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第二时教
案
第二时
一、复习导入、词语:木柱曹冲官员几根议论重量
一杆秤砍下画线为止
2、想一想,文中讲了一什么事?
精读文
第一自然段
自读,讲了一什么事?(曹操带领儿子和官员去看人家送给他的一头大象)
第二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在议论大象的重量)
2、文是怎样描写这头大象的,用“~~~”画出文中的句子。
3、这大象怎么样?你是从哪些话中看出它又高又大?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
4、拓展:
(1)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耳朵像(两把大扇子),鼻子像(一个长长的钩子),尾巴像(一根小小的辫子)
(2)弯弯的月亮像()。
红红的太阳像()。
()像()
(3)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一边(),()一边()。、比一比: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第三自然段、官员们想出哪些称象的方法?(用有的…有的…也有的…句式回答)
2、曹操听后态度怎么样?为什么直摇头?(“直摇头”说明曹操的态度是坚决反对的)
3、比较:曹操听了直摇头。曹操听了摇头。
第四自然段、想想,这段讲什么?
2、默读自然段,把曹冲说的话画下来,并用“△”画出称像时的动词。
3、交流:4些动词准确,具体写出了称像的步骤和方法。
3、用“先…再…然后…最后…”叙述称象的过程。为什么往船上装石头时候,为什么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想一想,和官员们的办法比,谁的办法更好?为什么?
4、通过这一自然段的学习,你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应该学习曹冲什么样的品质?(认真观察事物,善于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品质)
6、比一比: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第五自然段、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来?
总结延伸
如果现在让你们称这头象的重量,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知识链接:
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现存的大象仅两种,非洲象和亚洲象。非洲象体型较大,最大的雄象约7吨重,雌雄象都长有发达的象牙;亚洲象略小,最大的体重越吨,仅雄象才长有发达的象牙。象的鼻子粗大,但能拾取针等细小物。象的听力很强,能听出森林中的各种声响。但是它的视力极差,是著名的“近视眼”,对静止不动的东西只能看到10米远,即使活动的东西也只能看到30米远。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的次序不是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读书《百家姓》
XX年6月,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行出炉,“王李张刘”居前。“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徐孙马胡朱郭何罗高林”为全国前20大姓氏,其中王姓达到9468万人,占总人口的71%。
中国朝代顺序表:夏、商、周[西周、东周]、秦、汉、三国时期、晋、南北朝[南朝、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板书设计:
赶象上船
船沉画线
装石画线
称石累加
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第一时教案第一时一、直接导入、板书题,齐读。质疑。2、“曹”是个姓氏,我们身边有没有姓“曹”的同学或者小伙伴。3、介绍曹操和曹冲两人物。曹操......
[《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课文特点: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七岁的曹冲想出称象的好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事,从中可以看出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曹冲称象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2.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边读边电教,并练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教......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4 曹冲称象教材分析 《曹冲称象》讲的是曹操的小儿子曹冲想出办法称象的故事,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特点,也说明了遇事动脑筋......
二年级语文上册《一封信》第二时教案第二时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听写词语。2.对照批阅。3.写字指导。二、理解过程,品味语言.学习第一封信。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