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学(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演讲学是什么”。
1.演讲:演讲是演讲者在特定的现实时境中,借助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等艺术表达手段,针对现实社会中的某一问题,或围绕一个中心,面对广大听众发表意见、抒发情感,从而影响和感召听众的一种现实信息交流活动。2.演讲的特征:(1)演和讲的和谐的统一:演讲是以流动的有声语言作为主要手段,以变化的态势语言作为辅助手段,演和讲是和谐的统一.(2)现实性:演讲具有现实性。它属于现实活动的范畴。演讲不仅仅是现实活动,而且具备着多种艺术因素。(3)艺术性:我们说演讲具有艺术性,同前面所说的演讲具有现实性并不矛盾。当我们说演讲是一种现实活动的时候,是就其社会性质而言的;当我们说演讲具有艺术性时,是指它是现实活动的艺术。(4)鼓动性:演讲以宣传听众,感染听众为宗旨,它具有极强的鼓动性和感召力。3.演讲的作用: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经济活动的理想筹码,鼓舞士气的战斗号角,传播知识的有效途径,思想教育的最佳形式,人才考核的重要尺度。
4.演讲学:演讲学是关于演讲的科学,是研究人类演讲现象的一门科学。具体说就是,认识和研究人类的一切演讲现象,总结其实践经验,考察其构成因素,探索其内部规律,展示其活动特征,揭示其运用技巧的一门科学。5.按演讲主题内容上的不同分类 :政治性演讲:政治性演讲是针对国内外的政治问题与社会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思想认识问题,进行分析、评论,阐明和宣传某种政治观点和主张的演讲。学术性演讲;学术性演讲是指必须具有科学内容性质的演讲。它多是用来在学术座谈会、学术讨论会、学术报告会上向听众发表学术研究成果、传授科学知识和学术见解的演讲。法庭演讲;这类演讲主要用于法庭控告、法庭申述、法庭辩护等,以其绝对的客观性、充分的论据、详尽的旁证和雄辩的逻辑力量为其特点。教育演讲;教育演讲也称课堂演讲,它是学校师生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讲授知识、交流思想、探讨学问和进行道德和素质教育的演讲。教育演讲分为教师演讲和学生演讲两种。礼仪演讲:礼仪演讲通常指在公众节假日或国家、社团、个人重要仪式和庆典上进行的讲话,既包括欢乐、愉快的节庆演说、迎新演讲、联欢演说、开业演说、婚礼演说、祝寿演说、开幕词、闭幕词、祝酒词、颂词等;也包括悲伤、难过的悼词、祭词、纪念演说、告别演说等。礼仪演 讲是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和环节。6.按演讲表达形式上的不同分类 :陈述型,论辩型,主情型,鼓动型。7.按演讲表现风格上的不同分类 :慷慨激昂型演讲:是演讲者用火热的情感和洋溢的热情去吸引听众的演讲。它表现为节奏快、起伏大,音量对比强烈,语言深情并茂、铿锵有力,利用对听众施加感情影响的手段,去达到牵引听众理解演讲主题的目的。它适合于富有鼓动性、号召性和呼吁性为内容的演讲。它易于激发听众的感情,催人奋起,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产生较好的鼓动性的效果。情感深沉型演讲:其感情色彩深沉浓厚,节奏较慢,平铺直叙,娓娓道来,音量对比较弱,音色较柔和,语调起伏不大。它的特点是发人深省,具有启发性,适合于正统、庄重、严肃、悲壮的演讲主题和内容的演讲。哲理严谨型演讲:是演讲者以严密的思考和准确的逻辑推理去吸引听众,它表现为语言经过严密而又谨慎的加工,情调稳定,没有过多的语言变化;形象材料少,没有过多的记事描述;居主导地位的是对判断进行分析,使判断严密无隙,互相贯通。明快活泼型:他明显特征是节奏明快,语言变化幅度大,情调多变,富有表情,感情热烈,表达通俗,喜用比喻,表现力强,语言幽默而形象、清新而生动,令人感到十分亲切。明快活泼型演讲能使演讲会场气氛活跃、融洽,能给听众带来欢乐和活力,让听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和得到启发。8.按演讲活动方式的不同分类 :命题演讲;即兴演讲;论辩演讲。9.命题演讲:是根据组织者事先规定主题的范围,在有准备的基础上,所作的主题突出、内容系统、结构完整、要求全面的演讲。10.写好演讲稿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听众特点确定内容。演讲是讲给人听的,听众听得懂、喜欢听才能有助于演讲目的的实现。
2、提炼主题深刻独到。主题是演讲稿的统帅,演讲主题的提炼应本着使人获益的原则,那种空洞肤浅或主题不突出的演讲会令人生厌的。
3、材料充实新颖感人。文章要求选择材料要围绕主旨,典型真实。
4、结构跌宕,势如破竹。结构即是根据某种需要,把散乱的材料有条理有逻辑地组织起来,使材料之间相
