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美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发言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个人先进事迹发言稿”。
把赤诚镌刻在岗位上
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街道综治办副主任 陆永红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陆永红,和刘玉美在一个办公室里朝夕相处了多年。
去年春节前的一个下午,在区里下发的低保名单里面,我看
到了东风社区居民舒文华的名字,心里一高兴,习惯地叫了声玉
美,可是,递过去的手伸出了一半,忽然想起对面的办公桌已经
空了很久——玉美同志再也不会坐在我面前,我再也看不到她、听不到她,和她一起来分享这成功的一刻了……
玉美要是还在,她一定会为舒大哥高兴的。2009年9月,舒文华身患肝癌无钱医治,一时想不通,就爬到塔吊上,想一死
了之。玉美在塔吊下用扩音器苦苦喊了一个多小时,并告诉舒大
哥,一定会尽快帮他申请贫困救助。最终,舒文华听了玉美的话,一步一蹭的下到了地面,放弃了轻生的念头。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玉美多方咨询,四处奔走,努力申请贫
困救助,帮助舒文华解决低保问题。她一次次找老舒拉家常,讲
道理,让他往开了想。舒家的老老小小都说她工作细致周到,有
情有理。现在,老舒的问题解决了,我却再也看不到为他忙碌奔
波的人了。也许,玉美要是活着,就算看到这份名单,也不会像我这样
兴奋。因为这不过是她工作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件事。玉美同志长
期从事基层司法工作,很长一段时间里,司法所就她一个人,大
小工作一肩挑。她的岗位领导放心,她的工作群众满意,她用自
己的一言一行,真真切切地诠释着党的宗旨。
在我眼里,玉美就是个工作狂。不管是份内份外,她见事就
管、见工作就做,一做起来就认真到极点。她常说,我们工作上的任何一点疏漏,都有可能让老百姓为难。能做得好一点,就尽
量好一点。
像她这种较真的人,加班加点那是家常便饭。在办公室里清
理她的遗物时,有五件物品我最熟悉也最难忘:一个玻璃碗、一
床薄棉被、一双平底鞋、一个文件袋、一摞笔记本。玻璃碗是玉
美加班时泡方便面用的;薄棉被是她长期以办公室为家在沙发上
休息时盖的;平底鞋是她进村入户走访群众时穿的;文件袋是她
随时为群众作普法宣传的“贴身宝贝”;笔记本是她记录社情民
意,反映群众呼声的第一手资料。
这是几件极为普通的东西,却也是她为群众鞠躬尽瘁的写
照,是她为百姓呕心沥血的见证。每当我再一次看到它们的时
候,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无限的痛惜。
玉美留下了34个笔记本,几十万字的工作日记。虽然每一 则都不长,有的甚至只有几个字,但每一个字的背后,都凝结着
说不完、诉不尽的奔波和操劳,凝结着玉美对老百姓的一片真情。
这是玉美生前的最后一则日记:“11月6日下午至晚上,和
展主任、陆永红一起到众鸣广告做综治宣传画册、综治工作指南
……”看着这两行字,我和玉美一起工作的场景一下子就出现在眼前。那天晚上她一次次累得趴在桌上,又一次次强撑起来,整
整熬了个通宵。天亮了,继续上班。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一直持续
到她11月14日病重住院。也就是说,玉美在住院的前8天,还
在没日没夜的工作。她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累倒,她的心里装满
了老百姓的事,就是没有装她自己!
