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班下学期安全教案”。
幼儿园
上学期大班安全教案
活动一:安全教育——《安全做运动》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运动前、运动过程中以及运动后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2.懂得遵守运动注意事项是为了更好、更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3.知道在运动过程中既要保护自己,也要避免伤害别的小朋友。
二、活动准备:
1.小男孩布偶两个、小女孩布偶一个。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看教学挂图上小朋友做准备活动的图片。教师出示挂图:(1)仔细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2)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呢? 2.引导幼儿观看布偶表演。
(1)教师:刚才小朋友们对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究竟大家说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布偶表演吧。(2)教师操作布偶,表现不做准备活动可能会带来的伤害。
①布偶表演:请配班老师操作一男一女两个布偶,模仿小朋友的动作做体侧运动,动作很认真到位。主班教师操作主角布偶冬冬,一边很敷衍地做动作,一边说:“为什么要做这些操,一点儿意思都没有,我才不好好做呢。”
②教师:冬冬怎么了?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3.引导幼儿讨论还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项,重点引导幼儿讨论运动后要做放松运动。
4.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重点观察平衡木上发生的事情。
5.引导幼儿讨论在各项运动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活动二:安全教育——《不搞恶作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恶作剧的行为,了解恶作剧可能带来的后果。
2、讨论和同伴友好相处的正确行为,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3、在讨论的基础上,初步建立班级的行为规则。
活动准备:每组一张8开的白纸,一盒水彩笔;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自由阅读幼儿用书上的内容,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上的内容。
1、教师:图上有谁,先发生了什么事?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最后怎样?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逐幅讲述和讨论画面内容。
1)、师:老师这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内容是一样的,我们一起看看每幅图讲了什么。2)、讨论第一幅图:小男孩叫小奇,他做了什么事?小女孩怎么了? 3)、依次讨论其他画面内容。
4)、教师:小奇这么做肯定不对的,谁能说说为什么他做的不对? 5)、教师小结:小奇的这些行为就是恶作剧,有的恶作剧会吓到其他小朋友,严重的甚至会危害小朋友的身体安全。
6)、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后来小奇是怎么做的。(幼儿讲述最后一幅图。)
二、引导幼儿分组讨论怎么和别的小朋友相处
1、教师:如果你是小奇,今后你会怎么和小朋友相处呢?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8开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画出各自讨论的内容。
3、幼儿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组内的想法表现出来。
三、集体分享各组讨论的内容,并进行总结,制定班级行为规则。
1、请每组选一名代表,讲解本组讨论的内容。
2、各组介绍完毕后,教师引导幼儿集体讨论。
1)、首先确认被不同小组都提到的,全班幼儿都同意的内容。2)、针对不同的内容请全班举手表决。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大家集体制定的行为规则。
3)、讨论结束后,请每组负责记录的幼儿将集体同意的规则重新整理到一张8开的白纸上。注意要留出位置,以便将来补充。
活动三:安全教育——《当心被卡到》 活动目标:
1、了解吃鱼和骨头的安全注意事项。
2、掌握正确的进食方法,并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练习。活动准备
鲫鱼图片或者塑料玩具一个,教师自绘的或者拍摄的骨头汤碎渣图片 活动准备:
一、引导幼儿观看图片上的内容并讨论。
(1)
师:图上的小女孩正在做什么?她是怎么吃的? 图上的小男孩又在吃什么?他又是怎么的吃的?(2)
引导幼儿讨论正确进食方法。师:怎样吃鱼才不会被鱼刺卡到呢? 应该怎样喝骨头汤呢?
(3)
教师小结:吃鱼的时候,要小心地把鱼刺挑出,在嘴里小心地嚼咽到肚子里去。和骨头汤的时候,不要搅动汤里的东西,从上面慢慢开始喝,如果口中喝到小的骨头渣,要赶紧把它吐出来。
二、帮助幼儿了解鱼和骨头的特点。
(1)
教师出示一条鲫鱼的图片或塑料玩具,引导幼儿了解鱼身上不同的刺。
教师:鱼身上的刺一样吗?
教师小结:鱼肚里的刺比较大,小朋友吃的时候只要把刺挑出来就可以了。鱼脊背伤的刺都是小刺,吃的时候要特别的小心。(2)
讨论喝骨头汤的注意事项。
教师:为什么喝骨头汤的时候不能搅动汤里的东西,要从上面慢慢喝?
