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在公司青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企业座谈会领导讲话稿”。
在公司青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对困难的认识:
难采是相对的,储量品质差,构造复杂,肯定是很困难。办法如果比困难多,难的事也就不难了,反过来,如果我们办法少,不难的事也就难了,永远都是相对的。只要年轻同志脑袋里想着这些难事,琢磨这些难事,大家集思广益,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冀东油田才能真正有出路。
要不怕犯错,保持敏感态度,增强超越意识:
大家不要怕可能会犯错误而不敢作为。谁都不是圣人,谁都可能犯错误,我们一路走过来也犯了许多错误,也有很多磕磕绊绊的事,但是有一点大家要注意,就是敏感。堡古2区块当初发现汽油比严重异常,在地面表现出来的完全是气井的态势,但我们都是按照常规油藏去做方案的。从试采到初期几口井的投产,这个迹象都已经表现出来了,这就需要搞研究的同志回过头来紧紧盯住现场,要根据现场变化和出现的迹象,反思当初的理论与当初的方案是否完全一致。后来,堡古2所有的井口都进行了更换。这个一个很好的案例,我们要好好地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经验,我们当时认识上的误区,要充分与年轻同志们共享,让大家在以后的工作当中规避这样的错误。陆上作业区发现干层出油,这个现象你们也要敏感,干层出油给我们很大启示,当初试油是没有测试还是试了没出油,要回过头来做工作,对于一些敏感的迹象一定要及时抓准、抓住,不搞清楚不罢休,不整明白不罢休。这样可能就会打开一个新的窗口,可能就会使我们的思想照进一缕新的阳光,整个工作的格局、思路就会完全不一样。我们这么复杂的油藏,像这样的窗口很多,无论在研究院、钻采院、设计院还是基层,大家要善于超越。我记得以前跟大家讲过,要超越前人、超越权威、超越自我,这种超越意识是一种天赋,我们不去积极调动它,可能就会萎缩,只有积极调动才会发挥出来。人人都有这个天赋,要有这个自信。
工程、地质人员要互相学习、互相结合:
今天来的可能有不少搞工艺的,搞工程的,你们要多学地质,搞地质的也要多学点工程。现在很难说我们干工作只在一个领域里就够了。比如冀东油田浅层,实际上我们已经走过的层间接替的开发方式,从地质的角度来讲,底水比较活跃。水线一开始是弧线,慢慢变成一条锋线,最后变成水流的快速通道,这个过程不是一夜之间的,也是有一定规律的。这个规律搞油藏的要认识,其实搞工程的也要认识。无论有多复杂都有它的规律。如果这些规律我们不认识透,很难在后期把握住、把握好。搞工程同志知道,我们的工作对象已经远远不在井口,不在井底了,更主要的是要向层内延伸。早期油田经历了层间接替,其实每一层射开之后应该反思一件事,就是强采。很快把水线的弧线拉成了锋线,最后把锋线拽到了井眼,形成水道。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水线最大的目的是驱油,而不是追求暂时的采油速度有多快,是要让波及的面积最大,这才是开发追求的最根本的目的。要想实现这个目的,从油藏上怎么研究认识这种相带变化规律,水驱前沿推进的规律,波及体积、波及效率是什么状态。从工艺上也是如此,当水线由弧线变成锋线的时候,变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的时候我们就要进行人工干预,不能任其自然快速水淹掉。就算我们的层再多,够几个来回折腾。现在又讲回采,其实回采都是低效的办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而且回采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我们还要想法把水道识别清,要能驾驭它。这就要求工艺这只手伸到油层里,只在井筒里还不够。驾驭地下变化的趋势,该堵的堵,该调的调。马头营区块要像堡古2一样不走原来的老路,有些错误要想弥补代价很大,也很难再科学地开发好。搞工程的同志眼睛要盯到油层里,而不仅仅是在井筒。下步要加大油藏改造的力度,更要地质工程手拉手,谁也离不开谁,地质工程不能互相绊着都不往前走。冀东油田纵向上层那么多,但是连一半的层都没有动起来,搞油藏的同志、搞工程的同志都应该有压力,我们费了多大的劲才把储量找出来,又花了多少钱把几千米的井打下去,最后却动不起来,“临门一脚”不给力。大家现在要抓住这些难点,我们要超越自己,我们必须要有信心,敢于超越。
要有坚持精神:
