幼儿1:用热水捂,就像捂牛奶一样。

幼儿2:用电吹风吹。

幼儿3:用榔头敲碎。

幼儿4:砸碎它。

2、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出示材料(木块、吸管、温水、热水袋)。教师:请你用这些材料来帮忙取出冰里面的玩具。

教师:(要求)四个小朋友一组,到桌子旁边选择你喜欢的材料,注意别把衣服弄湿,桌上有毛巾可以擦擦手。老师已经把你们的礼物放在了桌子上,大家开始行动吧。

(环节简析:幼儿在进行冰中取宝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让热水袋保持比较高的温度,可以让冰融化的比较快一点,我们再准备的时候给热水袋灌满了水,选择用热水袋取宝的幼儿发现冰在热水袋上很容易滑下来,因此用了比较长的时间冰还是没有完全融化,这些幼儿很快自己选择了其他比较快速的溶解方法——热水。这里教师在准备操作材料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预想出现了偏差。)。

3、幼儿自由取宝。

教师:把你们的礼物举高给我看看,请大家把礼物放在自己的衣服口袋里,让礼物暖一暖。

4、经验交流梳理:请几个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取到礼物的?幼儿一边说的时候老师根据幼儿说的方法贴上相应的图片(把冰放在水中融化,把冰块敲碎,知道冰易碎的品质,用热水袋捂,用吸管吹,通过吹出来的热气将冰融化)。

5、教师:我们小朋友很聪明自己想办法把礼物取出来,你们想看老师大冰块里面的礼物是什么吗?(老师选取一种办法当场试验,取出礼物)。

三、分享礼物。

教师:拿到礼物你们开心吗?现在让我们拿起礼物回教室分享吧。

幼儿园节气小寒教案篇四

通过二十四节气儿歌导入,大家一起背诵《二十四节气歌》,然后提问,我们刚才过去了一个节气是什么?谁知道下一个节气诗什么?小寒。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小寒的天气状况吧。

二、展开部分。

首先,请大家闭上眼睛,听我念一首儿歌,看看你听到了什么?

教师念儿歌,然后请幼儿回答,听到了什么?

帮助幼儿了解小寒的儿歌。

教师讲解小寒儿歌。

1、小寒到,梅花开,进三九,天更寒。

小寒节气到了,这个时候梅花开始开放了,大家见过梅花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梅花是什么样子的?梅花是大家比较喜欢的一种花,在冬天开放,受到很多诗人的欢迎,谁会背关于梅花的古诗?引导幼儿背诵王安石的《梅花》。小寒节气一般是12月的6号左右,今年的小寒是12月5号。

小寒以后,就进入三九天气了,俗话说,三九四九,冻裂石头,三九天气,四九天气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我们小朋友怕不怕冷啊,有个小朋友,到了这个时候,因为害怕外面冷,就不来幼儿园了,这样做合适吗?为什么啊?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防寒?(幼儿举手发言,老师引导,运动、饮食、衣服三个方面)。

2、进入了三九,虽然天气变冷了,可是也有很多好玩的活动和传统啊,我们来看一看,你在这句儿歌里发现了什么?教师念“玩冰雪,笑开颜,腊八粥,喝几天”。

引导幼儿说出,因为天气寒冷,很多地方下雪,结冰,我们可以玩雪玩冰,现在我们长春市就要很多的冰雕和雪雕,有时间可以让爸爸妈妈带领你们到雕塑公园或者是南湖、北湖去看冰雕和雪雕,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冰雕和雪雕,漂亮吗?小寒节气还有一个传统的节日——腊八节,大家知道腊八节的传说吗?教师讲解腊八节的传说。

相传老两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省下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败了家业,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俩口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人们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沿的。

听完了故事,我们知道了,腊八粥还有这样的一个教训啊,告诉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勤劳的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好吃懒做。回家后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爸爸和妈妈听,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做腊八粥。

