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教案1_建筑技术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06:43:5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建筑技术教案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建筑技术教案”。

第一章

建筑技术的构成第一节

建筑的构成因素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建筑的构成因素包括功能要素、物质技术要素和空间要素,并能以一种合理、有序的方式完成他们的组合。

二、教学重点:

本节重点内容为建筑的功能要素、建筑的物质技术要素(结构技术要素、材料要素、施工技术要素)、建筑空间要素(结构构件构成的空间、造型构成的空间、空间序列的构成、色彩要素构成)。

三、教学难点:

材料要素与施工技术要素记忆。

四、讲授方法:

引实例理解概念。

五、讲授内容:

1.建筑的功能要素

任何建筑都是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建造的,不同的功能,要求不同类型的建筑,建筑功能要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日益复杂化。因而对建筑的功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2.建筑的物质技术要素

(一)结构技术要素

帕提农神庙,巴黎圣母院(哥特式),米兰大教堂(哥特式);晚期哥特式:剑桥国王学院礼拜堂,伦敦西敏寺;罗马城万神庙。

(二)材料的要素

1,建筑材料的特性:物理特性、力学特性、化学特性、使用特性、加工特性。2,材料分类:结构功能、装饰功能、保护功能、室内环境协调功能。3,建筑常用材料

(三)施工技术要素 1,施工技术种类

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大跨度层盖结构施工技术; 装饰施工技术; 防水施工技术; 设备施工技术;

网络技术、全面质量管理和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2,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3.建筑空间要素

(一)结构构件构成的空间

(二)造型构成的空间(四合院)

(三)空间序列的构成(罗马公共浴场、故宫、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四)色彩要素的构成六、课后作业:

1,怎样理解“没有将建筑设想变成物质现实的工程结构技术就没有建筑艺术”?口述3—5分钟。

2,绘制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平面图。(熟记,默画)

七、讲课时数:3课时。

第二节 建筑技术构成的环境要素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对建筑技术构成的环境要素有系统性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

建筑技术构成的各环境要素以及研究他们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无。

四、讲授方法:归类法。

五、讲授内容:

1.建筑气候环境(生存、舒适、工作效率、健康标准、温度、风、日照与遮荫问题湿度。)

2.建筑空气质量环境

(一)人与室内空气环境

(二)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A不良建筑物综合症(大楼综合症)

B对室内建筑环境设计的思考 3.建筑物理环境

(一)建筑热工环境

(二)建筑光环境

(三)建筑声环境 4.建筑生态环境

(一)生态学家提出的“生态设计原则”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5.建筑绿化环境

(一)建筑绿化

(二)建筑绿化的功能与作用

六、课后作业:

选择任一环境要素,结合实例谈谈对其的理解。(口述)

七、讲课时数:1课时。

第三节 建筑技术科学的范畴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建筑技术科学研究的范畴。

二、教学重点:

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及在现实中的应用;建筑节能技术。

三、教学难点:无

四、讲授方法:讲授法。

五、讲授内容:

1.建筑技术媒介技术(计算机、模型)2.建筑材料 3.建筑结构技术 4.建筑构造技术

(一)建筑物的组成:基础、墙和柱、楼地层、楼梯、屋顶、门窗。

(二)建筑构造的设计要求 5.建筑设备技术

(一)建筑电气

(二)建筑电气设计与建筑、结构、采暖、通风、给水排水设计的协调

(三)照明系统 6.智能建筑技术

(一)建筑的智能化

(二)智能建筑的组成及功能

1,建筑物自动化系统 2,防灾与保安系统

7.建筑节能技术

(一)基本原则

(二)建筑节能的目标

(三)影响建筑节能发展的几个问题 8.建筑安全和防护技术

(一)城市发展与规划

(二)建筑防灾设计理念(建筑防火、建筑抗震、建筑防雷)9.建筑卫生和防疫技术

(一)传染病院设计原则

(二)总体布置的几种做法

(三)有关建筑单体平面设计

六、课后作业:

建筑结构在设计基准期内必须满足的三项基本要求。(熟记,提问)

七、讲课时数:2课时。

第二章 建筑设计媒介技术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系统地从古至今了解建筑设计媒介。二.教学重点:

设计表现图及电脑辅助设计绘图。三.教学难点:无

四.讲授方法:融会贯通法。五.讲授内容:

1. 设计媒介的概念

建筑的设计媒介从形式上大体可分为三类: a语言,文字;b图形,符号;c模型,技艺。2. 古代设计媒介 3. 近代设计媒介

(一)文字

(二)设计表现图

设计图表现的种类:素描,色彩,速写

表现图所需要的工具:绘图尺,绘图笔,画纸,颜料

(三)模型 4. 现代设计媒介

电脑辅助设计及绘图。5. 信息技术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六.课后作业:

结合自身谈谈手绘和电脑制图的优缺点。七.讲课时数:2课时

第三章 建筑材料

第一节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清楚材料物理性质中的各组概念区别。二.教学重点:

材料的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质。三.教学难点:

材料物理性质中几组概念的辨析。四.讲授方法:辨析法。五.讲授内容:

1.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

(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

(二)孔隙率及空隙率

(三)材料的亲水性及憎水性

(四)材料的吸水性与吸湿性

(五)材料的耐水性

(六)材料的抗渗性

(七)材料的抗冻性

(八)材料的导热性 2.材料的力学性质

(一)材料的强度与等级、标号

(二)材料的变形性质(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徐变与松弛)

(三)材料的静力强度

(四)冲击韧性

(五)疲劳极限

(六)硬度,磨损及磨耗 3.材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4.材料的外观特性(色彩、质感、线型)六.课后作业:

任选两种建筑材料,说说它的基本性质。七.讲课时数:1课时

第二节 室内环境中的建筑材料污染控制

第三节 建筑材料的防火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室内环境中有哪些污染物质,它们的来源以及怎样对室内污染物质进行控制,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及应用。二.教学重点:

室内主要污染物质的来源及控制。三.教学难点:室内主要污染物质来源。四.讲授方法:理论探讨与应用创新相结合。五.讲授内容:

1,室内环境中主要污染物质

2,室内主要污染物质来源(木质装饰板,塑料装饰板,室内装饰用涂料与内墙涂料,胶粘剂,天然石材与陶瓷材料)

3,室内主要污染物质的控制(无甲醛人造板,绿色石材,环保涂料,无甲醛胶粘剂)4,构件的耐火极限

5,装修材料按其使用部位和功能分类

6,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的规定 六.课后作业:市场调研环保室内装饰材料。(制表)七.讲课时数:2课时

第四节 建筑装饰材料

第五节 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建筑装饰材料的分类,特性及其应用有一定的了解,并对以后的学习及生活有所帮助。二.教学重点:

建筑装饰材料的分类。三.教学难点:无 四.讲授方法:

理论联系应用,让学生自己说说对家里装修材料的应用的理解。五.讲授内容:

1,天然石材(花岗石,大理石)

2,人造石材(聚酯型人造石材,微晶玻璃型人造石材)

3,建筑陶瓷(釉面内墙砖,陶瓷墙地砖,劈离砖,陶瓷卫生洁具)

4,建筑装饰装修用木材、木制品的特性与应用(木材的含水率、湿胀干缩与变形,实木地板,人造木地板)

5,建筑玻璃的特性与应用(净片玻璃,装饰玻璃,安全玻璃,节能装饰性玻璃)

6,建筑塑料(合成高分子树脂,塑料管道,塑料装饰板材,塑料壁纸,塑料地板,塑钢门窗,玻璃钢)

7,建筑涂料

(1)、涂料的组成(主要、次要、辅助成膜物质,助剂)(2)、建筑涂料的分类

(3)、常用建筑涂料品种(木器涂料,内墙涂料,乳液型外墙涂料,地面涂料)

8,建筑装饰装修金属材料的特性与应用(普通热轧型钢,不锈钢制品,彩色涂层钢板,彩色压型钢板,轻钢龙骨,装饰装修用铝合金)

9,高品质建材的参数定义

10,相变储热(相变的概念,相变储能材料PCM及其作用)六.课后作业:

为自己未来的家选择建筑装修材料及其选择理由。七.讲课时数:3课时

第四章 建筑构造技术

第一节 建筑物的分类、等级和组成第二至七节 地基与基础,墙体,楼板与地层,楼梯与台阶,屋顶,门窗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并熟记建筑物的分类、等级和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的种类,功能。二.教学重点:

建筑物的组成(基础,墙和柱,楼地层,楼体,屋顶,门窗)。三.教学难点:

1,基础(基础的埋置深度,基础的宽度和断面,基础的形式与选择);

2,墙面抹灰(抹灰的作用与组成,常用抹灰的做法及种类,高档装修范畴,清水墙面)。四.讲授方法;归类法 五.讲授内容:

1,建筑物的分类(按用途、主要承重结构材料、结构形式划分)

建筑物的等级(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及耐久年限,建筑物的耐火程度)

建筑物的组成(基础,墙和柱,楼地层,楼体,屋顶,门窗)

2,地基(天然地基,人工地基)

基础(基础的埋置深度,基础的宽度和断面,基础的形式与选择)3,墙体

(1)决定墙体构造的因素(墙的结构布置,坚固方面的要求,保温、隔热与隔声方面的要求,材料及施工方面的要求)

(2)砖墙与石墙

(3)隔墙与隔断

(4)墙面抹灰(抹灰的作用与组成,常用抹灰的做法及种类,高档装修范畴,清水墙面)

4,楼板与地层:钢筋混凝土楼层与混凝土地层,阳台与雨篷

5,楼梯(楼梯的种类和基本要求,楼梯的组成和坡度)

台阶(种类与形式,构造与细部)

6,屋顶

(1)坡屋顶(坡屋顶的特点与组成,支承结构,屋面构造,细部构造)(2)平屋顶(平屋顶的特点,组成与构造,排水与泛水)

7,门(门的分类,一般尺寸,木门的组成与构造)

窗(窗的分类,一般尺寸,常用木窗的组成与构造,钢门窗的特点和构造,门窗辅助材料)六.课后作业:

1,基础埋置深度的要求。

2,决定墙体构造的因素。

3,楼梯的种类、组成和坡度。七.讲课时数:3课时

第八、九节 建筑构造及建筑防水工程设计原理

第十节 建筑幕墙设计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构造及建筑防水工程设计原理以及建筑幕墙设计原理。二.教学重点:

建筑构造设计的原理;防水工程设计;建筑幕墙设计。三.教学难点:

1,建筑幕墙的技术术语;

2,幕墙防火、保温施工的要求。四.讲授方法:讲述法。五.讲授内容:

1,建筑构造技术的经济条件、功能条件与规范法规

2,建筑构造设计的原理

3,垂直与水平面装修

4,楼梯与台阶、自动扶梯与电梯

5,无障碍环境的设计

6,防水工程设计(1)地下室防水、防潮的基本原理,地下室降排水

(2)墙身防水与污染,屋顶防、排水

(3)饰面防水

7,建筑幕墙设计

(1)建筑幕墙的构造设计

(2)建筑幕墙的常用分类(玻璃幕墙,石板幕墙,金属幕墙)

(3)建筑幕墙的技术术语

(4)建筑幕墙的构造设计要点

(5)幕墙防火、保温施工的要求

(6)幕墙防雷节点的安装及要求

(7)幕墙物理性能试验 六.课后作业:

总结做建筑幕墙设计时应注意哪些要点。七.讲课时数:2课时

第五章 建筑结构技术

第一节 建筑结构技术的概念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建筑结构技术的概念。二.教学重点:建筑结构的作用。三.教学难点:无。四.讲授方法:例举法。五.讲授内容:

1,建筑的骨骼

2,建筑结构的作用

(1)结构问题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因素(2)结构对建筑的影响

3,建筑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4,建筑结构的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后浇带技术)。六.课后作业:

举例说明建筑结构的作用。七.讲课时数:2课时

第二节 建筑物的屋盖体系

第三节 建筑结构体系特点 一.教学目的:

了解建筑物的屋盖体系,理解建筑结构体系特点。二.教学重点:

空间结构体系的屋顶形式,建筑的支撑体系。三.教学难点:

建筑的支撑体系(水平、垂直防线支承体系的结构特点)。四.讲授方法:类比法。五.讲授内容:

1,平面结构的屋顶形式(桁架,拱结构,钢架)

