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木工基础教案”。
缝布袋
一、教学目标:
⒈根据生活经验,探索缝制小布袋的方法。⒉掌握用平针缝制的技能。
⒊初步形成生活自理的意识,做生活小主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平针缝制的技术。
2、教学难点:
(1)缝制过程中两手的协调配合。(2)收针时的打结也是很难把握的。
三、教学设计:
1、技术要点分析:
在小学阶段,关于手缝这一内容,在这里是第一次出现,首先要落实穿线、打结这两个技能。一般情况下,左手拿针,右手拿线,并把线的一端剪光,然后进行穿线。打结:关于打结的方法有许多,能达到效果便可,但要提示的是结的大小要根据布的密疏(或洞眼)所定。
平针,虽一上一下看似简单,但对初学者来说,要掌握左手拿布,右手拿针的缝制动作配合协调,也是需要强调的。
收针:要求不留下过长的线,这样才能使布袋收口紧密。
2、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①课前展示“主题活动”——探索“平针”的奥秘。②生活中的“平针”调查。(1)展示情境,学生尝试。
①利用图片、课件或者教师直接示范,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想尝试的情境。②学生尝试穿结、打结。③反馈、小结。
④学生能者为师,再次尝试。
第2课 金盏菊的养护
教学过程
1学会怎样动手栽一棵金盏菊以及知道注意事项。
2、掌握最基本的移栽技术。
3、金盏菊移栽后,怎样做好养护工作 教学准备
1、材料:金盏菊小苗,花盆、菜园土、复合肥、纱窗网片
2、工具:铲子、喷水壶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引出新课
(1)同学们,我们先来参观我们的农家乐小基地,你们看,他们多快乐啊!(出示课件)(二小学生的种植图)
(2)现在,新的学期又到了,你们有没有准备把自己的学校打扮得更漂亮,今天我们就动手为学校栽一盆花,美化自己的校园,怎么样?
揭示课题——金盏菊的养护(3)出示课件——金盏菊
我们在座的全体同学都见过金盏菊,但你们对金盏菊了解多 少?谁愿意说说。(学生自由说说)
师小结:金盏菊又名黄金盏,为菊科两年生草本植物,金盏菊植株矮生,茎多分枝,高20——60厘米,叶矩圆形,有糙毛、头状花序径可达10厘米以上,花夜间闭合,怕炎热,在夏凉地区可持续连绵开放。花朵密集,花色淡黄至深橙红色,鲜艳夺目,花期又长,是早春园林和城市中最常见的草本花卉。金盏菊花朵鲜黄、叶片翠绿,十分醒目。盆栽摆放中心广场、车站、商厦等公共场所,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呈现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数盆点缀窗台或阳台,金盏菊的金黄色花朵,使居室更加明亮、舒适。当然,在我们的校园里栽上一片或盆栽几盆装饰我们的教室也不错哦,同学们,你们有兴趣吗?(引入第二环节)我们先来看看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金盏菊小苗,花盆、菜园土、复合肥、纱窗网片,铲子、喷水壶)
不错,准备的很好,接下来看看怎样栽种
2、移栽示范(出示课件)
(1)准备好材料和工具,把材料和工具摆在桌子上。看老师示范
A、先在菜园土中加入少量复合肥并拌均匀
B、盆底垫上纱窗网片,再装上半盆加了复合肥的菜园土
C、用铲子轻轻地在育苗盆中铲出小苗
D、把小苗放进盆中央,扶正,加上菜园土,并在上面轻轻压实
E、浇透水后,将金盏菊摆放在阳光上(2)说一说栽种过程(3)学生动手试一试
A、小组或个人动手栽一棵金盏菊
B、在栽种时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3)学生讨论
(4)想一想,应怎样养护金盏菊?
