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音乐教案(优秀8篇)

教案模板 时间:2023-10-21 12:02:3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高中音乐教案篇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作品《铁蹄下的歌女》,激发爱国热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歌曲的赏析以及对《风云儿女》片段欣赏,体会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歌女的凄楚生活及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

【知识与技能】

了解歌曲创作背景,体会歌曲旋律特点。

【重点】

体会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歌女的凄楚生活及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

【难点】

了解歌曲创作背景,通过学习作品《铁蹄下的歌女》,激发爱国热情。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义勇军进行曲》,提问:每当国歌响起时,你会有一种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当这首《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时,就会有一种自豪感,立马想到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爱国情怀。这首著名的《义勇军进行曲》选自电影《风云儿女》,在这部影片当中还有一首著名的插曲,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铁蹄下的歌女》。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铁蹄下的歌女》并提问:这首歌曲表达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是一种悲痛的情绪。

2.教师介绍电影《风云儿女》

这首《铁蹄下的歌女》是电影《风云儿女》插曲,影片讲述了在抗战时期,只顾享乐的诗人辛白华,最终因为挚友梁质夫的牺牲而投入抗战的故事。

3.教师播放全曲,提问:歌曲分为几个部分?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共有三部分。

(三)分段赏析

又表达什么样的内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第一段前两句为气息悠长的抒情性旋律,表现了歌女们不甘痛苦生活的心情;后两句节奏紧凑的朗诵性旋律,表现了歌女们心中的不平和对黑暗社会的质询。

2.教师播放第二部分,提问:乐曲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有哪些不同,它又表达了什么?同桌间进行讨论。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相比,第二段转入字字血泪的叙述,音调中充满了辛酸与凄楚。这一段的音乐处理刚好和第一段相反,节奏紧凑的朗诵性旋律挪前,气息悠长的抒情性旋律移后,使“尝尽了人生的滋味,舞女是永远的漂流”两句更为突出,更为感人。

3.教师播放第三段,请学生总结第三段的内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第三段综合了前两段的音调和节奏,前两句仍是不平的呐喊,随后节奏突然拉长,音乐到达了最激动人心的高潮,表现了“被鞭挞得遍体鳞伤”的歌女不可抑制的愤懑之情。

4.教师播放全曲,请学生结合各段的分析,总结整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内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进行补充总结:这首歌的语音、声调、语气和情绪的变化,与音调、节奏的结合非常贴切,音乐的处理与塑造的形象十分吻合,装饰音的运用富于女性的特点,乐句从弱拍上起的手法,突出了部分歌词的内容及柔中带刚的表达方式,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弱者不平的呐喊。

(四)拓展延伸

教师播放《风云儿女》片段,提问:大家通过这段影片以及歌曲,谈一谈聂耳创作这首歌曲对社会的影响。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作者以一个饱受侵害、被人们所贱视的歌女的角度,发出了沉重的控诉。他深刻地揭示了歌女内心所蕴藏的崇高的爱国热情。这首歌成功地塑造一个在中国三十年代三座大山压迫下,受尽生活折磨而又善良的中国妇女的典型形象。

旧中国的歌女是压在社会底层的“弱者”,聂耳对歌女的痛苦生活十分熟悉,他怀着对这些“到处哀歌”“永远飘流”的歌女们的深切同情,写下了这首女声独唱歌曲。歌中用了极其简炼的音乐素材,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弱女子不平的呐喊和在她们备受摧残的心灵深处跃动的爱国热情。整个作品蕴含着催人泪下的悲剧力量,被誉为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抒情歌曲的典范之作。

(五)小结作业

1.教师:课堂接近尾声,请学生谈谈收获。

2.课后大家观看《风云儿女》整部电影,并互相交流观后感。

高中音乐教案篇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聆听《金蛇狂舞》,感受、体验其热闹、活泼的音乐情绪,体会江南人民赛龙船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

【过程与方法】

在感受、体验以及小组合作学习,在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认识聂耳及其创作特点,掌握这位革命音乐家的伟大贡献。

【知识与技能】

带感情哼唱作品,认识作品的创作手法,体会作品情感。

【重点】

反复听赏音乐作品,体会作者表达的音乐情感,认识了解聂耳及其音乐创作。

【难点】

理解并掌握螺蛳结顶的传统作曲技法。

多媒体、钢琴

(一)情景导入

1、教师为学生播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剪辑视频,并请同学们仔细留意:“视频中出现的曲子的名字是什么,你在哪里听过?”

