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重点掌握实词“属”、“如”,虚词“乎”、“然”的用法。
2.掌握说理散文的结构特点,学会从语言特色、文章意蕴等方面赏析散文。
3.了解苏轼散文由景生情,所表现的虽身处逆境而强调的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重点掌握实词“属”、“如”,虚词“乎”、“然”的用法。
2.掌握说理散文的结构特点,学会从语言特色、文章意蕴等方面赏析散文
教学难点:
了解苏轼散文由景生情,所表现的虽身处逆境而强调的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教学方法:
研讨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我们很多同学可能听到过这样一个名句“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睛。”知道是谁写的吗?(苏轼的《定风波》)里面的句子。谁来介绍一下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他的政治生涯坎坷,虽多次被召入朝,但又多次被贬,多年出任地方官。他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又是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散文方面和欧阳修并称“欧苏”,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也别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谁来解释一下这个句子的意思?(本义是:回过头来看看走过的不平坦的道路,下雨刮风,日朗天晴都没有留下印象;而重要的是这句诗本身蕴含的引申义,即是对人间挫折和苦难所表现的一种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这是一首词里的句子,在词史上,苏轼向来以豪放著称,那他的散文中表现的人生态度又如何呢?今天一起来学习《赤壁赋》
二. 教学过程:
(一) 写作背景
本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也不得擅离安置所,他的心情十分苦闷,同年,他先后两次游览黄州的赤鼻矶,“借地抒情”,相继写下《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本文是《前赤壁赋》。
(二) 扫清字词障碍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
舳舻zhúlú千里,
苏子愀(qiǎo)然
倚歌而和(hè)之
酾(shāi)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
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
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
2.通假字
举酒属客(同“嘱”)
如冯虚御风,而不知所止(同“凭”)
山川相缪(同“缭”)
4. 活用字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用法)
顺流而东也(方位名词作动词)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作动词,后两个为名词的意动用法)
5.重点字词
七月既望:指农历十六
(如的用法)
纵一苇之所如(“往”的意思)
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仿佛”的意思)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然”的用法)
苏子愀然(“然”…的样子)
何为其然也(代词、这样)
(“乎”的用法)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乎”同“然”)
此非孟德之诗乎?(语助词)
相与枕藉乎舟中(同介词“于”)
(三) 学生质质疑,学生和教师共同解决
(四) 为了检验对课文字词理解的程度,让学生完成以下练习
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
找出作者在此景中的感受,翻译成现代汉语
找出此景中客的表现,翻译成现代汉语
找出问答的内容,翻译成现代汉语
找出客人的看法,翻译成现代汉语
找出作者的态度,翻译成现代汉语
(五) 作业:
根据本文写景的一段,结合自己的想象,写一篇《秋夜月色图》的习作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 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习作《秋夜月色图》,并作出评价,告诉同学,散文中有但要有实物描写,而且也应该有自己恰当的想象和联想,
(二) 下面作一个练习(当堂完成并向大家展示,让尽可能多的同学都来展示)
结合自己在习作中《秋夜月色图》中的描写,拿出自己所储备的知识,在江水、明月、清风中任选一个对象写一组阐述事物的“变”与“不变”的辩证说法。
(老师的话):
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知道,对于同一个事物,同一种境况,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形之下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形之下感受可能也有所不同,这与因素有关,与人所处的地位,与人的学识素养,与人的家庭背景,与人的性格都有很大的关系。通过上节课的串译,同学们大概已经知道了在这篇文章中有一个变奏:“欢歌--哀歌--欢歌”,我们再来重新体会一下客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和苏轼的旷达的胸怀
(齐读四五自然段)
(结合苏轼所处的境况,让学生发表对苏轼持这种态度的感受)
(三) 这篇文章由叙事开始,紧接着是精练的写景,继而在这种氛围中引出主客情绪的变化,从而阐发自己对人生哲理的看法,环环相扣,安排独具匠心,不管从文采上还是从立意上都是顶尖的,我们应该学习这种从对自然的感悟,领悟人生哲理的写法。
(四) 拓展阅读:
壁虎的爱情
李范宣(韩国)洪珠瑛
这是在日本发生的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人为装修家里拆开了墙壁。日本式住宅的墙壁是中间架了木板后,两边是泥土,里面是空的。
他拆墙壁的时候,发现一只壁虎困在那里。一根从外面钉到里面的钉子钉住了那只壁虎。那主人觉得又
可怜又好奇,仔细看那根钉子,他很惊讶,因为那钉子是10年前盖那栋房子的时候钉的。到底怎么回事?那
只壁虎竟困在墙壁里整整活了10年!黑暗的墙壁里10年,真不简单!
尾巴被钉住了,一步也走不动的那只壁虎到底吃什么活了10年?
那主人暂时停止了工程。“它到底吃什么?”
过了不久,不知从哪里又爬来一只壁虎,嘴里含着食物……呵,爱情!那无比高尚的爱情!那生死不变
的爱情!为了被钉住不能走动的壁虎,另一只壁虎这10年的岁月里一直在喂它。
那只壁虎是母亲或父亲,夫妻或兄弟,我们不知道,也不一定要知道。我听到这件事,深深地被那爱情
的力量所感动!……
(先请学生发表看完这篇,结合课文,谈谈对哲理散文的看法,稍有新意,就应肯定,让学生去感悟)
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这种哲理散文中景的特别,事的特别,情的独到,然后顺理成单表达出的哲理思索)
(五) 作业:
预习下篇课文《始得西山宴游记》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赤壁赋》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赤壁赋》 教案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走进赤壁 走进苏轼 赤壁赋教学设计陈会设教学目标:以赤壁赋为范本与突破口,理解苏轼的成熟与伟大,引导学生直面生活的坎坷与挫折。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与内容:一、导入著名......
赤壁赋 教案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案南京市中华中学汪永亮设计指导思想《赤壁赋》在“像山那样思考”这个专题中,这个专题有三个板块,内涵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专题的教学设计,应引导学生在在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