教师小结:因为骨头汤里有碎骨头渣,一般骨头渣会沉在碗底。
三、鼓励幼儿回家后在家长的指导下联系自己吃鱼和喝骨头汤。
活动四:安全教育——《正确使用杀虫物品》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使用杀虫剂的方法,了解使用的安全事项。
2、了解更多的杀虫物品,能在生活中进行辨别,注意安全。
活动准备:杀虫剂一瓶,矿泉水空瓶,蟑螂图,围裙每组一份,挂图和幼儿用书。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看并认识挂图上各种不同的杀虫物品。
1、教师出示挂图上不同的杀虫物品图。
2、师:仔细看看,图上这些物品是什么?有什么用?幼儿观看并辨认。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给出正确的答案,有喷雾剂、药片等,可以用来杀死蚊子、苍蝇、蟑螂等害虫。
二、认识杀虫剂,并通过阅读幼儿用书的内容了解使用杀虫剂的正确方法。
1、教师出示杀虫剂,提问: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幼儿回答后,教师再次提问:杀虫剂应该怎么用呢?谁愿意上来试一试呢?
3、请个别幼儿上来演示,大家评论。
4、教师:怎么使用杀虫剂才正确?我们看看书上有没有告诉大家正确的方法。
5、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6、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将几幅图串联起来完整讲述画面的内容。1)、教师:请你们看图说说,到底怎样使用杀虫剂才是正确的。2)、教师请部分幼儿看图讲述使用杀虫剂的正确方法,并引导幼儿集体讨论。
3)、教师根据图上的内容总结正确使用杀虫剂的方法:要注意喷嘴的方向,只能对着害虫或者害虫经常出没的墙角位置喷;要远离食物;喷过杀虫剂后要及时洗手;喷杀虫剂时要关闭房间门窗,一段时间后再开窗通风。
三、情景表演幼儿用书上的内容。
1、出示矿泉水空瓶、蟑螂图和围裙,幼儿讨论如何在表演中使用这些物品。
2、幼儿分组讨论幼儿用书上的内容,并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3、教师巡回参加各组的表演活动,重点指导幼儿使用杀虫剂的正确方法。
4、可在另外的集体活动时间,请幼儿分组表演、分享排练的内容 活动五:安全教育——《不要模仿危险表演》 活动目标:
1、通过简单了解电视电影中特技镜头的拍摄方法,懂得这些表演不能模仿。
2、了解更多杂技和魔术动作是经过特殊训练的,更不能模仿。活动准备:男孩布偶一个,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看布偶表演。
1、教师:有个小朋友在家看电视,看到超人在天空中飞来飞去,非常厉害,很羡慕。他一边看一边学起了超人。结果,猜猜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操作男孩布偶表演。
1)、教师一边模仿男孩的语气说:“我是超人,我来了。”一边操作男孩布偶做跳起来要飞的样子,最后重重地摔在地上。男孩喊着:“好疼啊!我怎么飞不起来呢?”
2)、教师:小男孩怎么了?他可以学超人飞吗?为什么?
二、引导幼儿观看教学挂图,了解超人飞行是怎么拍摄出来的。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看和了解超人飞行如何拍摄的。1)、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看拍摄合成的步骤图,引导幼儿观看每幅图的重点。
教师:仔细看看这三幅图上讲了什么。
2)、小结:第一幅图是拍摄外景,第二幅图是演员吊着钢丝做飞行的样子,第三幅图是工作人员把两个场景合在一起,就是大家看到的超人在天空中飞行的样子。
2、教师:看了这三幅图,你有什么想法?
3、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帮助幼儿理解“超人的飞行是特技拍摄的效果”的结论,鼓励幼儿在现实生活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动作。
4、教师:超人的动作,小朋友不能随便模仿,还有哪些表演是不能模仿的呢?
5、幼儿自由讨论。
三、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上各种杂技表演的图。
1、教师:请你们看看书上讲了什么,有没有你们刚才讲到的不能模仿的表演?
2、幼儿阅读书上的内容,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教师画面上的这些表演小朋友们可以学吗?为什么?