学生自由回答。(《金蛇狂舞》)

2、教师总结并追问:“这样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给现场营造了什么样的效果呢?”由此,顺势导入本课。

(二)初步感知

1、初听乐曲,乐曲表达了什么情绪?听此乐曲可以想象一幅什么样的场景?(欢腾的情绪;营造了节日氛围,表现了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舟的热烈场景)

2、请同学们通过以往的历史常识结合课前的预习,简单介绍聂耳生平,教师做适当总结。(聂耳,是我国30年代的作曲家,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创作之中,也被称为是“人民音乐家”。它的创作领域包括群众歌曲、抒情歌曲、若干电影音乐作品以及民间器乐合奏曲,代表作品《码头工人》、《铁蹄下的歌女》、《翠湖春晓》等等。)

3、乐曲的体裁形式是什么?(民乐合奏曲)

(三)探究学习

1、再次聆听《金蛇狂舞》,通过欣赏和观察乐谱,学生划分乐段,教师做总结。(乐曲分为几个部分?乐曲演奏主要由哪些乐器组成?全曲由三部分反复交替组成循环结构,乐谱上已经标注了分段记号。以锣、鼓等打击乐器为主,渲染了热烈欢腾的气氛,也使乐曲民族特色更加鲜明。)

2、分段听赏音乐作品。

(1)分析第一段

聆听第一段,这段音乐描述了什么场景?(比赛开始时整装待发,人声鼎沸的场面。)

带领学生哼唱旋律。

(2)分析第二段

聆听第二段,并思考:这一段在情绪上与第一段相比有什么不同?作者是如何来表现的?(情绪更加热烈,节奏更加紧凑、力度加强、速度变快。)

带领学生哼唱旋律。

(3)分析第三段。

听赏第三段音乐,并思考:金蛇和狂舞分别指的是什么?(金蛇——江面上比赛的龙舟,狂舞——龙舟队争先恐后竞赛的场面。)

3、探寻音乐的创作手法。

请同学们仔细聆听作品,并结合第三段的乐谱,教师弹琴,学生通过分组对唱、接龙的方式仔细展开思考:在这段旋律中你能否发现什么规律呢?这是一种什么创作手法?(乐句之间上下呼应、呈现出逐渐紧缩的形式,最终以简洁的单音结束全曲。这是我国传统音乐创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作曲手法,叫做“螺蛳(si)结顶”。)

4、思考为什么运用“螺蛳结顶”这种创作手法?怎样演奏才能更准确的表达音乐情感?(“螺蛳结顶”可以很形象呈现问答句式;演奏时,一问一答要体现出一强一弱的演奏效果,形成鲜明的力度对比。整体速度稍快些,这样基本上就能把作品的整体情感准确的表现出来。)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得到了哪些启发?

(三)拓展延伸

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

2、师生共同总结。(两位作曲家生活于完全不同点历史时期——解放前和解放后,因此,艺术家的创作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四)小结作业

1、师生用问答的形式,共同总结本课主旨。(结合时代背景欣赏音乐作品,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音乐文化)

2、下节课我们以“人民革命音乐家”为主题召开一次音乐赏听会,同学们在课下整理文本及音响资料,下节课分享。

高中音乐教案篇三

(一)通过鉴赏具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了解亚洲各地区音乐文化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加深对亚洲传统音乐风格的理解。