09年的10月份,街道搞了一场登山比赛。玉美身体不舒
服,我们劝她不参加。她怕集体成绩受影响,还是强撑着来了。
别人用40分钟就能爬完的山路,她却花了两个多小时。当时,我笑她:“玉美啊,你要好好锻炼锻炼啦。”
其实,在09年的上半年,玉美的脸色就不太好。当时,单
位安排体检,可是她太忙,没有去。我催她去检查一下,她却
说:“我没问题,忙完这段再说吧。”
直到玉美被送进医院,我们才知道:肝癌晚期!大家去看她的时候,玉美很歉疚,说等病好了,要把落下的工作补上。我们
强笑着说:你安心养病,我们等着你早点回来。就在她去世的前 几天,还打电话问我年终检查的事。我放下电话,再也没能忍
住:玉美啊,你都病的这么重了,你哪里还能回来和我们一起工
作啊!2010年1月16日,玉美走了。医生说她是“积劳成疾”,“积劳成疾’’这四个字就像一座山,重重地压在我们的心头。
我感到万分痛悔。我们习惯了玉美的操劳和坚强,却从来没
有站在她的角度去体谅她,也很少想着要帮她分担一点。我没有
想到她只不过是个普通女人,她也有累的时候,她也会被累垮,更没有想到她有一天会突然离开我们,永远地离开我们!她留给我们忙碌劳累的身影,留给我们太多关于人生的思
索,也留给了老百姓太多关于好人的追忆,关于一个共产党员的缅怀!玉美同志已经离开我们了,但她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忘我奉献的精神将鞭策我,把赤诚镌刻在岗位上,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来不及说声抱歉
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街道东风社区居民 甘玉福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甘玉福,是一个退休工人。一提起刘所长,我和街坊四邻心里就难受,心很酸、很痛、很内疚。大家要知道,就在刘所长去世前三个月,我们还粗言恶
语地伤害过她。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2005年,我们东风社区旁边修建了
一个污水处理厂。它主要是用来处理江北、渝北、北碚三个城区的生产生活污水,为的是保护长江水源。可是,这个厂的建成和
投入使用,对我们周边居民影响非常大。三年多来,我们400多
户居民一直生活在臭气熏天的环境里,苍蝇满天飞,就是关上窗
户也不行。
政府让我们搬,我们也愿意搬。但是,由于我们片区工厂、居民区、学校、医院、农村混杂,搬迁的问题很多,解决起来很
困难。我们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要求尽快搬迁,但一直没得到
解决。就在这种情况下,污水处理厂的三期工程又要开工,多年的积怨也就爆发了。
2009年,污水处理厂的工地上,用于施工的炸药已经装填
完毕,只等一声号令,炸药就将引爆。就在这时,我们400多个
老头老太婆拉着横幅,齐刷刷地涌到工地上。有的拉电闸、砸东
西,有的跟施工人员抓扯,有的搭雨棚准备长期驻扎,还有的围
堵污水处理厂,不准厂内任何车辆和工人进出。我们的态度非常
强硬,不解决问题,绝不罢休。当时,场面非常混乱,情况非常危险。就在这个时候,刘所
长和街道的干部赶来了。他们挤进人群,手牵手组成一道人墙,把发生冲突的工人和居民分开。刘所长温和地劝我们:“各位婆
婆爷爷、大哥大姐,有什么事跟我说,千万不要这样闹,相信
我,一定会把你们的要求向上级反映。”我和几个姐妹冲上去,指着她的鼻子吼:“你知道什么!你们这些人车子坐得小,房子
住得大,我们的苦你们哪里知道!今天不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
坚决不走!”大家很冲动,手都指到她的鼻子上了,她也不生气,继续劝大家:“请大家消消气,赶快离开吧,这里埋了炸药,很
不安全。你们要相信政府,千万不要做违法的事!”
整整一个下午,刘所长嗓子都说哑了,我们还是不走。晚
上,有的人弄来蜡烛,有的拿来应急灯照明,有的升起火取暖,还分了班,准备熬通宵。
晚上9点多钟,我回到家休息。突然门外有人敲门,我听到
有人在喊“甘阿姨,是我,刘玉美,请你开开门,我们谈一下好
不好?”我一直不开门,我喊她走,她在门口站了很久。我实在不好拒绝,把门开了。
刘所长进屋,轻言细语地跟我拉起了家常,她说:“其实,你们的情况我们很理解,正在积极想办法,你们围堵工地是不合法的。下午我发现甘阿姨你很善良,说话又有人听,你帮我个 忙,明天去劝大家离开现场,好不好!”