3、我们要做一个勤劳的孩子,不怕冷,刚才我们也说了如何才能战胜寒冷呢?从三个方面,饮食、运动和衣服上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小寒节气的运动注意事项吧。太阳升,来锻炼,防寒服,身上穿。小寒节气因为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所以我们要等到太阳升起以后再出去锻炼运动,户外运动的时候要注意防寒,多穿些衣服,运动不要太剧烈,可以快走、踢沙包等活动,在老师小的时候,我们冬天会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叫做“挤油渣”的游戏。游戏儿歌:冰冻冰冻你上墙,我吃冰冻你来抢,挤油挤油渣渣,挤出油来烫巴巴。玩法:孩子们分成两队,选择一块向阳的墙,两队的人靠着墙,排成一条线,从两边往中间挤。被挤出来的人,跑到队尾,继续挤。教师带领幼儿玩挤油渣的游戏。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寒节气,知道了小寒节气的基本特征,知道了小寒的大致日期,大家回家后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腊八粥啊。

幼儿园节气小寒教案篇五

了解与春分有关的习俗,感受春分带给我们的文化情趣。

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通过收集春分的材料,传承民俗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浓厚的感情。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独特情趣。

1、教师准备:了解各地有关春分习俗。有关春分习俗的图片,各种与春分活动有关的文字介绍。

2、学生准备: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春分有关的谚语、习俗。

一:前置学习初步了解一些春季气候变化的`相关常识,以及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

惊蛰简介:(课件、春分的图片)。

二、教师介绍春分的由来。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不同的是北半球是春天,南半球是秋天、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是春季6个节气中的第4个。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春分节气习俗:吃春菜。

岭南风俗:昔日四邑(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春分节气习俗:送春牛。

春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春分节气习俗: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春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春分诗句。

《春分》。

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春分。

作业回家给家人介绍春分的习俗。

幼儿园节气小寒教案篇六

联系听信号变换速度四散跑,体会冬季活动的乐趣,不怕寒冷。

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集体。

一课时,30分钟。

感受游戏的快乐难点:掌握游戏的玩法。

一块平坦的场地,游戏前学会儿歌。

请幼儿扮做“小雪花”,教师做东婆婆一起说儿歌,冬婆婆发出指令:“下大雪了!”小雪花在场地内四散快跑;冬婆婆发出指令“太阳公公出来了”小雪花在场地上慢跑;冬婆婆发出指令“太阳公公出来了”小雪花在原地蹲下。游戏随老师口令反复进行。

当幼儿熟悉儿歌后,教师可增加指令如:“雪花飘到滑梯上,飘到……”请幼儿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还可以把“雪花”分成几组,“落”在不同的地方!

幼儿园节气小寒教案篇七

01让孩子了解大雪节气的特点。

02在做手工中加深对节气的认识。

雪花剪纸图样、儿童剪刀、大雪图片

01图片导入:展示雪花图片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现在是什么季节呢?

师: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呢?

师:我们今天就要一起学习的一个冬天里面的节气,叫大雪,在大雪这天,天气会变得很冷,会出现降雪、霜冻、雾霾等天气。

02雪花剪纸师:天气这么冷,圣诞节马上到了,老师需要小朋友们的帮助,手工来装扮一下我们的教室,我们一起来把今天学习的大雪花做成剪纸窗花,贴在教室里。发放物品,提示小朋友不要剪到手指。

今天小朋友们知道了大雪节气的特点,还做了剪纸,真的是特别优秀呢,回家之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做手工,让我们的小手更加的灵活哦。

幼儿园节气小寒教案篇八

1.让学生知道芒种的由来及习俗。

2.学生熟读芒种的诗词、谚语等,会背芒种儿歌。

3.让学生通过画小麦,认识农作物,了解农耕的过程。

4.教育学生从小要懂得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爱惜粮食。

教师准备:ppt、a4画纸,芒种(儿歌)。

学生准备:收集和“芒种”相关的资料,比如:由来、习俗、诗词等。

一、导入。

师生共诵《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二、了解“芒种”的由来。

1.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一般来讲是6月4号或者是6月6号到6月19或者是21号,“芒种”又称“忙种”是最忙的一个节气,既要收割小麦,又要种植水稻等其它的农作物。

出示“小麦”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小麦的特点。

3.学生动手画一画小麦。

给学生介绍小麦的种植过程。

5.师:芒种这个节气就是最忙的时刻,既要种植,又要收获。虽然劳动很辛苦,在芒种期间,却又一个很盛大的节日------端午节,请学生说一说每年端午节咱们安康都有哪些庆祝活动?(相应出示龙舟赛、鸭子抢、包粽子、煮鸡蛋等图片)。

