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文化生活第三课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_高二文化第三课第一框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06:22:0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高二文化生活第三课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二文化第三课第一框”。

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新课导入2]: 探究活动:

师:不同的建筑艺术、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及语言文字和服饰等,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我们来看一组图片加以说明。

首先啊我们看建筑艺术方面:北京故宫是明清24代帝王的宫殿,已有近700年的历史。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位于故宫中央,在汉白玉台基的衬托下,红墙黄瓦、飞檐翘首的三大殿犹如天宫仙阁,是故宫中最雄伟庄严的部分,充分体现了帝王的尊严感和君临天下的气势。印度的建筑艺术光彩夺目,其基本特点是与宗教密切相关的。泰姬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心爱的废纸于1631年至1648年建成的。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帕特农神庙在希腊首都雅典卫城坐落的古城堡中心,石灰岩的山岗上,耸峙着一座巍峨的矩形建筑物,神庙矗立在卫城的最高点,这就是在世界艺术宝库中著名的帕特农神庙,又名巴特农神庙。这座神庙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之变,如今庙顶已坍塌,雕像荡然无存,浮雕剥蚀严重,但从巍然屹立的柱廊中,还可以看出神庙当年的丰姿。帕特农神庙也译为“巴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最重要的主体建筑。白宫是美国总统的官邸和办公室。白宫由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拥有,是“总统公园”的一部分。二十美元纸币的背面图片就是白宫。

体育运动方面:有足球(世界杯)、中国武术、篮球(NBA)、以及滑雪(冬奥会)。语言文字方面。服饰方面。

旅游景点。巨石阵(stonehenge)由巨大的石头组成,每块约重50吨。它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另外,其中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约建于公元前4000~2000年,是欧洲著名的史前时代文化神庙遗址,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2008年3月至4月,英国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巨石阵的准确建造年代距今已经有4300年,即建于公元前2300年左右。

中外文化方面: 英汉两种文化在对事物的价值观念上存在差异。如使用英语的人对年龄、收入、体重、婚姻状况等问题都要回避,而中国人对这些事情都是公开的,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的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和“你在干什么?”在英语中就成了刺探别人隐私和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会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的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师:由刚才的图片说明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文化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色彩

推进新课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师:世界上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样性)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集中在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展现出来。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创造出了形形色色,具有鲜明标识的民族文化,构成了多样性的世界文明与文化。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1、民族节日

(1)含义: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

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2)意义: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它们反映了各族人民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等。

在传统节日中,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被合称为“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这些节日来临的时候,无论身在何处的中国人都要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来庆祝,许多客居他乡的人还要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首先我们先来看春节,大家在春节一般家里会做些什么呢?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春节活动从腊月过小年开始,经过除夕、春节,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春节活动一般有以下内容:办年货、做新衣、扫尘、祭灶祭祖、贴春联、吃团圆饭、守岁、拜年等。总之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汉族和绝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其次是中秋节和端午节)。

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中国56个名族,有很多少数名族啊也有着他们独特的传统节日。比如(回族:开斋节,时间在伊斯兰教历10月1日。开斋节在穆斯林国家通常是回历的10月1日,我国回族、维吾尔族、撒拉族、哈萨克族等都是按照我国农历10月1日举行的。穆斯林在莱麦丹(第9月)全月斋戒,斋月最后一日寻看新月,见月次日开斋,即为开斋节;如未见新月,则继续封斋,节期顺延,一般不超过3天。

当代,此节在历书上有标志。此日穆斯林们穿上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和庆祝活动,恭贺“斋功”胜利完成,互道节日快乐,并馈赠礼品。提问:看完中国的特色文化,你知道外国有哪些民族传统节日呢? 比如;圣诞节(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用红、绿、白三色来装饰,红的是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的是圣诞树,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圣诞节期间,人们唱圣诞歌,送圣诞卡,吃圣诞大餐)、感恩节、万圣节、复活节等。可以感受到民族中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领略西方文化的不同韵味。中国人过年注重的是合家团聚、热闹互敬。而外国人过圣诞节更注重一种宗教的气氛

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保存有各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精华,在促进民族成员间相互理解与信任,促进民族聚合力,以及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都曾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

2、文化遗产

开平碉楼:2007年6月28日,在新西兰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广东的开平碉楼与村落顺利通过表决,成为中国第三十五处世界遗产。

2009年6月26日中国山西五台山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行的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其他国家的呢?

