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儿童节美术教案(精选17篇)

教案模板 时间:2023-12-12 18:30:0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编写教案可以使教师更加有条理地指导学生的学习。编写教案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确立合适的评价标准。这些教案以清晰的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细致的教学步骤为特点,可供教师参考。

快乐的儿童节美术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暑假中有趣的经历,感受家乡和祖国的美好、生活的`快乐。

2、运用游戏表演、绘画等多种方式表现丰富的暑假生活,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与学法: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回忆。

1、谈话:暑假过得快乐吗?你都做了些什么有意义的活动?还有什么见闻(游戏、夏令营、玩沙、旅游……)。

2、用简短语言与大家交流,共同体验其中的乐趣。

二、游戏。

1、以小组形式表演暑假中有趣的经历。

三、创作。

1、把暑假中最值得留恋的一刻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注意表现出夏天的特征。

2、配上题目,突出画面主题。

3、教师教一些表现人物动态的画法。

四、展示与评价。

1、互相欣赏,介绍自己创作时的想法和体会。

2、找出画面中最有趣的地方小组一起分享。

3、把作品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五、课后札记。

快乐的儿童节美术教案篇二

在画画、做做、玩玩、跳跳中去感受节日的快乐,体验亲子之间的亲情。

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事先准备好一个游戏、白色汗衫、颜料、画笔、小舞台。

09年6月1日。上午8:40——10:30分。

亲子绘画在教室里。亲子游戏在一楼操场上。亲子服饰展示在一楼舞台上。

大一班、大二班、全体幼儿。教师、保育员、家长。

8:40——9:20亲子绘画活动。在本班教室里进行,教师提前分好颜料、白汗衫、笔。在绘画之前做好温馨提示工作,要求家长与孩子们保持桌面、地面及水槽的干净。教师做好巡视指导工作。

9:20——9:30休息时间。晒亲子衫、喝点水,保育员做好清洁工作,老师准备游戏器械。

9:30——10:00亲子游戏。大一班:踩气球大二班:二人三足要求:活动前,教师整队、讲解游戏方法。

10:00——10:30亲子衫秀。鼓励每位。

家长都能和孩子们同台演出,大胆展示自己设计图形。

1、孩子们与家长道别。

2、教师带领孩子们进入教室。

3、唱“六一”的歌曲,发放礼品。

锻炼幼儿的能力,积极快乐的表演,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儿童节。

快乐的儿童节美术教案篇三

目标:

1.能大胆地用各种美术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做、所知、所想。

2.感受、梳理秋季明显的季节特色,热爱大自然。

3.乐意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与收获。

准备:

1.经验准备:刚参加了秋游,有关于秋游的鲜活体验。

2.物质准备:

(1)班里有采摘成果展区、秋游活动照片、绘画参考。

资料、彩笔。

(2)大班幼儿用书10月分册。

过程:

1.通过谈话引发绘画主题。

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31页。

2.幼儿按自己的感受在书上绘画快乐的秋游活动。

(1)幼儿依据自己的设想来选择绘画形式。

(2)幼儿绘画过程中教师尽量少参与,当幼儿遇到困。

难时给予启发和帮助。

3.教师帮助用文字记录幼儿的讲述内容。

幼儿绘画完成后,教师认真倾听幼儿讲述,并用文字记录下幼儿讲述内容。如幼儿表述不清楚或不通顺时教师在征求幼儿同意的情况下做简单修改(记录的文字不能影响幼儿画画)。

4.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画,进行讲述、交流和分享。在此过程中,既要引导幼儿欣赏、学习别人的画,又要对自己的画感到自豪。

快乐的儿童节美术教案篇四

《小鸟的家》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同时又是具有很好环保教育意义的一节课。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因是以情感教育为线,把课堂的各个部分贯穿起来。利用学生对小鸟的喜爱之情,引出他们保护小鸟、帮助小鸟之意,激发学生为小鸟设计美好家园的热情,使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课堂活动,学习创造性地运用身边的材料,去设计、去表现自己心中小鸟最美的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自然界中鸟的形状、色彩等特征。

2.能自由选择工具、材料、充满感情地进行艺术表现,体验主动学习的快乐,制作“小鸟的家”。

3.通过创作小鸟的家的,充分认识和了解生活中的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发学生对动物的爱心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通过绘制“小鸟的家”,学习如何将画面处理得丰富、具有美感。结合自然现状,充满想象和创造力地安排画面。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具准备(学生)彩笔、油画棒、水粉(教师)cai课件、头饰。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展示激趣:

导言:同学们,老师放一种声音让大家听,并猜一猜是什么声音。(播放树林里小鸟的叫声)。

2.板书“小鸟”引出“小鸟的家”,板画课题。

4.出示鸟窝,引出小树,飞进小鸟,

师:大部分小鸟都喜欢把家建在哪儿?

