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是人教版必修一里的一首现代诗歌,是徐志摩在1928年重返英国剑桥时所写,既表达了作者对康桥浓得化不开的爱,又表达了作者的难分难舍的别离。作者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一生追求美、自由和爱。在这首诗中正体现了作者的追求,而且也体现了新月派诗歌的特点: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在学习这首诗时,我就把体会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首先是让学生体会作者在诗中向我们所描绘的康桥的美,作者正是在这种美中表达自己对康桥浓得化不开的爱的,作者喜爱康桥,而康桥是个比较笼统的概念,那么一定要选取有代表性的意象来传达这种爱,在这首诗中作者选取了康河里的几种有代表性的意象--云彩、金柳、青荇、清泉、星辉,抓住云彩、金柳、青荇、清泉、星辉五个意象的色泽、特点来进行赏析,天上的云彩、夕阳下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清泉、天上的星辉,从色彩上来说,这几种意象是五彩斑斓的,与彩虹似的梦相照应,这几种意象在康河的波光里交相辉映,形成一种难以言传的美。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美:天的云彩流动、色彩明丽,夕阳下的金柳的色彩柔和、水中的倒影在作者心中所引起的感情的涟漪;青荇在水中被水波冲击的状态,左右摇摆时对作者感情的冲击;榆荫下的清泉倒映出的彩虹的色彩斑斓,正引发出作者的梦,星辉斑斓引发出作者似梦似幻的联想……这正是作者表达感情的一种手段,作者正是通过这难以言传的美传达出对康桥的爱,作者在这种似梦似幻的意境里康河融为了一体: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通过这样的感悟培养学生把握诗歌的意境美是通过意象来体现的能力。
这一部分是课堂的主体,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本诗的感情已经把握住了,然后再通过诵读,来体会本诗的音乐美和建筑美,音乐美也称音韵美,就是本诗的韵律,需要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得到的;建筑美也称形式美,在诵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本诗章节的划分,尤其是开头一节和最后一节复沓手法的运用,诗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其中的美,所以,学习这首诗时我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反复体会,既能感悟到其中的美,又能把握徐志摩及新月派诗的特点。
本节课的作业,我留的也是关于诵读方面的:诵读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莎扬娜拉》《半夜深巷琵琶》,体会徐志摩诗歌的感情追求和新月派诗歌的特点。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再别康桥》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再别康桥》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再别康桥》说课稿高一语文组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再别康桥》,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一、说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第二首诗......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层面:体会全诗巧妙的构思,初步掌握通过意象分析鉴赏新诗的方法,2. 过程与方法层面:朗读、设问、启发、讲解相结合。3.情感与价值观层面:领会诗人的惜别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