如: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山东泰山、北京故宫等。柬埔寨的吴哥窟、埃及的金字塔、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等。截止2008年,全世界共有世界遗产878处,其中文化遗产679处,自然遗产174处,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合体(双重遗产)25处,这些遗产共分布在全世界145个国家和地区。自2007年11月起,已经有185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世界遗产公约。

2、什么是世界遗产?什么是文化遗产?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P30)

(1)含义:指在历史、艺术或者科学及审美、人种学、人类学等方面有着

重要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

思考为什么要重视和保护文化遗产?

地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作用:不仅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态度: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世界遗产的分类:P30相关链接

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双重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问题探究2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陵园布局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1974年被发现。坑内陪葬大量与真人真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绘兵马俑和当时实战使用的各种兵器。出土文物达万件之多。你认为秦始皇陵兵马俑有何研究价值?答案就在课本

p30里,请同学们找一找。

(2)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3)保护文化遗产:

由于岁月侵蚀、环境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正面临被毁坏的危险,这些为历史创造的遗产无法再造,因而成为不容替代的珍品。为了使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于1972年,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呼吁各国采取一致行动,保护人类的共同财富。同时设立保护基金,在全球范围内对列入名录的各项遗产有计划地实施保护措施。我国在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至2005年7月,中国已有31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2项,自然遗产4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1项。成为继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第三遗产大国。

教材P30相关链接,注意区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双重遗产。图片展示。

对于这些面临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有人反对进行抢救,认为应该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并且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

拉斐尔名画《雅典学院》。

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文化遗产体现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是民族的根基,是历史的纪念碑。文化遗产既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所以对那些面临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我们不能坐视不管,要进行及时有效地抢救和保护。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和表现

(1)文化多样性含义

是指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总结:文化多样性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居住的环境不同,需要面对不同的气候、地形和水源条件,这就决定了他们的人口规模、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会存在差异,并且影响到了他们的人生态度、习俗、艺术等方面,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地域,有地域文化的差异。就世界范围而言,有中国儒家文化、欧洲基督教文化、美洲印第安人文化、中东阿拉伯文化等。就某一国家而言,如中国,则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2)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主要表现为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同时也可见诸多种多样的语言、深邃超世的宗教信仰、形形色色的礼仪禁忌、风格迥异的民居建筑、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绚丽多姿的传统节日、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鲜明独特的思想理论等各个方面。

材料一:从节日中往往可以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在农业社会,对于各民族来说,农业社会科技不是很发达,人们只有靠天吃饭。风调雨顺时,人们往往要用节日感谢上苍;风雨不济时,人们也要祭祀祈求降福。

例如:中秋节的由来是老百姓选在八月半庆祝丰收,许多地方通过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吃月饼等形式庆祝中秋;感恩节始于1621年,那年秋天,远涉重洋来到美洲的英国移民为了感谢上帝赐予的丰收,狂欢三天。现在,人们用火鸡和南瓜饼来纪念这个节日;开门节是傣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这时,正逢稻谷收割完毕,故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节日这天,主要内容有燃放火花、点孔明 灯、唱歌跳舞;纳顿(七月会)是土族人民喜庆丰收的节日,节日这天,男女打扮一新,车载驴骑,浩浩荡荡行进在乡间的路上。

比较中秋节、感恩节、开门节、七月会有何异同?

