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班家长会发言稿(精选3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预备班家长会发言稿”。
第1篇:肖仲君五班期中家长会奥数老师发言稿
五(1)班期中家长会奥数老师发言稿
肖仲君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上午好!
我是五(1)班的奥数老师肖老师,首先非常感谢各位家长朋友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
同时也衷心地感谢各位家长朋友对我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奥数被称为是思维的体操,是一门使人变聪明的学问。学习奥数可以提高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人的想象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在本学期的奥数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所以在课堂上,我经常鼓励学生多动脑,多思考,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像刘媛、黄梦星、陈思杰、蒋孝祖、何佳杰、奚家辉、周壹、何孟臻、陈豫豪等很多同学回答问题是非常地积极的。
虽然说奥数与数学是不分家的,但奥数与数学又真的是有区别的。我们五(1)班的每一个学生都非常地聪明,非常地活泼,但有时候又有一点过度地活跃了,再加上本次奥数试卷的题目确实是比较难的,因为毕竟是奥数嘛,如果太简单了就不是奥数了。本学期奥数学习了“平均数”、“盈亏问题”、“计数原理”、“小数巧算”四个单元。学习内容相对比较多,也没有复习的时间,所以这次我们五(1)班的奥数成绩不是很好。
分析整张奥数试卷,题目量是比较多的,难度也比较大。同学们在做的时候有一点粗心也会影响到考试成绩。不过还是有同学考得比较好,在题目量多,难度大的情况下,我们班的蒋孝祖同学奥数考了85分,陈思杰,奚家辉也考得不错。
当然对于分数,我个人认为考试分数只是衡量学生学习的一个指标,而不是唯一指标,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学习过程比分数更重要。我在教学中一直努力把他们的知识不断地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从而逐步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变知识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您对孩子的关注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在以后的时间里各位家长朋友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方法欢迎和我交流,我们共同努力,让了我们的孩子有一个好的成绩,好的未来。
最后,祝愿您的孩子早日成为优秀的人才!
祝各位家长朋友合家欢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肖仲君
11月08日
第2篇:小学奥数兴趣班奥数教案
小学奥数兴趣班奥数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了解等差数列首项,末项和公差。
2、学会等差数列的简单求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公式的简单应用 难点:公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世界上有一名著名的数学家叫高斯,他在很小的时候,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数学题,让大家计算:1+2+3+4+5„+99+100=?
高斯仔细观察后,很快就计算出了结果。你们能猜出他是怎么计算的吗?
高斯解题过程:1+100=2+99=3+98=„=49+52=50+51=101,共有100÷2=50(个)。于是
1+2+3+4+5„+99+100 =(1+100)×100÷2 =5050
在这里,出现了一列数据。我们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串数叫做数列。一个数列,如果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减去它紧前边的一项,所得的差都相等,就叫做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项,其中从左起第一项叫做首项,最后一项叫做末项,项的个数叫做项数。等差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叫做公差。
例如:上面高斯求解的问题:首项是1,末项是100,项数是100,公差是1.我们得出高斯求解方法更多的是告诉我们一个求解等差数列的公式:
等差数列的和=(首项+末项)×项数÷2 例一:找出下列算式当中的首项,末项,项数和公差。(1)2,5,8,11,14,17,20,23(2)0,4,8,12,16,20,24,28(3)3,15,27,39,51,63 让学生上黑板演示结果。
(1)首项2,末项23,项数8,公差3(2)首项0,末项28,项数8,公差4(3)首项3,末项63,项数6,公差12 知道在等差数列中如何准备找出首项,末项,项数及公差以后,更重要的是熟练运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解决一般等差数列问题。例二:1+2+3+4+„+1998+1999.问:算式当中的首项,末项,项数分别是什么? 答:首项是1,末项是1999,项数是1999。解析:原式=(1+1999)×1999÷2
=2000×1999÷2
=1999000 小结:这是一道一般等差数列类型题,可以直接找到求解公式中需要的几个量。在计算过程中,当一个数乘另外一个数末尾有零时,先不看末尾的零,计算结束后,将零的相同个数添在积的末尾就行。练习:(1)1+2+3+4+„+250
(2)1+2+3+4+„+200
(3)1+3+5+7+„+97+99
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灵活运用等差数列公式求所有两位数的和。
2、能够运用等差数列的公式求解现实生活中的等差问题。教学重难点: 公式的灵活应用。教学过程:
师:我们这节课利用高斯求和法计算所有两位数的和以及求解生活中的等差问题。
例一:求出所有两位数的和。
问:(1)两位数是从哪个数开始,又是到哪个数为止?
(2)两位数一共有多少个? 解:原式=(10+99)×90÷2
=109×90÷2
=4905 注意:解上面这道题需要我们动脑经的是先要准确的写出这个数列,找出数列的首项,末项和项数。在解题过程中会用到我们刚学过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一定要小心。练习:(1)40+41+42+43+„+80+81
(2)10+11+12+„+49+50 例二:某单位的总务处主任,不小心把50把锁的钥匙搞乱了,为了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最多要试多少次? 问:(1)“最多”应该怎么样理解?(2)能否试着把数列写出来?