看她那么真诚,我只好说:“那我去试试嘛。”后来我才知
道,那天晚上,她去了七、八户居民家,跟他们谈心。有个大姐
告诉我,刘所长敲她的门,她故意说气话:“关你什么事,这么
卖力气,赶快滚!”刘所长说:“请你开门,我说几句就走,我是
来为你们服务的!”最后,这个大姐也被感动了,答应了她。
一连四天三夜,刘所长一直在现场陪我们,苦口婆心地劝我们。看着她说话越来越吃力,这时,我们才注意到,刘所长瘦
了,脸色蜡黄,人都脱了形。
看着玉美拖着病体来劝我们,说的话又句句在理,大家的心
软了,决定撤离工地。在这几天里,刘所长还做了一件让我们感
动的事,把她得来的信息收集起来,写了一本厚厚的情况说明
书,交到了市区有关部门。
三天后,刘所长兴冲冲地跑来告诉我们:“你们的材料,有
关领导都看到了,搬迁的事很快就会解决了!到时候我来看你们的新家好不好!”我们连连点头说好、好。可是,我们哪里知道,刘所长已经患了癌症,她的生命只剩下三个月了!后来我好后悔
呀,早知道是这样,我就是拼了老命也要把大家劝住,不给她添
堵啊!
2010年1月l8日,刘所长出殡那天,我们几个姐妹一大早 就出了门,去给她送行。一路上,大家嚎啕大哭。我边哭边说
“刘所长,以前我骂过你,还没有来得及道歉,你就走了!”顾阿
姨说:“玉美呀!我们马上就要搬迁了,房管局都开始评估了,我们还等你来看我们的新居,喝我们的乔迁喜酒啊!”
4月5日清明节,我们带上香蜡纸钱,捧起供果,到寺庙去
超度玉美的亡灵。我们知道,刘所长是党的人,不相信这个,但
是我们真的想她,想把她超度回来。有她这样的人我们心里踏
实,因为我们需要这样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
你用真情换我新生
重庆市巴康机械厂经理 文有伦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文有伦,今年57岁。在我23岁的时候,因多次打架斗
殴伤人致残,被判入狱,后多次加刑,在监狱里一关就是22年,刑满释放时已经45岁了。是刘所长改变了我的人生!是她让我有了家,有了业,娶了老婆,有了儿子。把我从一个罪人变成今
天的企业家,一个自豪的纳税人。
1999年我刑满释放,和80多岁的老母亲住在一个五十年代
修建的土墙房子里。房子歪歪斜斜,阴暗潮湿,还不如监狱的小 间。一无所有,一身臭名,我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
没想到,第二天刘所长就到我家来了。她笑着对我说:“文
大哥,我们没有见过面,但我知道你的情况。回来就好,别再让
你妈伤心了。”“晓得了,晓得了!”我很不耐烦,心想:你们这
些当干部的就会说漂亮话!我反正是死了也没地方埋的人,一张
嘴巴要吃饭,你给啊?看到我这个态度,我妈着急了,她说:
“儿啊,你别这样对玉美,你在监狱的时候,都是她在照顾我呀!你知不知道,我们家烧的柴火都是玉美一捆一捆地送来的。”我妈的话让我对刘所长有了一点儿好印象。
刑满释放后我四处找工作,可45岁的我一没文化、二没技
术,还是个劳改释放犯,没有谁要我。我感到自己被社会抛弃
了,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就在我万念俱灰的时候,是刘所长
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她帮我在汽车站旁边找了个地方,又帮我跑执照,搭棚子。就这样,一无所有的我,终于开起了自己的简
易副食店。两年后,我存了些钱,就把棚子改建成水泥房子,生
意也做大了,除了卖香烟、副食,还卖面条,卖烧烤。人手不
够,我就请了一个师傅,一个服务员,当起了老板。
我成家不久,江湖上的兄弟又来找我,他们说我摆个小摊没
意思,还不如出来跟大家混,找机会挣大钱。我动心了,副食店的生意也不管了,整天和兄弟们混在一起。刘所长发现了,她生 气地说:“文有伦,你已经耽误了前半辈子,你还要毁了后半辈
子啊?你妈盼了你22年,你想气死她呀!还有你老婆,你怎么