不相同:就“方式”上讲,这些不同民族往往采取不同的方式 庆祝。

相同:就“由来”上讲,这些不同民族的节日都是为了庆祝丰收。各民族节日出现异同的原因是什么?

各民族文化出现差异的原因:各民族的经济、历史、地理等因素各具特色

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的原因:在科技还不是很发达的农业社会里,各民族的人们往往是靠天吃饭,所以人们要感谢和庆祝上天赐予的丰收。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性的规律。

P31课堂探究

探究提示: 民歌中的文化多样性,不仅仅表现为内容、曲调方面的差异,而且还表现为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民族性格的多样化。比如……(材料内容)

服饰之所以能够在人们心中引发多重感受,唤起认同或排斥感,源于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当我们看到阿拉伯女人外出时从头到脚遮得严严实实,戴脸罩和头罩,不管天气多热,也不会撩开一丝。我们尊重她们的信仰与习俗,却不会简单地效仿她们,这是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当我们看到前来中国旅游的洋人身穿皇帝的龙袍,或头戴皇后的凤冠霞帔双双摄影留念时,常常感到滑稽,这主要是洋人的气质与中国服饰所蕴涵的文化特质格格不入。从某种意义上讲,某个民族的服饰文化是某一地区特定生活风尚的表现。例如:中国的唐服、日本的和服、阿拉伯民族的长袍表现出各民族生活风尚的不同。

饮食方面。筷子、刀叉折射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人进餐习惯用筷子,而西方人则习惯于刀叉。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而且影响了东西方人的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西方人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有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使中国人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筷子是一种文化传统的象征。华人去了美国、欧洲,还是用筷子,文化根深蒂固;而外国人在中国学会了用筷子,回到自己的国家依然会重拾刀叉。

(过渡)师:从上述可见,不同国家和民族,有自己不同的文化。文化首先是民族的,那么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否意味着文化只有民族的差异没有任何共同性呢?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各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因素各具特色。(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个性))文化是民族的。

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性的规律(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共性))文化是世界的。(学生阅读P31最后段)

结论: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过渡)师: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每天都有大量具有古老文化渊源、蕴涵独特文化特性的遗产正在消逝。如此,人们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呢?下面我们看一则材料。

材料二: 近年来,“洋节日”在我国越来越受欢迎。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已经成为了中国的热门节日。这些节日让人们学会了感恩,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生活。但同时,我国传统的节日如清明、端午等却很“冷”,甚至很多人认为年味没有以前浓了。

探究:你如何看待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启示:优秀的外来文化能够弥补民族文化的不足。但是,民族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绝对不能被外来文化取代。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

p32课堂探究:

(1)奥运会在不同的国家举办,每一届奥运会都有不同的会徽,在会徽的设计上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印记。

2004年奥运会的会徽是橄榄枝回归爱琴海。爱琴海是古希腊文明的摇篮。橄榄枝是和平与荣耀的象征,也是雅典市的市树。而会徽所使用的蓝、白两种颜色在拥有蓝色大海、白色建筑的希腊是最常见的颜色。

悉尼奥运会整个会徽的色彩语言极具象征意义:蓝色代表海洋,黄色代表太阳和沙滩,红色代表内陆土地,突出了澳大利亚本土文化的独特性。

北京奥运会会徽主体图案基准颜色选择红色,代表了中国文化喜庆、热烈的气氛。印章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涵中国文化的同时,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2)奥林匹克的精神是和平与交流,格言是更高、更快、更强。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这种精神不仅属于民族,而且属于世界,所以它能从希腊走向世界。

过渡: 通过不同国家设计的奥运会会徽看不同国家的文化,可以了解和掌握人类社会是由多样性的文化组成的,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和独特魅力,应该尊重和保护不同民族的多样文化。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32页第一段第三行起)

