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登高教案免费”。
登高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诗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
2、简略了解杜甫前后时期诗风的变化。
3、理解杜甫在诗中表现出的“时令之悲、身世之悲、国运之悲”。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诗中的古今异义词。
2、理解杜甫在诗中表现的“时令之悲,身世之悲、国运之悲”。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二.作者简介 三.背景: 四.设置问题感知鉴赏诗歌
1)阅读诗歌体悟这首诗给你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凄楚 痛苦 悲伤 孤独 沉郁
2)首联写所见所闻,出现了哪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 急风, 高天 猿哀鸣 孤岛 白沙 孤鸟 雄浑高远 肃杀凄凉的秋景
3)颔联写了无边的落木和滚滚的江水对于作者会产生什么样的人生感慨? 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感到惆怅,也会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4)如何理解诗歌中出现的“猿鸣”、”飞鸟”、”落木”、”长江”.这四种意象?
猿鸣给人以悲凉之感
飞鸟比喻孤独无依
落木 落叶飘零已是晚秋隐喻作者已步入晚年
长江一泻千里,比喻时间易逝
5)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那么后两联是什么? 抒情.直接倾诉内心的重重愁苦
6)诗的后两联是抒情,那些字眼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感情?
见课文
7)从后两联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重重痛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恋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8)尾联中”艰难”、”潦倒” 二字是在形容国家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破家亡而忧心如焚.五>方法总结: 六>课堂检测:
登高 杜甫一、登高登高为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风俗,古人在重阳节这一天有亲人团聚、登高饮酒的习俗。登高诗一、登高望远,思乡怀亲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
登高 教案备课人:刘建霞 教学目标:1.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2.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重点: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的手法教学难......
一、导入1.考查格律诗文学常识。2.检查《使至塞上》的背诵情况。二、作者与背景简介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任检校工部员外郎,而又被称做杜工部。祖籍襄阳(......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
杜甫《登高》教案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杜甫的诗《登高》,在学新诗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讲到知识。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 少陵野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