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第一单元发言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苏教版语文集体备课”。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主备人发言稿
主备人:卢静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识字、课文和单元练习。
一、学习习惯
本册教材突出了两个习惯的培养:专心倾听、勇于发言;认真写铅笔字。这两个习惯的排列顺序和语言表述体现出了新的教学理念。
1、从两个习惯的培养顺序安排看,先听后写合乎认识的规律,合乎学习语文的规律。
从同一个习惯的表述顺序看,“专心倾听、勇于发言”也比较科学,因为听是积累,是蓄势,说是表达,是运用。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讲,学习的过程应是先听后说,先积累后表述。
2、从语言表述看:
(1)“倾听”更加贴近课标。因为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教材表述与课标表述力求一致。同时,倾听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情绪状态,这就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2)“勇于”更加切中时弊。对学生的表达训练,课标中提出“有表达的自信心”,自信心首先缘于勇气。现在许多孩子缺乏发言勇气,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所以,培养孩子勇于发言的习惯,是时代的需要。“勇于发言”明确要求我们首先应该培养的的发言的胆量,有了胆量,才有锻炼的机会。在一次又一次的锻炼中,增强了自信,才会喜爱发言、主动发言、大胆发言。
(3)“认真写”更加关注过程。就写铅字而言,写好是“结果”,“认真写”是一种状态,是一种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这与课程标准提出的“关注过程”是一致的。
关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们要树立这样的思想: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长期训练,天长日久,就会让这些外在行为变成孩子内在的、自觉的行动。习惯对学习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良好的习惯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
二、识字、写字
本册教材共安排生字483个,其中要求写的298个,只要求认识的185个。
教材中的生字分两个途径安排,一是集中识字(《识字1》~《识字8》),二是随课文识字。
集中识字共8课,介绍了三种识字方法。第1~2课、第5~6课词串识字,第3课、第7课看图会意识字,第4课、第8课转转盘识字。
《识字1》是一组描写春天的词语。这些词语在排列上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①单行归类,第一行春天的气候;第二行春天的草树;第三行春天的鸟、昆虫;第四行春天的花。②行与行之间按时间先后排列。如:在春风的吹拂下,春雨的滋润下,柳树长出了黄绿的嫩芽,小草从泥土中探出了小脑袋,布谷、燕子飞来了,勤劳的蜜蜂飞来了,在梨花、杏花、桃花上采蜜呢。从整体看,这几组词又连成一体,成为一首描写春光的小诗、韵文。
《识字2》是一组描写运动的词语。第一行是篮球、足球、排球三大球,第二行是竞走、跳高、跳远三大径赛项目,第三行是铁饼、铅球、标枪三大田赛项目,第四行是游泳、射击、登山三大综合运动。
如果说,《识字1》的词语许多孩子都能有所了解,那么这一课中许多运动项目远离孩子,如“标枪”、“铁饼”、“射击”等。教学时应从图画入手,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把学习识字与提高认知能力结合起来。
《识字3》是看图会意识字(认识象形字)。课文中的儿歌为识字提供了一个语境,通过儿歌的朗读,不仅巩固本课的生字,而且开阔学生思维。如绿蜡笔还可以画什么?蓝蜡笔呢?
《识字4》是转转盘识字,就是我们常说的用基本字加偏旁组成一个新的字。课文中用转转盘的形式出现。这种识字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突出新偏旁。因为在转盘识字中,基本字不变,偏旁直接影响字的意思。这实际上教给学生一种识字方法:看偏旁揣摩字义。偏旁不同,表达的意思亦不同。
除了这一部分集中识字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生字是随课文来认识的。课文为识字提供了一个语境。我们应利用本文创设的语境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字音,并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词句的意思。无论哪一种识字途径,都要读准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因为识字始终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要采用多种活泼、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识字。
关于识字写字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1、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多种识字方法。
(1)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情趣点。
词串识字——入情入境读,把词串当做一首小诗,当做一幅画,当做一篇散文,读出意境。
会意识字——追寻汉字演变的历史,体会人民的智慧。
转转盘识字——让快乐的转盘游戏走进课堂,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快乐地识字。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中,激发学生针对不同的字形,发挥想象,赋予每一个字以形象的记忆,使得生字不再是冷冰冰的符号。例如:
春:三人结伴看日出 树:“又”到村子里玩
草:小草(艹)起得可早呢!杏:十八口 或小木戴口罩
这些联想不必十分讲究,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用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记住这些字。
(3)精心组织,在游戏、活动中识字。
组织“转转盘”、“摘果子”、“生字开花”、“高空降伞”、“看图识字”(针对形声字)、“我比画你来猜”、“送字宝宝回家”„„等游戏学习生字。
2、认真写好铅笔字。
(1)仔细观察。
(2)形象讲解:①春,左手右手要伸展,低,脚要高高跷起来;②左右结构的字,编成儿歌,“你让我,我让你,永永远远不分离”。
(3)放大示范:如“春”、“落”、“睡”等易写错字,教师放大示范,经引起学生关注。
(4)潜心描摹。
(5)持之以恒。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写字不要集中在一节课,最好分散到每一节课中;写字的遍数不宜过多,一般以3~5遍为宜。
一年级下学期在写字指导上,不必再像一年级上学期那样对每个字的偏旁、结构、笔画、笔顺都作细致的分析,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观察、自主尝试。教师只对新出现的偏旁、重点笔画、难以把握的结构作指导,重在教给学生同类字的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形成写字能力。
3、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如学习识字1,让学生唱有关春天的歌,画有关春天的画儿;学习了识字3,教师可多做些形象字的卡片,每个同学发一张,并让同学互相交流,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如在第一单元学习后,我们还应补充些充满童趣的,反映春光、运动的诗歌、童话故事等。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让语文学习和生活有机联系。把学生带到田野,让他们亲眼、亲身、用心去感受自然,感受春天的鸟语花香、桃红柳绿、夏日的蛙鸣蝉歌、瓜甜果香,这种学生体验比老师的讲解要深刻得多,真实得多。
