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途径和方法教案档_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本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09:01:0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第二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途径和方法教案档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本”。

第二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途径和方法(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两种途径。2.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大致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途径。难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途径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多媒体

出示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语言交往。指出:在非常自然放松的情境中,儿童往往很真实地表现自己的言语实际水平以及言语表达的态度和行为习惯。讲授新课

教师:大家也陪学前儿童做过游戏,那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途径是什么呢?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可通过组织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进行语言教育,通过日常生活各个环节进行语言教育,通过游戏进行语言教育,以及通过在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进行随机的语言渗透教育等。可以说,凡是有语言参与的活动都可以用来对儿童进行语言教育。概括起来可分为专门性语言教育和渗透性语言教育两大类。

一、专门的语言教育

专门的语言教育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和组织儿童系统学习的教育活动,是语言教育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主要包括谈话活动、讲述活动、早期阅读活动、文学作品活动和语言游戏活动。

(一)谈话活动

谈话活动创设的是日常口语交往情境,它要求儿童调动自己已有的经验,围绕一定的话题倾听他人的谈话以及表达自己的想法,旨在培养儿童运用口头语言与他人交际的意识、情感和能力。谈话活动的内容涉及:就某一熟悉的场景发表个人看法,如“我的家”“我的幼儿园”等;围绕自己熟悉的人或事进行谈话,如“我最喜爱的动画片人物”“我的好朋友”等。

(二)讲述活动

讲述活动主要为儿童创设较正式的口语表达情境,使儿童能够在集体面前围绕一个主题描述事物、表达思想。讲述时运用的独白语言,是比谈话更为复杂和严谨的一种口语表达形式。这类活动主要培养儿童认真倾听的习惯和清楚、完整、连贯地表述事物的能力。其内容涉及: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述某一事物的外形、性质、用途和使用方法等,如“小小电视机”“我的自行车”等;用比较恰当的语言讲述图片或影片中的地点和人物的外貌、姿态、动作、表情等,如看图讲述活动《小猪减肥记》《贪吃的鼠娃娃》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某一情境中的人物形态、动作等,如情境讲述活动《我的爸爸和妈妈》。

(三)早期阅读活动

早期阅读活动利用绘画或图书,为儿童创设了一个学习书面语言的环境,主要培养儿童对书面语言的兴趣,使其知道图书和文字的重要性,愿意阅读图书,学习初步的阅读和书写的准备技能等,丰富他们的早期阅读和书写经验。其内容涉及:学习翻阅、理解和制作图书,了解书面语言与口语之间的对应关系;感受文字的功能和作用,了解识字的最基本的规律和方法;感受汉字的基本结构,认识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工具,学习书写汉字的基本方式。

(四)文学作品活动

文学作品活动主要从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入手,围绕这个作品展开一系列相关的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儿童理解文学作品优美、丰富的艺术语言和有趣、生动的情节。它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全面学习语言的机会,对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及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内容涉及:通过倾听教师对文学作品的朗读,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情节、人物对话等,培养儿童的倾听能力;借助动作、表情、对话来学习、模仿和表演作品中的内容,拓展儿童的词汇量,培养儿童自觉获取语言材料的能力;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鼓励儿童灵活运用语言,要求儿童仿照作品的框架,编出自己的作品。

(五)语言游戏活动

语言游戏活动为儿童提供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情境,使儿童在游戏中按一定的规则练习口头语言,培养儿童在口语交际活动中的倾听和表达能力。其内容涉及:① 巩固难发的音和排除方言干扰音,练习声调和发声用气,如发音游戏《运送动物》的目的就是锻炼儿童发准平舌音z和翘舌音zh;② 练习词的用法,拓展儿童的词汇量,如词汇练习游戏《八哥找朋友》的目的就是练习形容词的使用;③ 在游戏中尝试运用某些结构的句子,锻炼语感,如句型练习游戏《春游》的目的就是要求儿童用“一边……一边……”造句。

