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千里跃进大别山》教案
《千里跃进大别山》教案
教材简析:
课文讲述的是刘邓大军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在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过程中,强渡汝河的战斗情景,表现了刘邓首长的英明果断和解放军战士勇猛顽强的精神。
设计理念:
本节课教材内容选取于解放战争时期,故事发生的时间与学生生活的年代相距很远,学生理解课文有一定的难度。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课上,采取读读、想想、画画的办法指导学生理解感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读和多种形式的朗读与文本对话,努力将学生带入千里跃进大别山过程中的抢渡汝河的战斗中,体会刘邓首长的英明果断和解放军战士的英勇顽强。课上对学生进行了朗读训练。力求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做人,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新字,理解词义。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邓首长英明果断的指挥风采,学习革命先辈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精神,并受到革命豪情的熏陶和感染。4.、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
教学重、难点:
理解“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含义,感受革命豪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国庆节刚刚过去,到现在新中国已经成立65周年,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生活安定、幸福的我们尤其不能忘记,尤其要感谢谁呢?(生:战争中流血牺牲的英雄们。)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课件演示:刘邓首长的照片。师: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支英雄的队伍---刘邓大军。在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率领的“刘邓大军”是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军队,他们所到之处无不打得敌人落花流水。今天,我们来回顾“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这段英雄史。(板书课题)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那场激烈的战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出示学习目标。
二、检测预习,感知“跃进”的原因
1、合作读课文,整体感知。
2、指名读词语,交流难理解的词。(遵照 挺进 汝河 参谋 战略 叮嘱 迅速 决堤 顽敌)
3、为什么要千里跃进大别山? 师生简介历史背景:“大别山”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地区,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首府南京和长江中游重镇武汉之间,北临淮河,南靠长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敌人的心脏。1946后,当另人民还在欢天喜地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却再次大举进攻解放区。面对敌人的进攻,党中央率领解放区人民积极防御,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仅一年的时间就歼敌一百一十余万。1947年,党中央决定,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率领刘邓大军于1947年8月7日从解放区出发,行军千里长驱直入,经历二十天在8月27日胜利进入大别山,从而揭开了我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序幕。要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
4、结合课文说说“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含义。文中哪部分写“狭路”,哪部分写“勇者胜”
三、小组合作学习,精读课文,理解“跃进”内涵
出示自学题目,组内学生讨论交流。
1、刘邓大军与国民党“狭路相逢”,你从哪里看出情况的紧急?标出相关的词句。
2、紧急时刻,刘邓首长做出了什么英明决断?
3、战士们接到了什么任务?你感受到战士们的什么决心?
4、在战斗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刘邓大军的勇猛?想象战斗的场面。
5、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写出了刘邓大军的勇敢?画出相应的句子。
四、小组展示交流
1、刘邓大军与国民党“狭路相逢”,你从哪里看出情况的紧急?标出相关的词句。
学生的回答,教师演示课件并进行小结:国民党反动派集中兵力跟在后面紧紧追赶,这在汝河南岸布置了一条几十里长的防线。当18旅到达汝河北岸和时候,敌人早已把渡口的船只统统拖走,砸毁了。河水有一丈多深,人马趟不过去。(板书:前有强敌,后有追兵。)训练朗读,指导学生读出危急的气氛。
2、紧急时刻,刘邓首长做出了什么英明决断?
学生汇报:(根据生答,课件演示相关的句子)
①“我们要采取进攻的手段,从这里打开一条通路。”
②“不管敌人有多少飞机大炮,我们一定要迅速前进,一定要实现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计划。”
③“要记住,现在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要勇,要猛。”
生:你从这三句中体会到什么?(刘邓首长的智勇双全、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师: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语),渲染气氛引读:为了完成党中央的战略计划----为了不影响全中国的解放进程------因形势危急-----
3、师:一场战斗的胜利,除了要有首长正确的指示,更离不开战士们的英勇作战。那人民解放军战士的勇又表现在哪里呢?
战士们接到了什么任务?你感受到战士们的什么决心?
小组汇报:“狭路相逢勇者胜”:不管敌人的飞机、大炮多么厉害,一定要杀出一条血路,跃进大别山。每支步枪都插好刺刀,每颗手榴弹都揭开后盖,遇见敌人就打,绝不留下敌人的一个据点,绝不留下一个顽抗的敌人。感受到战士们一定要打败敌人的决心。
师指导朗读:战士们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要与敌人决一死战,请男同学读出这份坚定。
他们充满的必胜的决心,请女同学来展示这份决心。
4、在战斗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刘邓大军的勇猛?想象战斗的场面。小组汇报:
①表现战士们的勇敢的句子,感受那一系列的动词。
②想象战斗的场面:敌人的火力织成了火网,战士们依然勇往直前;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战士冲上来;受伤了顾不上包扎,子弹用光了,就和敌人拼刺刀„„
③读句子比较
A)先头部队的战士杀向敌人。(先头部队的战士如猛虎出山,杀向敌人。)B)主力部队从打开的通路冲了上去,大军向西南方向奔流。
(主力部队从打开的通路冲了上去,大军像决堤的洪水向西南方向奔流)
思考:哪句好?为什么?
④指导朗读:
⑴这些动词表现出战士们的势不可挡,请同学们用声音来体现。
⑵请同学边读边把表现战士勇敢的动词填上
5、在文中,作者把战士们的勇敢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用了哪些方法?画出相应的句子。小组汇报: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②人物描写上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来描写。读出相关句子。
师:作者正是运用了恰当的比喻使句子的意思更加生动具体,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应该多练习运用这种写作方法。
师:正是有了刘邓首长的正确指示和战士们的英勇作战,我军终于取得了胜利,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把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遍中华大地。
五、美读课文,回归整体
有感情地通读全文,读出刘邓大军的英雄气概,同时深刻地体会“狭路相逢勇者胜”在文中的作用。
六、课外拓展
学生诵读自己搜集的赞颂革命者的诗歌,感受先烈们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七、总结:在充满硝烟的战场上,我们感受到了战士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生活在安宁之中的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这些先烈,要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做生活中的强者,面对困难时,要记住:“狭路相逢勇者胜”
八、随堂检测:
1、解释“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含义。
2、比喻句填空
1、先头部队的战士如(),杀向敌人。
2、大军像(),向西南方向()。
3、刘邓大军像()插进()。
九、家庭作业
1、围绕“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另写一段话。
2、课外阅读有关大别山题材的影视和文学作品。板书设计:
千里跃进大别山
狭路相逢 勇者 胜
追兵 首长 英明决断
强敌
船毁 战士 勇往直前
水深
说到大别山,他的名称由来已久。但为什么叫“大别山”,大家知道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大别山的来历,关于大别山的来历版本有很多种,但有种说法比较普遍,相传当年李白登上了大别山主......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千里跃进大别山》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千里跃进大别山》教案范文教学要求:1、了解刘先生、邓小平在危急关头是怎样指挥千军万马的,学习刘邓大军英勇顽强、奋勇杀敌的革命精神。2、继续学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理解课......
朋友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大别山游览观光 经过长途的跋涉,大家一路辛苦了 我叫贺捷,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贺这位是司机赵师傅,他开车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乘坐他的车,请大家......
心 得 体 会为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党性,深化全体党员同志对党的认识,在公司党委领导的带领下,7月10日,我们怀着万分憧憬之情驶向了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大别山。大别山之行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