2,空间结构体系的屋顶形式

(1)钢筋混凝土及钢丝网水泥薄壳结构(2)悬索结构(3)网架结构(4)薄膜结构

(5)钢筋混凝土折板结构

3,房屋建筑结构

4,计算简图的概念

5,建筑的支撑体系(水平、垂直防线支承体系的结构特点)

(1)混合结构体系(2)框架结构体系(3)剪力墙结构体系 六.课后作业:

比较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各自的优缺点。七.讲课时数:2课时

第四、五节 建筑结构与建筑材料,变动结构

第六节 建筑师与建筑结构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明白建筑结构与建筑材料以及设计者之间的联系。二.教学重点:变动结构。三.教学难点:

变动结构的具体内容:变动墙,墙体开洞,楼板或屋面板上开动开槽,变动梁,梁下加柱,梁上增设柱子或梁,柱子中部架梁,房屋增层。四.讲授方法:分析法 五.讲授内容:

1,建筑结构与建筑材料

2,变动结构(变动墙,墙体开洞,楼板或屋面板上开动开槽,变动梁,梁下加柱,梁上增设柱子或梁,柱子中部架梁,房屋增层)

3,建筑师与建筑结构 六.课后作业:

作为一名建筑师,如何用建筑结构表现自己的设计意图。七.讲课时数:1课时

第六章 建筑物理环境

第一、二节 建筑光环境概述及其基本知识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建筑光环境及其基本知识。二.教学重点: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三.教学难点:无

四.讲授方法: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总结。五.讲授内容:

1,概述(天然光环境,人工光环境)

2,基本知识

(1)自然采光:天然彩光标准,侧面采光特点,顶部采光的特点(2)人工照明:光源的主要类别,光照质量影响因素,照明设计要求(3)绿色照明定义 六.课后作业:

总结光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七.讲课时数:1课时

第三、四节 建筑声环境概述及其基本知识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建筑声环境及其基本知识。

二.教学重点:建筑材料的吸声特性,室内音质设计。

三.教学难点:混响时间计算公式,各类房间最佳混响时间的确定。四.讲授方法: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总结。五.讲授内容:

1,概述(建筑室内声环境,材料与结构的声学特性,建筑声环境评价与设计,声环境噪声控制)

2,建筑声环境的基本知识(音频范围,声压级,噪声计权网络)

3,建筑材料的吸声特性

4,吸声材料的布置

5,室内音质设计(混响时间计算公式,各类房间最佳混响时间的确定)

6,噪声控制 六.课后作业:

噪声防治的途径有哪些。七.讲课时数:1课时

第五,六节 建筑热工环境概述及其基本知识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建筑热工环境及其基本知识。

二.教学重点:建筑保温的综合措施,维护结构的防潮,建筑防热,建筑自然通风 三.教学难点:无。

四.讲授方法: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总结。五.讲授内容:

1,概述(建筑保温的综合措施,维护结构的防潮,建筑防热,建筑自然通风)

2,建筑热工环境的基本知识

(1)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设计(2)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3)室内地面的保温设计(4)建筑防潮(5)建筑遮阳的设计

3,建筑物理环境(声光热)小结 六.课后作业:

影响建筑热环境的因素(从室内到室外)。七.讲课时数:2课时

第七章 绿色建筑与生态环境

第一,二节 绿色建筑的特点及评估指标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绿色建筑的特点及评估指标。二.教学重点:绿色建筑的各个指标。三.教学难点:

绿色建筑与生态建筑、节能节地建筑的区别和联系。四.讲授方法:先讲述理论,再引例。五.讲授内容:

1,绿色建筑的特点

2,绿色建筑评估指标

(1)基地绿化指标(2)生物多样性指标(3)日常节能指标(4)水资源指标

(5)二氧化碳减量指标(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减量指标,二氧化碳减量的目的,二氧化碳减量指标与基准)

(6)废弃物减量指标(7)污水垃圾改善指标(8)室内环境指标 六.课后作业:

熟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七.讲课时数:2课时

第三节 节能与绿色建筑

第四节 建筑的可持续性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节能与绿色建筑以及建筑的可持续性。二.教学重点:生态节能技术,低耗能建筑的设计原则。三.教学难点:无。

四.讲授方法:理论结合实例法。五.讲授内容:

1,绿色建筑整体设计的科学性及目的2,节能和绿色建筑的设计目标

3,生态节能技术

4,低耗能建筑的设计原则

5,建筑的可持续性

(1)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危机(2)可持续建筑的含义

(3)控制室内外污染,强调生态平衡(4)生态技术和生态建筑 六.课后作业:

如何在建筑中运用可持续能源。七.讲课时数:2课时

第五节 人与环境

第六节 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以及人与环境的共存关系。二.教学重点: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人居环境的建筑设计原则与环境、生态和建筑节能。四.讲授方法:探讨法。五.讲授内容:

1,建筑与人的关系

2,人居环境及其存在的问题

3,健康建筑与环境的理念

4,环境、生态与节能关系紧密

5,人居环境的建筑设计原则与环境、生态和建筑节能

6,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

(1)可持续能源与非可持续能源

(2)应用太阳能的“十大”优点,我国太阳能分布特点的总趋势(3)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4)提高建筑节能节地环保效能 六.课后作业:

写一个自己熟悉的建筑,在哪些方面体现了绿色建筑的特点,在不计方案可行性的情况下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善。(1000字左右)七.讲课时数:2课时

第八章 建筑设备技术

第一节 保障建筑功能的设备系统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有哪些保障建筑功能的设备系统。二.教学重点:保障建筑功能的各个设备系统的组成。三.教学难点:

1,建筑中水系统的分类、组成;

2,屋面排水的外排水系统与内排水系统。四.讲授方法:归类法。五.讲授内容:

1,建筑供水系统

(1)建筑给水系统(分类、组成、给水方式)(2)建筑热水供应系统(分类、组成、供应方式)(3)建筑中水系统(分类、组成)

2,排污系统

(1)建筑排水(排水系统分类,建筑排水管道)(2)屋面排水(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3)垃圾处理(填埋方法,焚烧方法,堆肥方法)

3,卫生设备

4,能源供给系统

(1)建筑电气(基本作用与分类,电力系统,电压选择和电能质量,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内容)

(2)燃气供应系统(燃气的分类及性质,城镇燃气管道的构成,室内燃气管道组成)

5,运输系统(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6,广播、电视、通信和信息系统

(1)广播音响系统

(2)共用天线电视系统CATV(概念,基本组成)

(3)电话通信系统(用户终端设备,电话传输系统,电话交换设备)(4)计算机网络系统(功能,组成,分类)六.课后作业:

结合上一章节绿色建筑,谈谈中水的处理及应用。七.讲课时数:4课时

第二节 保障建筑环境的设备系统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保障建筑环境的设备系统。二.教学重点:

常用的空调系统:集中式恒温恒式空调系统,净化空调系统,大型公共建筑空调系统,分散式空调系统—空调机组,风机盘管空调系统、三.教学难点:空调系统的类型: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全分散式空调系统。四.讲授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五.讲授内容:

1,采暖系统(分类,组成)

2,通风系统(作用,分类,民用建筑常用分类)

3,空调系统

(1)衡量空气环境的指标(温度,湿度,洁净度,气流速度)(2)空气调节的任务和作用(3)空调系统的组成(4)空调系统的类型(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全分散式空调系统)(5)常用的空调系统(集中式恒温恒式空调系统,净化空调系统,大型公共建筑空调系统,分散式空调系统—空调机组,风机盘管空调系统)4,空调制冷

5,照明系统:照明基本知识(基本光度单位,照明方式与种类,照明设计标准)六.课后作业:

结合常用的空调系统特性,谈谈各种空调系统分别适用于哪类建筑(住宅?办公?公建?)。

七.讲课时数:2课时

第三节 保障建筑安全的设备系统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保障建筑安全的设备系统有哪些。二.教学重点:消防系统,建筑的防火排烟。三.教学难点:无。四.讲授方法:分析法。五.讲授内容:

1,建筑防雷

(1)雷电的基本知识(雷电现象,雷电的作用形式)(2)建筑防雷设计标准(三类防雷建筑物)

(3)建筑防雷设计(雷电活动分布规律,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2,消防系统

(1)建筑火灾的成因及特点(建筑火灾成因,建筑火灾燃烧过程,建筑火灾的特点)(2)建筑消防系统的特点和重要性(3)建筑物高度分界线

(4)建筑消防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及消防联动系统)

3,建筑的防火排烟

(1)建筑防火排烟(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烟气的扩散机理)

