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德教育演讲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德育教育演讲稿”。
做有道德的领导者
官德,是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只有形成了一个以干部队伍为依托的道德示范群体,整个社会的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才能得以真正的提高。
当今社会,部分官员丧德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破坏了党和群众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了党对国家政权的巩固、削弱了群众对官员整体上的信任感、阻碍了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当官员有良好的官德,不光管好自己,还能做到以德施政,善待群众,为群众的利益着想,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群关系才会更加和谐密切,党的执政地位才会不断巩固加强,国家政权才会更加稳固,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历史和现实也都表明,任何一个政权的衰落,都是先从官员官德的衰败开始,而衰落的政权更是无法引领和谐社会的构建。
古语有云:“修其心而治其身”。这句话虽然只有简单的七个字,却给为官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要求为政者心里一定要有良好的道德和思想品德。二是要求为政者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只有道德操守良好,修养功底深厚的领导者,在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时,才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做到态度坚定,旗帜鲜明。这是由于这样的领导者其日常的学习和理论积累、实践经验,特别是日积月累的道德修养,为其领导工作提供了一个厚实的思想基础和坚强的精神支柱。即便是面临纷繁复杂的局势,他们也能驾轻就熟,稳定大局。那些缺乏道德修养,素质平平甚至低下的领导者在他们面前就相形见绌。因此,为官者,不论其职位高低,也不论其资历深浅,如果具备了高尚的道德修养,就会有一种强烈的事业心,就会有一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感,就会常常把老百姓放在心中,处处把为百姓苍生办实事、好事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就会将广大劳动人民的冷暖安危和祸福系于一身。
今天,我们党在选拔任用干部的问题上,总的原则是坚持德才兼备和“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即便是在考核干部时,也是坚持德、能、勤、绩的标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谈官德修养不能不注意到领导者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法制观念同其自身道德修养的内在联系。官德修养对为官者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都起着一种潜在的、不可或缺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的积极作用。历史上,许多法律规范都体现着一定的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的某些要求,道德规范也往往表现着法律规范的某些内容。这样,我们认为为官者的道德修养,必须与一定时代的法制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自己所承担的道德义务与法律义务统一起来。因此,官德修养不能不与法制观念相互补充、相互借鉴。当然,官德修养是既不能也无法替代为官者的法制观念,也不能脱离当今这个八面来风的高科技信息时代的。就后者而言,我们提倡的官德修养,决不能回到封建社会的那种所谓“闭门思过”、“面壁自省”的过了时的修养模式中去,而应该使这种道德修养紧密结合我们的社会和时代,结合我们当前所要进行的伟大事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不断提高层次,充实内容。只有这样,我们的官德修养才能折射出时代的光辉,也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只有坚持以高尚的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浸润人民群众崇德尚文的心灵,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赖,唤起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从而凝聚起强大的社会力量,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2月28日)典出:《管子·禁藏》原文: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故意定而不营气情。气情不......
《官德》读后感近读梁衡的新著《官德》一书,犹如春风扑面、正气充盈,给人一种振聋发聩的警示。做官先做人,从政德为先。眼下,研究探讨官德的著述很多,虽然其中不乏佳作,但若与《官......
加强官德修养,从讲求“公心对上、真心对下”做起近年来,胡锦涛、习近平、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多次讲话中提出“官德”教育和“官德”修养。在学习领会和落实党中央“把干部......
《官德》读后感近读梁衡的新著《官德》一书,犹如春风扑面、正气充盈,给人一种振聋发聩的警示。做官先做人,从政德为先。眼下,研究探讨官德的著述很多,虽然其中不乏佳作,但若与《官......
“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党员干部的思想品德不仅是个人行为,而且具有重要的示范性、影响力和辐射力。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里,要求广大共产党员“做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