师:我们也把小鸟的这个家建在树上吧!(出示枯树杆并把鸟窝放在上面)。

师:这家多漂亮哟,可就是缺少什么呢?师:让小鸟回家啰!(教师把小鸟放回家鸟窝和树杆上)师:多漂亮的家呀!

二、欣赏探究。

1.播放课件,欣赏“小鸟的家”

师:其实小鸟的家还有更漂亮、舒适的,我们一起来欣赏小鸟的家吧。(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中小鸟的家,了解它们的种类、环境等,感受其图片带给我们的视觉美感。)。

师小结:刚才我们欣赏了小鸟各种各样的家,看了这些图片心里是不是很舒服?我们看了这么美的图片就感觉好舒服,那小鸟住在里面就会更舒服了。我们发现有的小鸟喜欢把家建在树枝上,有的小鸟喜欢在屋檐上,还有的喜欢树洞,岩石洞里。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师:在生活中你们见过鸟窝吗?它是什么样子?是建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材料做的`?学生充分地谈自己看到过的鸟窝。)。

三、实践创作。

1.欣赏学生范画.进行学法指导。

师:小鸟的家漂亮、舒适、有趣。我们来欣赏小朋友们是怎样表现小鸟的家的。(播放学生范画,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其表现手法;)。

师:要画好小鸟的家,首先要掌握小鸟的画法。站立的小鸟我们已经看到了,飞行的小鸟呢?请注意:(老师张开双臂做小鸟飞行姿态,双臂上下扇动,同学们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做)小鸟的翅膀上下扇动才会飞起来,尾巴也会随着小鸟的上起下落而摆动并起着平衡协调的作用,小鸟在空中滑翔的时候翅膀是平伸的。(边说边在黑板上演示)。

师:漂亮的小鸟,也要住在漂亮的小房子里。怎样表现小鸟的“家”呢?请同学们好好想一想。老师画了几个小鸟不同的家(出示图片,几种不同的鸟窝)请同学们再想想,还有什么新的画法,你想出来的很可能与众不同,试试看吧。

2.构思画面。

师:我知道,你们一定都等不及了,想马上就画给老师看是不是?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画出来吧。?(提示:画面以“小鸟的家”为主题,绘画要大胆,画面要饱满,画树的时候,注意前后层次。)。

3.学生自由创作。

播放音乐《苗岭的早晨》,各种图片滚动提示;教师在各小组巡回指导。

四、展评作品。

1.把完成得好的作品放到展示台、贴在黑板或者挂在树上。

(音乐结束)把画好了的作业展示在黑板前面,请几位画面有代表性的小作者到前面谈谈创意和感想。

五、拓展。

拓展延伸:观看图片(鸟巢)启发学生想象力。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橡皮泥、色纸、光盘、毛线、盒子等废旧物品。

(教师)鸟类图片、课件。

一、导入。

1、讲授新课。

回顾上一课时,展示图片。

2、想一想,说一说。

观看图片,“小鸟的家”和以往的有什么不同?都运用了什么材料?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讨论)。

二、发张阶段。

1、欣赏生活中废气物品的各种鸟巢:报纸做的鸟巢、绳子做的鸟巢??

2、谈一谈,你觉得它们有什么特点?是怎么制作的?

