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高一语文 黄鹂 宽容培优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一语文培优班教案”。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一语文 黄鹂 宽容培优教案
一.[基础知识]
(一)易错音:
(1)勾 当gòudàng(2)红靛diàn儿(3)黧lí鸡(4)苇wěi(5)阜fù平(6)谛dì听(7)窠kē巢cháo(8)友谊yì(9)长堤dī(10)远飏yáng(11)契诃hē夫(12)褒 bāo词(13)桑田苇泊 pō(14)乍 zhà雨乍晴(15)虎啸xiào 深山(16)蜿 wān蜒 yán 绵亘gèn(17)深邃 suì(18)沼 zhǎo泽(19)绰 chuò有余裕yù(20)搀 chān扶(21)叨唠lao(21)为wéi人所知(22)亵xiè渎(23)白骨累lěi累lěi(24)浸jìn透
(25)眸 móu子(26)脊jǐ背(27)惩罚chéng(28)杀一儆百 jǐng(29)饥寒交迫 pò(30)赋予 yǔ(31)内疚 jiù(32)豺狗 chái(33)洞穴 xué
(二).易错字:
(1)不落窠臼(2)战争不暇(3)闲情逸致
(4)孵 雏(5)饱享眼福(6)受惊远飏
(7)业 绩(8)深 邃(9)绰有余裕
(10)天伦之乐(11)惦 记(12)神秘莫测
(13)苦思冥想(14)和睦相处(15)跋 涉
(1 7)毕(必)恭毕(必)敬(16)鸦雀无声(17)蔑 视(18)嶙嶙白骨(19)曙 光(20)死有余辜
(三)难懂词或难懂字(包括特殊语境中难懂词):
(19)弥天大罪:弥,满、遍。(20)宽大为怀:对人抱着宽大的胸怀。(21)嶙嶙:重叠的样子。(22)死有余辜:辜,罪。
(23)杀一儆百:儆,使人警醒,不犯过错。(24)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
(四)文学常识:
(1)《黄鹂》的作者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县人。在文学创作上,他主张艺术为人生的观点。他的代表作有《荷花淀》、《铁木前传》和《风云初记》。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以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帜,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本文选自孙犁的《晚华集》。
(2)《〈宽容〉序言》的作者是荷裔美国人亨德里克.房龙,他善于用极其轻巧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历史著作。他的著名作品有《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房龙善于用文学家的手法来讲述科学。
(五)文体知识:
(1)散文的特点:描述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题材广阔,内容丰富;形式自由,笔法灵活;语言优美,讲究文采。
(2)《〈宽容〉序言》这篇序言跟一般序言不同,很像一个寓言故事,而叙述的笔法又像散文诗,又像哲理性散文。总之,这篇序言是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形象地说明《宽容》一书的精髓的。
二.[学习指导] 问:“文意”指的是什么?
答:文意,就是文章(文段)的整体意义,或曰中心、主旨,也可以说是作者想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或某种意图。D.作者热情洋溢地赞美江南,赞美黄鹂“真正的家乡,安居乐业的所在”,寄寓着自己的探索和憧憬,理想和追求,也是对历史前途的乐观预示。
4.选出对“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理解有误的一项 A.“无知山谷”的“无知”突出了山谷里的人们的知识浅薄,视野狭窄。B.所谓“宁静”是死水般的停滞,而“幸福”也只是麻木不仁的满足。C.无知山谷里的人们在一种优美宁静的环境里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D.越无知的人越容易满足,越是固守偏见,预示着勇敢的先驱者的悲剧。5.依次填入下列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他对别人都很好,唯独对他的爸爸________不尊敬。
(2)剩下的帝国主义的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可以让它们暂时存在,由我们加以监督和_______,以待全国胜利后再去解决。
(3)政府机关__________用行政方法管理工厂,无法发挥工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利用激光的单色性特征制成的激光测距仪,是目前世界上最标准,最________的“尺子”。
A.格外 管理 单纯 精致 B.特别 管制 单纯 精细 C.格外 管制 纯粹 精致 D.特别 管理 纯粹 精细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B.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C.今年年初英美两国曾集结了令人威慑的军事力量,使海湾地区一度战云密布。D.这些软件如果单卖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才340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
