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并建立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
3.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4.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5.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时间段的简单计算(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6.适时适地进行情感教育。
二、单元教材简析:
认识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是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起点是在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的相关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时常在学生的身边环绕,并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说学生已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一定的时间观念。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明确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原省编义务教材这一部分内容安排在六年制第八册的第一单元。本单元在结构上与原省编义务教材大体相同。
三|、本单元结构如下:
认识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知道24时计时法-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制作年历等
四、课时安排:本单元可以划分为6课时进行教学。
第四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认识年、月、日(1)
教学内容:教材第46~48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及能记住各月的天数,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数学思考: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与态度: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究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具体情境,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协助学生记忆各月份的天数。
教具准备:课件2011年的年历卡片
教学过程:
一.预习作业:
1.自学书本第47页观察年历卡,你能根据2003年的年历回答问题吗?一年有几个月?一年=()个月。
哪几个月是31天?1、3、5、7、8、10、12,是31天的月份习惯上称大月。
哪几个月是30天?4、6、9、11,是30天的月份习惯上称小月。
二月有多少天?28天特殊月
一年有多少天?31×7+30×4+28=217+120+28=337+28=365(天)
2.完成教材第48页下面的“做一做”。
3.我们已经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哪些?(时、分、秒)今天是哪一年的几月几日?这里有哪几个新的时间单位?
二、预习检测关键点拨:
1.我们已经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哪些?(时、分、秒)
2.今天是哪一年的几月几日?这里有哪几个新的时间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年、月、日。(板书课题)
3.年、月、日在生活中应用普遍。大家看一看,这些日子你都记得吗?
(1)看教材第46页第一幅图。这是什么情景?发生在什么时间?
(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每年的10月1日是国庆节。)
(2).看教材第46页第二幅图。
你们知道北京申奥成功是哪一年的7月13日吗?(2001年)2008年奥运会已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人的骄傲。
(3).看教材第46页第三幅图。植树节是几月几日?(3月12日)
你每年都参加植树活动吗?(教育学生热爱环境,植树造林。)
(4).看教材第46页第四幅图。儿童节你们最熟悉了,是每年的几月几日?(6月1日)
4.你们知道一年有多长吗?(举例说明从你去年的生日到今年的生日就是一年,从去年春节到今年春节也是一年、365天、366天、12个月……)一个月有多长?一日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月亮绕地球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月,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日
5.认识大、小月
1.打开教材第47页观察年历卡,(课件)你发现了什么?一年有几个月?
板书:一年=()个月。
一个月有多长?哪几个月是31天?
1、3、5、7、8、10、12,是31天的月份习惯上称大月。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日永不差,或()。
哪几个月是30天?4、6、9、11,是30天的月份习惯上称小月。
四六九冬三十天,
大月有几个月?(7个月)小月有几个月?(4个月)有7个大月,4个小月,
还缺哪个月?看年历卡,二月有多少天?(28天)特殊月
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再把一天加。
6. 小结:(课件)你发现了什么?
不管哪一年的1、3、5、7、8、10、12月都是31天,不管哪一年的4、6、9、11月都是30天。二月特殊月28天或29天
7.想一算,一年有多少天?31×7+30×4+28=217+120+28=337+28=365(天)
8.为什么7月与8月都是大月呢?(讲故事)
9.7月与8月正在放暑假,都是大月,大家可以多休息几天。怎样记住这些大月、小月?你还有什么办法?(左拳记忆法,可在左拳上数,怎么数?看图后生试数)
10.巩固提问:拳上凸起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凹下去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哪个月除外?儿歌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日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再把一天加。怎样较快地记住各月有多少天?拳头记忆法或用儿歌记忆
三.巩固练习:
1.游戏练习:老师任报一个月份,是大月就请男生起立,是小月就请女生起立,谁站错,站慢就算输了。
2.口答:(1)一年有(12)个月,其中有(7)个大月,有(4)个小月。
15个月=1年3个月
(2)1、3、(5)、(7)、(8)、(10)、(12)月都是大月。
(3)9月1日开学的前一天是(8)月(31)日,12月30日的后一天是(12)月(31)日。
(4)5月的最后一天是(5)月(31)日,11月的最后一天是(11)月(30)日。
(5)4月和5月共有(61)天;11月份过了10天后还剩(21)天
(6)你的生日是(9)月(17)日;你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来考考同学们?
(7)完成教材第48页的“做一做”。你记得爸爸、妈妈的生日吗?怎样才算爱自己的父母?