3、观看生活中的鸟巢仿生设计,相互欣赏和交流,并鼓励学生多动脑,设计出更加新颖的小鸟和它们的家。

4、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各种废气物品,说一说,摆一摆,进行材料组装、拼接。

5、让学生自己分析和探讨,制作一个小鸟的家,需要哪些元素的组合?如何装饰得更美观与实用性。

6、学生离开座位,比较和观看其他同学搭建的小鸟的家。

三、实践表现。

1、引导学生运用捏、搓、按、折、撕等方法试着塑造成圆形、椭圆形、立方形或长方性,然后设计小鸟和它们的家。

2、在肯定学生大胆、自由的设计基础上进行欣赏和交流,并鼓励学生多动脑,设计出更加新颖的小鸟的家。

3、总结归纳。

四、作业要求。

发挥想象,运用废弃材料创作“小鸟的家”.

五、展示、讲评作业。

通过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作业,进行展示评价。

比一比、议一议,找出艺术作品与自然界中小鸟的家的异同。

六、拓展延伸。

视频欣赏(鸟巢修建动画剪辑)。

快乐的儿童节美术教案篇五

1、会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

2、在歌唱活动中体验节日的幸福和快乐感。

3、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1、用彩色声线(毛线、塑料包装绳等)和塑料浴帽做成的发套若干。

2、配套磁带或cd。

1、在欢快的乐曲声中自由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感受理解新歌。

(1)提问:六一儿童节小朋友最喜欢干什么?交流已有的有关六一活动经验,与幼儿共同理解歌词,跟着音乐旋律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2)教师完整地演唱歌曲,幼儿欣赏并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3、学唱歌曲。

(1)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尝试与歌词进行匹配。

(2)放慢速度,轻声学唱。

(3)练习。

4、有表情地歌唱。

(1)体验节日将到的快乐情绪,探索如何表现歌曲。

(2)提供道具,表现歌曲的活泼欢快情绪。

六一之前我们是忙碌的,六一之后我们是收获的、幸福的,这种幸福是和孩子们一起参与的各种活动,看着孩子们在各种活动中得到不断地成长欣慰的幸福,这种幸福是“把节日还给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节日带来的快乐与收获”这种理念。活动让每一个孩子充分展示了他们活泼的个性,给了他们一个平等的机会去参与,去体验,去感受,使“六一”庆祝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大舞台!

本文扩展阅读: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它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抚养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而设立的节日。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6月1日定为儿童的节日。

快乐的儿童节美术教案篇六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图形画出不同形态的可爱的奶牛。

2、大胆想象奶牛的快乐生活,添上相关的周围背景,使画面饱满、丰富。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奶牛场图片一幅、幼儿8k画纸、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奶牛长得什么样?它在哪里生活?

2、我们天天都喝牛奶,让我们一起感谢奶牛:“你吃青草,我喝奶,谢谢你花奶牛”。

二、观察图片,了解奶牛。

出示“奶牛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奶牛的形态特征,了解奶牛的生活习性,以及挤奶、工厂加工牛奶知识等。

三、怎么画奶牛。

1、奶牛真可爱,那怎么画呢?(教师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画奶牛,并向大家讲述自己的画法。)。

2、教师小结幼儿画奶牛的.方法,编成儿歌:扁扁圆圆大鼻子,鼻子上面大拱门,拱门中间左右开,两个小门变脸颊画上圆圆大眼睛。头上两个弯弯角,牛角下边装耳朵,大大方形是身体,身体下边有四腿,后腿牛奶挤一挤,喝上几口好营养。不忘添上细尾巴,赶走烦人小虫子。

3、奶牛身体是什么颜色?奶牛生活在什么地方?可以在它周围添画点什么?

四、奶牛的快乐生活。

1、鼓励幼儿把奶牛画大,画出大小和形态不同的奶牛,大胆想象奶牛快乐生活的情景。

2、引导幼儿添画相关场景,使画面饱满、丰富。

五、我的可爱奶牛故事。

1、相互欣赏作品,将自己的画编成故事讲给同伴听。

2、将作品布置在画廊,幼儿命名主题:快乐的奶牛。

快乐的儿童节美术教案篇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2.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

4.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敢于表现自我,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往。

【教学重点】。

聆听音乐,以学生的自觉感受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大胆地做,以促进学生思维更活跃。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动物头饰若干。

【教学过程】。

1.听音乐导入:《苗岭的早晨》。

2.聆听活动。

(1)初听音乐:《快乐的小熊猫》清晨片段。

提问:这段音乐描写的是什么?

