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教案_小粒子与大宇宙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10:40:1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粒子与大宇宙教案”。

曼贺九义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

任课教师:杨越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星期

第 节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科学内容: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3.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并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

6.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全 章 概 述

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由物质组成。本章主要从微观的角度去探究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 尺度,使学生能简单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大致了解人类 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同时将 微观世界和宇宙联系在一起,给出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的数量级;并将目前人类探 索宇宙的过程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而这种探索 也是渐进的。

本章教材的重点是: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质世界从 微观到宏观的尺度的大致数量级概念;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宇宙的探索将永无止境。

本章教材中包含两条科学探究主线。一是以文献资料为主的科学发展史的科学探究过 程,主要在第一节“走进微观”、第三节“探索宇宙”中体现。另一个是以学生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过程,主要在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中体现。

课时安排:

3课时

【学情分析】

第一节 走进微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因为创新,所以进步!我努力我无悔,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开心每一天!曼贺九义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

任课教师:杨越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星期

第 节

1、能简单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过程与方法

1、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数量级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教学重点

1、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教学难点

1、学生对微观世界“小”的概念的建立。

2、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教学方法

收集资料法、讨论法、交流法。教学用具

课件、实物投影仪、图片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宇宙万物,变化万千,大到天体,小到原子,它们的运动,它们的组成,引发了我们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那么,我们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现在就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二、进行新课

(板书: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请同学描述分子的大小,老师给予评价。

(板书: 2.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改变分子在物质中的组合形式,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就会发生改变。最小的分子——氢分子的质量只有10-27kg左右。老师利用信息窗的内容说明分子是很小的)

(板书: 3.分子由原子组成的)

提出问题: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很小很小的,我们的眼睛不能看见它。同学们猜想一下,这样小的物体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你认为它们的结构是怎样的?(请学生回答、讨论)讨论后老师播放光盘,将学生思路引入微观粒子中去。

(板书:

二、微观粒子)师:从刚才播放的影片,同学们已经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原子是不是就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了呢?

生:讨论并发表各自的见解。

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给予肯定性的总结和指导性的讲解,并要求学生阅读“微观粒子”部分内容,提炼并板书:

因为创新,所以进步!我努力我无悔,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开心每一天!曼贺九义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

任课教师:杨越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星期

第 节

1.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的。

2.原子核是由不带电的中子和带正电的质子组成的。

3.质子和中子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组成。

4.各种粒子的空间尺度(单位:cm)

……

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最后一自然段,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所学的内容。

四、作业布置

1、课本P218中的作业1、2、3题。【教学反思】

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

2、知道扩散现象,扩散的成因、扩散的规律。

3、了解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有关的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根据实验事实,运用分析的方法得出科学的结论。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通过合作和交流的方式归纳出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

量筒、酒精、水、广口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已知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但是同学们想过没有,组成物质的这些微粒是怎样排列的?是像士兵的队伍还是像墙一样密不透风呢?

问题提出后,老师根据学生的猜想在黑板上画简图,并请出同学们观察桌上的装有50mL酒精和50mL水的量筒,问学生看见水和酒中的空隙吗?

生:„„

二、新课教学

(板书:看不见的运动)因为创新,所以进步!我努力我无悔,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开心每一天!曼贺九义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

任课教师:杨越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星期

第 节

探究一:分子间有空隙

请同学们按课本中第一个实验探究做实验,要求将水倒入酒精中,倒入前,请各组猜想混合后的总体积并记录在课本的空白处。

比较实验结果,并与猜想的结果对照。

实验结果是总体积没有100mL,那么少掉的那些体积跑到哪里去了,请同学们猜想原因。如果猜不出,老师提示:往一堆鸡蛋里撒一把细沙子,你能看见细沙吗?为什么?直到同学们得出正确结论:分子间有空隙。

(板书:

一、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师问:组成物体的微粒都在原地不动吗?请猜想。

探究二:分子的运动

(1)各小组将空瓶口对准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口(按第二个实验探究做),抽去中间的毛玻璃,观察空瓶中是否有棕色的气体。

(2)分别向冷水和热水中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墨水是否散开,哪个散得快。

请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并说明现象产生的原因。

(板书:

二、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作无规则运动)

扩散: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温度高时扩散得快。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间存在间隙。②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

探究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1)请同学们把细铁丝拉长一点,说明用力情况,容易吗?

