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第二课时教案_搭石教案第二课时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08:08:1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搭石》第二课时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搭石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搭石》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两个人面对面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著乡村的生活气息。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三、学习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四、课型 新授课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读讲结合法、2、学法:读议结合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

1、从课文情境入手,引出课题。

(出示情境动画)同学们看——(潺潺流水声)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轻音乐起)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2、板书课题

21、《搭石》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一说什么是搭石呢?

4、原来这就是搭石,是给人们带来方便的一些石块。这么普通,这么平凡,作者为什么偏偏要写搭石呢?

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二)自读,寻找“美”。

师:的确,搭石在作者眼中不仅仅是过小溪的一种方式,还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想不想去看看?那就让我们跟着刘章爷爷,跟着家乡的人们去走走搭石吧!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自然段,找一找描写家乡人们摆搭石、走搭石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再想一想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三)欣赏美,品味美

师:好的,我看到同学们的书本上都已经留下了许多思考的痕迹。谁想先来分享?

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①你找得好,读得也流利。能谈谈你的体会吗? 老人认真细致,一心为他人着想。②你通过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无论„只要„一定„再„„直到„„才„” ③带着你的体会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指名读:通过你的朗读,我体会到了老人的认真细致/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老人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心灵美。齐读

④是啊!多么可亲可敬的老人,难怪作者会由衷地赞道——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更是一道(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风景。(板书:行为美)

2、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师:你找到了这幅画面。说说看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美? 生: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1)“协调有序”,情境理解。

师:你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协调有序指什么?协调有序的动作是一种怎样的动作呢? 师:你们说的真好,我们也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好吗?(指六组学生前面的 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可以吗?

现在我们走在哪了?(搭石上)搭石不好走啊,走不好会掉进水里的,有信心走好吗?(有)那我们就开始吧!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的协调有序!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语速渐快)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语速再快)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生:轻快的音乐!像——生:轻快的音乐!

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女生走在前面,男生走在后面。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语速渐快)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语速再快)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

没有人踩脚,没人落入水中,有人在指挥吗?(没有),没有人指挥,又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这样的美也叫作(板书:协调美)。(2)“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看图理解,说说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师:“人影绰绰”的“绰”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 绰:a宽;不狭窄b宽裕;富裕c形容姿态柔美 师: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是“姿态柔美”的意思。

师:那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 生1: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师:体会得真形象,你是在用想像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两个词语,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师:谁还想来描绘一下?

生2:我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师:听你这么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像画一样(打开手势)请读读这两个词语。

生2: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你的朗读把我带到了画前,谁能把大家带进画里呢? 师:(指举手的生)你来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画面。生3(声情并茂地):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身临其境吧?还有想读的,全班齐读。

师: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出示文段变成的诗: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美感

师:谁来读?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来,咱们推荐一位同学吧。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不禁也想试试,行吗?(师配乐朗读)

师: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读得比老师好。大家一起来,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生感情齐读)

师:读得真好,老师都陶醉了。这么美的语句想不想积累下来?老师想考考你们的记忆力。(课件中文段的重点词换成了横线,由学生填空读)有信心吗? 生:(生填空感情朗读)

师:现在你们肚子里又多了一个优美的句子。只要同学们当好积累语言的有心人,你们的智慧背囊就会越来越充实。”

师:是的,这一行人在家乡的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一道风景。一行人走的是一道风景,两个人面对面走的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3、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师:看着这样一幅画面,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生:谦让、为他人着想„„

师:好一个谦让!你读懂了文字里含着的美。男同学,一起感受这份美。(板书:谦让美)师:如果遇到老人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4、假如遇到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师:这个句子读一遍是不够的。你们再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生自由地读几遍)师:哪个词语打动了你?

生1:“理所当然”打动了我,家乡的人觉得是应该这么做的。师:有你的读书体会,还有其他的吗? 生2:我觉得“伏”字打动了我。

师:是的,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读书体验。我们先来看看“伏”,“伏”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弯”的意思。

师:谁愿意做做“伏”的动作(深深地弯下身子)师:(手搭生的肩)你真是年轻人的知音,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师:(扶起年轻人)到对岸了,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 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家乡的人都习以为常了,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师:多好的年轻人,(问另一位同学)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 生齐: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 师:因为——

生: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 师: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 生:尊老敬老

师:你们的这份美好情感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 生1:我觉得家乡的人一代一代都是这么做的。生2:家乡的人十分地谦让,十分地淳朴

师:这样淳朴、善良的乡风、民风已经在这积淀了。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一道风景。师:请你带着这样的体会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师:家乡人把尊老、互相谦让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那么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人们又会怎么做呢?

假如遇到怀抱婴儿的母亲来走搭石,家乡的人们会()。假如遇到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要()。假如遇到扛着一大包行李的外乡人来走搭石,()。假如(),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四)美读,升华“美”

1、过渡:也许有一天,家乡会搭上桥,铺上路,可是家乡的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走搭石。因为(最后一段,齐读)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2、是呀,搭石不仅联结着故乡的小路,还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我们不得不自豪地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

3、现在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些美丽的画面。齐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分组读课文。

4、同学们想一想这篇文章借搭石告诉我们什么?

勤劳、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谦让、尊敬老人„„的人性美

师:对!这篇文章通过描写摆搭石时老人的行为美,走搭石时家乡人们的协调美、谦让美、敬老美,歌颂家乡人们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像这样的文章,作者运用的写作方法就是借物喻人。

(五)布置小练笔,留住“美”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雕塑大师罗丹说过:“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美就在我们身边,美就是„„请同学们把你发现的身边的美写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六)板书设计

板书:

21、搭石

行为美

一道风景 协调美 人美

谦让美

敬老美

(七)作业设计

1、必做: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2、选做:课下搜集有关“美”的图片,一起交流。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爱的教育》。

搭石第二课时教案

搭石第二课时教案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那么搭石第二课时教案怎么做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

《搭石》第二课时教案

《搭石》第二课时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搭......

《搭石》第二课时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搭石》第二课时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搭石第二课时

21《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紧扣中心句,想象画面,感知课文,寻找由搭石构筑的风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发现美,感受美。2、能正确、流利、有感......

21、搭石 第二课时教案

21、搭石设计理念: 本设计本着使阅读者披文入情,透过文字触摸到语言的深层内涵的阅读理念,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想象画面,体会课文浓郁的生活气息,与作者情感交融,在自主阅读中收获感......

下载《搭石》第二课时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搭石》第二课时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