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与天气 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案锋与天气”。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与天气》 教案
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 广元市树人中学 王小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气团,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基本概念;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 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绘图、列表比较,分析简易锋面天气图;结合我国实际的天气现象,认识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锋面天气系统的分析,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
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1、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形成及其天气
2、我国受锋面天气影响的表现
三、教学难点
1、锋面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
2、冷、暖锋的比较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板图板画法
五、课时类型:新课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先播放一段10月7日的天气预报)我们经常关注天气预报,在天气预报中不仅可以看到城市天气预报,还会看到一种图:天气形势预报图。要看懂天气形势预报图,我们就得学习常见天气系统相关知识。
【过渡】:常见的天气系统可分为锋面天气和气旋天气两部分。我们这节课学习锋面天气。
【活动1】首先思考一下,什么是气团?(学:气团是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小结】在这个概念中我们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一;其次是范围很大,只有满足着两个条件才能成为气团。
那气团怎么分类呢?根据温度差异,气团可以分为(学:冷气团和暖气团)。那什么是冷气团,什么又是暖气团呢?冷气团是指气团温度比经过地区气温低的气团,暖气团是气团温度比经过地区气温高的气团,通常都是湿热空气。(要阐述清楚冷暖气团是按照与经过地区的气温对比划分的)
【活动2】同学们想一想冷暖气团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小结】冷气团特征:温度低,气压高,较干燥,三个字形容-冷而干;暖气团特征:温度高,气压低,较湿润,也可以用三个字形容-暖而湿。
(锋面介绍)
【过渡】:在冷气团或暖气团的控制下天气是怎么样的呢?刚才我们说了冷气团的特征是温度低,较干燥,在这样的情况下,形成降水是非常困难的。而暖气团虽然湿度大,但是温度高,高温不易使水汽凝结成雨。所以在冷暖气团的控制下都不易形成降水。
【提问】:假使有一天冷暖气团相遇了,他们会发生什么呢?
【启发】„„没事,回答不好也没有关系。(针对学生参差的回答,可以启发鼓励)【归纳】当冷暖气团相遇的时候,他们之间会出现一个交界面,我们把这个交界面叫做锋面。锋面也称锋区,其水平范围可由几百千米到几千千米。锋面与地面的交线叫做锋线,锋线与锋面统称为锋。由于冷气团较重,暖气团较轻,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下面,暖气团在上面。用示意图可以这样表示。(在此把锋面示意图认真讲解),在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锋面有三个特点:①自地面到高空锋面向冷气团一侧倾斜;②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③由于锋面两侧温度、气压、湿度不同,导致锋面处大气不稳定进而导致锋面附近有云、雨、大风等天气产生。【过渡】冷暖气团相遇会出现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冷气团势力强于暖气团,第二种是暖气团势力强于冷气团,第三种是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在这三种情况下的天气状况怎么样呢?下面我们将一个一个来学习。
(冷锋)
当冷气团势力强于暖气团的时,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就是冷锋。冷锋移动速度较快,通常带来较强的风。
【引导】二者相遇后,由于冷气团较重,插入了暖气团下面;暖气团较轻,被迫抬升。在抬升过程中,暖气团温度降低,逐渐冷却,水汽易凝结成云。如果暖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则可能会带来雨雪天气,降水则多发生在锋后。
对某地来说,冷锋过境前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过境时受冷锋影响,出现大风、降温、降水等天气;过境后受单一的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结合多媒体讲)
【生活实例】冷锋对我国的影响很大,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多与冷锋有联系,如(1)我国北方夏、秋季节的暴雨。(2)我国冬半年暴发的寒潮与沙尘暴。
(暖锋)
当暖气团势力强于冷气团的时,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形成的锋就是暖锋。
【引导】暖气团由于速度较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其中水汽冷却凝结产生云、雨。暖锋降水发生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或者雾。
对某地来说,暖锋过境前受单一的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过境时受暖锋影响,出现连续性降水;过境后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暖锋在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较为频繁。(结合多媒体讲)
【过渡】冷暖锋都会形成降水,都会引起天气的变化,我们应该怎样去区分呢?请看下面这幅《冷暖锋比较图》。