(2)高层建筑防火排烟形式(自然排烟,机械防烟,机械排烟,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防火)

4,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设备

(1)设置条件(高层建筑,底层建筑)

(2)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类型及系统组成(系统形式、组成)(3)探测器的种类及使用场所

(4)消防控制室(设置,位置选择,设备布置要求)

5,保安监控系统:建筑物对安全防范系统的要求,安全防范系统组成 六.课后作业:

查找资料,选择两个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建筑火灾,说出它们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七.讲课时数:2课时

第九章 建筑的防灾和减灾

第一节 建筑火灾的特点及危害

第二、三节 建筑防火设计原理及抗震设计基本知识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建筑火灾的特点及危害,建筑防火设计原理及抗震设计基本知识。二.教学重点:

1,建筑防火设计原理;

2,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难点: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四.讲授方法:推理法。五.讲授内容:

1,建筑火灾的特点及危害(火灾的基本性质,起火时间,烟气造成窒息的危害,火灾产生的因素,易发生火灾的区域)2,建筑防火设计原理

(1)“处方式”的防火原理

(2)建筑防火安全系统的构成(火灾燃烧过程被终止的方式,建筑防火设计考虑到原则,主、被动防火安全系统的基本功能)

(3)性能化的防火设计 3,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1)地震灾害的预防(2)建筑抗震存在的问题(3)抗震设计的基本思想(4)建筑屋的抗震设防标准(5)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7点)六.课后作业:

熟记抗震设计的七点基本原则。七.讲课时数:2课时

第四节 建筑防灾与减灾的新理念

第五节 北京奥运场馆建设的防灾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北京奥运场馆建设的防灾设计理念及运用技术。二.教学重点:

建筑防灾与减灾的设计理念、任务目标、技术政策以及措施。三.教学难点:无。四.讲授方法:归纳法。五.讲授内容:

1,建筑防灾与减灾的设计理念、任务目标、技术政策以及措施

2,北京奥运场馆见着面临的灾害风险源

3,奥运场馆工程寿命安全建设的指导思想与要点

(1)工程全寿命安全建设

(2)有效保障“安全奥运”建设的设计与施工缓解的安全对策

4,北京奥运场馆建设防灾的建议

5,奥运工程建设亟待强化的专题研究 六.课后作业:

阅读北京奥运场馆建设的相关资料。七.讲课时数:2课时

第十章 建筑技术发展的对策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总结并寻找出建筑技术学科发展的对策。二.教学重点:

1,提高建筑的综合技术设计水平 2,设计方式变革 三.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今后实践设计中。四.讲授方法:探讨法。五.讲授内容:

1,加强建筑产品观念、制定建筑产品评价准则

2,提高建筑的综合技术设计水平

3,合理使用建筑材料,改进施工及应用技术

4,提高建筑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5,设计方式变革 六.课后作业:

1,建筑技术发展简史。2,建筑技术前沿问题综述。3,建筑技术发展展望。

任选一题写一篇小论文,字数1500左右。七.讲课时数:2课时

建筑施工技术考试题[1]

2011年度建筑施工技术考试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常温下水泥砂浆必须在拌后( B)内使用完毕。A、2hB、3hC、4hD、12h2、大体积砼浇筑时,宜采用(C)。A、硅酸盐水泥B、普通......

建筑施工技术教案

第一章土方工程Ⅰ、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土的工程分类及其工程物理性质;基坑(槽)土方量计算,维护坑(槽)稳定的做法;拉锚和土层锚杆的构造及施工艺,制定土方开控的方法。了解降......

建筑装饰公司技术管理制度[1]

技术管理制度第一条、装潢公司技术部门负责抓好全面技术管理工作,项目技术人员隶属于技术部门直接管理,技术部门对项目技术人员进行检查、监督、考核、指导和培训。第二条、在......

建筑法规教案1

教学分析 课题 §1建设法规基本知识的认知 教学时间4课时课程类型讲授新课 教学设备 多媒体电脑室、投影仪授课方式 展示任务;案例分析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讲练结合; 以学......

《烹调技术》教案1

烹饪技术目 录第一章 烹饪技术概述 ...................................................2 第二章 刀工技术 .......................................................4......

下载建筑技术教案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筑技术教案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