(3)括号中“我们希望”四个字可否删掉?为什么? 答:
(三)课外阅读:
读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然后做文后练习。
爱尔克的灯光 巴 金
①在这个我永不能忘记的城市里,我度过了五十个傍晚。我花费了自己不少的眼泪和欢笑,也消耗了别人不少眼泪和欢笑。我匆匆地来,也匆匆地去。用留恋的眼光看我出生的房屋,这应该是最后的一次了。我的心似乎想在那里寻觅什么。但是我所要的东西绝不会在那里找到。我不会像我的姑母或者嫂嫂,设法进到那所已经易了几个主人的公馆,对园中的花树垂泪,慨叹着一个家族的盛衰。摘吃自己栽种的树上的苦果,这是一个人的本分,我没有跟着那些人走一条路,我当然在这里找不到自己的脚迹。几次走过这个地方,我所看见的还只是那四个字:“长宜子孙”。
②“长宜子孙”这四个字的年龄比我的不知大了多少。这也该是我祖父留下的东西罢。最近在家里我还读到他的遗嘱。他用空空两手造就了一份家业,到临死还周到地为儿孙安排了舒适的生活,他叮嘱后人保留着他修建的房屋和他辛苦地搜集起来的书画。但是儿孙们回答他的还是同样的字:分和卖。我很奇怪,为什么这样聪明的老人还不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提示一条生活道路,“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轻心灵的发育成长,倘使不同时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财富只能毁灭个人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
③“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字!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了,许多有为的年轻心灵被囚禁了。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日子。这就是“家”!“甜蜜的家”!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
③
②
①
④于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依旧是十八年前的那些人把我送到门口,这里面少了几个,也多了几个。还是和那次一样,看不见我姐姐的影子,那次是我没有等待她,这次是我找不到她的坟墓。一个叔父和一个堂兄弟到车站送我,十八年前他们也送过我一段路程。⑤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汽车离站时我心里的确充满了留恋。但是清晨的微风,路上的尘土,马达的叫吼,车轮的滚动,和广大田野里一片盛开的菜子花,这一切驱散了我的离愁。我不顾同行者的劝告,把头伸到车窗外面,去呼吸广大天幕下的新鲜空气。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⑥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
1941年3月在重庆(选自《巴金全集》第10卷)[注释] ①本文节选自《爱尔克的灯光》最后一部分。1923年巴金离家到上海、南京求学。1941年春,回到阔别18年的故乡成都,探望旧居。这时,他的家已经破败分裂,旧居也换了主人。文中提到的姐姐,是作者的三姐。她于1923年出嫁,做了人家的填房,饱受公婆的虐待,一年后死去,巴金这次回乡探望旧居,感慨良多,写下了这篇著名散文。
②作者故居大门内的照墙上嵌着“长宜子孙”四个字。
③“爱尔克的灯光”是欧洲的一个古老传说,说的是姐姐爱尔克用灯光来给航海的兄弟照路,每晚都亮在她的窗前,最后她带着失望死去。
1. 第①段“我所要的东西绝不会在那里找到”一句中,“我所要的东西” 主要是指(通读全文后回答)(6个字以内)
2. 按要求回答第③段中“甜蜜的家”的含义:这个“家”之所以说是甜蜜,是因为:(15个字以内);“甜蜜的家”所以加上引号,是因为:
(35个字以内)
3.第④段中将眼下的送行人与18年前的送行人对照着来写,字里行间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30个字以内)
答:
4.末尾一段中“我的心灵的灯”象征着什么? 答:象征着 读茅盾的《雾》,回答文后的问题 雾
茅盾
雾遮没了正对着后窗的一带峰。①
我还不知道这些山峰叫做什么名儿。我来此的第一夜就看见那最高的一座山的顶峰象钻石装成的宝冕②似的灯火。那里我的房里还没有电灯,每晚上在暗中默坐,凝望这半空中的一片光明,使我记起了儿时所读的童话。实在的呢,这排列得很整齐的依稀③分为三层的火球,衬着里黝黝的山峰的背景,无论如何,是会引起非人间的缥渺的思想的。④
但在白天看来,却就平凡得很。⑤并排的五六个山峰,差不多高低,就只最西的一峰戴⑥着一簇房子,其余的仅只有树,中间最大的一峰竟还有濯濯的一大块,象是癞子头的疮疤。⑦
现在那照例的晨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稍远的电线杆也躲得毫无影踪。
渐渐地太阳光从浓雾中钻出来了。那也是可怜的太阳呢!光是那样的淡弱。随后它也躲开,让白茫茫的浓吞(______)⑧了一切,包围了大地。
我诅咒这抹煞一切的雾!