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5、语言生动,使人易懂。演讲的语言是介乎口语与文学语言之间的。它既要求遣词造句简练明确、通俗易懂,要求表情达意生动形象富于美感才能既让人听得懂,又让人喜欢听。11.即兴演讲:是指事先没有准备,更没有现成讲稿的,因事而发、触景生情的演讲。12.即兴演讲的特征:临时性:即兴演讲无事先准备,临时即境生情,缘情而发具有很强的即时性,也就是说要求演讲者必须很好地把握时境,有的放矢,就听众最感兴趣的、最关心的问题,即兴取材,或展开联想或借题发挥,在短短的几分钟的演讲中紧紧把握住听众,以达到演讲的目的。短暂性:即兴演讲事先没有充分准备时间,只能在演讲前几分钟内列个简要提纲或打个腹稿,不可能构思出内容复杂的宏篇巨论。另一方面即兴演讲如时间过长,因事先无充分准备,往往会出现漏洞。触发性:即兴演讲是对当时的演讲场境有所感触,有感而发,因此触发性也是即兴演讲的一个特征。兴有所激,情有所感,有感而发。13.即兴演讲的技巧 :审题扣题:由于即兴演讲审题时间短,很容易犯偏离主题,不得要领,见解平庸的错误,这样就会使演讲牵强附会,言之无物,陷入困窘,因此即兴演讲扣题非常重要。演讲者应根据现场形势、主要议题等,从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出发,充分调动起头脑中贮存的信息,确定一个新颖独特的议论角度,据此提出一个紧扣实质、揭示要害的主题。即兴取材:即兴演讲除了调动头脑的贮存选取典型材料外,还应体现演讲的即兴性,即注意现场情况,把眼前的人和事纳入到演讲中。如果能讲出听众的切身感受,易于被听众接受,演讲就有说服力。其三种情况是:
1、借题发挥导入话题。
2、以现场的人和事为论据。
3、语重心长亲近听众。结构简单:即兴演讲不宜篇幅过长,一般人在很短的时间也不可能构思出内容复杂的宏篇巨论。言简意赅:由于现场客观条件的限制,听众要求即席演讲要时间短、内容精、思想深、内涵丰,这就要求演讲语言要准确精练不能说废话,不要过分铺张,在通俗流畅的基础上讲究语言的艺术表现力,做到言简意赅、讲解透彻。14论辩:也称辩论,是指意见相悖的的双方就同一问题展开面对面的争辩,以确立自已的观点、驳斥对方的观点的一种口语形式。15.论辩的作用:
1、有助于人们发现和认识真理。
2、可以开发人的智力。
3、可以增长知识。
4、可以培养良好的口才。
5、可以提高应变能力。
6、可以培养竞争意识 16.论辩的特点:对抗性:辩论双方所持的观点往往是针锋相对的,这种认识上的矛盾性就成为双方对抗论争的焦点。逻辑性:逻辑的力量在辩论中表现得最为显著,观点的论证就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综合性:辩论集道德修养、文化积累、知识结构、逻辑思辩、心理素质、竞争意识、语言艺术、仪表仪态、整体配合为一体,既有逻辑的纷争,又有理论的对抗,更有价值的高下取舍,是综合素质的较量,是口语表达的最高形态。策略性:辩论又被称为论战,战则有术,术即谋划策略,辩论中要想捍卫自己的观点,令他人信服,就需要讲究方式方法,讲究策略。应变性:辩论的进程是受到辩论双方制约的,任何一方都不能绝对左右谈话的内容和进展。虽然辩论之前可以进行充分的准备,但对方的情况我们不可能估计得完全准确,只能在辩论现场听取了对方发言之后灵活处理、随机应变、临场发挥。17.演讲者的地位和作用:演讲者是演讲活动的主体,他始终处于演讲活动的中心主导地位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8.具体演讲活动中演讲者主导作用的表现:1.任务形式的演讲,都要有演讲者登台当众发表演说,表达他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认识和评价,这些都具有演讲者的鲜明个性。2.把演讲作为一种信息运动来分析,演讲者是这个“运动”进程的中心。3.一般说来,听众的反馈效果是决定于演讲者的。19.演讲者应有的修养:要有深刻的思想认识;要有高深的道德情操;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要有强烈的爱憎感情。20.听众的地位和作用:听众在演讲中处于被动的,从属的地位。但是这种被动性决不是消极的,无关紧要的。听众作为演讲的一大要素不仅有很大的能动性,而且是演讲活动的客观基础和根本归宿。演讲的实践性和完整性特点决定了,听众在演讲活动中的地位同演讲者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演讲主体离开了他的接受主体,演讲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21.听众重要地位和作用的三方面表现:1.听众的临场反映,往往是演讲质量、效果的一种现实、直接的客观评价。2.听众对演讲美的艺术鉴赏,对演讲艺术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3.听众对演讲的评论,对演讲理论建树具有很大实用价值。22.听众的心理特点:
1、选择性的接受心理;
2、从众性的参与心理。
3、同感性的共鸣心理
4、相容性的聆听心理。23.演讲者和听众的关系:演讲者是为广大听众服务的演讲必须适应广大听众的需要演讲是演讲者与听众的共同创造。24.演讲心理:演讲者对演讲实践这个客体的反映和感受,既是演讲实践的产物,又受演讲实践的制约。演讲心理素质:演讲者在演讲活动中自然产生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及原有的心理。25.演讲心理素质的内容:1.追求真理的心理素质2.演讲创作的心理素质3.艺术表达的心理素质。追求真理是演讲心理素质的首要内容,追求真理是演讲理论家的共识,追求真理为演讲家的实践所证明,真理的含义:人们对规律的正确反映和认识。26.演讲创作心理的具体内容:1.演讲创作的构成:科学地、艺术地表现真理的意识 ;创作心理能量:想象和联想和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2.演讲创作与文艺创作的不同:演讲是逻辑思维,文艺是形象思维。3.想象与联想的作用:想象是创作的开始,联想是在想象的基础上的再创作。4.演讲创作的特点:科学的内核,艺术的表现。5.演讲创作的两条心理线索:科学研究的线索,达到演讲目的的线索。27.口语有这样几方面特点:(1)句式短小,不宜使用过长的冗繁的句子;(2)使用通俗易懂的常用词语和一些较流行的口头词语,使语言富有生气和活力;(3)不过多地作某些精确的列举,特别是过大的数字,常用约数;(4)较多地使用那些表明个人倾向的词语,使讲话显得活泼生动,有气势。28.演讲有声语言的特点:
1.嗓音宏亮、圆润,不求夸张。2.吐字清晰、有力,连贯流畅。3.节奏分明、适度,变化有序。4.感情充沛、真挚,身心投入。29.演讲有声语言与口语及文艺有声语言的区别:口语:随意自然。文艺语言:表演性较强,比较夸张。演讲:在口语基础上稍做加工,但追求要“还原自然”。30.所谓无声语言:是指在演讲中演讲者的仪表、风度、手势、动作、眼神、表情以及所运用的其他视觉材料。31.无声语言表达技巧的基本要求:准确适时优美适度精炼适宜。32.无声语言在演讲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对演讲者来说:无声语言可以起到振奋、镇定、提示和辅助传情达意等作用。对听众来说 :无声语言有启发、演示、感染、说明、吸引等作用。对于演讲会来说:无声语言可以起到调节气氛、活跃会场的作用。33.演讲无声语言的特点:贴近生活,依存性。无声语言一方面依存于演讲者,另一方面更依存于大的社会环境,比如:时代特征,民族心理、地域方位、文化氛围等等。34.无声语言表达技巧的基本要求:准确,适时,优美,适度,精炼,适宜。35.仪表:是指人的容貌、姿态和举止。容貌包括相貌、化妆、服装。姿态和举止是全身的展示。36.风度:是给人的一种视觉和感觉的综合印象。形成风度的因素:既有言谈、举止、穿着这些可闻、可见的东西,又有气质、情绪、品德修养等不可见却可感的东西。37.仪表与风度的重要作用:
1、演讲者处于中心主导地位。
2、它是演讲者内心世界各种因素的反映。38.演讲者的衣着要求:整洁合身;庄重大方;色彩和谐;轻便协调。39.眼神与表情的作用:
1、帮助听众理解演讲的内容。
2、调节人际关系。
3、演讲者搜集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40.运用眼神的技法:前视法,环视法,点视法,虚视法,闭目法。
浅谈演讲的特征—以丘吉尔《我们将战斗在海滩》的演讲为例演讲是演讲者面对广大听众,以口头语言为主要形式、非口头语言为辅助形式,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或阐说某一事理,并......
演讲学演讲学第一节课 2008年2月26日(一)感受演讲的魅力,领悟演讲的真谛。(二)演讲帮我们开启事业之门。(三)演讲与口才让无助者有助,让有志者成才,让奋进者辉煌。(四)励志照亮人生,演讲......
《演讲与口才》形考任务一一、单项选择(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1、演讲离不开有声语言和( )。(2分) A、手势动作B、体态语言C、眼神交流D、头部......
演讲的定义:演讲者在特定的现实时境中,借助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等艺术表达手段,针对现实社会中的某一问题,或围绕一个中心,面对广大听众发表意见、抒发感情,从而影响和感召听众的一......
演讲学心得体会演讲的能力是走向成功的捷径,这种能力使一个人备受瞩目,鹤立鸡群------戴尔〃卡耐基。这是我们走进一个“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演讲学课堂的卷首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