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与发展(演讲稿)_新形势下的两岸关系

演讲稿 时间:2020-02-26 04:16:2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演讲稿】

新形势下如何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与发展(演讲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形势下的两岸关系”。

内蒙古工业大学

新形势下如何努力实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引言: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小学时就学过这首余光中写的《乡愁》,那时候的我们可能对爱国主义不是有很确切的理解,如今在次重温,不难感受出作者对祖国大陆的这种文化上的归属感或者叫作落叶归根情结,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台湾对于大陆便是孩子和母亲的关系,不管孩子如何撒娇,打闹,终究还是要回到母亲的怀抱的。

首先,我们来谈谈什么是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也称叫台海问题或者两岸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从中国大陆败退台湾,至今所衍生的一系列主权或领土问题。

两岸关系概述:

宝岛台湾,自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到现在380多年,一直过着风雨飘摇的日子。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投降,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于中国主权管辖之下。解放战争之后,国民党残余溃逃台湾,台湾与大陆再次分离。家乡不能回,亲人不能相见,两岸人民再次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

两岸关系进展:

马英九在台湾执政后,主张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两岸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状态,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海协海基两会协商,并期待大陆帮助台湾经济尽快复苏。

民进党则未能及时摆脱贪腐阴影和“台独党纲”的魔障,无力反思其陈旧的两岸关系政策。

补充资料:“九二共识”就是两岸都表达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同时在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两岸政权争议不仅是历史遗留问题,也与两岸民众在“国家认同”上的差异互相强化,这构成挑战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

当前的问题与挑战:

制作者:不再沉沦痕

两岸的发展长期维持现状局面,随着时间的发展,两岸人民对统一的意识将逐渐淡薄。两岸事实分裂和分治的现状将成为老百姓的理所当然。长期维持现状一旦成为未来两岸关系的主轴,就远远偏离了“祖国早日统一”的轨道。

“台独”分子暗地活动不断,牵制台当局政府,阻挠和平统一的进程。美、日、欧盟等经济利益国家或地区国家集团也不断干预两岸关系的发展。

为此,当前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主要有一下六点:

1.大陆与台湾地区在感情、价值观、生活方式及社会制度之间的差异;

2.国共两党、海峡两岸对“一个中国”原则在内涵认识上的差异;

3.海峡两岸发展的长远目标和现实要求之间的差异;

4.两党两岸全面交流、合作和逐步签署、实施各种协议之间的差异;

5.两岸各政党之间、各民族之间、各社会阶层之间、各宗教组织之间关系的差异;

6.两岸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出现的各种具体认识上的差异。

两岸同胞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站在新起点,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两岸双方要进一步巩固共同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先经济后政治、循序渐进的步骤,扎实稳步地推进两岸关系发展,以保持和强化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势头。为此,我们要进行历史性总结、前瞻性思考和开拓性实践。新形势下如何努力实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呢?我国又应该拟定怎样的政策方针来更好地推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在我个人看来,主要有以下四点途径或方法:

一、认真对待大陆与台湾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制度之间的差异

如果你关心台湾问题,关注时事政治,同时善于观察总结,你就会发现,台湾与大陆无论在人们的生活习性,还是价值观取向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虽然大陆和台湾是同根同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一条台湾海峡毕竟阻隔了一些文化及价值观的渗透与交流。从古至今,虽然中国经过几千年的栉风沐雨,中国人的生活习性也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但许多东西却永远镌刻在中国人的心头。孔老夫子的儒家思想,如礼治,德治,人治以及中庸之道,礼义廉耻等。这些思想虽然在现代社会都已经逐步淡化,但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而大陆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远比台湾同胞更彻底,更坚决。

其实,台湾与大陆文化上的差异还来源于社会制度的差异,而这些差异自然会导致人民生活习性的差异。无论是蒋氏父子还是台湾某些当局,都有亲美的倾向,这也许能解释为何台湾现在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同时台湾同胞有许多与美国人一样的开放思想等一些现象了。为此当前亟须处理好以下六组关系:

(1)要协调好大陆与台湾地区在感情、价值观、生活方式及社会制度之间的差异;

(2)要协调好国共两党、海峡两岸对“一个中国”原则在内涵认识上的差异;

(3)要协调好海峡两岸发展的长远目标和现实要求之间的差异;

(4)要协调好两党两岸全面交流、合作和逐步签署、实施各种协议之间的差异;

(5)要协调处理好两岸各政党之间、各民族之间、各社会阶层之间、各宗教组织之间的关系;

(6)要协调好两岸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出现的各种具体认识上的差异。

二、坚持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不动摇。

小学时我们就听说过“台独”这一运动,当初或许没有现在“跟着党走”的政治取向,但如今的我们不再年幼,拥有着满腔热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我们立场坚定,中国只有一个,任何分裂祖国,破坏领土完整的行为都是错误并极具危害性的。

1、坚定立场,反对台独

“台独”是台湾独立运动的简称,“百度百科”上是这样解释“台独”的:它是指基于国家民主主权原则及台湾全体住民公民投票选择决定的条件下,建立主权独立共和国的政治

运动。

很显然,这种政治运动不仅是决策上的独裁,更是有背民心和大陆人民意志的分裂行径。不仅是共产党员,也不仅是大陆人民反对台独运动,就连大部分爱国侨胞和部分外国民众都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只要你有最起码的中国历史知识,就能清楚地认识这一点。那么,为何台独势力会如此猖獗呢?我想是有些人为了谋取个人的利益,打着“独立,民主,自由”的旗帜,在一些强权国家的鼓动下,欺骗台湾民众,妄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试想,这种行径是多么的愚蠢,最终的结局只有失败!