三、有关芒种的诗词及农谚。

1.全班分成六个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诗词及农谚。

2.学习反馈,请小组内收集诗词最多的一位同学,朗诵一首小组同学都喜欢的诗词。

一组:宋朝范成大《梅雨五绝》;二组:宋朝陆游《时雨》。

3.师出示:艳阳辣辣卸衣装,梅雨潇潇涨柳塘。

南岭四邻禾壮日,大江两岸麦收忙。

全班齐诵此诗。

四、有关芒种节气的习俗。

ppt出示:

1.打泥巴仗。

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谁身上泥巴最多的,谁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2.送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3.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芒种这天将清洗过的梅子泡在白酒里一个月,饮用时需煮开。这个民俗与三国时典故“青梅煮酒论英雄”颇有渊源。

4.晒虾皮在这时候,沿海一带的渔民即忙于晒毛虾。因到了芒种季节,毛虾正值产卵期,体质正肥,肉质正实,营养价值更好。人们将芒种期间晒成的虾皮称之“芒种皮”。

晒虾皮。

五、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芒种,下面我们用一首儿歌来进一步了解“芒种”。

芒种最忙,收麦种粮。

天热多雨,佳节端阳。

早起运动,心神舒畅。

多吃蔬菜,清热滋阳。

六、活动延伸:

1.每位同学背诵一首自己收集的“芒种”的诗词,背诵三个和“芒种”有关的谚语。

2.办一期“芒种”的手抄报。

幼儿园节气小寒教案篇九

01知道大雪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了解大雪节气的气候特点。

02喜欢观看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感受欣赏美丽的景色。

03幼儿能够表达出下雪的感受,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感受。

雪景图片

01图片导入放下雪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图片,图中有什么呢?师:是的,下雪了,那什么时候才会下雪呀?总结:冬天到了,下雪了。马路上都是雪,树木都被雪花变成了白色。

02交流感受师:小朋友们,下雪天美不美?我们能不能用一句好听的话来描述一下呢?请小朋友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述下雪天的场景,老师可以做示范(冬天来了,下了一场大雪,路上,树上都是雪,白花花一片,真好看。)

03大雪节气小总结

师:其实呀,大雪是我们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哦。到了这个节气的时候,天气会变得很冷,外出要穿的很暖和并且注意防滑,要是下了雪,我们还可以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玩堆雪人的游戏。

幼儿园节气小寒教案篇十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标志着春季的开始,春天是各种流行性疾病的高发期,在立春课程中将与儿童们共同学习如何佩戴口罩,保护自己。教师带领儿童在口罩上绘制节气相关元素,并将手工与立春自然景象结合,体验节气习俗。属健康、语言、艺术领域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

1、知识方面:了解立春气候特点、立春三候和立春传统习俗;学会正确佩戴口罩;

3、情感方面:感受古代立春时的习俗;体悟节气文化的魅力;

4、审美方面:提升儿童对剪纸作品的审美能力。

1、立春知识讲解(15分钟)

活动过程:结合日常生活,介绍立春的气候与物候情况。

(1)立春气候

每年公历2月3―5日,就到了“立春”节气。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春天从这一天就开始了。对于上海,立春像是春天的前奏曲,窗外还是冬天的景象,但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把春的种子撒在了我们身边。立春与春节时间非常接近,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包括上海,立春只是有了春的气息,整体气候仍是冬季的特点。立春期间,温度渐渐上升,白天的时间越来越长,夜晚越来越短。相较于冬天,春季降雨会稍稍增多,这时的春雨还是很冷的。

(2)立春物候

中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第二阶段地下的小虫渐渐苏醒;第三阶段,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在水面上游动。大家对于立春的这三个阶段有没有疑问?相信有的小朋友发现了上海的立春并没有这些景象。根据老师的记录,发现上海立春第一阶段腊梅开放,香气扑鼻;第二阶段最低气温稳定在0度以上,上海的雪基本上结束了;第三阶段,竹笋开始冒出了尖尖头。上海的立春不仅仅有这些景象,还有很多立春特有的景象等着我们一起去发现呢!我们可以制作一本节气记录本(见课程延伸1),看看在每个节气,我们的小眼睛都找到了什么。

(3)立春传统

古代中国是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作为一年的'开始,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着在立春这一天进行拜神祭祖、纳福祈岁、除旧迎新等活动的传统。