【活动3】冷锋、暖锋进行比较(注意在比较时,可适当放大屏幕,让学生看的更清楚)
【过渡】影响我国的暖锋天气系统主要是春夏由南向北推移的“雨带”,请看下图。【活动4】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情况如下:在每年的四五月份,冷暖气团相遇于华南地区,然后缓慢向北推移;在6月中旬,雨带推移到长江流域,这时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因此又被称为“梅雨”(或者“霉雨”: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使粮食等发霉了); 在7、8月份,雨带推移到华北和东北地区;到9月份,雨带急剧南撤至华中、华南地区;到10月份左右,雨带退出我国大陆地区。
(准静止锋)
【过渡】我们学习了冷锋、暖锋,第三种情况就是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时,形成的锋面是准静止锋。由于冷暖气团僵持不下,暖气团受冷凝结,则会形成持续性降水。
【活动5】影响我国主要有两大准静止锋:一个是江淮准静止锋,请看下图,注意认真找出其发生的时间和地区,(学生看flash并作答)。江淮准静止锋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时间为6月份,成因是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另一个是昆明准静止锋,(学生看flash并作答)。昆明准静止锋发生在云贵高原上,经度在104E附近,时间为冬半年,成因是南下的冷空气受云贵高原阻挡而形成。如果准静止锋停留时间过久,则易会使当地发生洪灾。
(结合多媒体讲解)
【总结】同学们,我们一起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我们学习了气团的概念、分类,冷暖气团的特征,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以及相应锋面下的天气状况。
【过渡】学习完锋与天气后,下面来做两个练习。
0
八、课堂练习
1、图中锋面移动是30 km/小时,城市目前是14时,读图回答:
⑴ 锋是 冷 锋,判断依据是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 方向移动。
⑵ 锋面 次日14时(时间)将会移到城市上空,未来48小时内,该城市的天气将怎样变化? 首先天气晴朗,气温较高 ; 次日14时左右,可能出现雨雪、大风天气 ;此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读右边的天气形势图,回答:
(1)此为 准静止 锋示意图,该锋发生在 冬 季。
(2)该锋是南下的冷空气遇到 云贵高原 阻挡而形成的,此时贵阳一侧是 阴雨。(3)夏初,我国 江淮 地区也有这类锋,它给当地带来 阴雨绵绵 天气,我们称为 梅雨。
九、板书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 —锋与天气
一、气团
1、概念:
2、分类:冷气团、暖气团
3、特征
冷气团特征——冷而干 暖气团特征——暖而湿
二、锋
1、概念:
2、锋的结构:
3、锋的特征:倾斜状况;位置关系;天气情况
三、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
(一)1、冷锋:冷气团→暖气团
2、天气状况: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
3、对我国的影响:暴雨 寒潮 沙尘暴
(二)1、暖锋:暖气团→冷气团
2、天气状况: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
3、对我国的影响:春夏由南向北推移的雨带
(三)准静止锋:冷气团→←暖气团。如昆明准静止锋,江淮准静止锋
十、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从而要求学生要有比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而教师要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教师紧扣教学重难点,一方面开展了相应的教学活动,将板书版图与知识要点有机结合起来,将理性的知识给予感性的展示,从而降低了教学难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坚持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培养。另外,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学生活动占据了一定的时间,因而对课堂教学时间的把握尤其重要,同时对教师板书版画技能也有一定的要求。虽然教师在写教案的过程中考虑到了诸多的要素,如学情分析、课堂时间的控制与把握、课堂气氛的调节、课程目标的实施。但是实际的课堂教学不能完全依赖教案,教师必须从真实的情景出发,灵活地开展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大化、最优化。
锋与天气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在整个高中自然地理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常见的天气系统是把对大气的学习从全球范围的宏观把握具体落实到具体的天气变化上,是对前......
常见天气系统导入同学们,大家**好!最近几天大家都明显感觉得到天气变化是非常快的。前一段时间****,而近几天呢****,其实呢,这些天气现象是我们最能感受得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
教案的编写还应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体差异。教案的编写应当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下面是一份针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锋与天气教......
教案可以作为教师评估和改进教学实施效果的重要参考依据。教案的编写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教案的质量不仅体现在设计和编写上......
在编写教案时,应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和细化,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教案的编写还需要注意教学时间的控制和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欢迎大家查阅以下教案范文,希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