定植后7~10天,摘心促使分枝或用0.4%比久溶液喷洒叶面1~2次来控制植株高度。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卉友”20-20-20通用肥。肥料充足,金盏菊开花多而大。相反,肥料不足,花朵明显变小退化。花期不留种,将凋谢花朵剪除,有利花枝萌发,多开花,延长观花期。留种要选择花大色艳、品种纯正的植株,应在晴天采种,防止脱落。
小小建议:
1、仔细观察金盏菊的生长变化,及时做好记录,写好观察日记。
2、想一想:金盏菊除了供人们观赏外,它的提取物还有没有别的药用价值,有兴趣的同学可上网查查。
第3课 可乐机器人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可乐瓶的改造,使之成为一个玲珑剔透的机器人,并且能够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思想。
2、学习对可乐瓶的割、剪、粘合、接插等技法,培养学生变废为宝,勤俭节约的好思想。
二、教学准备: 村料:小可乐瓶5个。
工具:剪刀、泡沫双面胶、美工刀。
三、教学建议:
1、技术要点分析:
(1)可乐瓶较硬,不易剪割,同时注意安全。在切割的时候可以让一些能干的学生做小老师,完成切割任务。
(2)连接一些要点,可乐瓶的连接一靠泡沫胶带纸,二靠缺口的对插,可以采用外围加粘透明纸的办法使作品更牢固
(3)机器人的制作巧妙的运用可乐瓶的外观形状,通过切割分解后重新组合,犹如孩子“搭积木”游戏,学生可以多多比划、摆弄、认为合适了就可以粘合。
2、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
组织学生看机器人科幻片镜头,《太空大战》《空中堡垒》约五分钟。(2)师生探究:
师:同学们说说自己心目中的机器人是怎么样的?(机器人的本领、构造。)(3)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要用可乐瓶来制作机器人,大家看看书上的作品。(学生看书上的图,分小组讨论,说说这些部件是怎么样分解开再组合的)(4)学生动手制作:
A、在教师示范下学生用刀切割可乐瓶,完成机器人的头、胸、腰三部分(p32图11—1)
B、粘合头、胸、腰三部分,注意在腰的下面要剪四道口子用来连接双脚。C、做手掌,作天线,此处较硬,比较难剪,要注意安全。(p----32图11--4)
D、粘连天线、手掌、双足,完成整体机器人。(p-----32图11--5)
E、用彩色不干胶美化,同时起加固作用。
F、优秀的学生可以在机器人的腰部里面装发光装置(闪灯、小电珠等)使之成为一盏机器人灯。并且做做《聪明泉》上的作品。
(p33-----《聪明泉》图)
3、评价建议:牢固、美观、能站立,或者改装灯的为优秀。
第4课 纸杯毛驴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一次性杯子的分解、组合,学会设计制作马、牛、驴等家畜动物。学习剪、折、粘等技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和勤俭节约,变废为宝的好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精神。
二、教学准备:
材料:一次性纸杯、双面胶。
工具:剪刀。
三、教学建议:
1、技术要点:
(1)对一次性杯子的分解和组合是关键,要让学生在分解前弄清楚毛驴是由哪几部分(分解材料)组成的?