3.判断:凡是单数的月份都是大月(错)。
小华说:“我爸爸4月31日才从北京开会回来。(错)
一年中除二月外,有7个大月,4个小月。(对)
4.看今年日历完成教材第48页下面的“做一做”。
今年一、二、三月共有90天;四月份有4个星期零2天。
今年六一儿童节是星期(三)
5.提高题:
(1)小明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这两个月是(7)月和(8)月,还可能是(12)月和(1)月。
(2)“某小三年级共有学生367名,该年级学生中间至少有两个同学在同一天过生日”这种说法对吗?
四、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师:同学们一节课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真了不起!老师想给同学讲一个古老的谜语,想不想再猜?出示:最长又最短,最多又最少,最慢又最快,最便宜又最宝贵的是什么?(时间)
师:既然时间这样珍贵,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呢?(珍惜时间)
五、布置作业:《作业本》第 24 页。
板书设计:
认识年、月、日
一年=12个月
1、3、5、7、8、10、12,是31天--(7个)大月。
4、6、9、11,是30天--(4个)小月。
2011年的2月是28天,2011年一年有多少天?
31×7+30×4+28
=217+120+28
=337+28
=365(天)
施灵通
反思:
第二课时平年、闰年(2)
教学内容:教材第49页,练习十二第1~7题。
教学目标:
1.正确认知平年、闰年,记住平年、闰年各有的天数;会判断某一公历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会用平年、闰年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探究,经历平年、闰年相关知识的抽象过程,感受平年、闰年的判别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学科的严谨性。
教学重点:认识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难点:会判断平年、闰年及计算平年、闰年各有的天数。
教学设计:
一、预习作业
1.教材第49页,练习十二第1~7题。
2.一年有几个大月?是哪几个月?有几个小月?是哪几个月?那么二月有多少天呢?
2.看2004、2003年二月月历卡,观察二月有多少天?(2004年二月有29天)
3.看来二月不一定是28天,有的二月是29天。
4.1993--2004年二月月历卡(看书49页),仔细观察二月的天数,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交流。
1.我们已经认识了年、月、日,请同学们想一想,一年有多少天?(365天)
2.我们说一年有365天,但也有一年366天的,比如2004年就有366天,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平年、闰年。(板书:平年、闰年。)
二、预习检测,关键点拨,探究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年、月、日,请同学们想一想,一年有多少天?(365天)
我们说一年有365天,但也有一年366天的,比如2004年就有366天,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平年、闰年。(板书:平年、闰年。)
1.一年有几个大月?是哪几个月?有几个小月?是哪几个月?那么二月有多少天呢?
2.看2004、2003年二月月历卡,观察二月有多少天?(2004年二月有29天)
3.看来二月不一定是28天,有的二月是29天。
4.1993--2004年二月月历卡(看书49页),仔细观察二月的天数,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
5.老师总结学生说明: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叫闰年。
6.现在我们知道平年与闰年的区别就在二月份。那么平年一年多少天怎么计算?大家算一算。
7.交流算法。(方法是多样的)哪一种简便?
8.闰年一年有多少天呢?怎么算?哪一种算法简便?365+1=366天
9.平年、闰年是怎么制定的?为什么要这样制定?你都知道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10.教师讲解: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我们看地球从一点A开始,回到B点是365天,从B点到A点又运行了5小时48分46秒,一年实际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一年以365天计算,就少算了大约6小时,4年少算了了24小时,也就是少算了大约1天,每四年就要增加1天,这一天就加在了二月,也就是闰年,所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每年实际上没有6小时,长期下去,就造成很大误差,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遇到整百年时,规定逢400的倍数为闰年。
11.怎样判定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看书49页最下面。读懂了吗?把想法与同学交流,你还有什么疑问?
12.试一试,下面的年份是闰年还是平年?1985,1996,2000,2100
13、你知道怎样计算判定平年、闰年了吗?
三、应用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二第3题
请学生想一想“为什么12岁了只过了3个生日”?巩固对闰年的理解:每四年才有一个闰年,才有一个2月29日。
2.练习十二第5题
先告诉学生明年1月1日是星期几,再让学生制作,让学生熟悉月历卡的结构。
3.练习十二第4、6题
熟悉年度跨度的算法,要求口算回答。
四、总结
1.对于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游戏:练习十二第7题
3.作业:练习十二第1、2题
五、布置作业:《作业本》第25页
六.板书设计:
平年、闰年
2月只有28天的是平年2月有29天的是闰年其他月份天数不变
平年只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
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年不是闰年,而2000年是闰年。
反思:
第三课时24时记时法(3)
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练习十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道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会用上午、下午、晚上等表示时刻与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进行互相转化。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观察、探究,经理时刻与24时记时法的转化方法的抽象过程,感受用24时记时法表示某时刻的必要性。
3.在学习过程中,能与同学主动交流自己的想法,体验在结局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的成功与快乐。
教学重点:能正确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教学难点:学会把一般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相互转化。正确利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设计:
一、预习作业:
1.自学教材第52页,练习十三第1~3题。
2.出示第52页情景图,21:00是几时?你知道吗?对24时记时法你了解多少?