(2)将注射器中注入水,用手堵住针筒嘴,用力推活塞,容易推动吗?(与空气相比)

请同学说明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板书:

三、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四、物质中的分子状态)

(1)固体:分子靠得很近有规律地紧挨在一起。所以,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液体:分子靠在一起。在一定限度内,分子能运动或滑动,所以液体有一定的体积而没有一定的形状。

(3)气体:分子离得比较远,能自由地向各个方向运动。所以,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确定的体积。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所学的内容。

四、作业布置

1、课本P223中的作业1、2、3题。【教学反思】

因为创新,所以进步!我努力我无悔,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开心每一天!曼贺九义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

任课教师:杨越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星期

第 节

第三节 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过程与方法

1、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

对宇宙的了解 教学难点

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 教学用具:

录相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人类的进步,来源于不断的质疑的探索。

二、进行新课

(一)探索的历程

1.识图——创设情境

使学生认识“探索的历程”中的图,并进行归纳和比较。

教师归纳:这些图向同学们简要展示了古今中外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历程,前两幅图充满神学与宗教的色彩,后四幅图闪耀着人类科技文明的光芒。下面请同学们从下列各题中任选一条,进行网上信息收集。也可以自行立题探究。

2.问题——科学猜想

(1)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

(2)哥白尼和日心说。

(3)从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到人类第一次乘飞船进入太空。

(4)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5)“神舟”号飞船的四次成功飞行。

3.上网查阅——文献探究

学生协作式活动过程,教师可参与其中,与同学们共同查阅资料,共同讨论。

因为创新,所以进步!我努力我无悔,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开心每一天!曼贺九义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

任课教师:杨越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星期

第 节

4.交流研讨——互动式学习

在各组成员之间交流和协作的基础上,各组推选代表,进行信息发布。把相关问题的科学猜想,论证分析进行报告。

5.老师评价总结

肯定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研究成果,指出探究活动中的不足,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探究的深入。

(二)浩瀚的星空、幻想和追求

1.识图——创设情境

使学生认识“浩瀚的星空”中的图,并进行归纳。

教师归纳:

(1)请同学们在太阳系示意图中找出我们生活的地球。投影此图,指出地球的位置。

(2)这些图是以地球为参考,逐渐向外延伸,向同学们简单呈现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的图景,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出宇宙的结构和层次,我们的太阳只是星光闪闪的恒星的典型代表。为了进一步了解“浩瀚的星空”,请同学们选题进行网上查询,也可以自拟论题查询。

2.问题——科学猜想

(1)太阳系的结构和演化。

(2)地球结构和演化。

(3)银河系的结构和演化。

(4)空间技术。

3.上网查询——文献探究

4.交流研讨——互动式学习

5.老师评价总结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所学的内容。

四、作业布置

1、课本P228-P229中的作业1、2、3、4、5题。【教学反思】

因为创新,所以进步!我努力我无悔,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开心每一天!6

八年级物理下册小粒子和大宇宙教案

第十章小粒子和大宇宙 (一)本章概述 1.课标要求: 科学内容●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八年级物理《小粒子与大宇宙》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小粒子与大宇宙》说课稿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说的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的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的内容。首先说一下我对本节教......

八年级物理《小粒子与大宇宙》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说的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的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的内容。首先说一下我对本节教材的分析: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简析......

八年级物理《小粒子与大宇宙》说课稿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八年级物理《小粒子与大宇宙》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小粒子与大宇宙》说课稿

《小粒子与大宇宙》说课稿宁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与“物质”的区别和联系: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占据一定空间,有体积和质量的实体。而物质则是指构成物体的材料。比如桌......

下载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