4、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日积月累、温故知新。
二、教学建议
识字篇教学建议:
1、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多种识字方法。
2、认真写好铅笔字。
3、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4、循序渐近、由浅入深、日积月累、温故知新。
阅读篇教学建议
1、激发情趣,让学生做好阅读的准备。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激发阅读情趣在低年级是多么重要。因此,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必须从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开始。让学生在阅读前做好两个准备:
一是情感态度的准备――要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迫不
及待、跃跃欲试的心态下进入阅读;
二是知识经验的准备――要激活已有的经验,调动大脑里相关的知识储备,发现已有知识经验与课题内容之间相似性和衔接点。必要时可适当为他们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新旧联系,以使他们借助已知预测未知,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积极、能动地进入阅读。
2、加强认读,让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连贯。
小学低年级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孩子刚从口语交际进入书面交流,由现实世界进入符号世界,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不是一下子就能适应的,必须经过不断地学习、训练,帮助他们切实过好认读关,最终达到读得正确、连贯、不错、不丢、不添、不断、不重。课后对课文的整体内容,能有大致的轮廓的了解。
3、指导朗读,让学生感悟语言材料
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成分,指导朗读是培养语感能力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在低年级尤其是这样。低年级阅读教学一定要精心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感悟体验――
一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如读《咏华山》第三自然段“只有山在上,更无山与齐”,这一诗句,学生可能不太懂,要是回过头来,联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读:“啊!华山真高哇!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上下文结合起来,对照阅读,就能比较顺利地了解诗句的意思。再如“情不自禁”一词,除了结合上下文,还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回忆自己遇到特别开心的事,忍不住要唱、要跳、要表现自己的情景。这样对词义的感悟就会更加具体、真切。
二是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意境,获取情感体验。其一是要学会“循文明像”,即凭借语言符号展开想象,建立事物的表象,进入课文所描绘的画面。也可以借助课文图画,来帮助自己建立表象。对于某些比较生疏的事物,还可采用实物、挂图、投影、电脑课件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明像入境。其二是要学会“循像明意”,即透过画面去感受课文的意境。要设身处地地进入各种角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读到“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可引导学生看看插图,把小男孩与大山联系起来展开想象,就能感受到爬山的艰苦和孩子的坚强。再读读“啊!华山真高哇!„„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稍加想象,就能感受到华山的高险和登上华山的惬意心情。
4、组织演诵,帮助学生完成语言的内化。
内化语言是一个能动的自我建构过程,小学生还缺乏这种自我建构的能力,老师必须给予切实的帮助。
一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表现。在学生对课文中感兴趣的人和事件有所感受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全面的欣赏。可以自读欣赏、听读欣赏,还可以眼看画面、耳听配乐朗诵、嘴跟着吟和,双脑并用,多感官参与,语音、语意、图像、情感、观念多要素融合,以帮助学生多重记忆,整体吸收。进而再让学生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可以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创造性运用语调,配上表情动作,反复品味咀嚼,达到熟读成诵,完成背诵积累的任务。
二要引导升华。可以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加工改造,开展创造性阅读和多种形式的表演活动。比如分角色演诵,改编成解说词、导游词来演说,当成课本剧来表演等。总之,要彻底改变应试性、习题化的琐碎机械的作业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实用性、生活化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学语文、用语文的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大衙中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语文 目 科 七年级 级 年 第一周 间 时 程仙贵 备课组长 梁惠 中心发言人 科组室 点 地 空城计 备课内容 程仙贵、梁惠、唐晓婷、伍香兰、崔肯 参......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备课成员:黎玉娟 张卫红 周艳霞 李研采 郭美玲 杨学玲 主备人:李研采一、教材简析第八单元由识字八,5篇主体课文《棉花姑娘》、《地......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主备人发言稿主备人:诸葛玉红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了4篇课文和一个练习,分别是《春笋》、《雨点》、《小池塘》、《春到梅花山》、《草原的早晨》和《练习2》。......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整理人:王燕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以“走进西部”为主题,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西部的神奇和西部的昨天、今天。老舍的《草原》描绘......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整理人:石成婷一、本单元教学内容:本组教材以“祖国的千山万水”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略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