(二)通过比较聆听、合作演唱等实践活动,认识“呼麦”、“拉格”、“塔拉”,体会和区别不同文化背景下,各国家音乐的风格特点。

(三)学生通过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能够尊重多元文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去尝试接受多元的民族文化,尊重多元文化。

比较与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各个国家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一、导入:听三个音乐片段让学生说说分别是哪个国家的音乐。完成学生手中的第一张表格。

(设计意图:1、考考学生平时对音乐的积累。2、让学生对亚洲音乐有个有初步的感受。)

二、新课学习。通过学生新课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所以我将对新课的学习设计为四个板块:

(一)音乐旅行第一站:东亚音乐文化区(蒙古)

1、通过视频短片认识呼麦,了解呼麦唱法的特点。

2、欣赏呼麦作品《四岁的红鬃马》。

23、学生对作品的风格进行讨论。

4、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旅行第一站结束。

(二)音乐旅行第二站:东南亚音乐文化区(印尼)

1、请学生指出印尼在地图上的位置,教师对印尼的地理位置做简单的介绍。

2、听赏印尼民歌《星星索》,注意歌中的伴唱。

3、学唱歌曲中的伴唱,要求学生注意歌唱的状态。在学生能比较熟练的演唱基础上教师演唱主旋律,和学生合作。

4、在歌声中结束音乐旅行的第二站。

(三)音乐旅行第三站:南亚音乐文化区(印度)

1、欣赏一段有关“祈雨”的印度歌舞表演,让同学们猜猜旅行第三站是哪里?请学生说说对印度和印度音乐的印象。

2、教师介绍印度音乐。

3、介绍印度民间乐器萨朗吉、西塔尔,听赏印度民间乐曲《欢迎》。边听边思考印度音乐的特点。

4、总结印度音乐的特点,音乐旅行第三站结束。

(四)音乐旅行第四站:中亚音乐文化区(阿塞拜疆)

1、听《巴雅提木卡姆》感受这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并完成手中的表格。

2、教师介绍“木卡姆”。

3、比较欣赏新疆的《十二木卡姆》,感受阿塞拜疆木卡姆与新疆卡姆之间的联系.(设计意图: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区,人类古代四文明古国中的三个国家在这里,并且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对这一篇章的学习尤其重要。在介绍每个地区音乐之前,以当地的风景(或代表性建筑)图片和民族风情音乐一同引入,让学生更容易了解亚洲国家的音乐文化背景。然后再直观感受、欣赏、听辨来感受和了解亚洲民族音乐的风格,总结出它们的音乐特征。)

高中音乐教案篇四

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曲、古诗《春江花月夜》的历史背景及艺术价值,提高学生对中国音乐文化精品的审美,评价能力。

2.通过古曲、古诗《春江花月夜》的对比欣赏,研究诗乐《春江花月夜》在艺术表现上的异同之处。

3.通过《春江花月夜》诗乐欣赏,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重点难点 诗乐《春江花月夜》艺术性比较

1、教师:

* 初步欣赏《春江花月夜》《夕阳箫鼓》相关音响作品(全曲欣赏、片断欣赏),找出《春江花月夜》主题旋律。初步了解十个片断。

* 《春江花月夜》唐诗参考资料预读,解决生字难字。

* 《春江花月夜》乐谱对照音乐初步欣赏。

* 中华民族音乐“鱼咬尾”、“换头合尾”的含义?

全班同学分成5个小组,建议以不同角色角度完成《春江花月夜》艺术实践,也可另定艺术形式。上课时由课代表主持,进行15分钟的交流(其中部分小组表演时可合在一起)。

小组形式完成《春江花月夜》唐诗朗诵或吟唱(3分钟以内)。

小组形式完成创作歌词配《春江花月夜》主旋律演唱或演奏(3分钟以内)。

小组形式完成创作《春江花月夜》或《夕阳箫鼓》书画作品3副(上课时带来)以上,上课时请一位同学即时书写“春江花月夜”五个大字(3分钟以内)。

完成创编一段《春江花月夜》舞蹈(3分钟以内)。

小组形式完成创作静态造型“春、江、花、月、夜”五组造型,可用道具(3分钟以内)。

小组形式完成《春江花月夜》其他创意(3分钟以内)。

教师:(音乐起)同学们,对于诗乐作品《春江花月夜》的欣赏比较到此暂告一段落,从大家展开的热烈探讨中,可见同学们对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欣赏和研究,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作品创意、艺术实践交流板块,请各组同学做好准备。欢迎**同学上台主持。