3.谁知道中央一台新闻联播是晚上几时播出的?(晚上7时)
二、预习检测,关键点拨,探究www.xkb1.com
1.出示第52页情景图,21:00是几时?你知道吗?对24时记时法你了解多少?
2.谁知道中央一台新闻联播是晚上几时播出的?(晚上7时)
3.我们听听播音员是怎么说的。(播放节目预报)大家说是晚上7时,而播音员说是北京时间19时,这是怎么回事呢?
4.大家说是普通记时法,而播音员说的是24时记时法,其实这是同一时刻的两种记时法。今天我们就学习24时记时法。(板书课题)
5.出示第52页情景图,21:00是几时?你知道吗?对24时记时法你了解多少?
6.我们把晚上12时看作一天的开始,用24时记时法也就是0时。那时你在干什么?
(睡觉时间)
7.演示时针从0时走一圈到12时,此时是什么时刻?时针正好走一圈共12个小时,再演示从12走到12。时针走了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记时法,通常叫24时记时法。
8.从0开始走到6是什么时间?新课标第一网
(6时,上午6时)(上午6时用24时记时法就简单地说成6时。)
9.时针继续走到9是什么时刻?
(9时,上午9时)(上午9时用24时记时法就简单地说成9时。)
10.时针走到12,时针走了一圈,现在是什么时刻?你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吗?
(12时)(中午12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是12时)
11.从0时到12时已经经过了几小时?在12小时中,用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
表示时刻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一下,谁来说?
12.小组交流:
在这12小时中,普通记时法前面要加上午、中午或早晨,用24时记时法,前面不需要加上午、中午或早晨。
13.演示,从中午12时,时针继续走到1现在是什么时间了?(下午1时)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吗?与同学讨论,谁来说?
(下午1时用24时记时法就是13时,13时就是下午1时。)
15.下午6时、9时,用24时记时法怎样表示?(18时、21时)
16.从13时24时经过了几小时?这12小时中,用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表示时刻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一下,谁来说?(用普通记时法前面要加下午或晚上,用24时记时法,时针指向外圈的几就读几时。)
15.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什么?它与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观察)
(外圈的数比内圈的数多12)
16.下午5时用24时记时法怎样表示?你是怎样想的?(5+12=17时)
17.怎样将下午或晚上时间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小组讨论交流)
(把下午或晚上时间用24时记时法表示,要用原来的数加上12)
18.练一练,由学生拨钟面,其他学生说时刻。(用24时记时法)
19.完成课本第53页上面的“做一做”。
20.我们已经认识用24时记时法,你知道哪些地方用它来记时呢?
(营业牌、火车票、节目表)
三、巩固应用
1.下面是中央电视台CCTV-1某星期的节目表,请用用24时记时法读一读。xkb1.com
早上6点 今日说法 下午4时20分周日剧院
早上7点 焦点访谈 晚上5时5分 正大综艺
中午12点新闻30分晚上10时35分 开心辞典
下午2点50分东方时空 晚上11时10分 电视剧
2.找朋友,连一连。
上午8时 4时
下午4时 21时
凌晨4时 8时
晚上9时 16时
晚上10时20时
晚上8时 22时
四、总结
1.学习了用24时记时法,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2.作业:练习十三第1、2、3题。
五、布置作业
《作业本》第26页。
六.板书设计:
24时记时法
在一天(日)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2圈,共24时。
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上午9时用9时表示,晚上9时用21时表示,
中午12时用12时表示,深夜12时用24时表示。
24
12
219315
6
18
反思:
第四课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4)
教学内容:教材第53页例3,练习十三第4~7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对24时记时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及观察思考的能力。
2.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经历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过程,感受“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3.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激发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难点:理解“时间”与“时刻”的意义,并能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
教学设计:
一、预习作业:自学教材第53页例3,练习十三第4~7题。
1.出示例3的情景图,你看懂了哪些信息?
2.下午3点是时刻还是经过时间?(时刻)
3.求“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就是求经过时间。
4.你有什么办法求出这个经过时间?(想办法,试试看。)
5.你能在钟面上拨出出发时刻和到达时刻吗?(用24时记时读出这两个时刻)
二.预习反馈、关键点拨、探究
1.上课后老师请学生看钟面,现在是什么时候?()时()分,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2.老师口头报出时间,学生在自己的闹钟上拨出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8:00 2:5021:45 9:15 23:05
3.晚上9时用24时记时法怎样表示?