跟她交待!”她的话像一道闪电劈醒了我,我想:我不能再做一
个对不起家庭对不起社会的罪人了。很快我就和江湖上的那帮人
断绝了联系。
后来,老婆给我生了个儿子,我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看到
这些,刘所长打心眼为我高兴。可是不久,又出事了。有一天,一对小年轻来买烧烤,他们一会儿说味道咸了,一会儿说味道淡
了,后来拿了五六串儿扭头就走。我拉住他们要钱,他说:“你
一个臭摆摊儿的,还想收钱,你他妈不配。”说实话,在监狱里的22年我都没受过这样的侮辱,我的血直往上涌,顺势提刀就
砍了过去。
这一砍,那男的身上鲜血直冒。知道情况后刘所长迅速赶了
过来,我从来没见她这么凶过,她狠狠地推了我一把说:“文有
伦,你又犯什么浑!你要你老婆守寡,儿子没爹吗?你赶快认
错,还来得及!”看着刘所长焦急和愤怒地眼光,我向小年轻认
了错,赔了钱。从那天起,我发誓,即使天大的委屈我都认了,我决不能再让刘所长和家人寒心了。
2007年我三岁的儿子得了心血管病,到街道医院输了三天
液,还是高烧不退。刘所长比我还急,她催我赶快抱到市儿科医 院去看。一到医院,我傻了,医生叫住院,说要动手术,先交2 万元钱。我的钱都投到了副食店里,一时间到哪里去找那么多钱!没有钱,手术动不了,我快急疯了,我50岁才得了这么个儿子,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活呀!多亏刘所长送来了钱,我的儿子才住进了医院。我真的没想到,非亲非故,她会这样帮我!是刘所长救了我的儿子,救了我,救了我们全家呀!刘所长让我感受到社会没有抛弃我,我想争口气,决定办个
厂,干点大事。我把这想法跟刘所长一说,她又是抹眼泪又是
笑,一个劲儿地说:太好了!太好了!在刘所长的支持下,我和朋友办了个齿轮厂。厂是办起来
了,可业务很难找。刘所长多方努力,我们终于接到了一家公司的零件加工业务。开始由于没有经验,产品质量不稳定,对方很
不满意。又是刘所长去找公司说好话,希望他们支持。看到刘所
长对我们刑释解教人员这样费心,公司被感动了。后来我们的产
品得到了认可,我们的厂终于有了活路。我的腰挺直了,路走顺
了,我终于活得有个人样了!其实,在我们铁山坪地区,受过刘所长的恩惠的不止我一个
人。包括我在内,共有五十多个刑释解教人员,她和我们每个人
都建立了密切的帮教关系。她帮我们办实事、解难题,她把我们
当亲人当兄弟,正是因为刘所长的帮助,近几年来,我们五十多 个人没有一个重新违法犯罪!可是……这么好的人,说走就走了。听到刘所长去世的消
息,我的眼泪一下就下来了。我妈走的时候我没有哭,我以为我的眼泪早已流干了,而在玉美的墓前,想到她对我点点滴滴的好,我悲从心来,长跪不起……
刘所长,每当我们全家想你的时候,我都会带着老婆和儿
子,在你坟前陪你说会儿话:是你扶我走上了正道,活得有了尊
严。我一定要遵纪守法,好好做人,用更好的行动来告慰你的在天之灵!
让我从此成为你
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街道东风社区干部 刘志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刘志,是一名80后社区干部。
大学毕业几年来,刘所长就是我的老师。她用言传身教,让
我在社区工作的酸甜苦辣中,认识到了岗位的价值和责任。
我所在的铁山坪街道地处城乡结合部,下辖6个行政村、3 个居委会、总人口达到5万余人。人员结构复杂,既有农民、又
有城市居民、还有近2万流动人口,他们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文 盲多、法盲多。特别是近年来,征地拆迁、户籍改革等系列工作
逐步深入,群体性事件和社区纠纷等敏感问题自然就会相伴相
生。大家可以试想,在处理如此多的焦点、难点问题上,要理顺
情绪,和谐共进,作为司法所所长兼综治办主任的玉美老师,她
要承受多大的压力!付出多大的艰辛哪!就拿拆迁工作来说吧,方方面面都要统筹兼顾,一个小细节
不注意,就会成为“导火索”。