我自然也计厌寒风和冰雪。但和雾比较起来,我是宁愿后者呵!寒风和冰雪的天气能够杀人,但它也刺激人们活动起来奋斗雾,雾呀,只使你苦闷;使你颓阑珊⑨,象陷在烂泥淖
0
(一)1.B(应为内疚jiù)2.C(A中:“雅”应为“鸦”;B中应为“闲情逸致”;D中“瞑”应为“冥”)
3. C(《黄鹂》一文运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而不是“衬托”的手法)4. C(文中对无知山谷的人们及其生活毫无赞美之意)
5.B(根据③句与“用行政方法”相搭配的词语应选“单纯”,所以去掉C、D项;根据④句中提到“激光测距仪”应该选用表示“精密细致”的“精细”一词了,所以去掉A项)6.D(A项“截止日期”与“最后一天”语义重复,赘余;B项“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表意不明,“但谁……了呢?”句多重否定,语意混乱;C项没有主语,应变“集结了”为“集结的”)
(二)1.散文 《白洋淀纪事》
2.房龙 《人类的故事》 《房龙地理》 《宽容》 对异已的宽容 镇压新思想
3.寓言故事 创新 守旧 散文诗 哲理诗
4.(1)“黄鹂”是艺术和艺术家的化身(2)形象地说明了艺术创作必须有广阔的艺术天地(承接前题而来);还可答成“环境对事物的重要性”(3)“景物一体”指“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和相互发挥(文中“这就是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和相互发挥”与下句“这就是景物一体”互为解释);比如:黄鹂的啼叫、飞翔与“春风、雨露”“朝霞和彩虹”一体,虎与深山、驼与大漠、雁与长空、鱼与潭底一体(“黄鹂、虎、驼、雁、鱼”都是物,“春风、雨露、朝霞、彩虹、深山、大漠、长空、潭底”都是景);它强调了环境对于事物的重要性(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显然在强调环境对于物------艺术家的重要性)(4)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5)体现了“景物一体”,达到了“极致”。5.(1)“守旧老人”对先驱者不讲宽容。(2)反动保守的统治者对“异见”不宽容,镇压新思想(3)不能删。因为这仅仅是希望而已,顽固反动的守旧势力对创新者总是不宽容的,而社会和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在任何时候,每一个曾经新的思想都会随着更新思想的出现而变为陈旧,守旧势力与创新者总是一对矛盾体,总在发生新的斗争。
(三)1.崭新的生活(在文中许多句子中有暗示,如:“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又如“我不会像我的姑母或者嫂嫂……我当然在这里找不到自己的脚迹”。)2.(祖父)为儿孙安排了舒适的生活;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日子。
3.包含着作者对送行人的留恋心情和对死去的亲人的深切怀念。4.作者的生活信念和追求的理想。(关于巴金的一些介绍:巴金,原名李芾甘,一九零四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少年时代曾目击封建大家庭内当权势力的种种腐朽丑恶生活,青年们受压迫以至牺牲的遭遇,“下人”们的极为悲惨的命运,这使他产生深切的激愤。在“五四”浪潮冲击之下,他由最初朦胧的觉醒进而形成了强烈的民主主义革命要求。1923年,他从封建家庭出走,到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了解了这些对把握此文文意应该有所帮助。)课外阅读《雾》 1.开门见山 2.帽子
3.模模糊糊,不清楚
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5.平凡得很
6.形象,并与前文“冕”字照应。7.比喻,拟人。8.噬
9.将尽,含有衰落的意思。10.议论
314-
高一语文黄鹂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黄鹂说课稿,欢......
高一语文黄鹂说课稿......
12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2.通过归纳、总结,理解“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义;理解故事中“先驱者”、“守旧老人”、“无知的人们”三种形象的典型意......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蕴涵的哲理;2.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学习精彩语言;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独立的思考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自然中栖息着千姿百态的......
黄鹂语文课文教案教学目标:体会文章由叙事到说理的自然过渡。分析评价本文的哲理。揣摩欣赏文章精彩的语言片断。教学重点:1.分析评价本文的哲理。2.揣摩欣赏文章精彩的语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