二、渗透的语言教育

(一)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

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学习主要是指教师和家长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环节,给儿童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鼓励儿童积极地进行语言交流,帮助儿童学习在不同场合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述和交流。儿童在日常生活的语言交往中处于轻松、自然的状态,思维要比在集体语言教育活动时更加活跃,便于积累语言材料和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二)自由游戏中的语言交往

在自由游戏中,语言是儿童与同伴进行交往、合作和分享的工具,也是指导和调节儿童选择游戏的内容、伙伴和材料等行为的工具。渗透在自由游戏中的语言活动,可以使儿童在边说边玩中体验游戏的乐趣,同时使自己已有的语言知识经验得到充分的练习、巩固和拓展。

(三)其他领域活动中的语言交往

《纲要》明确指出,儿童的语言教育要与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相互渗透。因为,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教师一个人的任务,也不是只在进行语言领域活动时才应该受关注的目标,它是渗透在儿童各个领域的教育活动中的。虽然科学、社会、艺术、健康等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不以发展儿童语言为主要目的,但活动中包含着大量的语言教育因素。

儿童在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所获得的语言经验,丰富了他们谈话和讲述的内容,而且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的不同组织形式和在活动中对应的语言交流,为儿童提供了很好的练习语言的机会。这些教育活动不但提升了儿童的口语表达技能,而且使他们体验到语言在不同交往情境与交往行为中的运用技能。

[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多媒体

教师提供的语言教育辅助材料,应该是儿童接触过的、较熟悉的或符合儿童认识特点的。讲授新课

教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可通过组织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进行语言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一、示范法

示范法主要是教师通过展示语言和行为范例引导儿童效仿的语言教育方式,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过程中最简单、直接和常用的一种方法。

在使用示范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教师的示范语言要规范、易懂

教师的语言是儿童模仿的直接对象,因此,教师在进行语言教育时,除了要咬字清楚、发音准确、配合自然的表情和恰当的手势之外,还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力,如音量、语速、语调等。尤其是在语速方面,教师要适当地放慢速度,让孩子们能听懂并理解所讲的内容,只有在此基础上,儿童才能更好地模仿。

(二)教师要把握好示范的时机和力度 学前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较短,记忆的容量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在示范时要把握好示范的时机和力度。

对于分量较多的内容,应根据情况进行分步示范、完整示范和重点示范,如新词句、难发的音、人物的对话、连贯的讲述等,要让儿童有意识地模仿学习。

教师要把握好示范的力度,是指教师的示范应该让儿童清楚地知道如何去做,而不是在教师示范完之后,孩子们却是一脸的迷茫。

(三)教师应仔细观察儿童的语言表现,妥善运用强化手法

教师要密切关注儿童在各种活动中的语言表现,善于发现儿童语言发展的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儿童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和习惯,并加以强化。同时,教师也要及时指出儿童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尽量避免重复儿童不正确的语言,以免产生误导。

二、游戏法

游戏法是指教师运用有规则的游戏,训练儿童正确发音,丰富儿童词汇和学习句式的一种方法,是语言教育中常见的活动方式之一。

在运用游戏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明确游戏的目的,制定游戏规则

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首先应该明确此次游戏是为了练习发音还是词汇的运用,或是为了其他的语言训练目的,然后再根据目标确定语言游戏的内容,制定游戏规则。

儿童在参与游戏时,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游戏,从中练习听说能力。

(二)创设游戏情境,增强趣味性

在运用游戏法开展语言教育活动时,教师应根据游戏的需要,创设相对真实的游戏情境,使儿童更好地体验游戏的乐趣。例如,在组织“小蚂蚁搬豆”游戏时,教师可以布置草地、“蚂蚁洞”的场景,同时准备豆子和各种不同颜色的蚂蚁头饰等,让儿童在相对真实的情境里更加快速、积极地融入到游戏中。