第一手资料的意义当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你知道这个资料意味着什么。可能稍一疏忽,或者稍不坚持,错过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个油层。要有不放过工作中的每一个节点,每一个环节,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件事的工作态度。刚才赵永光说心在哪,收获就在哪,再直白一点,就是对工作什么样的心态,最后自己就会使一个什么样的格局。
关于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秩序问题:
研究院还要研究这样一件事,这次勘探开发总结会我特别强调勘探开发一体化的工作。这两年从开发角度,我们一直在强调理顺开发秩序,坚守开发原则,最近你们要认真研究勘探开发一体化当中的秩序问题。搞勘探的和搞开发的,现在一体化的秩序不顺。现在基本上是当年的发现、当年的评价,开发在等着新储量,急着建产能。需要尽快打破这种格局,进入到更良性的状态。按道理说,2017年要建的产能应该在2016年底做完所有方案,很多东西需要采购,采购是有周期的,需要的材料前一年年底就要准备完毕。这样在产建的环节才能不出现等、停、窝工的现象。2016年四季度要完成采油工程方案和地面方案,2016年的三季度末就要完成开发方案。开发方案的编制最少也需要4-6个月的时间,这就需要开发方案在2016年5-6月份着手编制,甚至要更早。这样,评价的解释、研究工作就要在2016年的二季度结束,这是最晚的。那么评价井就要在一季度基本打完,评价井在传统意义上是追着预探跑的,因此预探井就要在2015年做完。今年做完的预探是给后年产建服务的,但是我们现在根本不是这样,是别着腿,扎着堆,导致研究时间不够。实际现在的滚动是一种不合理的滚动,这种滚动必然导致由于研究工作不充分,有些认识不完全到位,甚至设计要来回反复,乃至于有些已经干完了的工作量没有机会再调整,留有遗憾。从今年开始,勘探上要把步子甩得再大一些,评价也是如此,不单是为了当年的任务完成,当年储量的提交,三年一个周期,勘探开发一体化必须要一眼望三年,而不能就当年那点任务,当年那点工作量去思考问题。特别是你们这些有了一定年头,有了一定经验的同志,一方面肩负着挑大梁,另一方面还要带年轻的同志,但是这种工作的思维、逻辑和方式方法更加重要。既要教会年轻同志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更要教会他们思考问题和部署工作的一套清晰思路。希望你们在今年的工作中眼睛最浅也要盯到后年。一旦进入到这样一个格局,这两年开发注重的井网的控制,因此要考虑加密,要考虑长关井的治理,注重地层压力,现在开始要适当放慢有些区块的采油速度,加强注水使地层压力恢复,实际压力系数0.8是个下限,怎么也得在0.9以上。堡古2区块大部分井在0.8已经,但是个别井已经跌掉0.8以下了,很危险,有些开发秩序开发原则是必须要坚持的。宁可完不成任务也不能祸害油田,看似完成任务就是对企业的贡献和负责,那也要看是怎么完成的,杀鸡取卵的方式完成任务是对今天负责了,却对明天不负责。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秩序希望年轻同志都去思考这个问题。借这件事,我们在做每一件工作的时候,都要把眼光放得远一些。赵忠新、王志坤你们已经是研究院的顶梁柱,除了学术的才能,还要有思考油田长远发展战略角度的定位去考虑,下来你们要跟院里的领导提建议,争取2-3年把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秩序理顺,那时候冀东油田才能够真正踏上健康的状态。
领导干部的“三看”
我原来讲过,要有三个层次,领导怎么看我,横向同事们怎么看我,老百姓怎么看我。这“三看”都能过得去,这样的人就差不了。有“一看”有问题,就要找找自己的毛病。我们自己做工作也要看,谁都希望自己工作出成绩,但是前提是不出卖良心,不用良心换成绩,这一点很重要。
对引进数学等专业人才的要求:
人事部门今后要加强数学等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实践表明,越是技术密集型的领域越需要数学专业,在军事、航天等领域,数学家都是其中的核心团队。同时,在工程技术领域中,还需要学材料、地质等专业的人才,实现人才的多样化。
对堡古2区块开发的要求:
研究院这几年搞的开发地质大调查、开发秩序归位、包括开发政策的重新梳理,堡古2区块的开发,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也非常值得我们思索。堡古2区块也很玄,也差点走了以前的老路,也差点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但是我们广大的技术干部们能够及时调整,现在这个块的采油速度有点过快了,投入时间不长,贡献很大,效果不错,但是地层压力降得有点过快了。这些东西要在方案上有原则性、针对性的要求,这个要求必须要和技术结合,和这个区块长生命周期最佳开发效果这个战略目标相统一,而不是追求眼前拿了多少油,拿了多少气,要锁定经济采收率的最大化。