* 各组同学交流《春江花月夜》相关艺术实践、创作交流。

* 老师也自己所作的.的《春江花月夜》音乐图画与同学交流。

* 最后师生全体在《春江花月夜》音乐声中齐声朗诵唐张若虚诗《春江花月夜》前十六句或齐唱主旋律。

学习小结:课堂师生学习小结,课余音乐学习安排。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祝贺同学们艺术实践表演的成功。同学们,今天的学习是在积极主动、互相协作、实践创新、交流的氛围中进行的,大家从两部《春江花月夜》作品中感受到诗含乐韵,乐融诗情的音乐文化特点。也更加认识到中国音乐特有的韵律美,浓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及中国音乐的博大精深,老师今天也受益菲浅。对于《春江花月夜》,对于中国音乐,值得欣赏学习研究的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课余的音乐学习总结能够更加成功。

-->

高中音乐教案篇五

情绪和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不同风格及特点。

(二)了解京剧发展的历史,感受中国国粹—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和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及他为中国戏剧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三)跟录音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海岛冰轮初转腾》选段的片断,实践体验京剧唱腔独特的韵味。

欣赏京剧唱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并在学唱中体验感受京剧国粹的音乐风格,了解京剧的发展历史和梅兰芳大师的艺术成就。

难点:把握京剧唱腔的韵味,理解京剧这种综合性表演艺术的特点。

(一)欣赏一段由四大名旦表演的录像片段进行导入。

(二)简介京剧的发展历史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三)介绍梅兰芳的艺术成就。

(四)欣赏由梅兰芳演唱的京剧选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

1.欣赏作品

2.简介作品的`剧情

3.介绍南梆子及四平调的特点

4.学唱《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这两首作品。

(五)欣赏李玉刚和梅兰芳在表演上的不同风格。

说说你对两个唱段的音乐情绪的感受与理解,分别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一)教材资源:教材配套课件中第四单元第八节中的全部资源与第九节中《京剧的行当》部分资源。

(二)录像资源:四大名旦的表演录像片段,梅兰芳表演的《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录像片段,李玉刚的录像片段。

(三)教师资源,教师范唱并指导学生学唱。

(四)学生资源,发挥喜爱京剧艺术学生的特长,在课上充分展示其才华。

高中音乐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几种民族乐器,了解民族器乐的四大分类及其特点;

3、能够对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二)能力发展目标

2、通过对器乐曲的欣赏、分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

(三)情感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接受音乐审美教育;

2、通过课件的展示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3、在教学中,激发学生不断通过对音乐材料的呈示产生愉悦的审美,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实践,体会音乐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地位。

教学难点:

1、掌握《梅花三弄》的寓意、意境及结构的认识把握及对该曲欣赏兴趣的调动;

2、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比较羞涩、敏感,教师要在课堂中创造表演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制作;

2、古筝;

3、教学音响cd;

4、书籍资料。

中华民族乐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导入

vcd播放女子十二乐坊现场演奏曲目《阿拉木汗》

思考问题:

其中涉及到哪些熟悉的中华民族乐器?

