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秦兵马俑的教案”。
14.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注意“吏、擎、拟”字的字形,读准“所向披靡、战车千乘”等词语,理解“举世无双、所向披靡、战车千乘、绝无仅有”等词语的意思。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总—分—总的结构及“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感悟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学习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和围绕一个中心句把事物介绍清楚的叙述方法,进行课堂练笔。
【教学重难点】感悟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围绕一个中心句介绍一个事物,进行课堂练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指名读法国前总理希拉克的话,齐读课题。
二、预习导学
1.出示生字词,自读、正音、齐读。2.形近字口头组词。
3.理解四个主要成语:先给加点字选择字义,再说说整个词意。
三、课堂研讨
1.整体感知,给课文分段:
(1)自读课文,思考: 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结构方式来写的?课文介绍了秦兵马俑的哪些特点?请在课文中找到一个过渡段,并划出重点词语。
(2)点拨:第3自然段的这句话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段落就叫做过渡段。我们也可以根据过渡段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写秦兵马俑的价值和出土的地方。第二段(2):写秦兵马俑的规模十分宏大。第三段(3-10):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第四段(11):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是绝无仅有的。
2.合作探究
(一):体会开头和结尾的作用
(1)出示开头和结尾,分别指名读,思考各自的作用。(2)指名回答。
(3)小结,板书:开头总领全文,结尾总结全文,首尾呼应。2.合作探究(二):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表现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A.学习步骤:
(1)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最能体现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2)仔细读一读句子,这些句子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的?(3)思考:为了说明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B.交流:
(1)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人们的赞叹。
(2)游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怎么说? ①文中用的是什么句式?(双重否定句)②换一种说法。
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3)为了说明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作者运用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欣赏图片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小结: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总写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接下去围绕这句话进行了具体的介绍。这种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句把事物介绍清楚的叙述方法。
四、读写训练
学习围绕一个中心句把事物介绍清楚的叙述方法,抓住你熟悉的一个事物,写一段话。(至少用上两种说明方法。)
五、课内外作业:
1.补充习题 43页第一、二题。2.课外搜集资料,进一步了解秦兵马俑。板书:
14.秦兵马俑
(状物类散文)
总
总领全文
规模宏大
正面:列数字
作比较
分
侧面:游人感受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总
总结全文
首尾呼应
秦兵马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教材解读:《秦兵马俑》是一篇精读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教案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有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也有人类智慧的结晶。《秦兵马俑》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我国的世界遗产”中......
《秦兵马俑》教案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本课课文较长,但思路清晰,在教学时,可以抓住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个纲,帮助学生分析它在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