3、小结:电影电视里的特技、杂技表演,都很危险。都是特殊效果,绝不可以做。活动六:安全教育——《乘坐电梯的安全》
活动目标:
1、了解乘坐厢式电梯的各项安全注意事项。
2、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遵守乘坐厢式电梯的安全规则。
活动准备:用鞋盒自制电梯一部。小男孩和成年女性布偶各一个。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集体讨论安全乘坐电梯要注意哪些问题。
1、师:你坐过直上直下的厢式电梯吗?坐电梯也有很多安全问题。谁来说说?
2、幼儿自由发言并讨论,教师用图配文的方式记录大家都同意的几点。
3、教师小结:刚才说了这么多,到底说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表演。
二、引导幼儿观看布偶表演和幼儿用书的内容。
1、情景一:教师操作男孩布偶跑到“电梯”前,自己按电梯的样子。另一位教师操作成年女性布偶,一边追赶一边喊:“慢一点儿,等妈妈一起进电梯。”。师:刚才表演了什么?应该注意什么?小结:有大人陪同候,要和大人一起坐电梯。
2、情景二:教师操作男孩布偶做跨进“电梯”的样子:“电梯到了,快进去”。另一位教师操作妈妈布偶,一把拉住男孩:“等等,要看清楚,等轿厢到位才能进去。”
1)、师:电梯门正打开时可以挤进去吗?为什么?妈妈怎么说的?为什么这样说?
2)、小结:要确认电梯轿厢到位再进去。(轿厢是人站进去的,可上下移动的部分。)
3、情景三:教师操作男孩布偶在“电梯”里跳,“妈妈”连忙说:“这样太危险了。”
1)、教师:为什么在电梯里不能跳?
2)、教师小结:我们看到的电梯是个硬硬的铁箱子,这个铁箱子实际上是用很结实的钢绳吊在空中的,所以在电梯里千万不能跳,否则钢绳可能会断裂或松动。
4、情景四:男孩布偶指着电梯一处,问:“为什么这个按钮是红色的?”妈妈布偶回答:“这是电梯紧急按钮,如果电梯突然停了,或遇到别的事故,就按这个按钮。”
教师:请打开书,把这个红色按钮找出来,告诉老师,这个红色的按钮有什么作用?
5、幼儿继续阅读幼儿用书上的情景五。
1)、教师:图上的小男孩在干什么?这样做对吗?
2)、小结:不要紧贴着电梯的门,一定要等电梯门完全打开,确认电梯到位再出去。
6、幼儿整体阅读书上的所有内容,总结乘坐电梯的注意事项。
活动七:安全教育——《紧急求助电话》
活动目标:
1、了解常用的三个紧急求救电话号码110、119、120及其功能。
2、能分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拨打的电话号码。
3、知道不能随意拨打这些特殊的号码。
活动准备:自制110、119、120电话号码牌各一个。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视频仪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自制的电话号码牌,请幼儿确认。
(1)
教师:老师这儿有三个电话号码牌,请小朋友说一说它们是什么电话号码。
(2)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充分鼓励幼儿大胆回答,但不回应幼儿的回答。
(3)
教师:刚才小朋友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你们说得对不对?让我们一起来看几幅图就知道了。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看,了解发生不同事情可以拨打不同的电话号码寻求帮助。
(1)
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看第一幅图上的内容。教师:这幅图上发生了什么事?大人拨打的电话号码是哪一个? 幼儿讨论画面内容,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教师引导幼儿小结:在什么情况下,要拨打120?
(2)
引导幼儿依次观看第二幅图和第三幅图。
3、利用幻灯,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巩固对三个号码的掌握。引导幼儿明确这些特殊号码不能乱拨。
教师:这些号码对我们非常重要,没有事情的时候,可以随便拨打这些号码吗?
小结:随便拨打这些号码,一直电话线被占用,真正的求助电话可能就接不进来了。分组进行情景表演。
(1)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情况下可以拨打哪个电话求助,出了书上讲的这些事情意以外,还有哪些情况下我们可以拨打这些号码呢?
(2)
幼儿自由讨论。
(3)
教师:刚才小朋友都说得很好。你们可以把这些事情表演给大家看看吗?
(4)
幼儿分组讨论自己小组表演的内容
活动八:安全教育——《轮滑安全我知道》 活动目标:
1、了解玩滑轮的安全注意事项,学习滑轮安全儿歌。
2、在日常活动中能够遵守滑轮的安全规则。
活动准备:滑轮护具一套。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视频仪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滑轮护具,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教师出示滑轮护具,请幼儿回答问题。教师:这是什么?(2)请个别幼儿演示穿戴护具。
教师:这些护具穿在哪儿?怎么穿呢?谁愿意上来演示一下?(3)幼儿边演示,教师边组织分组讨论。
教师:这些胡护具有什么作用呢?他可以保护小朋友的那些部位呢?