2、只有一个中国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对于“一个中国”原则作了十分清晰的论述,他指出:“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两岸复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

胡锦涛总书记的论述是十分客观的,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就是要在新形势下,在整个世界格局趋于稳定发展的大背景下,牢牢把握机会,坚决与台独分子作斗争,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破坏民族统一的行径。

总之,解决台湾问题,必须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以“一个中国原则”为实现两岸统一的前提和基础;以及以“一国两制”为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三、完善政策体制,促进两岸交流,积极探索加强两岸交流合作的新思路新方式

1、表达愿望,加强交流

至今还记得200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那年春晚有一个很特别的活动,那就是为即将送往台湾的两只大熊猫取乳名。经过一亿多人次观众的投票,最终把“团团”“圆圆”确定为两只大熊猫的乳名。

我想,这其中所包含的意义不言而喻。送大熊猫去台湾,这就充分体现了大陆和台湾友谊和交流,同时也给予了全中国人民真的能“团团圆圆”的美好愿望。

2、探索加强两岸交流合作的新思路、新方式

通过两岸同胞多年努力,两岸交流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人员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合作领域之广泛、共同利益之扩大,都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今天,两岸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可以说,两岸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携手合作、共同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从如何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为全体中华儿女谋利益出发,积极探索交流合作的新思路,不断拓宽交流合作的新领域,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并依靠两岸同胞共同付诸实践。

四、搁置争议,争取民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国共两党、海峡两岸关系发展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启示我们,要将两岸和平发展向和平统一方向引导,除了搁置争议之外,我们还需站在争取台湾民心的战略高度,在经济、文化、社会、交流等方面不断细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路线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国共两党、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关键要把握好“科学发展”、“和平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中国国民党和台湾地区政党政治的实际情况,认识到由国共两党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国民党本土化的趋势有增无减,以及国共两党建立一种新型合作关系的可能性,从而制定可行的对台政策,切实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

只有踏踏实实地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我们才能有效地构建基础坚实、支撑有力、内涵丰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增强两岸同胞对中华民族和统一国家的认同,为两岸最终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并做好准备。

两岸关系在面临难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历史遗留问题和今后难免遇到的新问题。如何做到积极抓住和切实用好机遇,冷静务实地对待和化解分歧,保持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是两岸双方共同面临的课题。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今天,对于两岸双方来说,谋全局,就是要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为重。只要真正秉持和认真贯彻“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理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对于大学生的我们,有该如何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呢?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以大学生独有的开放眼界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做出大胆合理的设想。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意识到台湾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或者意识形态问题,而是一个牵涉多方利益的复杂历史问题。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在此基础上以大学生独有的开放眼界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做出大胆但合理的设想。并且在祖国需要的时候贡献自己的力量。

2.用知识武装自己,在社会上让自己所学转化为社会财富,增强国力。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建设的生力军,应该在自己的本学科内刻苦钻研,勤奋进取。同时不止局限于本专业,要以全面的眼光看问题,扩展知识面,在通才与专才之间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以知识武装自己,并在社会上让自己所学转化为社会财富,增强国力。以强大的国力向台湾证明中国模式一样可行。

3.通过网络等媒介加强与台湾同龄人,尤其是学生群体的交流。

通过网络等媒介加强与台湾同龄人,尤其是学生群体的交流。尽力消除台湾人民对大陆的误解,在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向他们传递友好且多元的信息。这可能使对岸年轻人看到国内未来发展的潜力无限。

4.提高自身文化道德素养修养,用出色的言行感染台湾大众。

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并且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以自己优秀的言行让台湾人民感受到当代内地大学生的风采。

平时经常和台湾网友讨论两岸关系的问题:

你对于台湾与大陆怎么看,你们是否接受一国两制,是否承认台湾属于中国?他们的回答是这样的:“台湾就是台湾,它就是一个国家,为什么要和大陆等同呢?你所说的那些历史我不是很清楚,但我只知道,至少我们班没有同学有想回归中国的想法”。当时我听了很是气氛,难道他们忘记了当年的一个五千年的祖**亲吗?他们还有没有良知?然而想想,他们的当前行为表现和日本人不承认当年的南京大屠杀一样。为此,如何去改变这种不利于和平发展的现状,我们祖国需要更多的从文化上改善两岸关系,加强两岸的沟通交流,让他们知道中国五千年的丰富文化历史,让他们从根本上认识他们也是祖国的一份子,统一祖国指日可待。

未来展望:

通过推动开展两岸大交流、大合作,促进两岸关系大发展,本着积极务实、面向未来的态度,探讨解决两岸关系中长期存在的固有矛盾和分歧的思路、办法。

两岸关系历经风雨坎坷,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相信,只要两岸同胞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携手同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继续强化两岸关系改善与发展的好势头,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我希望并相信大家能够为此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履行好自己的使命,在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发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作出自己的贡献。最后,祝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祖国早日统一!

谈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谈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新形势下要想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得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一齐着手。政治方面:台湾问题是历史遗留下的问题,因此......

两岸关系与和平发展

1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和突破性进展。反台独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台湾局势发生重大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发展出现难得的历史机遇。胡......

两岸关系与和平发展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和突破性进展。反台独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台湾局势发生重大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发展出现难得的历史机遇。胡锦......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010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

两岸关系和和平发展

如果说2008年是两岸关系重大转折期的话,那么2009年则是两岸关系峰回路转之后在更高水平上的新起点。目前,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螺旋式”的上升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是通过两......

下载新形势下如何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与发展(演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形势下如何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与发展(演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