我记得胜利村有一个叫黄荣英的拆迁户,别看她老实巴交,可脾气倔得很,一个小问题,险些让她成了“钉子户”。事情是
这样的,有关部门在处理黄荣英家安臵房时,只注重了住房面
积,没有考虑到她的特殊困难,还给她的两套安臵房一南一北相
隔好几里地。可是黄荣英女儿患有小儿麻痹,眼看一家三口活生
生被分开。黄荣英气懵了,硬梆梆甩了句:就是天王老子叫我搬,我也不搬!那时,规定的搬迁时间早就过了,工作组的人磨
破了嘴,跑断了腿,黄荣英还是不理睬。
玉美老师了解情况后,主动向领导请缨,愿意啃这块“硬骨
头”。她和我到黄家时,看见黄荣英正躺在床上,脚上、裤腿上
全是泥。原来,他不慎摔伤了腿。见此情形,玉美老师二话没
说,搀扶她走到水龙头前,俯下身子用双手搓掉黄荣英脚上的泥
土。洗完后又找了一些酒精、膏药和纱布给她包扎。黄荣英深受 感动,再三解释,说她也不想当“钉子户”,但确实有困难,接
着就把心中的委屈全倒了出来。
回来的路上,玉美老师告诉我,其实处理这件事情并不难,但如果不作细致的调查了解,粗枝大叶地去做,再简单的事也都
变难了。通过玉美老师和有关部门的协调和联系,仅用了几天时
间,黄荣英的房子问题就解决了,她也乐呵呵地搬了家。
这件事让我体会到:做群众工作如果缺乏刘玉美的敬业精
神,缺乏她那种将心比心、体贴入微的工作艺术,和谐的干群关
系就无从谈起。
说到这里,我不由想起了同事们给玉美老师的一句俏皮话:
综治办管得宽,杂事烦事一身担。我也觉得玉美老师的确管得太
宽,就拿鸿星幼儿园这事说吧,其实跟她没什么关系,可她非要
往上贴。
那还是“5〃12”地震后的一天,她带着我们几个年轻人到
鸿星幼儿园组织逃生演练,演练中,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孩子们
一齐往外涌,可门太小,挤成一团的孩子们谁也出不去。站在一
旁的老师急得满头大汗。
那个场面深深刺痛了玉美老师的心,她反复念叨,如果房子
垮了,一百多个娃娃不就全没了!那可是多少人家的下一代呀!来不及多想,她立即着手全面排查。原来,这是一个为了方便农 民工子女办的便民幼儿园,条件特别差,两层租赁房,7、8个
狭小的房间,娃娃们吃喝拉撒玩全在里面;旁边的小宿舍,百余
张小床密密麻麻地摞了3层;没有任何消防设施;
我从来没有见过玉美老师这样着急过,她马上召集相关人
员,在鸿星幼儿园召开了安全工作现场会。针对幼儿园存在的问
题,联系了辖区派出所、消防队以及卫生局等部门进行现场指
导。她还为幼儿园设计了逃生应急演练方案,并立即组织了一次
逃生演练。
演练中,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有的向操场有序撤离,有的机智地躲到卫生间的墙角。看到这一幕,玉美老师放心地笑了。
基层干部是一把泥土,聚沙成塔;基层干部是一条活水,润
物无声。
二十多年来,玉美老师就像是这块土地上的“总理”,吃喝
拉撒睡,油盐酱醋茶;婚丧嫁娶、扯皮打架;衣食住行,生老病
死……,她无所不问,无所不管,有操不完的心,费不尽的神。
当年因不慎引发山火被判入狱的段明辉不会忘记,如果没有
玉美老师悉心帮教,就没有今天他这个人人称赞的“义务护林
员”;
讨薪的农民工李有福们不会忘记,如果没有玉美老师的奔走
呼号、呕心沥血,就没有他们手中那一摞摞看病、买房、娶媳妇 儿的血汗钱;
身中八刀,手被砍断的孟和平不会忘记,如果没有玉美老师
执意为他申张正义,组织取证,申请低保,安排工作,就没有他
今天健全的双臂和稳定的生活。
是啊,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面对群众的疾苦和需要,玉美老
师慷慨承诺,为民谋利;面对群众的误解甚至伤害,玉美老师依
然春风化雨,奉献爱心。
再繁琐的生活也闪烁着光辉,再尖锐的矛盾也能用真情去化解,再深的困惑也要用执着去回答——这就是扶我成长的玉美老师!敬爱的老师已经离开了我,她给我的关怀和帮助,我无以回
报,我只想告诉她,我要做像她那样的人——站起来是一把伞,给群众遮风挡雨;俯下去是一头牛,为群众鞠躬尽瘁!
