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 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雨巷教案全文”。
雨巷 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把握意象,体会诗人情感。
2、分析“丁香姑娘”“雨巷”的象征意义,学习象征的手法。教学过程:
1、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我们的诗歌灿若星河,我们的诗人多如牛毛。有些诗人相当有名气,以至于当我们称呼他的作者时,往往用诗来称呼他,比如有个叫张先的因为他喜欢用影,最为出名的就是云破月来花弄影,所以人们都叫他张三影。还有个叫宋祁的,他最为出名的是红杏枝头春意闹。所以人们就调侃他叫红杏尚书。今天咱们学习雨巷,他的作者被人们称为雨巷诗人。而望舒就指着月亮。
2、学生齐读教学目标。
3、检测选择题
4、初读文本,把握情感。
让学生回答情感——伤感、惆怅。读法指导——声音低沉、速度缓慢。生读。并点评。
5、故事概述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明确:孤独忧愁的我希望在一个悠长、逼仄、寂寥、沉闷、压抑的雨巷中遇到一位姑娘。
6、再读,感受丁香姑娘。
丁香介绍,又名紫丁香。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密集成圆锥花序,有淡雅细沉的香气。丁香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
忧郁的纤弱的、优雅的、楚楚动人的、惹人爱怜的小家碧玉;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结合文本分析。
7、丁香忧愁的魅力感染古今。引入《丁香花》歌词。丁香花歌词 你说你最爱丁香花 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她 多么忧郁的花 多愁善感的人啊 当花儿枯萎的时候 当画面定格的时候 多么娇嫩的花 却躲不过风吹雨打 飘啊摇啊的一生 多少美丽编织的梦啊 就这样匆匆你走了 留给我一生牵挂
8、拓展
愁苦的植物有哪些? 其声凄清,听之无不动情。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9、诗人为什么希望逢着丁香姑娘? 1)、失恋
年轻的诗人曾爱恋着同学施蜇存的妹妹施绛年,追求失败了,当时戴望舒十分痛苦。2)、理想幻灭 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政变,汪精卫“七一五”政变,反动派对革命者“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放过一个”的血色恐怖,使诗人这样的知识青年陷入迷惘之中,找不到出路。
明确:丁香姑娘象征美好的事物(理想、爱情)
雨巷象征社会现实
10、写作交流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发挥你的想象,用笔墨写出你心中的丁香姑娘。
可以在外貌、服饰、神态、动作方面加以细化。
比如:穿着旗袍、一双似蹙非蹙的眉毛、丁香花饰品……
11、作业
用我们学会的解读诗歌的方法解读另外一首诗歌《错误》。
《雨巷》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体会本诗的意境美。 2,了解“自由诗体”的特点。 3,深刻体会诗歌中借物抒发的内心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雨巷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情感目标: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3.能力目标:通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
《雨巷》 教学目标1、通过掌握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2、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义教学难点、重点1、学习象征的用法2、体会本文的象征意义教学方式:感悟法、朗读法、启发式一......
《雨巷》教案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体会本诗的意境美。2、了解“自由诗体”的特点。3、深刻体会诗歌中借物抒发的内心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刚才的朗诵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笔下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咱们同学已经找出了这些意象,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些意象,然后展开想象看看作者为我们勾勒一个怎样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