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的态势语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演讲中的态势语言”。
大家可能有这样的感受:听演讲要比听录音或听报告来劲得多,这是因为,演讲虽然是以有声语言(讲)为主,但优美得体的态势语(表情、姿态、手势等)对感情的表达也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它既可有效地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也能吸引听众注意力。因此,准确、适当地运用态势语言,是演讲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一、无声语言的概念
演讲不仅需要言词声音,同时还需要辅助以动作表情。这种通过面部表情、体态、手势进行思想情感交流和信息传播的手段,便称之为态势语言,亦称体态语、无声语言。
二、无声语言的种类
是一个系统。它由表情语言、体态语言、手势语言几个部分组成,各个部分协调合作,相互配合,具有很强的技巧性。
第一节表情语
演讲者的表情主要在面部,它受着两种因素的制约:一是对听众的态度,二是所讲的内容。对听众而言,表情的基调应是微笑,它是招人喜欢的秘诀;就内容而言,表情应丰富多彩,喜怒哀乐都可出现。
在整个面部表情中,最鲜明、最突出、最能反映深层心理的是眼睛的神态,即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喜怒哀乐、爱憎好恶都能从眼神中表现出来,甚至能表达出用言语难以表达的极其微妙的思想感情。演讲者要学会用眼睛说话,把自己真实的感情流露在眼睛里,随时运用眼睛与听众交流感情。
(一)眼神运用法:
运用眼神的方法主要有五种:
1、前视法:
即视线平直向前流动的方法。它主要表演者的视线平直向前流动、统摄全场。
一般来说,视线的落点应放在全场中间部位,听众的脸上。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变幻视线,照顾到全场听众,并用弧形的视线在全场流转,不可忘掉任何一个角落的听众。这样,可使每个听众都感到表演者在关注自己,从而引起听众的注意。同时也有利于演讲者保持端正良好的姿态,随时注意会场的气氛和听众的情绪。
2、环视法
即用眼睛环视听众的方法,要求表演者的视线,从会场的左右前后迅速来回扫动,不断地观察全场,与全体听众保持眼光接触,增强双方的情感交流,将前视法与环视法结合起来,即可观察到听众的心理变化,还可检验表演效果,控制全场的情绪。
3、专注法
即把视线集中到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的方法,要求表演者的视线有重点地观察个别听众或会场的某一个角落,并与之进行目光接触,同听众个别交流感情。这种方法既可启发、引导听众,也可以批评、制止不守纪律的听众。
4、斜视法
即把眼珠向左或向右移动的方法。即可表现对左右观众的关注,同时配合面部表情,又可表现喜欢或鄙夷的情感。
5虚视法
即似看非看的方法。既可表现对左右观众的关注,这种视而不见的方法,可减轻表演者的心理压力,还可表示思考,把听众带入想象的境界。
演讲者学会了“用眼神助说话”。就很容易撩拨人的心弦。演讲者最忌的是从始至终用一种眼神,这样会给人呆滞、麻木的感觉。当然眼睛也不能无目的地乱转、仰视房顶、偷看评委或死盯讲稿。
男士和女士的双手都可垂放。
(2)坐姿语
坐姿语是我们演讲中常见的一种体态语。坐姿有严肃性坐姿和随意性坐姿。不同的环境,我们用不同的坐姿。在一些严肃的场合采用严肃性坐姿,在一些非严肃的、随和的场合可采用随意性坐姿。
不管是严肃性坐姿,还是随意性坐姿,都有“坐姿的一般要求”。
(a)入座时,应当轻而稳,不要给人毛手毛脚不稳重的印象。
(b)坐的姿态要端庄、大方、自然。
(c)无论什么坐具,都不要坐得太满。
(d)上身要挺直,不要左右摇晃,腿的姿势配合要得当,一般不能翘起二郎腿。
(e)演讲时,上身要些许前倾,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自己的专心。
(f)上身需要后仰时,幅度不能太大,否则会给人困扰、无聊、想休息的印象。
(3)步姿语
是通过步态的变化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无声语言。步频较快、步履轻松、表示“春风得意”,走路时拖着步子、步伐小或时快时慢,则表示自卑、紧张。
步姿语的一般要求:自然、轻盈、敏捷、矫健。自然而不别扭、轻盈而不鲁莽、敏捷而不笨拙、矫健而不自卑。
一般情况下,当我们登上主席台做演讲时,要用“庄重礼仪”型,即行走时,上身挺直,步伐矫健,双膝弯曲度小,步子幅度速度要适中。如果演讲大受欢迎,我们的步伐也可采用“稳重自得”型,即行走时步履稳健,昂首阔步,步伐较缓,幅度较大。总之,不管是“庄重礼仪”型步伐,还是“稳重自得”型步伐,我们都要注意手的摆动,即手臂要伸直放松,手指自然弯曲,摆动时,要以肩关节为轴,用上臂带动前臂向前,脚跟要先着地,依靠后腿将身体重心送到前脚掌,使身体前移。
作业:对着镜子,逐条练习体态语。
第三节手势语
(一)手势语的概念
手势语是演讲者运用手掌、手指、拳和手臂的动作变化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态势语言。
手势是指从肩部到指尖的各种活动,包括手臂、肘、腕、掌、指的各种协调动作。手势所表达的意义,是由手势活动的范围、方向、幅度、形状几方面来决定的。
1、手势活动的范围
手势活动的范围,大体分为三个区间,肩部以上为上区手势,表示积极向上或激昂,如,讲到激动时,演讲者常常双手向上举甚至挥动拳头;肩部到腹部间为中区手势,表示客观冷静,如,叙述一件事,分析一个理,演讲者的手势常常在胸前出现;腹部以下为下区手势,表示鄙夷、厌恶、决裂,如,当讲到“我们需与一切没落的、腐朽的思想决裂!”演讲者会做出一个往下劈的手势。
2、手势活动的方向
一般说来,向内、向上的手势,意味着肯定、赞同、号召、鼓励、希望、充满信心,是积极的手势;向外向下的手势,意味着否定、拒绝、制止、终止、摒弃、冷漠、是消极的手势。如,同样是搓手,朝上搓。可能是摩拳擦掌、急不可待;往下搓,则可能是局促不安、不好意思。同样是举起两个手掌,掌心向内,往内缩,表示现我靠拢、注意我;掌心向下、往外推,则是意味着拒绝、回避。
一、演讲态势语言的含义态势语言是演讲者必须具备的一种非口头语言。它是演讲者通过自己的身体姿态、仪表风度、手势动作、面部表情和服饰打扮等来表达情意、传达信息的一种......
演讲中的态势语言 内容摘要:要想成就一场好的演讲,一篇高质量的演讲文稿必不可少,但同时,站姿,眼神,手势,这些演讲中的态势语言也在其中扮演了不可小觑的作用。有声语言形式和态......
演讲如何运用有声与态势语言 演讲如何运用有声与态势语言一、文字语言的排列组合原则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调研,内容是在传达信息的过程中,文字语言、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
演讲的十大秘诀文章导读:在演讲开始时让你的听众知道你会谈论这三要点。这会有助于他们紧跟你的思路,特别是让你在没有使用其他视觉辅助工具的时候,仍然保持听众的注意力……据......
根据很多学员提出的问题,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关于演讲者服装要求方面的礼仪知识,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服装与体态的协调要求演讲者在考虑服装仪表时,必须有整体美感,不可为个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