(教师随着音乐做起床、搓眼睛、伸懒腰等动作)。

学生:小熊猫刚睡醒。

教师:小动物们起床的动作都不一样,你们能听着音乐做你所扮演的小动物早上起床的样子吗?(请个别学生表演)。

再次播放音乐,请全体学生跟着音乐做动作。

目的:感受乐曲描述清晨的意境。

(音乐节奏缓慢,比较自由、舒缓,启发学生想象这部分既是描写大森林早晨宁静、美丽的景色又是对小熊猫的描写。描写小熊猫刚刚起床的情景)。

教师:老师今天扮演的是什么呢?

学生:熊猫。

教师:我的百货商店今天要开张了,你们愿意到我的商店来祝贺我吗?我得去准备一下。(放音乐)。

(2)听音乐:《快乐的小熊猫》骑车的片段。(多媒体骑车图)。

(老师随音乐做骑车的动作)。

提问:小动物们,在这段轻快的音乐里,你们猜到我在做什么吗?

学生:骑车。

教师:我是骑自行车到百货商店的,那你们喜欢怎样去?

(各别学生表演,注意动作与节奏)。

再次播放音乐让全体学生随老师跟音乐出来做动作。

目的:让学生自由编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停)教师:你们觉得累吗?我们停下来休息一会,听听熊猫又在做什么?

(3)听小熊猫愉快劳动的片段。(多媒体出示打水图)。

(表现水桶激起的浪花声和泛起了一圈圈的水波)。

提问:你们听到什么了吗?

学生:水的声音。

教师:为什么会有水的声音?

请你们再听这段音乐,看看小熊猫在做些什么?

(再播放音乐)学生:过河,打水。

教师:你们能用声音模仿吗?

目的:利用音乐中的特殊音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4)编创结尾。

教师:接下来,你们说我该做些什么呢?(多媒体问号图)。

目的:让学生自由编创,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5)整体欣赏《快乐的小熊猫》并进行表演。(分组进行,每组表演一段音乐)。

教师:你们能把小熊猫快乐的一天表演出来吗?

3.小结。(多媒体出示故事全图)。

教师:今天你们都到我的商店祝贺我,我真的很高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开百货商店吗?

学生:为森林里的小动物服务。

教师:你们真聪明,很高兴能和你们做朋友,希望常来美丽的大森林里玩,小动物们再见。

快乐的儿童节美术教案篇八

活动目标:

1、在尝试后能发现中秋节节庆食品的食用方式。

2、体验活动的快乐,进一步感知中秋节热闹的气氛。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实物或图片:红菱、藕、毛豆、芋艿。

活动过程:

1、认识提供的实物。

回忆在中秋节中食用过,还食用过哪些东西。

2、讨论讲述:

(1)这些食品是怎么吃的?

(2)还有哪些食用这些食品的方式?

3、尝试食用。

幼儿用各种方式吃这些食品。

教学反思:

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国一个传统的重大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孩子们观赏月亮,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时机。

快乐的儿童节美术教案篇九

1、尝试通过绘画形式大胆地表现“六一”活动中的愉快气氛。

2、学习根据自己的想法作画,并能合理选色和布局。

有参与六一活动的经验,画纸、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一、经验唤醒。

提问:六月一日到了,你想怎么过这个节日?你最喜欢的是什么活动?为什么?

请幼儿思考回答,教师可给予一些提示。

教师:我们今天就把快乐的六一画下来吧。

二、交流画法。

1、讨论:怎样把“六一”活动中,兴的事画下来?并要让人一看就明白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活动。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事要画大,并画在纸的中间;选用亮点的色彩、艳丽的色彩来装饰画面。

2、个别尝试: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老师在边上指导。

3、其他幼儿评价,并畅谈如果我来画我会这样画。

三、幼儿创作。

重点指导先想好画什么高兴的事情,再画出高兴的气氛。难点指导通过构图布局和色彩来表现获得的快乐气氛。老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构图。

四、作品展示评价。

1、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相互介绍、欣赏他人的作品。自由结伴欣赏、交流。

2、幼儿评价。介绍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讲讲理由,多给幼儿交流评价的机会。

3、幼儿参与将自己的作品布置于环境中。

快乐的儿童节美术教案篇十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并尝试做月饼。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师生家长共同收集有关中秋节的图片、故事,每人带一块月饼,橡皮泥若干。