堡古2区块要开发好,用什么来回答,用PD,用采收率来回答,这块目标我们要敢于设定都要多少,冀东油田的采收率我总不相信就这么点,一定还有潜力,这个潜力就在我们的信念,冀东油田一定会跳出20%的槛,堡古2是个不错的油藏,开发好了30%是没有问题的。由于刚开发,底子一定要打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把步骤设计好,要按照科学部署的方案去做。
对实验室建设的要求:
实验室建设要纳入油田发展战略层面来认识,实验室工作与现场工作一样重要。今后,大家对油田实验室建设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都可以提出来。
对绿化工作的要求:
前几年,我在大庆油田负责几条路的设计,曾带队到美国学习考察。我想用这件事告诉大家我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我当时是赶鸭子上架负责牵头抓这件事,一开始我就想我们以前的工作到底存在什么问题。以前,大庆的路两边基本都是杨树,油田里面凌乱地长着一些榆树、荆桃。每次坐车走在路上,夏天时绿树成荫,感觉挺好,但是到了冬天就光秃秃的一片。从美国回来后,通过对比,我总结了以下几句话:天际不协、地际不行、带宽不够、层次不清,季相不好,冠形不佳,给养不够,路口不开。所谓天际不协,是说我们盖楼一般讲究非对称性美,错落有致,绿化也要有天际线。所谓地际不行,是说我们只在平地上挖坑种树,没有高低起伏。所谓带宽不够,是说绿化带的宽度不够。所谓层次不清,是说没有层次感,没注重高低搭配。很多时候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当时我们把小坑挖成大坑,把挖出来的土堆成小丘,把小丘包给种花的人,在上面撒上花子,到了夏天就变成了许多花团锦簇的小山头;同时坑里蓄上水,这样就形成了许多小湖,很漂亮。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不断地学习别人的经验、不断地解放思想。领导给我这项工作的权力,我怎样给大家更好的美。所谓季相不好,就是夏天、秋天枝繁叶茂,但是到了冬天就光秃秃一片了,所以考虑种点松树、荆桃,荆桃到冬天叶子虽然落了,但是树干很美。所以,我们的工作只要用心就可以出彩。所谓路口不开,过去很多十字路口也种树,实际是挡视线的,按照国外的经验,在路口处各100米范围内是不应该种树的,路口都是开的,景观后让。所谓给养不够,就是我们往往种树轻养,注重投入而后面的配养不够。就像我们的上次召开的勘探开发技术座谈会提出的,对于措施要提前培养、初期要调养、后期要补养,要全过程关注。种树就要像对人一样地去善待它。关于微地形,最典型的是唐钢,唐钢把微地形做成了墙,那就是一种美。我只是想通过绿化这个例子,告诉大家做工作要先去琢磨,找问题在哪,然后用心去创造。我们不追求政绩,我们追求的是把这件事做好所得到的快乐。每次我回大庆走在那几天路上,都会对当年的付出有满足也有遗憾,其实人生就是这样。但是,我们所经营的这一生,就是让满足感多一点、让遗憾少一点。
牢固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的进取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
前两天跟杨书记、金书记沟通时候讲,冀东油田每一名员工,大家要有这样一种思想,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的进取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这四句话都不是口号,都切合冀东当前的实际,需要身体力行去践行的东西。冀东油田的状态,“五大挑战”、“七个结构性矛盾”,我们不忧患,我们自己的利益都保证不了,更别说给国家做贡献。我们今天有岗位、有工资,等我们产量掉到100万吨以下,产量连资产都包不住的时候,明天、后天的日子怎么过,我们过到退休了,子女怎么办,儿女们怎么办。我们有很宝贵的经验,但也有很多历历在目的教训,我们当前做的每一件事,一定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去做。我们每一个开发单元,每一个经理们都这么想事、做事,冀东油田就大有希望。
我们做很多工作就像搞园林景观设计一样,要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学习别人的经验,不一定要花很多钱。做任何工作要肯动脑筋,肯琢磨,只要用心,就可以出彩。
总结讲话:
今天,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开这个座谈会。感觉没听够,我们有这么多年轻的同志,又增加了许多新的面孔,都是这两年新进的一些博士后、博士生、研究生。和年轻人在一起,我们也感觉好像回到了20年前,从你们身上也感染到了这种年轻的活力、这种积极向上的激情。我们都是从年轻过来的,作为从公司这个层面也好,作为长你们十几、二十几岁的老大哥也好,非常期待你们的进步,也非常高兴看到大家的成长。今天这个座谈会我没有特意准备,因为很多话在一年半前的座谈会上也给大家系统的讲过,有些工作上的要求在不同的场合也给大家讲过,今天只是想跟大家谈一点感想。
我们冀东当前从上到下要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既然进了冀东的门,冀东就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家。没有哪位同志不爱自己的家,而这种爱,不单纯是希望这个家给予你多少温暖,而应该是能够为这个家的今天和明天奉献多少。当前冀东大的形势,在这两年的许多讲话和报告当中也都阐述过,今天不再重复。这种忧患意识,大家应该让它真正的强烈的驻进心底。这即是忧患企业的未来,实际也是忧患我们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这两者是息息相关的。
刚才许多年轻的同志讲的非常好,严谨的科学态度,虽然谈不上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是在里面看到了大家对工作的热爱、对工作的倾心、对工作的投入。而且不仅仅是有激情,在激情的同时还伴随着我们能够科学的去思考、科学的去践行自己的责任。科学的态度在更大程度上能决定着我们的企业可以走多远。就像刚才我举例子讲到的这几件事,包括说到的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秩序问题,从战略层面上讲是科学态度,从战术层面上讲也是如此。刚才许多的同志都讲,比如“抢饭碗”、“捡破烂”其实这都是科学态度,话糙理不糙。包括刚才你们讲到的开发市场、对市场科学的预测、如何将有限的商品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还有几位博士、博士后,来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看问题、抓问题都能够抓住重点,这都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另外就是积极的进取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这就不需要我再讲大道理。
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共勉的是,在创新实践中成长是我们每个人实现人生价值增值的必由之路。对于青年成长,一个企业、一个环境给我们搭建成长的平台固然重要,但是作为我们年轻的同志,一定要把自己的身子沉下去,把自己的心静下来,把自己的青春投身到创新实践中去,那里有最充足的养分,那里是我们起步最坚实的台阶。当然这个创新实践绝对不仅仅是指科研攻关,科研攻关只是创新实践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方面,平常的岗位中也有很多的创新实践。比如刚才大家说到的,以前别人干过的现在我要干,没有条件我能够创造条件,我不但能干,我还能把它干好。这个创新实践,说白了昨天我不行的今天我行了,对我而言就是创新、就是超越。我昨天做的比较好的今天做的更好,也是创新。
在奉献中成长,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所在。一个人在人生经历当中走一场,说抛开功名利禄可能太大了,谁不想功名利禄,谁不想让自己活得更有尊严,带给家人更多的幸福生活,这都无可厚非。但是这个社会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社会,不论你在什么样的岗位上,每个人的眼界终究是有限的。我们总是说我们的眼界有多远,我们的路就能有多远,但是归根到底决定着我们将来道路的还是境界,这种付出的境界。其实在生活当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在有些家庭里面,有的时候可能某一个子女,他不见得是老大,有可能是老二或者老三,他对这个家付出的越多,他在这个家的威信就会高,甚至连父母都会高看他一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单位中也是如此,我们对别人做的越多,看似是在付出,实际上我们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得到了别人真心的回馈。我不想空洞的去讲奉献这个道理,作为一个人来讲,长成了是一回事,成长是另外一回事,今天在座的各位都长成了,但我们始终都在成长。回过头来我们是否问过自己,我们成长的意义在哪,成长的意义绝不是仅仅在于自己得到了多少。