2、引导幼儿讨论玩滑轮的注意事项。
(1)
教师:玩滑轮出了要穿戴好护具,还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2)
教师利用视频,引导幼儿观看幼儿用书上的内容。教师:这么多小朋友都在玩滑轮,说说他们是怎么玩的,谁做得对,谁做得错?
(3)
幼儿讨论并回答,幼儿每回答到儿歌中的一个点,教师就用相应语句来进行小结。(分别是:马路上,汽车多,千万别当滑轮地;空旷地方来滑轮,人多方向要统一。)
3、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学习关于玩滑轮的安全儿歌。(1)教师完整地朗诵一遍儿歌,一边朗诵一遍用手指出挂图上的相应内容。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并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教师:儿歌先讲了什么安全注意事项,后讲了什么?(3)引导幼儿集体学习朗诵儿歌。
(4)强调幼儿玩滑轮的时候要遵守这些规则
活动九:安全教育——《危险的烟花爆竹》 活动目标:
1、了解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注意事项。
2、知道烟花炮竹是非常危险的物品,自己单独一个人不要燃放烟花爆竹。活动准备:
爆竹的图片,幼儿用书等。活动过程:
一、出示自制爆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提问:这是什么?你知道怎么引爆这根爆竹吗?
2、请部分幼儿演示引爆烟花爆竹的方法,集体讨论他们的动作对不对。
3、教师小结:引爆烟花爆竹的时候,最好用一根硬一些、长一些的香,身体要远离一些,点着后腰迅速远离。最重要的是,小朋友单独一个人的时候不能燃放烟花爆竹。
4、教师:我们已经知道引爆烟花爆竹要注意的事,那放烟花爆竹要注意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上是怎么说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分组讨论燃放烟花爆竹要注意什么。
1、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互相讨论燃放的注意事项。
2、集体讨论:
①、这些小朋友在哪里燃放烟花爆竹?为什么要放在这里? ②、猜猜图上的小朋友为什么要捂着耳朵?
③、我们来看看这位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三、引导幼儿说说其他的注意事项。
1、教师:除了图片上讲到的这些注意事项,你们还觉得要注意什么?
2、请幼儿自由讨论,教师根据幼儿的讨论,记录在白纸上。
活动十:安全教育——《不去非常拥挤的地方》 活动目的:
1.了解拥挤可能引发的危险,知道节日期间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2.初步了解在拥挤的人群中和家人走散了该如何自救。活动准备:
1.一张8开大小的白纸,一盒水彩笔。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2.引导幼儿观看教学挂图,理解图上的内容。(1)引导幼儿观看教学挂图的背景图。
(2)引导幼儿观看图中有颜色的人物,并判断他们的行为正误。(3)教师小结:尽量不要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到人多的地方要拉紧大人,不要在人群中挤来挤去;万一找不到家人,尽快找一处安全的地方站在那里等待;如果被人群推挤就大声呼叫,请周围的人注意。3.引导幼儿制订《节日外出须知》 4.家园共育
将师生共同制订的《节日外出须知》配合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布置在家长园地中,引起家长的重视。5.结束活动。
活动十一:安全教育——《会说话的标志》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安全标示及其所代表的含义。
2、能发现安全隐患并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安全标志。
3、增强安全意识,引发对安全标志的兴趣。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纸、笔、剪刀 活动过程
1、导入
(1)师:小朋友再小班和中班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安全标志,老师这儿有三个安全标志,请你们说一说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2)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讨论并回答。
(3)师:刚才小朋友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它们分别是“禁止攀爬”“当心触电”“禁止烟火”的安全标志。今天,我们还要认识四个新的安全标志。
2、观看教学挂图
(1)第一幅图,认识“禁止停留”标志
①师:这幅图上画了什么?猜猜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
②幼儿讨论画面内容,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③小结:陡崖很危险,会会有石块滑落,所以不能长时间停留,那么这个标志的意思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第二幅图,认识“禁止跨越”标志
①师: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小朋友的表情怎么样?你猜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
②幼儿讨论画面内容,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和表达。
③小结:工程铺管道挖得沟又宽又深,在上面跨越会很危险,那么这个标志的意思是什么呢?有什么用?