(2)头、脖、腿与身子的连接怎样才能有牢固又美观?要准确、干净地粘合各部分身体。
(3)剪刀的使用,要求剪得光滑、利索,大小比例得当。
(4)对作品进行举一反三的创造,如马、鹿、牛、狗等。都是改头换面、大同小异的小变化以达到大效果。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师:你们知道毛驴吗?看过电影《阿凡提》的同学都知道,阿凡提有一个好帮手就是毛驴,与马相比,毛驴更显得灵巧、敏捷,它是人类推磨驼载的好帮手,今天我们将用一次性纸杯来做毛驴。
(2)师生探究:
A师:同学们分小组来学习讨论书本上的图片,说一说,毛驴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些部位用了纸杯上上的哪些材料? B、学生小组讨论后上台汇报,可以用事先准备好的纸杯进行“搭积木”表演,只要搭出大概的轮廓就可以了。)
(3)教师演示:纸杯上的开口要光滑,用剪刀和美工刀时要注意如何使用? A、(教师演示切割和剪纸杯的技法。先画----再剪-----抓紧----用力均匀)B、(学生训练后由四个小组合作完成,可以二人共作一件作品。)(4)学生作业:
A、画煎驴头、驴脖、粘合在身子上,用一个纸杯当驴身(p34---图12---2)
B、将一个纸杯一分为二切开做驴头的前后腿。(p35---图12----1)C、画剪驴耳、尾、棕毛等(p35-----图12---312----4)D、创造新的作品-------马、牛、狗等
3、评价建议:美观、牢固能站立的评优,能创造出新品种的另外加分或者 “五角星”等,次之的评“良好”“合格”,可由小组长打分,教师检查登记成绩。
第5课 曹冲称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用对称形折纸,剪纸法来制作小学生语文课本中的《曹冲称象》纸工,让学生巩固折,剪,粘等技法,尝尝玩纸的乐趣并加深理解语文课本内容。
2、让学生在制作中学会看一些纸工折粘的符号。能自己独立完成图纸上的操作步骤。
3、渗透语文学科的知识,在学学玩玩说说中增加动手动脑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材料:20厘米×20厘米纸一张。工具:剪刀、彩笔。
三、教学建议:
1、要点分析:
(1)正方形的上下,左右折成一个四层厚的小正方形,要注意纸的开口不要弄错,开口要向右下角放
(p38---图13-----1)。
(2)在小正方形上画图很重要,先花9个定点,看成9个方小格子,然后在上面画线
(p38----图13----2)。
(3)左右展开后会看正反折线。
(p38------图13------3)
一、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师:今天我们先来听听《曹冲称象》的故事。
师生讲故事,了解称象的全过程:空船——装大象——水平面上的船舷上刻痕迹-——大象下船-——装石头。
2、师生探究:师:你们讲的都很好,曹冲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会动脑筋,会用水的浮力来代替秤,真巧妙啊!今天我们就来做这个纸工----曹冲称象。
(教师要求同学们看书,说说制作步骤)
3、学生作业
教师动手体验:
(1)学做举重大力士;(2)学做曹冲称象
A、教师领学生折成小方块,然后领画。9个点及线条,告诉学生这些线条将用剪刀剪 的(p38----图13-----2)
B、学生折小方块(开口别放错)画9点和线条。
C、剪线条后左右展开,教师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哪是象鼻子,牙,耳,腿等
(p38----图13-------3)D、学生动手折“曹冲称象”。(p38-------图13----4)E、上色,画图,美化作品。
(p39----图13-----5)F、优秀学生可学习制作“聪明泉”中的大力士。步骤:左右对折---画-----剪------折。(p39-----图13----6)活动建议:课堂教学,可安排在语文课《曹冲称象》的前后上。评价建议:自己打分,教师复评。优秀作品展出。
第6课 迷你坦克
一、教学目标:
1、利用废弃的牙膏制作坦克,学习纸盒子的剪、拉、粘合等方法,创作出新的艺术形象。
2、通过对废弃物的重新利用,使小学生意识到创作就在身边,要爱惜平时的废弃物,培养废物利用的思想。
二、教学准备
材料:大号牙膏盒子一个、一次性木筷一只、双面胶。工具:剪刀。
三、教学建议: 要点分析:
(1)牙膏壳一分为二的切割不易平均分割,可以事先用尺画一些直线再剪。(2)履带两边的圆轮子不易剪圆,均匀,可以事前用一个圆来印画一下。(3)整辆车比较摇晃,下面的一对履带可以用纸条加固一下。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师:同学们知道坦克吗?大家来说说坦克的特性作用。(可以播放军事片《坦克大战》等,学生说坦克的威力、型号)
2、师生探究:
师:你们讲的都很好,坦克是军事上最辉煌的成果,他是矛和盾的结合,火力大,包装厚实,一般用于冲锋,攻坚。今天我们来学习用牙膏壳来做一个迷你小坦克,请同学们看课本,讨论一下,坦克应该怎么做?