我们先来看看立春的迎春春祭:中国的春神叫做句芒,他有着人的面貌和鸟的身体,负责掌管草木和生命,看守着能够连通三界的神树扶桑。古时候天子会在立春这一天与大臣们一起去东郊迎春,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以此祈求丰收。

在民间,立春时节最主要的两个活动就是打春牛和咬春了。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打春牛?牛一直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在迎春仪式上,人们扮成句芒神鞭打春牛,以提醒农民们进行农耕。现在不少地方还有在立春时将泥塑春牛打碎的习俗,以此祈愿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咬春。在老师告诉你们答案之前,小朋友们能不能先猜猜咬春是什么?我猜肯定有小朋友们猜到了是要吃什么东西。那么吃什么呢?大家想一想平时我们有没有吃过什么名字里面有“春”字的糕点?那老师要揭秘啦!咬春就是“吃春卷”。立春吃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为迎接新春。在唐朝,人们就开始在薄饼里卷上酱肉和时令蔬菜制作的炒菜,和现在的“春卷”的包法很相像,古人叫它叫“春饼”。

2、居家包春卷(30分钟)

3、撕春牛(25分钟)

所需材料:红色彩纸、笔

活动过程:

(1)介绍剪纸种类,引出撕纸

(2)撕春牛

打春牛是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活动,今天老师还要给大家介绍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撕纸”,需要准备的材料非常简单,只要一张红纸和一支笔。让我们先用笔画出春牛的形状,记得画简单一点,不然接下来撕纸可是个大挑战。接下来就尽可能精细地撕纸吧!如果有哪里撕坏了也不要紧,我们可以用胶带帮忙,最后再画上花纹,一只红色的小牛就撕好啦!

(3)分享作品

4、小鱼穿新衣(25分钟)

所需材料:白纸、彩笔、剪刀

活动过程:

(1)小鱼穿新衣

有一条小鱼想要在立春时穿一件新衣服。让我们帮它们一起做一件吧!想好做什么花纹了嘛?老师有个好主意:春天已经到了,我么可以去户外找找春天的痕迹,将春天缝进小鱼的新衣服里。那怎么给小鱼穿上新衣服呢?我们可以自己画一只小鱼,将身体部分剪掉。接下来我们一起走到室外,把小鱼放在哪里,哪里的景色就成了小鱼新衣服上的花纹。

(2)拍摄照片

如果在家,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拍照。

5、口罩佩戴小技巧+口罩画画画(30分钟)

所需材料:口罩、彩笔或颜料

活动过程:

(1)佩戴口罩方法教学

以下为普通口罩佩戴方法,如果是立体口罩需稍加改变

洗净双手,拿出口罩,分辨正反上下,戴上口罩,按压金属条,取下时也要先洗手,扔到专门的袋子里。

(2)废旧口罩改造计划

小朋友们可以将用过的口罩正反两面喷上酒精进行消毒,待酒精完全挥发后,用彩笔、颜料在上面进行绘画,也可以贴上自己喜欢的贴纸。我们以“疫情下的立春”为主题改造废旧口罩,让口罩变成一个装饰物,也可以给自己喜欢的玩偶戴上口罩,共同抗疫。

幼儿园节气小寒教案篇十一

1、增加幼儿在雪天的自我保护能力。

2、了解一些安全小知识。

3、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一、谈话引入。“这些天下了厚厚的雪,路很滑,在雪天我们小朋友都要注意哪些事情,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呢?”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些雪天的安全措施。

二、教师小结

1、首先在雪天,要认真走好每一步,最好选择雪较厚的地方行走,注意地面状况,尤其避免踩在较薄较平的雪片或冰面上,严禁打滑。

2、其次是上放学回家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一定要走人行道。不要在马路上行走或滑冰。

3、雪天穿鞋要讲究。路面容易结冰,不能穿皮鞋、硬塑料底鞋,最好穿着保暖、防滑性好的鞋子,或者抓地较好的运动鞋,而且应尽量稳步前行,以防发生事故。

4、户外游戏时,可以玩打雪仗,但一定不要拿雪球往同学脸上、头上砸。以免伤到眼睛和头部。

5、上下台阶时也要注意,要掌握好身体的重心,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摔伤。

6、在玩雪过程中也会有很多隐患,如摔伤,划伤,砸伤。

小朋友们,安全来自时刻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安全第一,健康第一。冰天雪地,请大家小心翼翼,保护自己!