(3)第三幅图,“当心电离辐射”标志
①师:这是在哪里呢?这个人在干什么呢?你猜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
②幼儿讨论画面内容,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和表达。
③小结:在医院的放射免疫室,里面的机器工作时对人体有很强的辐射,所以要小心,那么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呢?你猜猜还有什么地方会用到这个标志?
(4)第四幅图,认识“当心感染”标志
①师:这是在哪里呢?他们在干什么?你猜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
②师:幼儿讨论画面内容,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③小结:在医院的传染病区,不小心会感染上疾病,那么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呢?有什么用呢?
3、总结,认识安全标志,注意安全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四个安全标志,他们分别是“禁止停留”“禁止跨越”“当心电离辐射”“当心感染”,这些安全标志提醒我们注意安全,按照安全标志的要求去做。
4、设计安全标志
(1)师:刚才我们小朋友认识了四个安全标志,安全标志可以提醒我们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情况,让我们提高警惕。我们幼儿园也需要一些安全标志,接下来请你们想一想我们幼儿园需要哪些安全标志,并把它们设计出来。
(2)幼儿设计安全标志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画出的安全标志的含义。
(4)将设计的安全标志贴到活动室及户外相关场所。
活动十二:安全教育——《流血不止,怎么办?》 安全教育—流血不止怎么办?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出血情况的止血方法。
2、学会小伤口止血的简单方法。
3、让幼儿懂得在不小心受伤的情况下不要惊慌,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一条干净的布条、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上的内容。引导幼儿观看书上止血的是那种不同方法。教师:第一幅图小朋友用什么方法止血?除了可以用干净的手绢或者衣服,还可以用什么呢?(用棉签)教师:第二幅图中用什么止血方法?
教师:第三幅呢?它和前两幅有什么不一样的?
教师小结:前两幅图止血方法都是直觉按住或者爆炸伤口,适合小伤口。第三幅用布条或专门绷带扎住伤口处靠近心脏一端。
2、教师示范简单的包扎伤口的方法
教师:现在我要用第二幅图的方法包扎伤口。仔细看清楚老师是怎么包扎的3、幼儿两两结伴练习简单止血方法。
活动十三:安全教育——《被埋在废墟里,怎么办?》
活动目标:
1.了解自然灾害后被埋在废墟里的自救方法。
2.让幼儿懂得在被废墟的情况下要保持镇定和勇敢,尽可能采取相应的措施。3.知道地震是严重的自然灾害,能感受灾区民众的苦难并关心他们。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看背景图。
1)教师:仔细看看图上的房子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2)幼儿讨论画面内容并说出原因。
3)教师小结:图上画的就是房子倒塌了的情景。房子倒塌会发生什么事呢? 2.引导幼儿逐幅讨论小图上的内容。
1)教师:第一幅小图上有谁?和背景图连起来看,说说他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他的表情是什么样子?
2)教师小结:这个小朋友在地震后被埋在倒塌的房子下面。我们看到这个小朋友很勇敢,他没有大哭大叫,而是比较安静,这样做可以很好地保存体力。3.引导幼儿观看第二幅小图。
1)教师:第二幅小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仔细看看,说说你有什么发现。2)教师小结:他向着有光线的地方移动,这样做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周围的东西。因为不小心碰到不结实的东西,可能会引起更多的塌陷,反而会把自己埋得更深。4.引导幼儿观看第三幅小图。
1)教师:这幅小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么做有什么作用呢?