活动过程:

1、及全体幼儿表演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引出主题:中秋节。教师提问中秋节是哪一天?我们怎样来庆祝这个传统的节日?请幼儿分组讨论。

2、出示挂图教师讲述故事《嫦娥奔月》,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说。

教师:小朋友,嫦娥奔月的故事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每年的八月十五都吃月饼,小朋友们想不想吃月饼呀?教师将幼儿带来的月饼展示给每一个孩子,请孩子们介绍自己的月饼的形状、颜色,味道。将月饼切好放入小碟子里请幼儿品尝。并交流讨论。

3、制作月饼。

(1)将幼儿分成五组,为桌子旁,交代制作月饼的材料有橡皮泥、塑料切刀、展示台。首先请幼儿设计好月饼的形状,颜色,里面的月饼馅儿是什么样的,可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示范装月饼馅儿的方法,首先将自己选择的月饼馅儿配比好,然后夹在两个皮当中。鼓励幼儿大胆的设计月饼的形状,颜色。

(2)幼儿开始制作月饼,教师到各组巡视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设计个性化的月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4、展示作品:请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月饼放到展示台中,大家讨论、互相的介绍自己的月饼,进行评价、赏析。

5、活动延伸;在美术活动区中投放制作月饼的材料橡皮泥等,进行活动。

教学效果: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并尝试制作月饼,幼儿在活动中及参与大胆的交流讨论制作的方法,兴致很浓,大部分幼儿制作出了自己设计的月饼,少数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作品,效果很好。通过这次的活动发现孩子们很有想象力。

快乐的儿童节美术教案篇十一

活动目标:

1、在快乐农庄实地写生,能学着在相对固定的位置自己确定写生的对象。

2、体验写生画的乐趣,能较细心地完成作品。

活动准备:

写生板、8k画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二、写生提议:

1、写生前先确定画什么?要像拍照一样选最有特色的、你最喜欢的一块景作为画的内容。

2、选好画的内容后,要在固定的`位置写生。

3、细心的画,注意线条的疏密,如果有前后遮挡,可以从前往后画。

三、幼儿写生,教师巡回指导:

1、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确定画的内容。

2、鼓励幼儿坚持、较细心地完成作品。

四、展示,互相欣赏。

围坐在草地上,互相欣赏。

1、介绍自己画的得意、满意的地方。

2、讲讲最喜欢的作品,说出喜欢的理由。

3、提出自己在写生时遇到的困难。

快乐的儿童节美术教案篇十二

1、通过开展庆祝活动,为让全体幼儿在感受节日气氛,体验童年幸福与快乐的同时,培养一份纯真的爱国之心,使幼儿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从而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

2、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1、布置富有欢庆气氛的环境。

2、排练团体操《火红的旗帜》。

3、准备活动奖品和奖状。

20xx年5月27日(星期五)上午八时。

塑胶广场。

大全班幼儿及家长。

“六一”应该是属于孩子的。只要每位教师怀着“把节日还给孩子”的理念,善于倾听孩子心声,善于捕捉生活中美好的、有趣的事物,那么让孩子拥有难忘的“六一”将不再是一句空话。通过一系列活动,取得了幼儿家长双丰收。

快乐的儿童节美术教案篇十三

教学内容。

艺术第3册第四单元我爱我家课题一快乐一家人。

学情分析。

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需要每一位家庭成员的精心维护,让学生从小学会在家庭中关爱他人,履行义务,是培养健全的社会人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难点。

1、能从点滴小事中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快乐。

2、体会歌曲、诗歌中蕴涵的情感。

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照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展开。

作业。

展示交流。

小结。

1、读一读《我爱我家》这首诗,体会其中的.意境。

我爱我家。

我爱天空,

因为有星星和彩霞。

我爱大地,

因为有小草和鲜花。

我爱大海,

因为有小鱼和小虾。

我爱我家,

因为有爸爸妈妈。

3、家里有爱,家里有温暖,今天我们来画一画快乐的一家人。

2、欣赏书上作品,说说他们画了些什么来表现快乐一家人的。

3、以《我有一个幸福的家》为背景音乐,以小组为单位,先设计后表演自己家中的故事。

4、我为家人画张像。

所画的内容一定是关于家的主题,可以是家里的人物,也可以是家里发生的一件事。

体会其中的意境。

同学相互交流。

学生分组表演。

快乐的儿童节美术教案篇十四

快乐的儿童节(社会、语言)中班上学期活动目标:

1、乐于和同伴或家人一起过节,充分感受节日的快乐。

2、知道“六一”儿童节是自己的节日,也是全世界小朋友共同的节日。

3、通过比较,知道还有许多小朋友生活艰苦,愿意献出爱心,帮助他么过一个快乐的“六一”。

活动过程:

1、活动前。教师与幼儿一起装饰活动室。

2、各地幼儿欢庆“六一”的录像。

活动过程:

1、观察环境,导入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班内环境和园内环境的变化。

(3)师幼共同小结:“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全世界小朋友的节日。每到这一天,全世界小朋友都会欢天喜地的庆祝自己的节日。小朋友们在这一天都会收到很多的礼物,爸爸、妈妈还有可能带小朋友到好玩的地方去玩。今天,我们自己排练了一些好看的节目来庆祝节日,真是开心极了。

2、观看录像,分享节日的快乐。

(1)将收集到的各地小朋友欢庆“六一”的录像播放出来,请幼儿共同欣赏并感受节日的快乐。其中既有中国小朋友过节的录像,也有外国小朋友过节的录像,还有福利院或贫困山区小朋友过节的录像。

(3)引导幼儿小结:“六一”是一个欢乐的节日,我们虽然可以收到很多的礼物,但是还有很多的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如果大家都献出一点点爱,他们就可以和小朋友一样过一个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啦!

3、师幼献爱心活动。

大家把自己准备好的礼物送给贫困山区的朋友,让那里的孩子也感受到节日的快乐和幸福。

4、师幼共同表演节目,欢庆“六一”。

活动建议与提示:

1、此活动已安排在“六一”儿童节前或当天开展。

2、活动后一定要请幼儿一起家将礼物送给某个福利院的或贫困山区的小朋友,然后请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3、请家长根据孩子的意愿准备一件小礼物,并向孩子介绍福利院或贫困山区的孩子的生活。

快乐的儿童节美术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观察物体的外形结构,初步感受和认识立体形的轮廓特征。

2、抓住物体轮廓线与内部结构线的大致关系,合理的画立体形,

3、能具体细致的描画教材中所提供的对象,用线流畅,表现生动。

4、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能用线条绘画的形式记录对事物的感受。

教学重点:能认真观察物体的外形结构,初步感受和认识立体形的轮廓特征。教学难点:能具体细致的描画教材中所提供的对象,用线流畅,表现生动。

用具准备:绘画铅笔、白纸或速写本、课本、选择2~3件日常生活用品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讲授。

3.同学们带来的物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我们接触的和必需的物品有许许多多,它们静止不动、无声无息,陪伴着我们学习、生活、成长。陪伴着我们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这些物品就是静物。

4.寻找生活中的静物,看到这组静物,你想起了什么呢?

5.静物分类游戏“静物找朋友”(情境设置思考感悟)。

二、自主探究认知体会。

1.出示几张构图不同、画面主体物在不同位置的作品.。

2.学生分析讨论。

3.老师小结:一般来说,主要物品安排在画面主要的、合适的位置,能使画面的主题突出;物品的摆放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能使画面更加生动、美观。

4.各组同学合作,将本组桌上的物品按一定的主次关系合理美观进行组合摆放,教师引导学生适当注意物品间的大小、疏密、前后的关系。在物品的组合摆放中思考相关的主题名称。

三、作品赏析。

1.欣赏画家作品中选择了哪些物品?主要的物品是什么?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意。

2.欣赏学生的作品。

第二课时。

一、自主表现。

作业要求:用线描的形式画出本组桌上已分类、组合好的物品,注意物品的组合体现主次关系,构图合理、美观。

二、交流评价。

1.小组内交流:相互欣赏同学间的线描作品,从构图、线条表现的角度交流。

2.小组间的交流:从物品的组合摆放、线描作品的角度交流。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参与、交往状况、小组合作及作品的表现等。