三、结束部分

那我们的爸爸妈妈在雪天气骑自行车开车时怎样注意安全?

寒冷的冬天来了,突如其来的大雪,给我们带来惊喜和欢乐的同时,同时也留下了安全隐患。为了让孩子们度过安全快乐的雪天,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进行一次雪天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活动孩子们了解了有关雪天安全知识,增强了幼儿在雪天的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园节气小寒教案篇十二

1、完整欣赏散文,感受语言美。

师:现在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下这篇散文,想象下雪的美景。

2、分段欣赏。

(1)小雪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2)学习朗诵。

3、结合图片学习朗诵语句。

4、你喜欢散文诗里的哪些句子?说一说。

5、请幼儿一起学一学,并做一做好看的动作进行表示。

7、小结:小雪花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它还能够帮助大树、小草、花、庄家温暖、安全的过冬。

幼儿园节气小寒教案篇十三

-->

-->。

活动一:

邀请爷爷奶奶一起耕种。

惊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由此起始,惊醒的不仅是昆虫鸟兽,更是一年的希望。在这寓意着复苏与新生的时候,请经岁月洗礼的老人们,带着孩子们了解节气,走进节气,感受时间与生命的轮转循环之美。也许我们的爷爷奶奶的娱乐不像年轻人一样多姿多彩,但可以让他们给我们带来生活的经验与敬畏,也让孩子们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一些生机与乐趣。

-->

-->。

活动过程:

1.教师在班级里发布消息征集“惊蛰播种人”,邀请班级的爷爷奶奶们参与活动;并请家长给孩子准备耕种的种子(方便种植为宜)。

2.教师提前与老人交流,要准备耕种的种子(可根据情况由教师建议、空心菜、豇豆……)。

3.举行迎接仪式,欢迎爷爷奶奶们的到来,并向孩子们介绍活动的意义。

4.请幼儿展示并介绍自己带的种子。

5.全体师幼与老人一起漫步在幼儿园,观察惊蛰节气有哪些变化表现。

6.认识农耕工具及使用方法,叮嘱使用安全。

7.分组耕种,爷爷奶奶和老师们轮流指导各组幼儿进行耕种,小小的种子本是朴实无华的,但从孩子将它放进泥土中开始,它就不是普通的种子,里面包含了大人会孩子们殷切的希望,也满载着孩子们心中的小小梦想。

8.合影留念,纪念春耕。

活动二:

“打小人”去霉运。

-->

-->。

惊蛰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

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可能人们会感觉有些“封建迷信”,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人需要一些精神寄托,这包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当然,在幼儿园里这样的活动不适合开展,但是可以取其寓意,改其章法。在班级里开设情绪角、冷静区,投放可以发泄情绪的玩具,例如毛绒玩具、打地鼠玩具、发泄公仔等,供孩子们在这个空间里释放自己的情绪情感,让自己的心情得以平静。

毛绒玩具。

发泄公仔。

打地鼠玩具,可以直接购买或者教师自制。

活动三:

童话剧讲述春雷故事。

-->

-->。

以童话剧的形式向孩子们讲述了惊蛰这一节气的到来。春姑娘悄悄告诉小蛇、青蛙、小熊、刺猬这些冬眠的小动物,要走出洞穴锻炼身体,开始生机勃勃的新一年。教师给幼儿讲述故事,并制作道具,让幼儿选择角色进行扮演,了解惊蛰的节气表现。

活动四:

炒黄豆游戏。

-->

-->。

“春雷惊百虫”,据说可以用噼里啪啦的炒豆声音吓走害虫,保护庄稼,保全一年的好收成。当然不是真正的虫子了,而是象征性地把黄豆、豌豆、蚕豆、花生、玉米、南瓜籽、向日葵等各抓一把,就进锅里炒熟。“虫”炒熟后放在桌子上,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

在幼儿园里让孩子们炒“虫”、吃“虫”操作性不强,但是可以挖掘有趣的游戏:

1.夹“虫子”,可以在豆子下面放上绿纸剪的叶子,练习幼儿手部精细动作,将“虫”都夹出来,谁先夹完就获得胜利。

2.炒黄豆:两个孩子手拉手,边摆动手臂边唱歌谣,““炒、炒、炒黄豆,炒好黄豆翻跟斗!”当念到“翻跟头”时,两个人同时翻身,背对背,手牵手继续摆动念儿歌。

3.请家长助教参与惊蛰活动,炒棋豆。

(1)准备面粉揉成团并发酵,由家长助教切条。

(2)教孩子们如何团棋豆。

(3)放到油锅里炒熟即可。

(4)你一把,我一把,分享豆豆吃啦~。

活动五:

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

-->

-->。

我国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因梨和“离”谐音,寓意跟害虫分离,也寓意在气候干燥的春季,让疾病离身体远一点。梨可生津止咳、润燥化痰。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品尝,或者动手制作关于梨的食物。

1.请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清洗水果。

2.如果有银耳,也可以请幼儿清洗泡发。

3.将梨切块、银耳放进锅里,添适量的水。(可以放红枣、冰糖等材料)。

4.煮开了就可以品尝啦~。

活动六:

观星星,感受节气奥妙。

-->

-->。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缘于星象,正月之前,东方苍龙在地平线之下,有“龙正蛰伏”之说。二月二起,东方苍龙的龙角会从地平线上出现,故为“龙抬头”。龙抬头便有行云作雨、滋润万物的美好祈望。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惊蛰前后以及二月二当天观察星星的位置变化,感受节气变化的奥妙之处。

活动七:

记录第一声春雷。

-->

-->。

留意天气变化,听听天空、云层和风的声音,记录下今年的雷声是在什么时候响起。

活动八:

和爸爸妈妈一起寻一只刚出洞的小虫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

-->

-->。

有哪些动物在土壤里冬眠呢?最多的当然就是昆虫了。

周末可以爸爸妈妈一起去小区花园、公园里探寻一下冬眠的虫子们的生存环境,出洞的契机,虽然是小小的虫子,也在努力积蓄力量,破土而出。

活动九:

画春雷,绘春日。

-->

-->。

春雷寓意着一年春耕、劳作的开始,是新生的象征,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或者视频里的雷电的样子,并进行创意绘画记录下来。

活动十:

学习有关惊蛰的诗词。

-->

-->。

惊蛰,前有雨水,后有春分,夹在这两个节气之间,它的角色就是来奏响春天的前奏曲的,亦是拉开奋斗的序幕。让孩子们学习关于惊蛰的古诗,感受节气的诗意与美好。

《观田家》(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惊蛰》吴藕汀。

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满前莫问名。

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

《义雀行和朱评事》(唐)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春晴泛舟》(宋)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幼儿园节气小寒教案篇十四

1、浇水高低看得准,整平土地少费劲。

2、惊蛰刮大风,冷到五月中。

3、深埋使劲砸,扁担也生芽。

4、花椒不耐冻,阳暖之处种。

5、庄稼歉收一年苦,不修水利代代穷。

6、惊蛰不藏牛。

7、惊蛰不下雨,今年要饿死。

8、麦子锄三遍,等着吃白面。

9、核桃树,万年桩,世世代代敲不光。

10、养蚕,酸枣当年能卖钱。

11、投饵夹套挖堵灌,鼠想逃命万不能。

12、治山治水不栽树,有土有水保不住。

13、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14、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

15、柳棍子栽树易倒,育苗柳不怕风摇。

16、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森林是命脉的源泉。

17、家禽孵化黄金季,牲畜普遍来配种。

18、造林要护林,不护不成林。

19、百株核桃十五年,赛过百亩好良田。

20、养蚕多栽桑,养鱼挖池塘。

21、春到人间,绿化当先。

22、无灾人养树,有灾树养人。

23、惊蛰闻雷米如泥。

24、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25、懒有良田,抵不过勤有荒山。

26、兴修水利好时机,挖沟筑坝打深井。

27、栽树无时,莫叫树知;多留宿土,剪除陈枝。

28、种不好庄稼一年穷,修不好塘堰一世穷。

29、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

30、一年栽桑,多年养蚕。

31、地化通,赶快耕。

32、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33、先耕高亢,后耕淤洼。

34、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35、以河补源,以井保丰,两套准备,不致落空。

36、惊蛰清田边,虫死几千万。

37、大地化,快种葵花和蓖麻。

38、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39、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

40、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幼儿园节气小寒教案篇十五

-->。

活动目标:

1、围绕“迎冬至”这一话题,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愉快心情。

2、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3、通过参加节日《迎冬至》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活动室里布置过冬至的情境,如挂灯笼、彩带、自制鞭炮、拉花等。自制的冬至倒计时、愿望树、每人准备一个礼物。卡纸裁剪成贺卡形状、皱纸、废旧图书里的图片、录音机等。

2、知识经验准备:丰富有关过冬至的知识经验,如:让幼儿观察家里为过冬至而忙碌的大人;介绍灯会、联欢活动、放焰火等活动。

3、事先取得家长的配合,在教学活动后的日子里给自己的孩子送礼物。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激发迎冬至的愉快情绪。

1、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室的变化,激发幼儿的愉快情绪。

师:发现活动室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自由描述班级的变化。(漂亮、新颖、舒服、热闹、喜庆、高兴等)。

师:是为了迎接什么节日的到来?

2、冬至倒计时。

师:离“冬至”还有几天?

小结:一年中的第一天,也就是冬至的第一天,也叫“冬至”,那天,全世界人民都要庆祝冬至的到来。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2)师:小动物是怎样迎接冬至的?

(二)出示冬至老人的礼物,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1、师:昨天,冬至老人给我们大四班的小朋友送礼物了。

一起看冬至老人的礼物:一张贺卡和一棵冬至愿望树。

2、师:过了冬至,还有谁也长大了一岁?

启发幼儿说出周围的人,亲戚、邻居、伙伴、各种动物也都长大一岁了。

3、师幼一起围坐在“愿望树”旁,表达自己的愿望。

师以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这是一棵神奇的“愿望树”,只要对着“愿望树”说出自己的愿望,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启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可以是祝福家人或朋友的愿望,也可以是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想实现的愿望。请配班教师帮忙记录下来,挂在“愿望树”上。

4、播放“冬至老人”的录音,萌发对冬至的期盼。

冬至老人:孩子们,你们的愿望我都听见了。冬至快要到了,你们要怎样欢迎我呢?(引出下一环节)。

(三)引导幼儿装扮“愿望树”,用多种方式迎接冬至。

1、师:冬至快要到了,我们要怎样迎接“冬至老人”的到来呢?

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进行操作。

第一组:制作贺卡。

材料:卡纸裁剪成各种贺卡形状、彩笔、帖帖纸、废旧图书等。

第二组:制作彩链、拧花、剪窗花,继续丰富活动室里的布置。

材料:各色皱纸、手工纸、剪刀等。

第三组:装扮“冬至愿望树”。

在“愿望树”上挂上一些小礼物和装饰用的彩链、彩灯等。

2、老师和幼儿手拉手围着“愿望树”,高兴地唱、跳,交换冬至礼物,再次感受浓浓的冬至氛围。

(四)活动延伸:

请家长在活动后的日子里帮自己的孩子实现许下的愿望。

幼儿园节气小寒教案篇十六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动画视频,激发幼儿对芒种节气的兴趣。

2.初步了解芒种的特征与习俗。

3.知道芒种节气是一年中农民伯伯最忙碌的时期。

【给家长的话】。

亲爱的大朋友们,大家好!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也是我园的园本课程,马上就要到二十四节气“芒种”了,老师们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芒种一系列活动!欢迎大朋友们和小朋友们积极参加哦!

活动目标:

1.通过玩面粉,感受芒种节气的乐趣。

2.知道芒种节气小麦成熟,麦子能够磨成面粉。

3.喜欢用面粉动手制作各种面食。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激发幼儿对螳螂的兴趣。

2.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螳螂幼虫时期的形态特征。

3.了解螳螂的生长过程,知道要保护益虫。

【给爸爸妈妈的话】。

1.螳螂将卵产在树枝上,或者墙壁上。在产卵的几天后死去。第二年,小螳螂就会孵化出来。

2.爸爸妈妈可以引导孩子观察螳螂是蛋类孵化还是卵类孵化?孵化后是什么颜色?

3.推荐书籍——法布尔的《昆虫记》。

【本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zuowen/19533743.html】

幼儿园24节气小寒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幼儿园24节气小寒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幼儿园大班小寒节气教案

幼儿园大班小寒节气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小寒......

幼儿园24节气小寒教案

幼儿园24节气小寒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

幼儿园大班小寒节气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幼儿园大班小寒节气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幼儿园小寒节气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寒节气活动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寒节气......

下载幼儿园节气小寒教案大全(16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节气小寒教案大全(16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