我要说的第三句话就是在超越自我中成长,也就是在成长着自己的人生幸福。我们大家都想过很多,到底什么才是我的幸福。其实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幸福观。有的人觉得得到的多是幸福,有的人觉得自己想实现的那个愿望实现了就是幸福,有的人觉得天上掉个馅饼掉在嘴里了就是幸福,这没有关系,幸福观可以不一样。但是归根到底,我们有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自己,我个人感觉,真正的幸福是超越自己。我们有时候说,不论面临多少挑战,你最大的敌人还是你自己,能够战胜自己、能够超越自己,就会有这种满足感、就会有这种幸福感。其次,在迎接挑战中成长,就是在拥抱机遇中成长,我们要敢于去面对困难。对于冀东油田,说地盘我们不广博,说资源我们也不丰厚,但是我们有这么多的人才,这就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我们有那么多需要去面对的挑战,这就是我们的人才能够成长最好的锻炼机会。记得我刚来的时候就说过,要把冀东打造成技术和人才的高地。所以这两年告诉人事处,拼命的想办法,在执行好三控制一规范、出五进一等政策的同时,在人才这个问题上,我们吸纳的越多,我们让大家成长的越好,冀东油田将来的资本就越大。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本,也是我们增值潜力最大的资源。所以公司党委、公司,在新的一年第一个座谈会,开的就是和青年技术人才的交流会。实际刚才我为什么特意在绿化那块讲一大段,当然人才不一定要个个都是参天大树,真要是一片绿化里面全是参天大树,也不见得就是美。这里头需要参天大树,也需要有冬天能够去美化季相的,也需要有冠型好的去塑造层次,也需要做微地形去改善风格。所以说大家不论是在什么岗位上,不论你是博士、硕士还是本科,乃至于我们自学成才的岗位工人,大家都可以在自己的成长当中,都可以在迎接挑战的过程当中,去实现自我的超越,去找到自身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就像刚才我说的,满足感、幸福感,加上自己对遗憾的感受,这就是说不出来的幸福。就算皇帝也不可能一生都在快乐中成长,中国历史上有六百多位皇帝,有一多半都是死在自己亲人的手里,皇帝也不是最幸福的。其实我们幸福不幸福,有七成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内心。不多讲这些空洞的大道理,大家今天讲的都很实,我也不想讲太空,最后就是一句话,今天讲到的主题是成长,我们年轻人就是要以德立成,以才立长。
公司领导在青年员工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我们组织召开“导师带徒新课题聚焦精细化管理”青年员工专题座谈会,目的是听取交流大家对贯彻落实公司“精细化管理”的体会收......
在青年知识分子座谈会上的讲话(2011年5月12日)宋伟宏同志们!下午好!今天公司党委、董事会、工会诚邀全公司青年知识分子汇聚一堂,旨在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共谋盐城路桥发展大计,进一......
在青年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各位青年教师:大家好今天召开一个青年教师座谈会,交流一下近期以来的思想和工作体会,也可以说是一次集体谈心活动。大家能够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就进一步......
局领导在青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同志们:今天召集大家在这里召开五四青年座谈会,一方面是想倾听青年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另一方面是想搭建一个长期与青年干部沟通交流的平台,构建......
女工同志们:大家好!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国际"三八"妇女节。在节日来临之际,公司今天在这里举行"三八"国际妇女节座谈会。在此,我代表集团党委、公司工会以及董事会、公司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