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教案_雨巷教案全文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10:59:3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雨巷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雨巷教案全文”。

《雨 巷》教 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情感美,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2、把握诗歌的意象,探讨意象的多重含义。

3、感受这首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一脉相承的意象与情感。

重点:

1、把握中心意象,分析“雨巷”、“我”、“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象征意义,深入体会诗歌情感。

2、用准确的语言表达阅读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播放歌曲《丁香花》,营造氛围)

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一场如丝的江南 细雨,一条悠长寂寥的小巷,一把古色古香的油纸伞,一抹丁香般的倩影,一滴太息般的泪光„„在消逝的历史中我们依旧听到了《雨巷》如此动人的吟唱。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戴望舒,在诗的语言里去畅想遨游吧。

二、走近作者时代

(一)作者简介

师:大家之前学过戴望舒的作品没有?有谁知道他的基本情况? 戴望舒,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派代表诗人。成名于三十年代。是继徐志摩之后,我国现代诗坛上又一颗璀璨的明星。动荡的年代,个人的遭遇,使他在诗歌创作上经历了一个从歌咏个人悲欢离合到表现爱国情感、民族气节的发展过程。主要的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其中,《望舒草》标志着作者艺术性的完成,《灾难的岁月》标志着作者思想性的提高。代表诗作,前期有《雨巷》,后期有《我用残损的手掌》。

早期:个人孤寂、感伤,朦胧含蓄 后期:热爱祖国,明朗真挚

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 1

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三、走进雨巷 吟唱诗韵

师:有这样温柔多情的笔名,又有这样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也必然是细腻多情的,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雨巷》。

1、听配乐朗诵,进入诗境,同时展示江南雨巷的画面。师:同学们听了之后,感觉旋律怎么样? 明确:美

2、学生齐读,感受音乐美

师:是的,旋律很美。叶圣陶先生就曾经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诗人的韵律美是怎样形成的?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标注诗歌的韵脚。师:知道什么叫韵脚吗? 明确:押韵的字。

(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第一节的韵脚。然后让学生边读,边找)明确:

①一韵到底,每节押“ang”韵二、三次。

韵脚舒缓悠扬:长,巷,娘,徨,怅„„每一节共六行,每节押韵两次到三次,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

②词语的反复:

悠长,哀怨,走近„„

③句式的复沓:

丁香一样的„„,像我一样„„,像梦一样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迂回往复,悦耳和谐,一个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④诗节的复沓

从全诗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飘过”之外,其它语句完全一样,这样,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 2

现,起结复见,首尾呼应,不仅加重了诗人彷徨苦闷的心境,也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性。

教师小结:这些手法的运用形成了一种悠长舒缓、低沉徘徊的旋律,形成了一种音韵美,也营造了一种凄婉迷茫的意境,加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四、品味意象,领悟情感

师:读完全诗,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 明确:低沉、伤感,迷蒙清冷,充满着愁绪和无奈。

师: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慷慨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轻快明丽,而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

师启发:我带着感伤忧愁的心情独自徘徊在哪里呢? 生齐声答:雨巷

师:雨巷有何特点呢? 明确:悠长,寂寥

师:诗人在雨巷中干什么呢?

明确:独自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师:湿漉漉的天气,湿漉漉的巷道,我的心情同样也是湿漉漉的。然而我却希望逢着一个姑娘。诗中是怎样描述这个姑娘的?(自读2-6节,抓关键信息回答)

明确:‚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美丽高洁。

‚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哀怨彷徨。‚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哀怨。‚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可望不可即。

师:为什么要用丁香来形容姑娘呢?或者说为何不用玫瑰,或者茉莉花等等来形容呢?丁香花究竟有何特点呢?

(学生思考)

师补充: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璟的《浣溪纱》中有‚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句子,更是把丁香与忧愁联系在一起。

师:忧愁的丁香姑娘悄然飘过我的身旁,最终留下一声沉重的叹息,携着一阵淡淡的幽香,像梦境般翩然而逝,渐行渐远„那留在雨巷中的我有没有也跟着一起消失呢?

明确:没有。他在继续徘徊,继续期待,继续求索!

师:诗人期待的丁香姑娘究竟有何象征意义呢?(小组讨论)(小组展示)

1、认为是爱情诗的理由:

据戴望舒的长女戴咏素说:‚我表姐认为,施绛年是‘丁香姑娘’的原型,她个子很高,与我爸爸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很相配,气质与《雨巷》里那个幽怨的女孩相似。“ 施绛年是施蛰(zhé)存的妹妹,比戴小5岁。那时施蛰存是《现代》杂志的主编,和戴望舒是好友。起初戴望舒写的诗并不被人看好,后来是施蛰存在《现代》杂志上主推戴望舒的诗,并高度评价他的诗是现代诗。施绛年当时在上海中学读书,性格活泼。戴望舒被这个美丽的少女深深吸引并送给他自己签名的第一本诗集。可惜的是,这段初恋最终是以戴望舒的无比悲伤与失落而收场。

2、认为是理想诗的理由: 幻灯展示背景: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

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最终明确:

”丁香姑娘“就是内心心灵的形象化(和我的共通点),表明了诗人当时的心境--忧郁、惆怅、彷徨。

”丁香姑娘“象征了诗人在大革命失败后苦苦追求的革命前景和希望。”丁香姑娘“可象征诗人理想中的恋人形象。

”丁香姑娘“可象征生活中一切美的事物,如美好的人生理想等等。

六、素材挖掘

师:《雨巷》的作者戴望舒在“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的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希望自己的未来像“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般美好。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憧憬?请就理想提炼观点,发表你的看法。