怀念我的好妈妈
刘玉美同志的女儿 刘婷婷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是刘玉美的女儿刘婷婷。去年1月16日的晚上,我和爸
爸含着眼泪送走了我敬爱的妈妈。妈妈走了一年了,我对她的思 念不但没有随时间的推移减弱,反而越来越浓。因为,在我强烈的思念里,还有一份我对母亲的误解带给我的深深愧疚。
在我的记忆中妈妈永远都是忙碌的。从小到大,我和爷爷奶
奶外公外婆在一起的时间远远多于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她总是
忙,早出晚归。记得9岁时,我发高烧第一次输液,刚好妈妈又
要去帮人做司法调解,就只有爸爸一个人带我去。晚上妈妈回家
后,抱着我哭了半天。但第二天,她还是丢下我,匆匆地去上班
了。上中学后,我变得很任性很调皮,成绩也很差,妈妈很着
急,我装作无所谓地说:“反正就这样了,你忙你的去吧!”妈妈的眼眶红了,她说:“婷婷,你要理解妈妈。镇上搞司法工作的人手不够,群众问题又多,我不干怎么办?你的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妈妈希望你好好努力。”她依然埋头在工作里,有时甚至好
几天都没回过家。不过,书桌上放了一摞她买来的复习资料。高
考时我落榜了,我心里一片空白,傻傻发了好几天的呆。妈妈一
边开导我,一边又默默地去为我报了名,让我参加成人自考。
我利用读自考的空余时间到处找工作。别人说,你爸爸妈妈
那么有本事,为什么还要你自己跑?但我知道,我不能靠他们,因为从小到大妈妈都对我说,婷婷,你要自立自强!大家都知道现在就业有多难!我做过服务员、销售员、摆过
地摊、卖过衣服,前前后后干过二十多份工作,一次又一次的碰 壁,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我越来越不知道自己该干嘛了!有一
次,我和妈妈谈起我的工作问题,我以为他们会帮我。这些年,妈妈不知道帮多少人找了工作,有的人甚至换来换去找了好几
份。可她只是说,婷婷,不要着急,你还年轻,慢慢来吧。
我最后决定自己创业,但是妈妈的态度让我很寒心。我和朋
友开了一间大排档,开始的时候非常难。朋友的妈妈就天天来帮
忙,还经常拉些朋友来照顾生意。而我的妈妈从头到尾只来过一
次,还是办事路过,当时,她看见我正忙着洗碗,她只在我身后
默默地坐了一小会儿,就悄悄地走了……我心里委屈极了!真想
偷偷找个地方痛哭一场。
妈妈去世以后,有一次爸爸跟我谈心。他说:“你觉得妈妈
很少关心你,你心里不好受,其实你妈妈更难受!你知道她为什
么不去你的大排档?因为她难受、她心痛啊!她不敢去呀!那天
看见你在那么冷的天洗那么大一盆碗,她回来哭着跟我说:婷婷
好可怜!我是想让她锻炼自己,可看着心里还是难受啊。”爸爸的话让我有些理解妈妈了。
2009年的下半年,妈妈的身体出现不适,回到家常常感觉
疲惫。我和爸爸很担心,妈妈总是说,没什么,睡一觉就好了。
妈妈比较讲究,出门要画淡妆,病态的脸色就被遮盖了。直到那
天下午,妈妈倒在沙发上,苍白的脸吓坏了刚进门的爸爸。爸爸 赶紧把妈妈送到医院。我回家时,看到房门上还挂着爸爸忘了取
下的钥匙,我感到了事态的严重。妈妈住院了,几天后,检查报
告出来了:肝癌晚期。我和爸爸在医院走廊里抱头痛哭……我们
瞒着妈妈,告诉她,就是贫血。妈妈也不多问,只是说我得赶快
好起来,好多事情还等着我去做。其实我们后来发现,妈妈早就
知道了她的病情,我善良的妈妈,为了不让我和爸爸难过,她一
直都在配合着我们的谎言!妈妈消瘦得很快,从查出癌症到她离开人世只有两个月零两
天。她一定很痛,但我们却很少听到她呻吟,也没有见到过她像
别的病人那么烦躁。她依然柔声细语,只是声音更小了。妈妈默
默地同死神较量着。
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身上到处都能摸到扩散的肿瘤。可就
是这样,妈妈还一直给同事打电话叮嘱工作。爸爸担心她的身
体,强行关掉了她的手机,可她还是趁爸爸不注意,偷偷打电话
回单位,问这问那。
我忘不了2010年1月16日的那个夜晚,对于我,那个夜晚
太过寒冷,太过悲伤。我的妈妈还是撇下我和爸爸走了,没有留
下一句话。她神情安详,好像工作累了后的一次放松的休息。医
生撤掉了插在妈妈身上的所有管子,我的心好像一下子被抽空,仿佛要爆裂一样地痛。我明白,这是一次永远都不可能醒来的休 息,这是一次永远都不可能回来的离去。我扑上去,抱着我的妈
妈拼命地摇她、喊她、推她,可是我的妈妈再也听不到了。80 多岁的外婆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张着干瘪的嘴,半天发不出声