初步感受民族乐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民族乐器的发展及分类

早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们发现击掌、跺脚、运用劳动中的生产工具可以敲打节奏,发出声音,于是人们便用自制的乐器表达他们的思想与情绪,这便是最初的民族器乐。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不同的时代各种材料制作的乐器也先后产生了。到今天,我国所记载的乐器就有一千多种,真可算是“吹、拉、弹、打”样样具备。

向学生展示收集到各种民族乐器;

重点介绍古筝的构造及发展史

请学生在课前查找到的民族乐器的知识与全班同学分享

分别到讲台上演奏各种民族乐器、分辨各种民族乐器的音色

通过教师讲解民族乐器的发展和分类了解中华民族乐器,再通过直观感受、听辩来感受和了解民族器乐的风格。

欣赏《梅花三弄》

1.简介乐曲

2.活动与探究:

3、分析乐曲

播放《梅花三弄》的flash动画

分析乐曲时教师试奏

学生分成三大组讨论

请学生演奏泛音

通过flash动画效果,学生初步感受乐曲。

教师演奏,学生直观感受乐曲,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演奏泛音,感受古筝的音乐及古筝演奏手法

创作与活动

请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梅花坚忍不拔的品质

播放背景音乐

学生画画、写作、唱歌等等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音乐的表现力。

小结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师生交流感受

教案说明:

一、教学内容设计说明

《中华民族乐器》是湖南省《艺术欣赏音乐》(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一年级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课通过了解多种民族乐器、欣赏民族器乐曲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和了解民族器乐曲的独特风格,培养学生对多样化音乐风格的兴趣和关注。通过参与各项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带给人的欢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独特的创造力。

二、教学策略

“在动中学,乐中学”

教师播放女子十二乐坊的视频,营造一种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在创作与活动中,安排了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一系列对梅花的歌颂,让学生在不同形式中感受梅花的品质,不仅拓展延伸了课的内容,而且升华了乐曲的意义。

“以情感为主线”

黑格尔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只有不断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用“情”字架起心灵与音乐之间理解与沟通的桥梁,才能较好的实施音乐教育的总体目标――审美教育。在高中音乐课程中,基本是音乐欣赏课,因此,学生会在心理上产生厌倦感,状态比较消极。在欣赏古筝曲《梅花三弄》中,教师通过示奏,以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体验,帮助学生感受歌曲、了解歌曲和表现歌曲,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对学生情感的投入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双向情感沟通的渠道。然后,再让学生学习古筝的泛音,并到讲台上演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以活动促求知”

中学教师是以基础教育为目标,要求学生向广博与精深方向努力,却永远满足不了学生中多种多样的要求。在本课中,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前从网上查找民族乐器知识,到课堂上同学交流。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学会了如何收集、整理信息,不仅扩大了知识面,而且也提高了学习的实践能力,另外,通过这一活动,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了“交往”的空间,引导他们进行良好的交往与合作,这样不仅能营造平等、民主、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思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高中音乐教案篇七

简介中国民歌的分类,欣赏《川江船夫号子》、《上去高山望平川》、《放风筝》三首民歌。

听辨号子、山歌与小调。

劳动号子:音调铿锵有力、豪迈。

山歌:节奏舒缓、旋律明朗。

小调:结构规整、旋律优美。

1、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感受歌曲的演唱形式对歌曲所起的作用。

说说歌曲音调有什么特点?属于哪类民歌?

2、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延长音较多。

说说山歌为什么用那么多长音?

分组说说自己收集的有关中国民歌的知识。

结合音乐知识进行民歌欣赏,引导学生从民歌的不同特点进行 区别、归纳。

说出号子、山歌与小调不同的特点。

一、赏陕北民歌《脚夫调》,想一想:歌曲属于哪种民歌类型?

二、哼唱云南民歌《放马山歌》,感受山歌的曲调特点——节奏自由、衬词多。

三、欣赏河北民歌《盼红军》,想一想:歌曲的曲调属于山歌类吗?为什么?

四、随伴奏音乐哼唱《盼红军》,感受小调旋律优美、结构规整等特点。

五、听辩练习:

1、《黄河船夫曲》、《码头工人歌》属于哪种类型的号子?

2、《牧歌》、《小白菜》、《茉莉花》属于哪种民歌类型?

