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培训学习小组讨论发言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校长培训班发言稿”。
校长培训学习小组讨论发言稿(整理)
这次校长培训我的收获很多,沈题专家的讲座和兄弟学校的典型发言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在这里我谈两点,第一点是昨天上午沈题专家在讲座中一个交流活动的提问:你想办一所怎样的理想学校?有参训校长在回答提问时提出质疑:国家要学校培养热爱国家的接班人,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而您(沈题专家)讲的又是这样的,这三者之间不矛盾吗?我以为这三者之间并不矛盾,因为三者之间有一个交集,那就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回答沈题专家的提问要着眼于这个交集,因而,我的回答是:办一所能“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的学校。在座的校长中我的年龄比较大,说起话来显得沧桑一些。我的许多初中、高中同学,他们并没有像我一样接受那么多年的学校教育,几十年过去了,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却比我大得多,他们的爱国热情丝毫不比我差而且仿佛更纯粹。这就值得我们去思考:一个人是否对社会有用并不是由学习成绩决定的。在我的学校管理中,能教出高分学生的老师我当然是大力表扬和激励,对于教学成绩(学生考分)不大好的老师我是从不批评,这并不是因为我本人的教学质量不好,也不是因为我校的考试质量差。
第二点谈谈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再认识和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及做法。先说说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再认识。谢云先生在《为乡村教育寻根》中指出:没有文化参与的变革,都可能是短命的、肤浅的、速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再说说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任何一种文化都要有其赖以依存的土壤,否则它只能是凋零、衰败,校园文化建设也是这样,作为载体的文化必须是源远流长、树大根深,最好是在传统与现实之间存在某种契合,以此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校园文化建设“昙花一现”很容易,要做到生根开花并结出累累硕果却不容易,就像熬中药一样采用温火慢炖功夫,要有足够的耐心并坚持不懈,才能见效果。最后说说我校“豫剧文化”的开展情况:与兄弟学校的校园文化相比,如“莲文化”“竹文化”“杉树文化”“陶文化”等等这些无论多少都是能找到“物化”标志的,而我校的“豫剧文化”却很难找到“物化”的标志,完全是一种精神标志,因而做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有一次一个新机制老师来我校,听到校园广播里的豫剧唱腔,问我唱的是什么,他怎么一句都听不懂,我说是豫剧,就像你学英语,听多了也就会了,豫剧不比学英语难。我校“豫剧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传承优秀传统美德,在博大精深的“豫剧文化”中“忠、勇、孝、义、廉”表现得十分生动与深刻,如花木兰、穆桂英、唐成、曹张仓等艺术形象。我校“豫剧文化”建设设计了14个序列,并有了一些成果,在这里不能详细进行展示。我只能向各位校长概括说说我校“豫剧文化”建设实施的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感官接受,也就是耳闻目睹;第二个层次亲身感受,也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讲、唱、写、画、学—讲豫剧故事、唱经典片段、书写豫剧唱词、画人物形象(脸谱)、学身段表演;第三个层次是身心感悟,感悟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历史人物的博大情怀、中华民族恢弘的精神气派;第四个层次是心灵的融合,达到传承优秀传统美德的目的,办出一所能“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的学校。
2015年10月23日
浅议小组讨论模式的创新摘要:小组讨论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被提出后,得到了很多教育者的认可。小组讨论不仅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的主张,而且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
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观看《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影片之后的感受。故事发生在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在当时百姓吃不饱,外加前苏联连续逼债,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在这种背景下,为掌......
谈预备党员在支部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 首先我想说一下,为什么要成立党支部?因为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最贴近广大劳动人民,要听民声、懂民意、向人民展示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宗旨,也......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主要活动场所是宿舍、教室、校园等。既然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为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我们应该在各方面都发挥自己的作用,例如,在宿舍里,团结好舍......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2013年10月13日)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充分证明了这样的道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