音。我的爸爸哭着,安慰瘫倒在地的外婆。那一刻,天崩了,我们全家浸泡在悲伤之中。
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把妈妈安葬在长江边的山坡上。爸爸
说,妈妈生前想住江景房,这里能看到长江,就让她住在这里吧!清明节我去看妈妈,没想到的是,妈妈的墓前堆满了鲜花,好多好多人聚集在那里。他们流着泪说,玉美,我们又来看你
了。你对我们的好,我们一直都记着呀,你说过的话,我们天天
都在想。放心吧,我们会好的,你那些没了的心愿,我们会一个
一个地完成!那天,在鲜花簇拥的陵墓前,我第一次发现,妈妈不是不爱
我,只是她对我的爱被淹没在更大的爱里面;我也是第一次懂
得,人的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生存的价值。
或许、或许就是从那一天起,我真的长大了!
党和群众的连心锁
重庆市江北区《江北报》记者 李培培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李培培,是一名记者。
我从来没有见过刘玉美。但自从越来越多地接触她的事迹,进入她的精神世界,她给我带来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我的某种感情已经跟这个素未谋面的普通人紧紧锁在了一起。
认识刘玉美,是在她的坟前。那么多的群众为她送行,为她
点起红烛、献上鲜花、痛哭失声。那种真切朴素,不加掩饰的情
感让我意外地震惊:刘玉美,这个普通的基层干部,靠什么赢得
了这样的感情,让老百姓这样地恋恋不舍? 在整理材料的过程中,刘玉美的亲民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玉美同志的事迹没有一个是惊天动地的,可是,恰恰就是
在这些琐碎的采访材料中,在老百姓絮絮叨叨的口中,我感到了
她情系百姓、一心为民的博大情怀。
当年,几个缺少法律常识的农民工为两瓶啤酒就引发了严重的流血事件。刘玉美召集大家听法律专家和教授讲学,效果不理
想。让民工们读书学法律,大家又掏不出钱。玉美同志就想办法
自己复印,装订成册,为分居在二十多平方公里的两万多农民工
挨家挨户地送。几年下来,她用坏了5个挎包,走烂了10多双
平底鞋,送出了五万册法律书。许多民工兄弟不知道刘玉美是
谁,但一看照片,就认得出她就是那个给他们送书的人。为了让辖区里更多的人学习法律知识,刘玉美在露天电影里
放起了法制片,在村头院坝说起了普法顺口溜:“家庭好比一条
船,莫忘家人是船帆,敬老爱小责任大,夫妻和睦赛蜜甜。”这
些顺口溜大家都喜欢。她还在街道组织巡回法庭,在广场上兴起
法律夜市,在校园开设普法课堂,在山村办起了法制书屋,老百
姓一高兴,嘴里就念叨:“常在书屋转,脑袋转得快;常读法律
书,生意不怕输”。
药材村的江老汉生活困难,砍了自家的树,卖了500块钱。
村干部带着《森林法》找到老汉家。老汉两眼一瞪:砍我自家的树,你还能把我给吃了!刘玉美淋着雨上了门:“老人家,您家的情况我都知道:阿姨生病,儿子又在外打工,孙子还小,日子
确实不容易!但再难,也不能打树的主意。砍树可就是砍自己的命根子呀!”临走,她递过一个信封。老汉打开一看,里面有五
百元钱,还有一页纸,上面写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原来
是致村民的一封信,江老汉又是羞愧,又是感激。
一个月后,刘玉美又来了。这回,她和村干部一起带来了小
树苗。一进家门,玉美就去找锄头。江老汉扑哧一声笑了:“小
妹,你就不要将我的军了,你的意思我懂!”他一把夺过玉美手
里的树,自己栽了起来。
十年后的今天,江家开起了年收入十几万的“农家乐”。三 层高的小楼四周树木参天,浓荫苍翠。铁山坪的僧官寺里香火燎
绕,江老汉虔诚地举着一炷香,告诉当年让他种树的玉美妹子:
他和他的儿子、儿媳和孙子,都记住了她的好。身为护林员的他
要和乡亲们一起,在铁山坪上栽更多更多的树!江老汉一家记住了一个基层司法干部的深情,更记住了一番
共产党人的心意。郁郁新绿可以作证,森林重庆可以作证,人民
群众的利益,就是共产党的事业。人民的江山,只有在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中,才能根深叶茂,坚如磐石!刘玉美的亲民作风为她赢得了群众的爱戴,而她恪尽职守、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更是赢得了老百姓的尊敬。为了方便老百姓