在历史上,人们对异文化的态度有着不同的表现,既有虚心学习不同文化、与异国平等交往的例子,举例:如唐代玄奘西天取经;也有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的情况,如西方殖民者对非洲文明的怀疑,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炸毁举世闻名的巴米扬大佛;还有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现象,如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民主主义者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盲目崇拜西方文明。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p32第二段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举例: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人类历史进程,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民族文化。

举例:中国传统的安身立命观念最注重个人的自我德性修养,其中,儒家的修养理论影响最为深远。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思想,孟子注重仁义并举,为了实现仁的理想,主张“舍生取义”。在儒家道德的熏陶下,中华民族的无数崇道贵德的志士仁人躬身践行,以仁爱为核心,不断衍生出许多道德性的规范,如宽恕、节俭、礼让等。这些传统美德,已经和整个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举例: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炸毁举世闻名的巴米扬大佛。巴米扬大佛是世界上最高的立佛,距今已有1500多年,过去曾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信徒和旅游者,为巴米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曾有很多国家的科学、文化、艺术和宗教界知名人士强烈呼吁,要注重保护这一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塔利班政权说巴米扬大佛雕像是崇拜偶像的行为,以炸药及坦克炮火摧毁这座古迹。战争炮火摧毁了巴米扬的佛像,也摧毁了巴米扬的旅游业,摧毁了巴米扬的经济。

3.尊重文化多样性应遵循的原则

P33课堂探究 答案参考《创新设计》

目前我国大批风情独特的古村落、民居和文化遗址已经遭到破坏;昆剧、京剧、粤剧等民俗艺术不时要面对观众流失、传统剧目失传、演员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除夕、清明、端午、七夕、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已然被拿来文化的西方情人节、圣诞节等冲得七零八落。

(4)如何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呢?(教材P33)(3).尊重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意义)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针对文化的多样性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观点说明的是什么道理?

答:(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各美其美”是指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3)“美人之美”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承认文化的多样性。

(4)“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课堂小结

本节课内容主要讲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不同的国家、民族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这使世界文化呈现出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我们要从中体会尊重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和意义。

(世界八大奇迹中国:万里长城。约旦:佩特拉古城。巴西里约热内卢:基督像。秘鲁:马丘比丘。墨西哥尤卡坦:奇琴伊察金字塔。意大利罗马:罗马竞技场。印度:泰姬陵。埃及:吉萨金字塔)

2.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杰作遍布世界各地,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如中国的故宫、印度的泰姬陵、麦加神庙等,它们的不同风格体现了(A)

A.建筑文化的多样性 B.建筑文化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 C.建筑文化的趋同化倾向 D.建筑文化的积极作用

解析:不同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建筑文化的多样性。B、D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表述不科学。3.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是(B)

A.该国全部历史文化的凝结 B.该国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该国自然文化的突出表现 D.该国人文文化的集中表现

解析:文化遗产只是一个国家全部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故A项舍去。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故C、D两项舍去,应选B项。

7.宗教作为人类文明史上一种最普遍的社会现象,自它产生以来对人类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具体来讲,宗教具有协调社会关系的功能、认同功能、凝聚力的功能、调节情感的功能。这说明(①③)

①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②民族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民族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解析:①③符合题意,且表述正确,入选。宗教对社会发展的不可忽视作用不等于决定作用,故②舍去。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文化生活第三课第一框 世界文化多样性教案

文化生活 区内涵 别作用 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 主要从文化的性质来说的,从性质上泛指各种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文化中既有先进的、优秀的文化,又有腐朽的、落后的文化文化多样......

第三课《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第三课《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第三课《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教案

第三课《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教案【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异彩纷呈,交相辉映”、“透视文化的多样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三个小标题。其中“异彩纷呈,交相......

第三课第一框教案

导入新课:咱们第一单元学习的是生活与消费,在前两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货币,学习了价格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本单元的最后一课,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中的第一框消费及其类......

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第三课教案

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第三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不同民族文化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2)理解世界各民族的长期交融,对现代文明的形成具有重要作......

下载高二文化生活第三课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二文化生活第三课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