2)教师小结:她正在用一块碎砖头敲击旁边比较结实的管子,这样就能发出声音,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让前来救援的人发现自己。5.引导幼儿观看第四幅小图。
1)教师:最后这幅小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
2)教师小结:在没有获救前,要找到一切可以吃、喝的东西给自己不充能量和水分,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生命维持更长时间。
6.幼儿自由阅读幼儿用书,和旁边小朋友一起总结被埋在废墟下的自救方法。7.引导幼儿感受地震带来的伤害,能够对遭遇地震得地区表示关心。
1)教师:地震不仅会使房屋倒塌,还会严重危害人的生命,给灾区任命带来很大的伤害。对于受到灾害的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2)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十四:安全教育——《发生火灾,怎么办?》 活动目的:
1、了解火灾的原因;
2、学会报警的方法及保护自己的能力;
3、培养幼儿遇事不慌的心理品质。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1、讨论火灾产生的原因和后果
原因:引导幼儿找出火灾的原因,如:放鞭炮,随便扔烟头,忘了拔电源插头、玩火、忘记关煤气开关等。
危害:引导幼儿说出烧毁房屋、物品、伤了人、污染环境空气等。
2、怎样报警:
(1)学打119报警电话。说清火灾发生的地点;
(2)请两名幼儿模仿报警。不能随便拨达119电话。
3、发生火灾怎么办:
用毛巾捂住口鼻,蹲下身体向外走,不要慌张,逃离火场,减少烟雾中有害气体对人的侵害,烟是上升的,下面的烟少。
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身上着火马上滚几下,或者用水将衣服浇湿,而且要大声呼救。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活动十五:安全教育——《发现小偷,怎么办?》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了解发现小偷的正确处理方法。
2.让幼儿懂得一定要借助成人的力量阻止小偷,要懂得保护自己。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门的图片一张,门上要有猫眼的圆孔。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活动过程:
1.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根据图意自编故事。2.教师出示教育挂图,把完整的故事讲给幼儿听。(1)教师讲述故事。(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了解要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想办法阻止小偷。
3.延伸思考(1)教师:如果我们在超市里、在公共汽车上看到小偷,又该怎么办呢?(2)鼓励幼儿大胆思考,同时讨论这些方法的可行性。(3)教师协助幼儿把可行的想法记录下来,并鼓励幼儿表演出来。4.家园共育
将幼儿集体讨论出的“在外面遇到小偷的正确做法”布置在家长园地中,供家长参考。鼓励幼儿和家人讨论这些方法,在可以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机智地制止坏人坏事。
活动十六:安全教育——《牙齿磕掉了,怎么办?》 安全—牙齿磕掉了,怎么办? 活动目标:
1、了解恒牙被磕掉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2、知道乳牙和恒牙的区别,能够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牙齿。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牙齿的图片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了解恒牙和乳牙的区别。
2、引导幼儿讨论恒牙被磕掉的处理方法。
3、引导幼儿观看幼儿用书,了解牙齿被磕掉后的正确处理方法。(1)第一幅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第二三幅图捡起来的牙齿很脏,该怎么办?
4、通过分组讨论,教师小结。帮助幼儿牢记“不能清洗掉落的牙齿”。
5、结束活动。
活动十七:安全教育——《被关在电梯里,怎么办?》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乘坐电梯的安全规则。
2、了解被关在电梯里的正确处理方法。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复习巩固安全乘坐电梯的规则。1)教师:谁还记得要怎么安全乘坐电梯? 2)幼儿回答。
3)将之前班级制定的安全乘坐电梯规则找出来,引导幼儿对照刚才的回答对不对。
2.引导幼儿讨论被关在电梯的自救方法。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自由提出被关在电梯里的自救方法。
2)教师:你们看图上的小朋友在那里?发生什么事了。
3)教师:原来他被关在电梯里了,这可怎么办呢?小朋友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4)幼儿自由讨论并回答
3.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找出正确的和不正确的方法。
1)教师:刚才小朋友都讲了自己的想法,哪些想法是在正确的?哪些想法是不正确的呢?看看书就知道了。请你们把书翻到第32页。2)自由阅读用书讲述自己从书上的内容,并和自己旁边的同伴讨论画面的内容。
3)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从书上看到的方法。
4.引导幼儿分组表演自己被关在电梯里的自救方法。
1)幼儿分组讨论,会使用哪些被关在电梯里的自救方法。
2)每组选择一种方法进行表演,教师鼓励幼儿选用不同的物品来代替紧急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安安全全上下楼梯》宋红 2014.9 活动目标1.学习儿歌《上下楼梯歌》,让幼儿了解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2.初步树立幼儿生活中的安全意识,并养成上下楼梯靠右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幼儿园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大班安全教育活动:着火了怎么办活动目标:1、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识,学习火灾中简单的自救方法。2、树立防火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活动准备:图片、投影仪、电视、红布、湿毛......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上学......
第2周一日活动计划及教案时间:9.9——9.13 班级:大一班 执教:林玲一、晨间活动:1、能主动地和老师、同伴问早。2、能将自己的物品放在指定的位置后参加活动,参加活动时不大吵大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