分析:这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题,就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来思考。如开第一把锁时,试了49把钥匙都不对,那所剩下的一把肯定能打开,不用试50次,试49次就可以了。同样开第二把锁,最多试48次,依次类推,试完49把锁,剩下最后的一把不用试,一定能打开。这道题,开锁最多要试多少次,应该是一个,49+48+47+„+1+0的等差数列的和。它的首项是49,末项是0,项数是50,公差是1。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就可以求出最多要试多少次。解:49+48+47+„+1+0 =(49+0)×50÷2 =1225 练习:(1)新年到了,10个好朋友聚会,每两个人之间要握一次手,他们一共要握多少次手?
(2)市里举行数学竞赛,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6个小组,每两组之间都要赛一场,他们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难度上升题:(1)437-1-2-3-4„-29(2)2000-1-2-3-4„-60(3)(1+3+5+„+1997+1999)-(2+4+6+„+1996+1998)
(4)盒子里放有1只球,一位魔术师第一次从盒子里将这只球拿出,变成了3只球后放回盒子里,第二次从盒子里拿出2只球,将每只球各变成3只球后放回盒子里,如此继续下去,最后第10次从盒子里拿出10只球,将每只球各变成3只球后放回盒子里。这时盒子里共有多少只球?
解:(1)原式=437-(1+29)×29÷2
=2
(2)原式=2000-(1+60)×60÷2
=170(3)法一:
原式=(1+1999)×1000÷2-(2+1998)×999÷2
=1000000-999000
=1000 法二:
原式=1+(3-2)+(5-4)+„+(1999-1998)
=1+1+1+„+1(共1000个)=1000(4)解析:找出盒子球的变化规律,第一次增加2个球,第二次增加2×2个球,第三次增加2×3个球,如此下去,第10次增加10×2个球。即问题变为求解1+2+2×2+2×3+„+10×2(a)式的和。解:(a)式=1+2+4+6+„+20
=1+(2+20)×10÷2
=111(只)总结: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等差数列求和,即简单高斯求和。学习高斯求和最关键的是要掌握等差数列的主要特征,明确高斯求和中的首项,末项,项数及公差。在求解现实生活中的等差问题,关键是找到等差数列,写出完整的数列,是求解实际问题的着手点。
第3篇:寒假奥数班
寒假奥数班
由于期末考试数学“失利”,寒假的时候被我家的“总司令”——我妈拉到了叫“学而思”的培训点学数学,尽管对数学不太感冒,但由于一个一杆步枪顶不了一挺机关枪,所以我只能一个星期每天牺牲三个小时在奥数班里学学数学了。
初次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教室里,我倍受安慰的看到大部分的同学也是因为期末考试数学没考好而被叫来的,这让我安下了心,把思绪拉到了一大堆无聊的公式上。
教我们的是一个风趣幽默、连批带讲的男老师,他把无聊的公式讲得十分有趣,一节课能把你忽悠的笑抽筋N次。所以一节课下来,我差不多改变了把数学当敌人的想法,把数学当成了朋友,在做题时也得心应手,因为我大概体会到了做对了一道难题后的喜悦之情,所以学的更用心了。
初一下学期的内容有较大的难度,因为要讲完全平方和平方差、证明题、全等三角形等,这些都是我容易搞混的,特别是证明题,上个学期学到的只是一点皮毛。证明题完全要根据已知条件来写因为所以,开始我被这些东西搞得晕头转向,因为三个小时要学一大堆东西不是件易事,但老师用很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了这些几何图形和公式,所以我也知道了七八成了,而且时不时还能做对一些难的题目,在用简单的“枪支弹药”打败了这些大家伙之后,我学的更有信心了。
在最后的一次测试中,我考了个班里第二名,老师还把我们当小屁孩似的,奖励了一个敲下去会发声的“锤子”,同时似乎也在提醒我们还要努力,不然下次就不是奖励“锤子”了。
在下个学期,我要更努力的学习数学,争取每次都上90分,达到我妈经常挂在嘴边“年级前20名”的目标,因为我知道,一切皆有可能!
深圳高级中学初一:吴必盛
令人紧张的奥数班家长会日记((整理5篇))由网友“紫蓝”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令人紧张的奥数班家长会日记,欢迎阅读借鉴。篇1:令人紧张的期末考试作文 令人紧张的期末考......
奥数班管理制度我校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对学习缺乏兴趣,尤其对数学更是提不起兴趣,于是,根据我校学生的现状,于是我制定如下管理制度:1、奥数班所在班级由负责人老师负责管理。2、非......
寒假奥数班由于期末考试数学“失利”,寒假的时候被我家的“总司令”——我妈拉到了叫“学而思”的培训点学数学,尽管对数学不太感冒,但由于一个一杆步枪顶不了一挺机关枪,所以我......
郭晓萌 忘不了的是你那整齐的作业书写和认真的学习态度。你为人文静稳重,尊师守纪,彬彬有礼,做事认真,成绩优秀。今后你更要大胆主动,积极动脑,敢于质疑,改正粗心的毛病,争取优中更......
奥数班班主任工作总结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但是总结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