三、课后延伸。

尝试找一找、看一看、画一画室外的静物,品味活动中的另一番情趣.。

快乐的儿童节美术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有关静物构图的基本原理。

2、初步遵循静物构图的基本原理,将静物进行合理配置并描绘。

3、独立的审美能力,感受生活,创造美的生活,体会平凡生活的幸福。教学重点:掌握静物构图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

静物的合理配置并描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感受带来的物品,了解静物的含义。

1、学生把带来的物品集中放在小组的桌上。

(1)学生讲述。

(2)小组内交流。

3、同学们带来的物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我们接触的和必需的物品有许许多多,它们静止不动、无声无息,陪伴着我们学习、生活、成长。陪伴着我们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这些物品就是静物。

二、寻找生活中的静物,在情境中唤起学生对静物的情感。

2、(将图片定格)看到这组静物,你想起了什么呢?

3、老师出示几个小主题,学生根据主题联想相关的物品。

三、静物分类游戏“静物找朋友”(情境设置思考感悟)。

静物家族的每个成员不是孤单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朋友。

1、老师在讲台上将自己带来的物品中随意拿出一件,让学生根据其用途等特征在所有带来的物品中找朋友。

2、小组内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学生将组内的物品初步分类)。

3、小组间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各组间的物品相互交流补充)。

四、自主探究,认知体会。

每组的桌上都有分好类的物品,怎样把这些无声的静物画得有声有色呢?

2、学生分析讨论。

3、老师小结:一般来说,主要物品安排在画面主要的、合适的位置,能使画面的主题突出;物品的摆放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能使画面更加生动、美观。

五、尝试体验深化认识。

1、教师用纸将讲台上已分好类的静物剪成平面形的模板。

学生利用静物的模板在黑板上进行尝试摆放,要求体现主次关系,不同形式的摆放体现不同的个性、情感。体验主次构图关系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2、各组同学合作,将本组桌上的物品按一定的主次关系合理美观进行组合摆放,教师引。

导学生适当注意物品间的大小、疏密、前后的关系。

在物品的组合摆放中思考相关的主题名称。

3、师生评价,教师及时予以指导调整。

六、作品赏析。

1、欣赏画家作品中选择了哪些物品?主要的物品是什么?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意。

2、欣赏学生的作品。

(1)历届学生的静物画作品。

(2)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七、自主表现。

作业要求:用线描的形式画出本组桌上已分类、组合好的物品,注意物品的组合体现主次关系,构图合理、美观。

八、交流评价。

1、小组内交流:相互欣赏同学间的线描作品,从构图、线条表现的角度交流。

2、小组间的交流:从物品的组合摆放、线描作品的角度交流。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参与、交往状况、小组合作及作品的表现等。

九、课后延伸。

板书设计:

快乐的儿童节美术教案篇十七

活动目标:

1、欣赏作品,感受作品中和谐、安详的意境。

2、在教师引导下,乐意根据画面的内容大胆联想和表达。

3、尝试模仿、创作关于熊猫的'作品。

活动准备:

1、水墨画“熊猫”的图片。

2、黑白灰绿等色纸若干,剪刀、浆糊、抹布。

3、幼儿用书:《熊猫的一家》。

活动过程:

1、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会议熊猫的形象。

教师:你们见过熊猫吗?在哪里见过的?熊猫是什么样子的?喜欢吃什么?

2、出示“熊猫”图片,引导幼儿初步感受作品。

教师: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

3、引导幼儿细致地欣赏作品,并大胆联想与表达。

教师:附近还有别的熊猫吗?如果有,会是谁?那些熊猫怎么不在这里呢?它们在做什么?

4、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的用墨特点。

5、幼儿尝试用剪纸黏贴熊猫。

幼儿尝试用剪出的圆形、椭圆形黏贴熊猫,并在周围添画背景。

6、交流作品。

教师:你的熊猫在干什么?

【本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zuowen/19039109.html】

快乐的儿童节美术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快乐的儿童节美术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美术快乐的儿童节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美术快乐的儿童节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快乐儿童节美术教案(精选15篇)

快乐儿童节美术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

儿童节美术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儿童节美术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儿童节美术教案

儿童节美术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节美术教案,供大家参考借......

下载快乐的儿童节美术教案(精选17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快乐的儿童节美术教案(精选17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