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昌盛的秦汉文化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2-10-04 07:35: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七年级历史昌盛的秦汉文化教案

七年级历史昌盛的秦汉文化教案

【课标要求】

秦汉文化中有关宗教、思想和史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司马迁的《史记》内容;秦兵马俑

能力目标:分析佛教和道教在我国传播的原因及影响;鉴赏秦兵马俑

情感目标:培养对秦汉文化成就的自豪感和爱国心;学习司马迁追求真理的精神

【学习重点】

(1)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

(2)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

【学习难点】

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学习过程】

朝代宗教思想史学艺术

西汉

东汉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在自学基础上,完成下列表格)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各抒己见)

1.佛教传入我国后为什么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这的欢迎和扶持?请举出实例谈谈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吗?

2.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创始人是谁?你知道“太上老君”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的“八仙”是源于道教的故事吗?你能说说佛教和道教的异同吗?

(合作互助)

1.鲁迅先生称司马迁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你知道为什么吗?这部书到底写了些什么?对中国史学和文学有什么影响?

2.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自己的陵墓旁边修建了巨大的兵马俑。这些兵马俑排列整齐,而且都面向东方,准备随时镇压山东六国的叛乱。

那么,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在什么时候被发掘出来的?为什么会享誉世界?它的魅力何在呢?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1.读史识人

司马氏世司典籍,工于制作,故能上稽仲尼之意,会《诗》《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之言,通黄帝尧舜至于秦汉之世,勒成一书,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著人。惟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

(1)材料中的“司马氏”是谁?“一书”是指哪部书?

(2)这部书在我国史学和文学发展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3)为了完成这部书,他付出了很多努力。请你讲讲他的故事,谈谈我们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哪些精神?

2.识图话史

图一 图二 图三

①这几幅图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请你说一说,它是哪个王朝的杰作?请你分别描述一下这几幅塑像各自所表达的意思。

②如果有一天你到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去参观,请你在游客留言簿上写下你最想对秦始皇所说的话。

四、知识整合

五、巩固练习

1.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日常用语来源于佛教,如“世界”“无常”“无事不登三宝殿”等,你知道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吗?( )

A.西汉初年B.东汉初年C.西汉末年D.东汉末年

2.东汉明帝时,派人到西域求佛法的主要原因是( )

A.宏扬佛教文化B.用佛教来减轻自己的罪过

C.借助佛法维护其统治D.兴趣所致

3.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思想的来源之一是战国时期的(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4.佛教和道教受到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利用,其共同的原因是( ):

A.其宣传的内容都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B.都认为忍受苦难就能进入不升不灭的最高境界

C.都主张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

D.都宣扬放弃欲望,就可以摆脱生死轮回

5.下列历史事件在《史记》中不可能记载的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鸿门宴C.张骞通西域 D.张衡发明地动仪

6.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纪传体通史是( )

A.《史记》B.《汉书》

C.《后汉书》D.《资治通鉴》

7.以下世界文化遗产中,反映我国战国时期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是( )

A.都江堰 B.云冈石窟C.万里长城 D.秦始皇陵兵马俑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B.道教于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

C.《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史书D.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六、中考链接

1.(2007年,福州)2007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播出“王立群读《史记》”吸引了众多观众的视线。《史记》的作者是()

A.孔子B.司马迁C.司马光D.魏源

2.(2007年,日照)下图是一著名的古代文化遗产,它位于今天的哪个城市附近?()

A.南京B.西安

C.北京D.洛阳

3.(2007年,恩施)秦始皇陵兵马俑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艺术宝库。下列实物图片与它有关的是()

ABCD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材料二“这部书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首创精神,指斥了暴君、酷吏的罪恶,大胆地评论了汉武帝的功过。”

(1)材料一是谁的名言?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2)材料二中的这部书是什么?请写出这部书的写作范围和写作体例。

(3)请你对此人和此书做出评价。

(4)通过材料一得名言和材料二中的描述,你认为此人有哪些优秀品质和作为史官所必备的素质?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略)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各抒己见:

1.主要是因为佛教迎合当时统治者的口味能使统治者更好的统治人们的思想,巩固统治。例子略

2..不同点:道教是中国汉民族中的土生教,佛教则是外来教,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论是佛教还是道教,修行的目的在于思想和精神上的升华,道教讲究天人合一,佛教寻求大彻大悟。其更本理念是类似的,都是使得精神上能够拜托对于物质的上的依赖,而更好的领悟自然。

合作互助:

1.(1)因为《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而且文笔简洁,文字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这部书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2.20世纪70年代。见课本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1.读史识人

(1)司马迁《史记》

(2)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优秀的文学著作

(3)不屈不挠、持之以恒

2.识图话史

(1)略(2)略

五、巩固练习

1.C2.C3.B4.A5.D6.A7.A8.C

六、中考链接

1.B….2.B…3.C

4.(1)司马迁西汉(汉武帝)

(2)《史记》,它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这部书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4)品质:有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

素质:博览群书,不怕困难;多参加社会实践;不畏权贵,敢于直书等。

七年级历史昌盛的秦汉文化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七年级历史昌盛的秦汉文化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七年级历史《昌盛的秦汉文化》教案

七年级历史《昌盛的秦汉文化》教案教学目标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蔡伦改进造纸术;《九章算术》;《神农本草经》;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张衡的地动仪......

七年级历史《昌盛的秦汉文化》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七年级历史《昌盛的秦汉文化》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七年级上册历史《昌盛的秦汉文化》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昌盛的秦汉文化》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七年级上册历史《昌盛的秦汉文化》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昌盛的秦汉文化》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了解和掌握史学家司马迁和《史记》;《史记》的价值和影响;乐府和乐府诗;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等知识通过对......

下载七年级历史昌盛的秦汉文化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历史昌盛的秦汉文化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