(学生自学,看图讲讲制作过程,教师可以选一些小朋友上来演示一下)
3、学生作业
A、先剪下牙膏壳的1/4为炮塔(p41---图14--2)
B、把牙膏壳一分为二剪成两个坦克履带并画上剪空的几个轮子(p41----图14-----3)
C、美化炮塔,插上炮塔后将炮塔与一对履带“品”字形粘合。(p41------图41-----14----4)
D、用纸条将两根履带加固,成“工”字形粘合。
4、拓展与延伸:用同样的方法,鼓励优秀的学生做“聪明泉“中的吊车、拖拉机。
活动建议:课堂教学,可做课外延伸,办个“车迷展”,展出学生的作品。评价建议:小组打分,教师记载。美观牢固的打优秀,次之打良好,合格,另有创造的学生可加“五角星”表彰。
第7课 安装门铃(选学)
第8课 风力车
头脑OM活动的由来:
美国葛拉斯堡罗州立学院教育学博士赛米尔·米克卢斯教授在从事创造教育研究的基础上,70年代起,在美国联邦政府的资助下,开设IRT创造学课程。通过实验米克卢斯教授发现,实验组学生经过创造学课程的学习,思维流畅、思路敏捷,富有创造性,有些学生的小发明甚至获取了专利。由此受到启发,米克卢斯设计了大量的富有创造性的题目让学生解决,1978年举办了首届“头脑奥林匹克(OM)竞赛”,这届竞赛局限于美国,共有28所中学参加。
1、活动的目标
《风力车》的教学内容,是一种典型的OM题目。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们首先出示的是本次活动的任务和规则。希望学生凭借组内同学共同的智慧来克服困难,直至在符合规则的前提下完成这个任务。所提供的范例是为学生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可以在范例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改良意见,也可通过团队的力量设计不同的风力车。
三、教学中的建议 l 没有讲台
头脑OM课程的学习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式。在此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及时有效的给予学生方法及技术上的指导。教师的活动范围已经打破传统的三尺范围,对过去那种教师在讲台上手舞足蹈的表演的教学现象将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与学生一起面红耳赤的争论及做一名合格的助手。在教学中,教师是以一名助手及倾听者的角色出现的,帮助学生一起完成每一次的挑战。
●只有舞台
OM教学中,学生是每次活动中拥有绝对自主权的研究者。不管他们观点正确与否,他们的每一个观点的得出都是基于个体的经验与团队研究的分析结果。因此,在活动中我们必须要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研究结果拿出来与大家分享。通过给予他们大胆说的机会,推动他们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做进一步的分析,使其养成良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l 磨他千遍
允许学生不断尝试,直至成功。l 精美与粗糙
在完成的作品中,总会出现精美的和粗糙的两种情况,这是无法避免的现象。教师在遇到这样的现象时,必须从三种角度来进行审视。首先,他是否尽心尽力的去做?其次,通过他对自己作品的表述找寻他具有特色的一面;最后,了解他达成的任务是通过怎样的手段实现的?不管怎样,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会出现闪光点,因此无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成为团队里的助手、记录员读者、沉默者、组织者之中的哪一种角色,教师都不要过多的干涉他们,因为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不同的劳动群体。
第一章 木工画线基本知识 第一节 画线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一、量具及其使用方法(一)量尺 1.金属直尺 2.折尺 3.卷尺(二)角度尺 1.直角尺 2. 三角尺 3.活络尺(三)圆规(四)水平尺二、画线用具及......
第一课时:认识木材教学目标知道木材是天然材料,了解木材的种类及用途。了解木材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家里有哪些家具吗?都是使用什么材料......
【活动课题】 《小小木工》 【教者姓名】花芹芹 【对象人数】50人左右 【授课时长】80分钟 【课程概述】通过木工制作这门学科了解现阶段学生的能力状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好看的相框教师:庞晶晶活动目标:1.通过相框的制作来感知相框的美。2.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活动准备:安全......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劳动课小木工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