(三)选择恰当的游戏时机

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语言教育的活动目标和儿童的实际情况确定游戏的时机,例如,游戏可以在语言教育活动开始时、过程中或结束前进行,不必拘泥于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或进行巩固练习时才进行。

三、表演法

表演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儿童扮演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根据作品情节的发展,通过对话、动作等再现文学作品的情景,从而提高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方法。

在运用表演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表演必须在儿童理解并掌握作品的情况下进行

表演法应在儿童已经初步理解并掌握了作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儿童只有熟悉文学作品,其表演才会更加自然、流畅。因此,在表演作品之前,教师应先让儿童集体练习作品中的角色语言,然后再分派角色进行表演,使儿童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及对作品中优美语言的运用,感受表演的乐趣。

(二)鼓励儿童体验不同角色,在表演中大胆创新

儿童对作品的理解是以个体的经验为前提的,因此,在对作品表演的过程中,每个儿童都是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的,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表演法进行教育时,不限定儿童非要死记硬背作品中的台词,而是鼓励他们在不偏离主题的前提下,大胆创新,体验不同角色,积极参与表演和创作,让儿童真正体验到表演的乐趣。

四、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有教师意识地让儿童多次使用同一个语言因素(如语音、词汇、语句等),训练儿童某一方面的语言技能和技巧。在运用练习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明确目标,循序渐进

在每一次练习前,教师都要给儿童提出明确的目标,并逐步提高练习的要求。

(二)练习方式多样,避免机械重复

由于练习时不断地重复相同的内容,很容易引起儿童的厌烦,因此,在使用练习法时,教师要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富有趣味的方式展开。

五、视听讲做结合法

视听讲做结合法是指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同时结合视、听、讲、做四种手段开展教学的一种方法。

在运用视听讲做结合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选材要来源于儿童的生活

教师所提供的语言教育材料,应该是儿童接触过的、比较熟悉的或符合儿童认识特点的物品。这些材料便于儿童理解,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

(二)要给儿童留一定的观察时间和空间

在“视”和“听”之后,教师要给儿童留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感知和理解讲述对象。如看图讲述、实物讲述等,都必须要让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观察图片或实物,同时结合感觉和听觉等去理解讲述的对象,这样才能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更好地为“讲”做准备。

(三)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开放性和启发性

教师要根据儿童实际的语言水平,提出有开放性和启发性的、有助于儿童的构思和表达的问题,而不是做出封闭式的、儿童只能做出“是”或“不是”的应答、对后面要进行的表述活动也没有实质性的帮助的提问。

教师总结: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是依据幼儿语言发展理论、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以及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具体组织教育活动的手段,是语言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常用的方法有示范模仿法、视听讲做结合法、游戏法、表演法、练习法等。

教师引导学生做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揭示课本第二章第二节的主题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游戏法是指教师运用有规则的游戏,训练儿童正确发音,丰富儿童词汇和学习句式的一种好方法。游戏是最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活动,运用游戏方法进行教育是儿童语言教育中常见的活动方式之一。

第五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教案设计 专门的语言教育的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活动名称 2.活动背景 3.活动目标 4.活动重点与难点 5.活动方法 6.活动准备 7.活动过程 8.活动延伸 9.活动评价与反思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案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二)学时学分:周2学时,2学分 (三)预修课程:学前儿童文学......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案姓名:学科:语言教育层次:幼儿园教育教案名称:幼儿园中班语言教育教案《三只小猪》一、教学目标1、在听听、看看、讲讲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听赏故事,理解故事的......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案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一般理论,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相关理论和语言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及评价等有关知识,为正确地设计与实施学前儿童语......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万联图书批发网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本文章由“万联世界图书批发网”整理发布。 图书批发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介绍了:学前儿童的语言学习,不同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教育,幼儿园语言教......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习辅导,/2011.06.15教学活动1目前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主要采用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和早期阅读活动五种方式。2......

下载第二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途径和方法教案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途径和方法教案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