明确: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有一位诗人流沙河在20世纪50年代被打成了右派分子,遭遇不公待遇20多年,但他始终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战胜坎坷,最终走过了人生那段最黑暗的时光。他在诗歌中说,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七、写作借鉴

师:你从这篇文章中看到了哪些可以供我们借鉴的写作技巧呢?(学生畅所欲言)

明确:排比,反复,首尾呼应,象征。

七、全班同学把握情感,齐读课文。

八、结语,听《雨巷》歌曲

繁华的城市里,到处都是高楼林立,戴望舒走过的那条雨巷或许早已灰飞湮灭了,找一个悠长的雨巷或许已经不可能了。但“雨巷”的魅力不仅在那悠长、悠长,又寂寥的深巷,更在于那丁香织就的一片美丽而哀伤的心情。每当细雨迷蒙的时候,每当你彷徨迷茫的时候,请你想起我们今天这节课,想起戴望舒的《雨巷》,请你一定记得在那发黄的诗中,有一

位美丽而忧伤的丁香一样的姑娘飘过你身旁。

九、作业设置

挑选一个最喜欢的意象,运用象征与暗示的手法,并用散文化的语言加以描述。示例:雨巷

细雨,如幕,笼住了这长长窄窄、窄窄长长的石巷,驳落的檐头,刻进了多少的历史沧桑?濡湿的青石板路,如蛇般蜿蜒向前,在尽头等待的是望穿秋水的欣喜,还是冷彻骨髓的幻灭?小巷无语,静默的站着,站着……雨,越发的细密了。

如:姑娘

一袭紫裙,默默的行走在悠长的青石板路上。你丁香般的芬芳填满了空气的每一罅隙,太息般的眼光结着丁香的哀怨,投向寂寞的雨巷。细雨微寒,那撑起的油纸伞能否为你抵挡此刻的风雨?漫漫长途,谁能为你拂去心底的凄婉迷茫?

教学反思:

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入教室,愿意为下午的课会很零乱,但最终的效果却让我自己大吃一惊,悠长的雨巷,愁怨的姑娘,优美的课堂。

虽然假期就有点小小的思路,但始终不是很清晰。昨晚回家也没有思考出个所以然,导致今天早上凌晨5点就醒了。牵挂着教案,匆匆洗漱完毕,就又端坐在电脑旁组织着教案。但仍然很笼统!

到了学校,和同组的老师一起商量了一下,最终写成了一篇思路清晰的教案,但因为语言很美,我自己背了两三遍,但好像还是不能顺畅的讲解出来。

也许我天生就适合教书,也许六年的教学已经把握磨得老道自信,走上讲台,我竟然就侃侃而谈了,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无论是学生的深情朗读,还是对音乐美的分析;无论是我引领学生对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解读,还是学生小组合作的语言组织,都让我眼前一亮。一堂课下来,我感觉自己浑身都被汗水浸湿了,激情的汗水,投入的汗水,已经走进雨巷的汗水。我都有点陶醉于自己的课堂了!

尤其是后面对戴望舒爱情故事的讲解,我从学生的表情中看到了惊喜,看到了崇拜。这再次证明将故事引入教学一定是丰富课堂的最佳手段。

小组合作的问题解决,孩子们思考的深入全面,也确实让我震撼。证明小组智慧的碰撞是践行新课改要求的最好尝试。只是,虽然同学们答案的组织非常完美,但是小组激烈的泰伦分为似乎还没有完全形成,这是最让我遗憾的。但今天晚自习之前再去和同学们沟通交流了一下,我相信,这种状况会慢慢改善的。这个班级是我的,我有任务让他们活跃起来!

对于教师语言的组织,也是美的。美的诗歌需要美丽的语言区解读。正如钱老师所说的那样,要粘在文化的高度给学生以震撼的效果,也许学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但是长期营造这种氛围,我相信学生会在我的耳濡目染之下渐渐文雅起来,渐渐获得知识。

总的来说本堂课是成功的。上完之后,新老师周老师竟然对我说,石老师,你讲得太好了,我都被感动很多次了,我都舍不得离开教室了。听到这样的话语,我心里是乐开了花。但是也激励我继续努力,抓好教学!

但也有一些遗憾,时间安排略微有点不合理,素材挖掘还没有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发言机会,写作借鉴更没有时间完成,下课铃声就已经响起,只得匆匆收尾!

所以,教学还未成功,我还仍须努力!

2012年09月06日 高一底楼办公室

《雨巷》教案

《雨巷》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体会本诗的意境美。 2,了解“自由诗体”的特点。 3,深刻体会诗歌中借物抒发的内心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雨巷教案

雨巷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情感目标: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3.能力目标:通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

雨巷教案

《雨巷》 教学目标1、通过掌握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2、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义教学难点、重点1、学习象征的用法2、体会本文的象征意义教学方式:感悟法、朗读法、启发式一......

雨巷教案

《雨巷》教案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体会本诗的意境美。2、了解“自由诗体”的特点。3、深刻体会诗歌中借物抒发的内心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雨巷教案

通过刚才的朗诵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笔下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咱们同学已经找出了这些意象,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些意象,然后展开想象看看作者为我们勾勒一个怎样的“雨......

下载雨巷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雨巷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