办事,刘玉美琢磨出了这样一张“便民服务卡”。上面印有司法
所的工作职责和刘玉美的联系电话。没想到,服务卡刚一尝试着
向群众发送,就使一起即将激化的矛盾迅速化解。80多岁、行
动不便的曾大爷有三个儿子,可没有一个愿意赡养他。无奈之
下,曾大爷准备绝食抗议。拿到服务卡后,曾大爷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打电话给司法所,希望司法所帮忙做工作。接到电话,玉
美亲自到老人家中,通过耐心地劝说,老人的儿子们认识到了自
己的过错,表示一定要尽心尽责地赡养父亲。就这样,一张小小的便民服务卡解决了群众的大问题。平时,当地群众有法律方面的疑问,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享受到预约服务。一张“便民服 务卡",让群众少跑了许多冤枉路,解决了人难找、事难办的问
题;小小便民服务卡承载的是刘玉美的细心、踏实和敬业。
在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过程中,刘玉美认识到:社会发展中的复杂问题,绝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或机构能够单独解决的。
为此,玉美同志和同事们总结出了一些独具特色的工作方法,如:“五情工作法”、“六统七联八位一体”工作机制、“普法细胞
工作模式”等等。说白了,就是要把分开的手指握成拳头,增强
解决矛盾化解纠纷的综合力量。经过长期的实践,这些方法很有
成效,现在,这些工作方法已经得到了中央政法委的充分肯定。
但在这些方法的原生地,创造这些方法的刘玉美已经离开了
我们。同事和乡亲们只是记住了她的温言笑语,记住了她的平底
鞋,记住了司法所里那不灭的灯光。这些温暖的记忆,把玉美和
她的事业连在了一起,把一个基层干部和她的贡献连在了一起,把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心连在了一起,也把我们今天的共同努力
和明天的幸福生活紧紧连在了一起。
46岁的生命太短暂了,玉美同志匆匆地走了。“生如夏花之
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她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
服务中去。对这样的人,人民会记住她。对由这样的人组成的政
党,它必定会有一个辉煌的未来。
刘玉美同志先进事迹刘玉美生前是重庆市江北区司法局铁山坪街道司法所所长,她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20年,成功化解、平息了辖区内10多起群体性事件,调解各类民间纠纷1506件,积极开......
刘玉美先进事迹刘玉美,女,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63年6月出生。1990年,任重庆市唐家沱街道办事处司法助理员。2001年10月任唐家沱街道办事处综治办主任。2003年9月任唐家......
学习刘玉美通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江北区洋河花园实验小学 黄晓微刘玉美,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却成为人们心中永不褪去的一抹记忆;刘玉美,一个万千党员的中普通的默默耕耘的一名,......
学习刘玉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刘玉美作为一名基层司法所长,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为群众办好事、善事,从平凡中突显高尚和纯真,透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为百姓利益而死,死的伟大......
学习刘玉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刘玉美同志的先进事迹触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感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灵。究竟是什么让她长期面对复杂纠纷毫不畏惧?是什么让她帮教刑释解教人员坚守执着......