4.上课5分钟后,观察此时时刻是多少?()时()分
5.8:30,这些钟面时针和分针所指的时间告诉我们一天中特定的时刻(板书)我们平时说的6点40分起床,11点30分放学,说的都是时刻,从8:25到8:30经过了5分钟,这叫“经过时间”(板书)
6.今天我们学习“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板书课题)
7.出示例3的情景图,你看懂了哪些信息?
8.下午3点是时刻还是经过时间?(时刻)
9.求“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就是求经过时间。
10.你有什么办法求出这个经过时间?(想办法,试试看。)
11.你能在钟面上拨出出发时刻和到达时刻吗?(用24时记时读出这两个时刻)
12.小组交流
(1)用钟拨一拨,数一数。
(下午2时40分出发,也就是14时40分出发,17时45分到达,经过3时5分。)
(2)看线段图,(课本53页)口算可得结果。
1314151617181920
开车时刻到达时刻
?
(3)直接计算,下午2时40分出发,也就是14时40分出发,17时45分到达,用到达时刻减去出发时刻就是经过时间。(17时45分-14时40分=3时5分)
13.注意观察:时刻都用几时几分表示,经过时间都用几小时几分表示。
14.练一练:
小红看一场电影,晚上7时35分开映,21:05结束。这场电影放映多长时间?
(晚上7时35分就是19时35分,21时5分-19时35分=1时30分)
15.你发现计算经过时间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统一记时法,都采用24时记时法。
(2)可以口算,也可以列式计算。
三、巩固应用提高
1.练习十三第4题
(进一步认识24时记时法,熟练计算经过时间,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2.练习十三第7题
(这是求经过时间的逆向思维。先引导学生逆向推导,再引导列式算一算。)
3.练习十三第5、6题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
四、总结
1.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2.对照你的作息时间表,算一算你每天在学校时间有多长?
五、布置作业《作业本》第27页。
六.板书设计: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例3我们是下午2时40分从北京出发的,列车17时45分到达石家庄站。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
1314151617181920
开车时刻到达时刻
?
17时45分-14时40分=3小时5分
答: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3小时5分。
反思:
第五课时单元综合实践活动--制作年历(5)
实践内容:自学教材第56-57页,制作年历
实践目标:
1.巩固学生对年、月、日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及动手和审美能力。
2.通过制作活动,感受年历的制作方法,并进一步认知年、月、日相关知识。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现实性,学会与别人沟通。
重点:年历的制作方法。
难点:小组合作制作出正确的年历。
实践设计:
一、预习作业:
自学教材第56-57页,拿出你们收集的各种年历,观察年历都包含哪些内容?
再制作年历。
二、预习反馈、关键点拨、合作交流,制作年历
1.小红记得在5月底的一个星期五去参加了社区活动,只是不记得哪天是几月几日了,你能帮帮她吗?(可以查日历)
2.平时我们说的日历都是以月历、年历的形式出现的,谁说一说月历与年历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3.年历记载的信息量比较大,我们生活中少不了,今天我们一起制作一个明年的年历。
(板书课题:制作年历)
4.拿出你们收集的各种年历,观察年历都包含哪些内容?(小组讨论)
5.小组交流
(1)12个月月历;(2)每个月日期、星期几、休息日、节日;
(3)表明年份、月份;(4)装饰图
6.观察每个月的月历,都有什么共同点?画了多少格?星期是怎么排的?休息日、节假日是怎么标明的?(观察、讨论)
7.你们会自己做一个年历吗?制作一个年历应该有哪些步骤?小组讨论方案。
8.小组交流,各组根据交流情况修改制作方案,人员合理分工。
9.各小组根据本组方案合理分工,协作完成制作年历,比一比哪一组合作最愉快,分工最合理,制作年历既快又美观正确。
10.各小组制作年历,老师巡视指导,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请教老师。
11.展示各组制作的年历,评一评,哪一组年历做的最好?为什么?
12.制作年历最终为了使用它,想一想,你们制作的年历有哪些用处?
(1)了解时间;(2)记录事件。
三、巩固应用年历,解决问题
1.查一查,明年的国庆节,六一儿童节各是星期几?下半年开学的第一天可能上星期几的课?(应用自己做的年历解决一些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信心。)
2.改进本组制作的年历,使它更完美。
通过制作、展示、评比,学生会发现自己年历的不完美之处,并进行改进。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对各组活动进行评价。
(1)最佳年历;(2)最佳合作;(3)最佳创意;(4)最佳美工。
2.自己动手,再做一份精美年历送给你最爱的人。
新课标第一网
反思:
第四单元年、月、日单元分析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第四单元年、月、日单元分析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台州市路桥小学施仙素一、教学内容及重难点认识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是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起点是在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的相关知识,并在实......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第四单元年、月、日1 教学计划(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教案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都具有重要影响。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教案模板,供大家在编写教案时使用......
教案应该遵循教学大纲和教育教学法的要求。教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进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任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教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