六、活动与练习:

1、你会唱哪些广东方言歌?

2、创作民歌:

应用1、2、3、5、6五个音创作一首有民歌风格的歌曲。

3、教师示范再集体创作。

七、集体评议。

八、小结。

高中音乐教案篇八

学生通过虚拟课堂的学习交流,以《我和你》这首北京奥运会主题歌为创作的主题,展示创编活动。虚拟课堂的学习方式,在新课堂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又是老师、又是朋友、又是网友。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创作的热情是现阶段的重要引领方向,使学生从心中迸发出的对音乐的爱和向往。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在音乐审美体验中享受音乐美。

1、通过虚拟课堂的自主学习,共同体会歌曲《我和你》内涵及价值.2、学生创编作品展示,深入体会歌曲创作的特点与风格,探索不同的创作形式.3、对学生改编的歌曲《我和你》进行作品分析,在创作实践中学习创作方法.

1、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歌曲的创作过程,对作品创编产生启发。2、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不同学生的特长给予展示的平台。3、对学生创编的作品,进行知识分析和提升,与学生共同探讨创作的规律。

通过虚拟课堂教学成果的展示,学生在改编、创作、分析音乐的过程中,深入体验创作中情感价值,提升知识层面的深度和广度。

1、学生改编作品的分析与探究2、在学生创作过程中,保护学生建立起对音乐创作的热爱度,肯定学生的成绩的同时,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去完善和指导学生进行创作活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预备:

师生共同演唱歌曲

演唱歌曲,在歌声中找寻对奥运会的回忆与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创设音乐情境

课题展示

《我和你》

-->

体会原创作者的创作过程

展示虚拟课堂网络平台中的教学帖,扼要说明作曲家的创作过程。

学生通过虚拟课堂了解到此首作品的原创作者的创作经历,由学生代表发表感言。

在现实课堂中进行交流学习

学生创编作品展示1.李法然同学二胡曲《我和你》创作展示

聆听学生的作品从民族和民族音乐的角度进行探讨

学生展示同时分分析作品所使用的创作手法.。

选修课带给渴求音乐的学生展示音乐新天地。现实课堂中的展示于虚拟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努力探索的结果。

2.张子武同学电脑音乐《我和你》创作展示

聆听电脑音乐《我和你》使用作曲软件----西贝柳斯

学生谈创作的.过程和思路

探究阶段师生共同进行创编作品的分析

作品分析师生共同探讨从引子开始到段落中的音乐分析,包括调式、和弦、旋律、伴奏、曲式等内容的分析。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将落实于学生的创编作品中,知识的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学生边听教师分析作品边思考回答教师相关问题。探讨内容包括创编作品的优势与可改进的地方。

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提升创作的专业知识和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的验证。

创编作品的评论

学生对二首不同表现形式的改编作品进行评论。

学生交流

情感升华歌曲《我和你》重温

学生在现实课堂中,更多体会到心灵沟通的快乐,在一首作品中,同呼吸、共命运。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知识和技能是情感的支撑。

结束

通过现实课堂的学习,继续完善《我和你》创编作品。进入下一阶段的课程学习。回归虚拟课堂展开丰富而生动的音乐创作活动。

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相整合。

-->

-->

【本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zuowen/3797278.html】

高中音乐教案(优秀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

高中音乐备案教案优秀

高中音乐备案教案优秀(推荐15篇)由网友“自闭中”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高中音乐备案教案优秀,欢迎大家分享。篇1:高中音乐备案教案优秀 共和国之恋一、教材我今天说......

高中音乐教案

使用教材:人音社2004年出版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新课改用书)一、第一单元《学会聆听——音乐与人生》,说说你是怎样以本章节《草原放牧》和《第......

高中音乐教案

《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几首音乐作品的鉴赏,知道音乐本身不能明确告诉“我们什么”。3......

高中音乐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高中音乐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2023年高中音乐教案(优秀8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23年高中音乐教案(优秀8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